信息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条例

2024-11-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1 明确责任主体 强化责任落实

  》依照“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依据管理规范,落实岗位安全基础管理职责。

  》依据技术规范,明确现场管控责任。

  》明确应知应会,形成岗位标准化达标手册。

  》依据考评标准,明确各级考评准则。

  》做到“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

  2 工作记录详实 评价监督有效

  》将业务流程转化为工作流模型。

  》用工作流驱动各项任务执行。

  》形成详实的工作记录,体现痕迹化管理。

  》建立岗位达标评价机制,体现“层层负责、逐级监督、环环相扣”的原则。突出“自主管理”的思想。

  》从结果性监督,转换为过程性监督;从现场督查,转换为线上实时监管,确保工作执行到位。

  3 规范安全检查 全面管控危险源

  》制定规范化的多级别、多类型检查方案。

  》明确检查岗位、检查周期、检查对象、检查要素。

  》摒弃粗犷式的安全检查方式,实现“规范化、精益化”的安全检查。确保安全检查及时、到位,保证了安全检查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4 利用手持终端 提高检查质量

  》借助物联网技术,利用手持终端进行现场检查。

  》在检查区域,张贴电子标签,确保安全检查到位。

  》手持终端通过读取电子标签,自动识别出区域内的检查对象及检查标准,极大的方便了检查工作,提高了检查质量和效率。

  》现场登记检查结果,提供拍照留痕功能。

  》结合地理图形直观展现“已查、未查,及存在问题”的设施状态。

  5 加强隐患整治 实现闭环管控

  》建立多渠道的隐患排除和上报机制。

  》以工作流为驱动,实现对隐患“上报、整改、复查”的闭环管控。

  》严格把控“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的落实情况。

  》详细记录隐患整改的过程信息。

  》实现整改前后的隐患现场图片对比。

  》对隐患信息实现多维度的图形化统计分析,为危险源的控制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6 明确检查主体 构建检查体系

  》明确各项检查要素的检查主体和监督主体。

  》做到“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监管到位”。

  》强化车间(部门)的检查主体地位,加强自查体系建设。

  》强化日常安全检查的基础作用,突出专项检查的优势,发挥综合检查的监督作用。

  7 强化作业管理 防范作业风险

  》对危险作业严格执行“作业申请、作业审批、作业前交底、作业中监护和监督、作业后收尾”的管理过程。实现闭环管控。

  》采用移动终端、施工牌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监护监督到位。

  8 基于地理图形 直观展现状态

  》直观展现设施分布,实时反映设备设施的管控状态 。

  》及时提醒管理人员重点关注存在隐患的设备设施。

  》通过地图可方便检索出该设备设施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设施的基本信息、检查要素、检查历史、存在的隐患信息、整改历史等。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