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两会的春风温暖了民生中国,民生一词久久的回荡在我们心中。作为百姓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医疗卫生体系的完善意义重大。如何提高农村的基础医疗服务水平,让农民切实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健康素养与观念,成了民生政策在农村生根发芽的关键之一。作为北京市平谷区xx镇“离百姓最近的医院”,平谷区马坊医院在为村民患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方面不断探索,力求走出一条新路,实现为马坊地区百姓提供“最贴心,最实在”的优质医疗服务。自XX年4月马坊医院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之后,在院长屈永成和医院党组织的带领指挥之下,马坊医院在服务模式上进行了符合本地区情况的深入探索,在给社区农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作为一名普通医生,我们以乐观的心态扎根基层,恪守本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希望能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出一曲为人民服务的动人乐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大家做好服务。在这朴实无华的岗位上,留下许许多多让我感动,让我温暖,让我感到无比幸福的事情。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用我们这双温暖的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需要健康科普知识的人们,村民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幸福。
我们要到村里去
在多年的基层卫生医疗工作中,我们发现在乡村百姓身上高发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病常常被忽视,治疗当中常常不重视,疗效稳固后常常被漠视,这些疾病不仅危及患者的生命,还影响患者的家庭幸福,“小病不求医,大病来不及”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而生活习惯不科学,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必要的健康保健知识和用药常识,也是产生这些疾病和久治不愈的根源。
农村科普知识传播慢,效果不理想,很多村民缺少最起码的医疗常识,往往是“道听途说”,或者是参考他人的病情自己买药治疗,这样的方式危害很大,不仅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还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面对这样的事实,如何给村民提个醒,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的医药知识,这让们常常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难道我们就应该在医院等候村民在病重的时候再来投医吗?为什么我们不主动地走出去?到村里,到村民身边。在他们生病之前,向他们传播预防常见疾病的知识,将对疾病的治疗转变为对疾病的提前预防,既免除了患病的痛苦,又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何乐而不为呢?”院领导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我们制订了一份详细的农村地区健康宣教活动计划,并得到了院领导的支持。于是,我驾驶着自家车改装的“流动诊疗车”,载上借来的投影仪,开始了走村串户的健康知识宣讲之路。
难忘的第一课
XX年4月20日,我在xx镇东店村举办第一场健康教育大讲堂。课前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认真备课,决定讲解糖尿病的防治方法,并通过图片和实例让村民了解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没想到这次活动并没有引起太多村民的兴趣,虽然我提前一周与该村村委会联系让他们给予支持和宣传,但是前来听讲的不足十五人。
虽然人少,我仍然充满激情的讲完第一课。课后我们对村民进行了小规模的调查,问及他们对糖尿病的看法,回答竟是吃糖吃多了,注意少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原来村民根本就没有听进去,我们体会到下一步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
这次讲课的教训让我们触动很大,我对医疗科普知识的宣传方式、语言风格进行了深刻地反思。我们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走访了这个村的每一户村民,听取他们的意见和需求,以诚心诚意换取他们的信赖。
五天后,我们仍旧在该村文化大院举办第二次健康大讲堂,这一次问带来了宣传图片和体检器材,随行的同事负责为前来听课的群众进行免费的血糖检验。让人欣慰的是,这一次比上一次人数多出两倍多,并且有重复来听课的村民,有的村民还做了记录,课下还有人向我咨询其他慢性病的预防。在她细致耐心地解答完村民的问题之后,就接到邻村的村主任打来的电话,希望我们能够在他们村开展相同的活动。
“那一刻我们露出了生命中最甜美的笑容,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正在融入农村,医疗科普知识将随着我们的健康大讲堂一点一滴地流入到老百姓的心田,成为他们健康的一道绿色屏障。”那天我们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小小联系卡”温暖你我他
——为了使村民更容易在第一时间咨询预防、保健、用药方面的知识,让村民得到“家庭医生”的贴心服务,我们再次得到院领导的支持,精心制作了“医患联系卡”,卡片正面留下了我的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我的手机便成了医院的健康通,也成了乡亲们的“健康热线”、“生命防护线”。
XX年6月的一个大雨天,正在吃午饭的我突然接到一个求救电话,一位中年妇女用微弱的声音说:“张大夫,您快救救我吧。”“你怎么了 ? 你是哪个村的?”我急切地询问。对方回答:“我是河北村的崔霞,我有糖尿病,心脏病,我突然跌到了,不能动,一点力气也没有,家里也没人,您快来吧,我真的不行了。”说完就没有了声音。
我来不及多想,拿起血压表、血糖仪和一些急救的药品,飞奔了出去。当时雨下的正大,顾不上带上雨具,叫上急救车直奔河北村。患者的家在一个胡同里,车开不进去,还有300米的路,考虑到患者的病情,我打开车门,冒着大雨,冲进患者的家中。当时病人正躺在地上,还有意识,我赶紧给测了血糖,量了血压。原来崔霞患糖尿病 20 多年,发生低血糖反应,当时心率也不正常。在做了紧急处理后,她把崔霞送往医院治疗。
没想到一年后,在河北村的健康教育课上,我刚讲完,一位中年妇女就冲到讲台上,涨红着脸,一只手紧抓着我的手,另一只手在兜里摸索。那位中年妇女看着我,着急得说不出话来了,一会儿,从兜里摸出了一张医患联系卡,指着卡片上我的照片,激动的说:“张大夫,我可算又见到你了,是你救了我啊!”原来是崔霞。
崔霞拉着我的手说:“我现在好多了。我女儿在市里上班,一直让我去北京住,让我去大医院好好看看。我对女儿说,我哪也不去,张大夫人好,看病好,这里有张大夫我心里踏实;市里再好也没有张大夫,谁能像张大夫一样随叫随到?”看着崔霞信任的眼神,含着泪水的双眼。我突然发现,自己份内的工作不简单是治病救人,还可以给患者一份信任和保障。我和我的同事们都为这一幕所感动,更加给了我们继续向前的决心。
“曾经有人问我?你天天24小时手机开机,每天坐诊还要下乡讲课发卡片,你们不累吗?我不感到累,我感觉很幸福。幸福是种感受,这种感受是别人无法给予,也不会轻易得到的。”也只有我和我的团队们才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幸福。
为村民搭起健康的晴空
在我们的示范带动下,xx镇医院越来越多的医生加入到下乡诊疗服务的行列。屈院长创建了全区第一支由医师、检验师、药师和健康科普讲师组成的乡村医疗卫生“便民服务队”。单位用车紧张,我就把自家的车稍加整理,配备上常用的检查仪器设备、各类急救和常用药品,改造为服务队的“流动诊疗车”。
自XX年“便民服务队”成立以来,我和队员们定期深入乡村,主动把服务阵地延伸进村。遇到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她就带着队员们到患者家中检查、治疗和送药,并采用医疗费用现场直报的方式,将报销手续变得更加简化,为患者提供零距离服务,确保把医疗卫生和健康保健服务送到百姓身边。乡亲们逐渐熟悉、认可了我们这些热心肠、医术好的“片儿医”,年纪轻的都管我们叫“姐,哥”,年长的大爷大妈就像唤自家的闺女似地直呼我们的名字。
同时,我们在积极探索慢病知识普及的新模式,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倡导群众学习基础医疗卫生知识,组织开展“马坊医院杯健康之星知识竞赛”、“马坊医院杯美食大赛”以竞赛的形式促进慢病患者变“被动吸收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通过竞赛鼓励本地区村民提高健康素养,树立“健康之星”模范榜样,利用患者间的相互影响,推进慢病知识的普及。我们医院职工开展拓展培训,这不仅增强了彼此间的默契,更加提高了医院的集体凝聚力,使我们的力量更加强大。
XX年,我和同事共开设健康大讲堂50余场,群众对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知识的知晓率达到70%以上,课上知晓率达到100%。自XX年4月“健康教育大讲堂”开讲以来,已举办了420余场,发放宣传材料30余种13万份,医患关系卡2万来张。许多村民逐渐改变了沿袭几辈人的不良生活习惯,科学健康的文明生活风尚已随着“健康大课堂”走进了乡亲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满怀信心:“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为农村的老百姓搭起一片健康的晴空。”我们不仅要幸福马坊,健康马坊,我们要用我们的热情去感染整个平谷,也要让整个平谷人得到幸福,得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