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节旅游推荐 六大古镇任你游
明清北方建筑艺术博物馆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 (公元前827~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平遥古城较为完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同时,平遥古城还因文化遗存数量多、密度高、跨度时间长而被称为山西省的“文物大县”。
作为明清时期重要的县城,平遥被称为“中国现代金融业”的发祥地。这里是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心脏,也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票号总部所在地、金融业总部所在地以及金融业总部机构最集中的县城。
平遥的古城墙最为有名,其原为夯土城垣,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因军事防御的需要,在原基础上扩建为砖石城墙,周长6.4公里,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明清两代都进行了补修,基本维持了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墙历经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雄风犹存。
城墙为方形,墙高约12米,外表全部为砖砌,墙上筑垛口。墙外有护城河,深广各4米。城周辟门六道,东西各二,南北各一,南为迎薰门,北为拱极门,上东太和门,下东亲翰门,上西永定门,下西凤仪门。东西城门外又筑以瓮城,以利防守。东南城墙上还有一座奎星楼,八角形的小楼高24米,全部为琉璃瓦覆顶,精巧挺拔。城墙共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象征着孔子3000弟子及72圣人。
民间又称平遥城为“龟城”,因其方形城墙形如龟状,南门为龟首,北门地势最低为龟尾,东西四座城门为龟的四肢。城内4大街、8小街、72条胡同构成龟甲上的八卦图案。
由金融价值转为旅游价值的日升昌票号,对平遥城而言,意义重大。日升昌票号是一座由晋中民居与晋中商铺相结合的建筑,既考虑到使用功能,又充分体现了晋中民居的建筑水平。日升昌共包括21座建筑,正院沿南北纵轴线兴建,东院为狭长的南北小跨院,西院为日中新票号。日升昌旧址如今已开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
小桥流水的纳西人家丽江古城
人们常说的丽江古城,指的是大研古镇,它是丽江境内三大古镇之一(另外两个是束河古镇和白沙古镇)。
古城中的小楼最高不过三层,一般都为木质结构,纳西建筑传统风格保存完好。道路以彩石铺成,因此拉着拉杆箱在古城里走的话,是挺辛苦的一件事。道路旁伴随有潺潺溪水,水中的游鱼悠然自得。用“小桥、流水、人家”这原本用来描述姑苏民居风貌的词句来形容丽江古城,也是非常贴切的。云南空气透明澄净,坐在露天咖啡座或是客栈院中的摇椅上,晒晒太阳发发呆,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来丽江最惬意的一件事。
在一片三面环山、南面开阔的平坝上的古城,古城面积约有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至今约有8XX年的历史。古摩梭人的一支将自己的统治中心从白沙古镇搬出来,当时木氏的先祖阿良阿胡选址于此,并开始建造一座以土木结构为主的城池。大研镇所有的房屋在建造时都不使用一枚钉子,完全利用穿斗式的木结构固定。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大研古镇的一大创举,玉泉河的水流到玉龙桥时,被分成了东、西、中三条分流进入城中,形成了绕城而流的城市水系,每家门前都有河水流过。而处于中心位置的四方街则中间略微凸起,周边凹下,当水闸合起的时候,漫过地面的水就会流向每一条街道,把铺在地面的五彩石冲洗得干干净净。
据说四方街可能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广场,可惜在修复旧城时这一功能被破坏了。大研镇与中国其他古老城镇的一个最大的不同是没有围墙,是一座开放的城。对于这一点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说法认为建造大研镇的世袭土司姓木,如果修了城墙就等于将木围困住了;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种设计与纳西族人民的性格有关。
古城中道路曲折往复,虽然每个路口都有指示牌,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管你在哪里,逆着流水的方向而上,最终你会回到四方街。
水就像丽江古城的血液,它不仅滋养了这里的人,也给这座古城带来了无限的灵动与活力。很多到过丽江的人都认为,玉龙雪山是丽江古城的主要水源。其实古城的水源与雪山无关。早先丽江古城的水都来自城区北边的黑龙潭,而黑龙潭的水源是九子海,黑龙潭的水源曾多次干涸。20世纪90年代,丽江地区为解决古城水源的问题,将清溪水库的水引到古城,还有一部分水来自拉市海调蓄水工程的北干渠,由此保证了城内的流水潺潺。
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遗产。XX年8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将东巴古籍文献列为世界记忆遗产。
甪直古镇:难记的名字,难忘的古镇
有人说,这是因为有六条河流从镇内穿过,三条横向、三条纵向,这三横三竖的河道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用”字,加上沿着镇的一侧流过的吴淞江,就形成了一个“甪”字,每一笔都代表着小镇的河汊一条。也有人说,相传古代独角神兽“甪端”路经时见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便长期落在这里,自此,人们年年丰衣足食。
水既然是古镇的眼眸,桥就是眼上一抹淡淡的眉。据说最盛时,甪直有桥72座半,其桥梁的密度,甚至超过了著名的水城威尼斯。
如今古桥虽然只保存了41座,却座座不同:和丰桥刻着典雅精美的宋代浮雕,三元桥写着“东溯眠牛浮绿水、西领斗鸭挹清风”的优美桥联,东美桥甚至在水面之下伏着半个桥拱,碧水荡漾下晃着水下桥和水上桥的影子。“双桥叠影”的妙处,不亲临亲历真是难以体验得到的。
沈宅是同盟会会员、苏南教育家沈柏寒的老宅,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不但整座宅院前后重轩、气派不凡,精致的浮雕还在老屋的每个角落里流云婉转。大厅前后一长排海棠形窗棂的落地长窗关闭时,整排窗的立面竟酷似一幅巨大空透的雕版画,几百年荣耀和辉煌的延续,就这样凝固在老屋的历史里了。
甪直的古街古巷则有69条,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水巷。水巷有两种:一是两条街中间夹一条河,河两边筑成石驳岸;另一种是前街后河,人家枕河而居,后门就有载着瓜果菱藕的船只徐徐摇过,只要招呼一声,临河人家便开启后门,从石埠头走下船去,主妇的菜篮,足不出户便丰盛了许多。日复一日,蓝衣的船娘,就这样摇着浆从桥下袅袅而过,船上堆着各种各样的时鲜:菱角、鲜藕、大米、蔬菜。桥畔提水洗衣的身影则在阳光中,和甪直的历史一起晃动着,装饰着桥上游客返朴归真的绮梦和想象。
“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地停泊里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地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这,不但是叶圣陶先生收入初中课本的名作《多收了三五斗》中的精彩描写,也是我眼前位于甪直南市稍的万盛米行的真实景象。
朱家角:掩映在现代都市下的古镇
早就听说古镇朱家角茶楼众多,其中“江南第一茶楼”据说有280年的历史,因清时乾隆南巡曾在此傍河品茗而著名。
北大街又称“一线街”,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第一街。千百年来,布业,米市,酒是,茶楼,钱庄,典当等会聚长街,是古镇繁华商业中心,号称“长街三里,店铺千家”,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此可见一斑。北大街沿河而走,视觉的直线距离不会超过五六十米,给人一种峰回路转幽深莫测的感觉。街窄处,宽仅二米,开轩可握,眼前苍穹一线天,恰似“苍天无边似有边”,是典型的明清古街。
因为是清晨,店铺大多排门闭着。忽而有行人踩着石板路的嘀哚声由远而近;不远处,当街一煤饼炉正冒起浓烟,许是主人隔夜没有封妥;也有清洁工正在将冲洗干净的马桶摆放回居民的家门口。东张西望间,终得见梦寐以求的“江南第一茶楼”。茶楼是在二楼。上得楼来,靠进口墙边是偌大的一个贴着瓷砖的平台,摆放着几十个塑壳的暖水瓶,水蒸气环绕在大立升的开水器四周。茶楼里人声鼎沸,早已是坐无虚席。老板娘找出一个方凳,就近叫一桌上的茶客挪挪位,让客人坐下,要杯绿茶,将香烟,打火机摆放桌上,待坐稳了,便点起烟,透过绕撩的烟雾,观察起茶馆的茶客及所用之茶具。先看茶客。高谈阔论的,侧耳倾听的,举目仰望的,抠耳抓腮的,沉思不语的,争闹不休的。再观茶具。各式各样,有使我这样玻璃茶杯的,有用瓷茶壶所附小茶盅的,有举搪瓷茶缸的,有握枇杷膏药瓶的,有拿保暖杯、不锈钢旅行杯的,有盖的,无盖的,细长的,股股的,自带的,茶馆的,可就是没见用紫砂壶的。
街面已热闹起来,但外来游客还不多,正好是逛街的好时机。走放生桥,逛特色店,葛恒生粽店有百年历史。当家的阿婆现年85岁,满头白发、手脚利索。她的栗子肉粽每个二元,相比其它的店要贵,但她的粽子,挑的是上等栗子和条肉,栗酥而甜糯、肉肥而不腻,扎的紧、分量足,因此生意好、路人皆知。二是涵大隆酱菜店,也是百年老字号,早餐爱吃泡饭的上海人是该去买它几瓶。
云南沙溪古镇凝结茶马记忆
在今天人们所熟知的茶马古道形成之前,马帮的铃声就已千百次地飘荡在沙溪。沙溪的历史,也映射着马帮的兴衰史。
沙溪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联系着南北交通,同时,拜环境所赐,气候舒适,物产丰富。徐霞客曾在游记中说这里“所出米谷甚盛,剑川州皆来取足焉”。富足的物产和便利的交通促进了商贸交易,也为马帮补给提供了条件。大米、食盐、香油、乳制品、日用品,应有尽有,沙溪自然成为茶马古道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驿站。此外,沙溪周遭还有众多盐井。对内陆山区而言,食盐是极其重要的资源,当年所有通往盐井的山路上都设有官方的关卡,专课盐税。沙溪西南方的弥沙盐井,所产食盐味道极佳,此外周边拉鸡井、云龙诺邓井的食盐也通过弥沙大量运到沙溪交易,一时间周遭山谷里马铃声回荡不绝。
“清脆的马铃声,在暮色降临之前的那道缝隙里挤进了沙溪的村子。马蹄上的铁马掌不耐烦地拍击地面上的红砂石,有些急躁地奔向这一晚的落脚地。”斯诺的这段描述,好似武侠片的开场。刚到沙溪,我的首要任务也是寻找落脚的客栈,最终选定的“老马店”,就位于四方街最显眼的位置。所谓马店,字面解释,是专门为马帮服务的店面。
最初的马店不过是主人家空置的房子,后来有了特别为马匹准备的草料房。当时由于房间有限,马脚子(普通的赶马人)晚上通常就在街上打地铺,只有马锅头(马帮首领)才有资格住在客房里。
“在动荡的人生中,我没有在任何地方欣赏过像丽江那样宁静、那样幸福的生活。对我来说,那就是天堂。”
“我在丽江的幸福生活,不只来源于悠闲地欣赏鲜花及其香气,欣赏雪峰永远变化的光辉和接连不断的宴席,也不在于我所专心的工业合作社的工作,或为病人、穷人所做的服务。幸福在于平衡地对照生活的两个方面。可是要使生活变得完美,必须相信上帝的爱与仁慈,相信我生活在其中的简朴诚实的人们的友谊和信任。当得到这些东西时,我觉得与世无争了,更为重要的是,我的心坦然了。天堂也许是通过智慧、爱和做好工作所需的知识而得到的转化物。”
这是顾彼得眼中上世纪40 年代的丽江。如今,丽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丽江,但若是把“沙溪”作为地点关键词替换进上述文字,倒是挺贴切。
在沙溪,时间仿佛具有不同的价值。它是良师益友,是客观存在,是神奇的财产。忙个不停,从而没有时间领略一切美好的事物,这种说法不是实情,真正美好的事物人们总是愿意拿出时间去享受。也正因为如此,总觉得时间不是太长而是太短。在沙溪,街上的生意人会放下买卖,去欣赏一丛梨花,或凝视一会儿清澈的溪流;田里的农夫会暂时停下手里的活计,远望雪山千变万化的容颜;老练的白族木匠会放下手中的锯和斧,直起身来与同伴谈论一会儿鸟儿的啼鸣;集市上的人群屏息观看着一行高飞的大雁;几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健步顺山而下,孩子般地说笑着,手持鱼竿朝黑穗江钓鱼去了。
这天傍晚,我站在玉津桥头等日落。赶鸭的汉子在河滩里又是嘎嘎喝叫又是掷甩石块,好容易把鸭群赶上了岸,不一会儿领头的鸭子又从桥上往河里蹦……太阳瞬间消失在山头,麦田暗下来,灯火亮起,有狗在吠叫,黑穗江无声地流向远方……这个傍晚,应该和当年马帮越过山岗来到这坝子的某个傍晚一样吧。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傍晚,在沙溪还能存在多久。
无锡惠山古镇今夕流转的祠堂博物馆
由惠山直街而入,方一踏进古镇,整个城市便仿似被抛至身后。山在不远处,流水在脚边,山水之间的,是有着雕花砌栏的古派民居。沿着石铺古道而行,眼睛几乎被道路两侧的古祠全然占据。惠山的祠堂不似江浙它处的古祠堂般占地宽广、建制宏伟。古镇里的祠堂,外表看来,几乎与江南传统民居无异。
虽说如此,随意走入一处祠堂,里边依旧是别有洞天。从门廊而入,或有假山池沼,或有花木盆栽,穿过庭院,便是照壁。本以为这已是祠堂的全部,正欲转身,发现有光从照壁后透出,绕过照壁,发现里面还有正殿、享堂……待到整个祠堂都看完,从最近的出口出去,发现自己已经迷失在了重重祠堂之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惠山古镇的祠堂分布密集,建造之时就无暇顾及方位,毕竟能够在这里获一席之地建造祠堂,已是许多名门望族的至尚荣耀。
在古祠堂群中穿行,犹如行走在茫茫历史之中,每一处牌匾,每一间古屋,都有着渊源与故事。这种眩晕,直到人杰地灵坊出现在眼前时,才逐渐消退。人杰地灵坊通体青灰,十米左右的高度,让它成了惠山古镇内最大也最具特色的牌坊。这座形制为三门四柱五楼的牌坊,是明万历年间邹笛光所立。据当地人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这座牌坊曾被拆除掩埋,直到近年,才又重新修治,现在牌坊上的石柱和石梁,皆是从地底挖出来的石构件。仔细观察,牌坊细节处石构件的颜色确有细微不同,稍稍多出的那份深沉,便是时光与风雨留下的印记。
走过人杰地灵坊,视线陡然开阔。一条河道居于正中,水中有古船,河面有古桥。这条河名为龙头河,地处惠山浜西段,清帝南巡时,御船常泊于黄埠墩,然后换轻舟由此处入惠山,游历山水。龙头河的两岸,是整个惠山古镇地区密度最大的古祠堂区。沿着人字行青石板路而行,每走几步,便有祠堂引人驻足。祠堂内所祭之人,也跨度极大。从战国时期的春申君庙,到民国时期的杨藕芳祠,在此处都可觅得踪影。
有祠堂的地方,便有守护祠堂的祠丁,虽然现如今的惠山祠堂群内,已经再也不见祠丁们的身影,但这些祠丁们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惠山泥人。相传当年惠山祠丁逾百户,然而祠丁收入微薄,难以维持一家的生计,为了补填家用,祠丁门开始用惠山当地的黑泥制作泥人,于祭祀或庙会时出售。至此,惠山泥人世代相传。
惠山泥人最兴盛的时候,曾被作为贡品被献入清宫;几年前的惠山还有着“泥人一条街”的繁荣。如今,若不特地留意,几乎见不到泥人的踪影。几经寻访,我们终于在宝善桥以西的一间古居内,见着了以惠山泥人见长的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柳成荫,17岁初中毕业便开始在这里学习泥人制作的柳成荫,已与惠山泥土相伴走过了54个年头。
从古居里出来,心情未免有些沉重,经济急速发展的今日,昔日的传统就算紧攥在手心,也时常如同细沙一般加速流走。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走在古镇的道路上,虽然是祠堂群,却依旧人来人往,没有宗庙之地想象中应有的肃穆。而行人中,除却来此游玩的外地人,也不乏无锡本地人,大概每日来惠山转转也是本地老人留下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