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思想宣传范文(通用15篇)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思想宣传范文 篇1
“怀疑的时代为什么要坚守科学的信仰?”
“只想过岁月静好的平淡生活,只想过一种‘佛系人生’不可以吗?”
“人为自我而活有错吗?”
“马克思主义有没有过时?”
在中央财经大学的思政课上,这些犀利、直接的问题,已经成为常见、亮眼的环节。也正因为善于解答学生们的困惑,思政课从学生固有印象中的“水课”,变成了人人爱听的“金课”。
“问题链”教学法,中央财经大学思政课的独门秘籍,它以热点、难点话题为起点,将一个个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问题链条化,层层递进,进而深化课堂讲授,获得学生欢迎。
“问题链”,问什么
在讲授“人生价值”的课堂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谢玉进抛出了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那为什么还要活着?”
“因为不想死”“为了改变世界”……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即便过了很长时间,当年的法学专业大二学生王姝依然意犹未尽:“我们从过去一味接受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去主动思考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人生、选择、生活等等。”
优质的课堂,必须要解决学生的疑问。
在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邢雷讲授的一堂思政课上,有学生提出:“私有制效率更高,为什么我国非要坚持公有制呢?”
“私有制真的效率更高吗?”“贫富悬殊与共同富裕哪一个更符合人类文明的走向?”“中国搞私有制能实现共同富裕吗?”针对学生的疑惑,邢雷首先提出了这样的一系列问题。
接着,邢雷通过自己详细的解释,使学生们逐渐认识到私有制的固有矛盾和根本缺陷,看到盲目照搬西方私有化给一些国家带来的灾难,看清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实质和危害。
其实,这样的解答还远未结束。在此基础上,邢雷又提出一个更现实也更尖锐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垄断资本会不会给中国的单个企业发展到足以与他们对抗的时间和机会?”跟随这些“问题链条”,师生间的讨论和思考逐渐深入,学生们也真正明白了中国既不应该、也不能够走私有化经济道路,从而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在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教授看来,思政课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教会学生认识自己、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以及自己与其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门让学生跳出“小我”,学会以更开阔的视野去思考责任与使命的“大课”。“可以这么说,在大学遇到一个好的思政课老师至关重要,因为大学是选择人生方向、辨别是非善恶、认识自身责任的关键期。”
“问题链”,从哪来
“问题链”教学法,从何而来?
冯秀军表示,“问题链”教学法的改革与探索,起因于当前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主要体现为“多、变、厌”。“一是如何在繁多教学内容中‘以简驭繁’,如何在多样问题中捕捉主要矛盾;二是变革时代的教育环境、教材内容、教学对象都在变,如何在变中寻找不变,寻找贯穿社会发展与学生成长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长久性的问题;三是当代大学生具有追求平等、自由和批判性的特点,如何认识其理论学习的习惯和偏好、特点和规律,激发其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其理论思维能力。”
“针对这些挑战,思政课‘问题链’教学法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实现三个方面的创新。”冯秀军指出,首先是突出问题意识,从解决问题着手,以问题导引教学,着眼实效性,增强针对性。同时,突出重点意识,在诸多问题中找出主要问题、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着重解决主要矛盾,避免面面俱到的铺陈与罗列。此外,还要追求理论彻底,以“问题链”导引教学,以理论的逻辑力量吸引和征服学生,以此深化教学,澄清困惑。
思政课,这一多年来时常被学生吐槽的课程,真能因“问题链”而焕发新生吗?
冯秀军告诉记者,认知从哪里开始,教学就应从哪里开始。只有那些最终可以导向教材观点和结论的问题才是教学的起点。“问题链”教学法打破了教材内容呈现先亮明观点和立场的做法,以及照本宣科式教学拿教材观点和结论作为教学起点的教法,而是以学生困惑的问题为起点,沿着答疑解惑的认知路径展开教学,沿着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深化教学。
为此,冯秀军主编了《高校思政课“问题链”教学详案》,这本凝聚广大思政教师智慧的“思政宝典”,被师生们称为“思政课教学的十万个为什么”。
“‘问题链’上的一个个问题,都是经过我们精心选择、设计的,绝非随机、随意提出来的。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最终应导向教学的目标实现。”冯秀军透露,从20xx年至今,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面向全国9个省市区10所高校学生的问卷调研等形式进行调查,提炼出近千个大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问题链”,走起来
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时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教师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却枯坐于讲台之下面无表情,昏昏欲睡。“这是一种学生身体被捆绑在椅子上的静态课堂,而且是一种日复一日的捆绑式静态课堂。在这种没有思维活性的休眠课堂、缺乏情感参与的冷漠课堂之中,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志军坦言。
基于此,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出“行走的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努力改变传统的课堂场景和样态,让那些充满生命活力和青春能量的大学生行走于课堂之外,让他们与种种“问题”相遇,进而去认识世界、触摸世界。
据介绍,中央财经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已设计了“公益与公德”“家与国”等主题,突出思想道德修养和道德践行的课程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设置了“人与生活”“人与社会”等主题,突出以人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的理论教育特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设计了践行与感悟系列主题,如“百年风云人物”“我的梦·中国梦”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设计了北京发展系列主题,如“北京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调查”“北京城市发展问题调查”等。
“可以说,这些课堂外的实践项目,让学生们了解和收获了更多。他们的足迹遍布学校的建筑工地、宿舍、教学楼,以及校外的公交车、公园、敬老院、孤儿院、特教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等。”李志军说,“从实践回来后的汇报与交流看,学生普遍反映,要讲述得太多,时间不够用。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课堂外的行走,来解答‘问题链’里的一个个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需要课内外相衔接、线上下全覆盖的系统工程。”冯秀军说,积极搭建多维教育平台,大力拓展教育时空,努力在大思政格局中实现教育的无缝对接。她介绍,围绕四门思政课,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了“小马乐道”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热点问题等自主创作,创作成果以此为平台发布传播。学生的创作成果既有研究论文,也有人物访谈,还有诗歌、小品、漫画等,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如今的“小马乐道”已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思政课学习成果发布交流新平台。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思想宣传范文 篇2
党的xx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区委也把在党员、干部、国家公务员和执法队伍中开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教育活动作为实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尽快见成效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市、区委的文件精神,卫生局党委专门作出了在全系统开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活动的安排。最近又发出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一次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的教育,可以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这是一项当前必须抓好的一项政治任务。因此,结合卫生系统和监督所的实际,我想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作一次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教育的发言。
一、 为什么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第一章第三条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党员八条标准的第二条是这样规定的: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绝对不得假公济私,损公利私。
党员是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群众眼里,党员就是党在自己身边的具体形象,是广大群众直接接触、了解党的窗口。因而,党员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不仅代表自己个人,而且代表整个党组织。可能有的党员会说,打入党那天起就面对党旗宣誓要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怎么现在又要提出什么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的问题呢?这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发生,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考验我们。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利益观,不是看你怎么用嘴说,而是看你行动上怎么去做。一是看你能不能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一心为公,执政为民,廉洁从政,不谋私利;二是看你能不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不放松小节,不追求享乐,不玩物丧志,以俭养德,自觉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三是看你能不能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同志,正确看待组织,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于山;四是看你能不能真心为群众服务,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以上四个方面用8个字概括即:慎权、慎欲、慎独、慎微。去年在河北考察工作时强调,早在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可以说,这是我们党执政以来的一系列事实的忠告,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 当前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利益观上存在的问题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从党中央、国务院,从市、区委到局党委层层召开了安全生产会议,强调加强干部作风,区委书记王子生还就加强干部作风问题作了重要讲话,指出当前我区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思想观念陈旧,思路不开阔;理论水平与城市化建设不适应,理论水平不高;机关效率与指导基层的水平与基层工作不适应等。联系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监督所党员、干部现状的分析,我认为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 一些党员、干部在业务、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上缺乏自觉性,具体表现为:不能规范地、熟练地书写执法文书;执法工作中不能熟练地运用卫生专业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2、 个别党员干部不注意在群众中的形象,说话、办事不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混同于一般普通群众。
3、 个别党员不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工作放在首位,而是把个人的私立看作高于一切,拉关系,办私事忙个不停。
4、 一些党员干部不讲奉献讲“时限”,上班卡点来,下班到时准点走,开会、工作不能占用下班时间,没有加班费免谈加班事,计较个人得失。
5、 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缺乏肯于吃苦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
从以上几个方面党员、干部的表现看,可能我们大家会说,难道党员干部只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吗?这当然不容置疑。因为你是共产党员,党的宗旨要求你必须如此;因为你是人民的公仆,只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有三心二意。从这个意义上说,能不能正确对待实际利益,也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只考虑个人利益而不顾党和人民的利益,你就不配当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就不该有任何个人利益吗?当然也不是。我们从来不否定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个人物质利益,但必须在发展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一句话,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整体利益,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党员干部,应该比其他社会成员更自觉地顾全大局,做到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三、 如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当今条件下如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这样的问题应该不难回答。许多人可以讲出成套的大道理,什么先人后己、大公无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等。可当实际利益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之动心,甚至不择手段地去追逐。可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为什么有的党员干部能不计较个人得失,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而有的人却总是在个人利益的小圈子里打转转,这不能不说是不同的利益观在发生作用。焦裕禄、孔繁森等无数模范人物之所以能够舍弃物质享受,以毕生的精力服务于人民并受到群众的爱戴,就是因为他们树立起了正确的利益观,摆正了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看看那些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案例你就会发现,当事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把个人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如胡长清、成克杰、管志成等,他们贪图享乐、见利忘义,甚至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惜以身试法。到头来不仅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也毁了自己的前程。事实证明,不同的利益观产生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作风,左右着一个党员干部的人生之路。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要做到以下几点:
1、模范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提高理论修养。
2、模范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共产主义信念。还要正确处理党的事业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当和人民的利益。
3、模范地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模范地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增强组织纪律性。
我们要不辜负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殷切期望,在工作中带头树立好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形象;优质的服务形象;良好的专业素质形象;严格的纪律形象。努力做到执法监督让监督对象认可,社会各界认可,各级领导认可,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模范。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思想宣传范文 篇3
同志们:
区委召开这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对外宣传工作,充分体现了区委对这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作了重要讲话。××的讲话,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和具体要求。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已经讲的非常全面、非常具体、非常明确了,我在此不再重复。最近,区里决定为未成年人办好十件实事,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在短时期内取得新的成效。下面,我着重就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正确把握对外宣传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区的对外宣传工作在实践中探索了一些好的做法,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出了不少精品力作,为全区的对外开放和加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宣传部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履行职能,通过各种渠道,整体宣传,立体推介,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去年以来,进一步加大了对外经济宣传的力度,很好地宣传了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并重点宣传了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做强做大现有企业以及全方位优化投资环境等,为更多的国内外客商和朋友了解××,关注××,投资××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v二是发挥优势,创出特色。依托节会优势,通过积极参与××会、××会等活动,追求节会对外宣传的规模和效应,营造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浓厚氛围。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集中搞好招商引资活动宣传和重点项目的对外推介,并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展示我区良好的对外形象,借助外力,加快发展。这些做法,都得到了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三是借助外力,形成合力。外宣工作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借兵打仗、借水行舟。在××节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家新闻媒体××余名记者与会报道。××节期间,我们在广造声势、大造舆论的同时,大力邀请各级新闻记者参与采访报道各项活动开展情况。同时开展了××风情摄影展,邀请全市摄影爱好者来××采风。并广泛联系新闻媒体,编发了多篇关于×××情况的专题专版。期间共播发新闻稿件国家级×篇、省级×篇、市级×篇。其中多篇稿件,分别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香港文汇报、大众日报、××电视台、××日报等采用,影响广泛。另外,我们还借助外宣网络和民间文化组织,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先后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文化交流关系。
对这些在外宣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我们要十分珍惜,很好地把握,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创新,使我区的外宣工作搞得更扎实,更有特点,更富有成效。
二、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外宣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对外宣传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也是一个地方借助外力、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对外宣传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最近,中央和省委、市委专门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外宣工作,区委、区政府也一直十分重视外宣工作。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外宣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是大势所趋,目标所需,任务所系。一方面,从加快发展的需要看,必须要切实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当前,我们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区委、区政府动员全区上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乘势而上,确保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提高×××的知名度,扩大××在海内外的影响,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比任何一个时期都需要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另一方面,从存在的问题看,必须要切实改进对外宣传工作。我区外宣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与全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作为城市中心城区的地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全社会的外宣意识还不够强,整体宣传的声音还不够大,尤其是基层宣传设备的配置和宣传队伍的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区的整体宣传效果。下步,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通过强化检查督导、严格奖惩考核等措施,认真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改进和创新对外宣传工作。总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摆上重要位置,努力开创外宣工作新局面。
三、强化措施,努力提高对外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根据上级外宣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本着“河口以外就是外”的原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外宣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突出宣传重点,营造舆论强势。要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全面准确地宣传区委、区政府加快发展的思路、政策和措施,重点宣传“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的工作思路和重大举措,深入宣传我区优惠的投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广泛宣传我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大好形势,积极宣传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精神风貌,树立河口良好的外部形象。特别要大力宣传我区的主导产业、优强企业和名牌产品,扩大对外影响,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二是要用好载体平台,提升宣传层次。利用各种节会开展对外宣传,是我区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要很好地利用节会这些载体和平台,不断强化措施,提升宣传层次,把对外宣传搞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当前,要集中力量抓住召开河口经贸洽谈会的有利时机,搞好以河口为重点的民俗旅游宣传、以南阳开发区为重点的经济发展宣传,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精心策划和组织好各项宣传活动,努力形成大范围、高密度的对外宣传声势,掀起新的对外宣传高潮。
三是要发挥特色优势,展示河口形象。我区西靠市中心、区位优势明显,又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下步要重点围绕这些特色优势做文章,努力把河口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文化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宣传出去,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客人到河口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四是要整合宣传资源,增强外宣活力。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健全报道队伍、搞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强化通联,借助外力,寻求对外宣传新突破。同时,要认真研究外宣工作规律,讲求外宣工作艺术,增强外宣工作的生机和活力。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对外宣传的新思路、新方法,并注意研究和借鉴外地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不断增强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推动力。
五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整体合力。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领导,形成各级党委齐抓共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局面。同时,要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人员设备配备、稿件数量指标等,强化考核,狠抓落实,增强外宣工作的压力感和责任感。要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工作的投入,确保外宣工作走得出、转得灵,不断跃上新水平。要认真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把那些政治强、素质高、懂宣传的干部及时充实到外宣队伍中来,对做出突出贡献、群众公认的优秀外宣干部,要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进一步加强外宣队伍建设,强化队伍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要切实关心外宣人员的成长,注意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外宣传工作,关系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大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努力开创对外宣传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河口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思想宣传范文 篇4
核心阅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复读机”,而是“解码器”,要善于转换教育内容的话语体系,用学生听得懂的话语把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清楚、讲透彻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必须克服一知半解、不求甚解、误读曲解等情况,只有自己真正学懂了、学透了,才能真正地信仰它,才能有底气宣传马克思主义
“‘如果爱,请深爱;如果爱,请真爱!’这是爱情电影还是心灵鸡汤?不,这是温静老师讲授爱国主义的课堂。当她带着阳光般的笑容走上讲台时,我一度疑惑到底是谁走错了教室,因为她与我对思政课老师的刻板印象相去甚远。”
这是北京师范大学20xx级毕业生韩家宝回忆温静的思政课时写下的文字。理论上有血有肉,课堂中有声有色,思政课以更加贴近学生、融入生活的方式变得鲜活可感。这个80后青年教师正在创新思政课的“打开方式”,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思政课不是‘复读机’,而是‘解码器’”
皮肤白皙,说话轻柔和蔼,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人如其名,温静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温和恬静。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副教授,温静承担面向全校教授思政课的重任,上课的大都是大一新生。“从高中步入大学,第一步迈不正,路就容易走偏。”
不点名、“段子”多、近热点、有亲和力,温静的思政课打破了以往“内容枯燥”“照本宣科”的刻板印象,吸引大批“粉丝”“打卡”。“她就像有亲和力的大姐姐,向我们娓娓道来。”20xx级学生贾紫琳这样评价。
这份亲和力得益于温静早年当辅导员的经历,也是那时,她觉察到自己的“本领恐慌”。“仅从生活上关心学生并不够,有时道理说着说着就词穷了”。温静希望得到更多的学术训练和价值体系的完善,“用政治立场和理论说服学生,用思想的魅力、真理的力量引领学生。”20xx年,博士后出站的温静走上北师大的讲台,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
当下的大学生以95后甚至00后为主,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如何让他们愿意走进思政课课堂?
在温静看来,教育内容只有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才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复读机,而是解码器,要善于转换教育内容的话语体系,用学生听得懂的话语把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清楚、讲透彻。”
“中国的国土形状是东西长南北短吗?北京到纽约的飞机要跨越太平洋吗?”在爱国主义的主题环节,温静连续抛出了几个问题,利用学生熟知而非深知的知识点作为教学设计的突破口,打破了惯有的思维定势。脱离平面的书本,国家开始变得立体,爱国就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思政课要想入脑入心,教师就要“走心”。每堂课温静都会细细打磨,不仅要涉及学生的知识盲区,也要按照年轻人的接受习惯设计讲授方式。
“如果你用很短的时间拿到美国名校的博士学位,导师说‘只要你留在美国,我会给你最好的待遇,让你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你如何选择?”温静在课上问道。
“中国发展那么好,我为什么不回来?”有学生问。
温静话锋一转,“他回的可不是GDP居世界第二的中国,而是1950年那个一穷二白的中国。如果是你,你还愿意吗?”台下一片沉默。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温静用邓稼先的故事点出了核心,把学生带入历史的场景,使他们对人物的心路历程感同身受,不仅激发了他们的认同感,也更加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温静说,思政课教师要重构理论的当下情境,调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关联状态,“学生们需要的不是说教,而是循循善诱与平等对话。”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作为80后青年教师,温静深知教好思政课不容易。要想看得懂、听得懂、读得懂学生的世界,就要跟得上学生的步伐,热门电影、爱国动漫、爆款短视频等等,都在不断丰富温静的“素材库”。
思政课的温度上去了,深度也要保证,“内容为王”是思政课教师的共识。“增强教学内容的亲和力不能哗众取宠、突破底线。”在温静看来,思想性是课程的“定海神针”,“基础不实,课就容易倒;立场不明,课就容易偏;导向不正,课就容易错。”
打铁必须自身硬。一方面,温静大量补充“精神食粮”,提升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北师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在“木铎思享”集体备课会上,备课老师在说课的同时,现场参与的学生代表、学生辅导员提出建议,微信备课群根据教师的备课设计同时提问,最后还有专家从理论高度予以指导。
“《流浪地球》最近很火,这个案例能不能加?”“谈到农村,能不能把北师大支教学生的故事融进去?”……反复讨论修正的过程汇聚起一群活跃在思政课一线的青年教师,也打磨出一个个有趣有料的思政课精品——举行辩论,开办演说大赛,编排小品、舞蹈、相声、诗朗诵……理性思辨与观点交锋并存,这是让学生服气的课堂。
除了备课环节的创新探索,北师大思政课教师团队还利用“木铎思享”的微信公众号保持师生联系,改变思想传递不解渴、不尽兴的状态——课堂上,学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在微信公众号中随时提问,助教在线处理,教师当堂或课后回答,公众号同步推送;公众号开设主题活动月、书目推荐、作业推送、心得交流等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平台还设计了有吃有聊的午餐会,请任课教师对学生疑问深度解答,学生纷纷“拼手速”,生怕抢不到提问的机会……
“‘木铎思享’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和乏味冗长的说教,而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20xx级学生石佳这样评价。
从北师大到全国,各高校新一轮思政课改革试验田开始结出硕果。“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就是其中一环,这个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中心打造、面向思政课青年教师的品牌活动,搭建起了青年教师的沟通平台。
20xx年11月,温静参与了“青椒论坛”的第一次网络直播,她以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为例讲解了在教学中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也在听取同辈经验时发出惊叹,“原来课可以这么讲!”温静觉得,这次青椒论坛之旅让她的群体归属感、自我认同感在无形中增强,“套用一句流行语,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更愿意做雪中送炭的人”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首批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先后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论文奖、北京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荣誉的背后,温静更看重的是责任。
温静反复提及的是“使命感”和北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温静说,对于师范院校而言,思政课是一种指引。“台下的学生日后将成为老师,会影响更多的人,因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
温静认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必须克服一知半解、不求甚解、误读曲解等情况,只有自己真正学懂了、学透了,才能真正地信仰它,才能有底气宣传马克思主义。”
课余时间,温静也会思考,思政课到底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什么。北师大毕业生范杰的故事给了她答案。
课程结束两年后,范杰偶遇温静。对于思政课教师能脱口而出自己的名字,并能问出“你的同声传译学得怎么样?”,范杰感到既惊讶又欣喜。
这缘于范杰上的第一堂思政课。初入大学无所期待、彷徨迷惘,如果没有来听温静的思政课,如果没有在课上说出自己同声传译的理想,并在之后的学习中修正人生方向,范杰觉得自己的人生可能是另一个版本。“温老师课堂上的目光鼓励了我,让我勇敢地说出梦想,也坚定了我的人生目标。”
这段往事温静后来才知道,她理解为这是“梦想的导入”,范杰则将其称作“蝴蝶效应”。“真的没想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一个举动,会对学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思政课的价值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塑造青年的灵魂。”
这种蝴蝶效应还在持续发酵。
“在思政课上跟着女神‘红专正’一回,也是不错的体验!”
“韶光易逝,惜取少年时。”
“抛弃所有的恐惧全力而为,时间能证明为此付出的每一分钟都是有用的。”
……
20xx级的第一节思修课,温静征集了上一届学生的开堂寄语,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她也会专门邀请师兄师姐,为新一届的学生答疑解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温静希望充分发挥朋辈引导的力量,“一届一届影响下去。”
课堂之外,温静不爱“刷存在感”,连微信朋友圈都没有开通。有人问她,是否想过成为一名“网红”思政课教师,她连连摇头,“相比于锦上添花,我更愿意做雪中送炭的人。”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学生方伟杰觉得,《孟子》这段话中,“有如时雨化之者”用来形容温静正合适。温静希望自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做一个在学生身边陪伴、支持和见证他们成长的老师,让他们勇敢地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闪耀光芒,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稳稳地站在他身边,他往前走的时候,你远远地看着他、鼓励他,这就够了。”温静说。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思想宣传范文 篇5
核心阅读
一说起“高精尖”,人们往往想到理工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能“高精尖”?
当然能!在北京,有一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高”,是指坚持高端,搭建思政课资源平台;“精”,是指依靠精实工作,提升思政课质量水平;“尖”,是指运用高科技手段,助力思政课改革创新。
效果如何?思政课老师说,这个中心出产“备课神器”;学生说,思政课从“点名课”变成了“网红课”。
■瞄准思想政治理论课症结“破题”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但在某种程度上,我国有些高校的思政课还不能满足需要。“有些学校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如有的高校会让没有相关专业基础的毕业生教思政课,造成思政课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整体偏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吴付来说。
为了给思政课症结“破题”,20xx年,北京市教委启动“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应运而生。
“中心着力打造思政课资源平台,构建一体化研究服务体系,包括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文献支撑平台、丰富优质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高效便捷的思政课数字化教学平台、科学权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估平台、及时全面的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分析平台,形成思政课建设的‘资源库’。”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易说。
要想“对症下药”,必须先“望闻问切”。
20xx年,为了全面摸清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情况,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奔赴全国2500多所普通高校,开展新中国高校思政课建设史上首次“地毯式”全覆盖大调研。
在这次大调研中,中心设计开发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听课记录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全国高校思政课及相关活动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
“我们通过量化分析和感性描述的评估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思政课教学情况。”王易介绍。
为期3个月的大调研中,206位专家、716位随行教师、3万多名高校学生使用了这个系统,汇总了3000堂听课记录与31860份有效问卷,为办好思政课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高精尖不是理工科的专利,思政课也需要追求高精尖。我们致力于把全国最顶尖的学者、最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吸引过来,采用最前沿、最先进的方式方法改进课堂教学和评价,不断推出思政教育精品力作。”吴付来介绍。
■网络集体备课,变“单兵作战”为“集团军作战”
采访中,不少老师表示,“要真正把思政课讲好,不容易!”
为什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徐川解释,思政课不能照本宣科、千人一面,要坚持理论实际相联系、课堂内外能贯通、教学相长有互动,作为老师,必须在知识体系的差异性和理论层次的丰富性上下功夫。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由教育部依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不但能够完成集体备课、线上答疑、教学观摩展示,还可以提供教学资源检索、资源管理、在线备课、互动教学等一站式服务。仅20xx年,教育部就通过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开展了20多场示范课直播,累计培训20万人次。
众行者远。“有了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我们不用‘单兵作战’,开始走向‘集团军作战模式’,简直太好了!”很多思政课老师评价。
讲好思政课,资源很重要。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好像一个“大超市”,在这里,有经典文献库、教学内容库、教学素材库、教学课件库、重难点解析库、专家教师库6个数据库,包括300多万条文献资源、4万册电子图书、2500多个微视频,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口味”挑选“食材”、烹饪“大餐”。
“如果教师在备课中发现好文章、好案例、好图片,也可以通过备课平台上传至资源库,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教师甚至可以发起网上小型备课会,把这门课相关的教师召集在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头脑风暴’。”王易介绍,未来还会完善在线疑难解答功能,请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在线问诊”。
■“青椒论坛”,给青年教师打造“筑梦之巢”
“思政课一头连着国家、一头连着青年,作为任课教师,要有敢于直面任务的担当精神、敢于应对问题的勇气与能力、勇于探索新方法的创新力。”20xx年9月15日,“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第七期在同济大学举办,8位青年教师发言完毕,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推进委员会主任徐蓉这样总结。一席话,说得台下的青年教师频频点头。
“青椒”者,“青年教师”也。“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正是中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搭建的一个高层次、专门化、辐射性、全覆盖的交流平台。论坛创办以来,已在北京和各地多所高校举办系列讲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革命文化研究”“改革开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位位来自思政课一线的优秀“青椒”登上讲坛,分享交流教学实践和经验。最后,还有名师大家对“青椒”进行点评指导。
“如果老师们都这么用心教学,何愁思政课讲不好、学生不爱学!”在网络直播平台听了优秀思政课“青椒”分享的教学心得,西南大学教师王永友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里感慨。
目前,已有56位一线优秀思政课“青椒”被请上论坛。仅主题为“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质与实践”的专场,就有31050名思政课老师在线观看,“现在,‘青椒论坛’越来越成为广大思政课青年教师的‘必刷剧’。”王易说。
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平台还创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讲坛”。章百家研究员、韩庆祥教授、王向明教授、王炳林教授、秦宣教授、刘建军教授、陈占安教授……一位位思政课名师登台开讲,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师生。
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个报告厅里,台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妙语连珠;台下,师生济济一堂,连台阶上都坐满了人。
“‘名师讲坛’已举办7期,每期都爆满。有一次时间安排在周六一早,但赶来听讲的师生还是把教室围得水泄不通,不得不临时调换更大的场地。”吴付来说。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思想宣传范文 篇6
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一个核心观点。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需要一代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接续奋斗。上好思政课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关系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清醒认识到思政课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毫不动摇地加强思政课。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课程的作用,精心引导处在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有意义”是思政课的价值所在,“有意思”则是其“有意义”得以落实的关键。众所周知,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它要求高,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学生思想困惑多,影响因素复杂多变。要打造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思政课,切实发挥思政育人的功能,正如所言,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思政课教师,必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学校应该以此为标准精心培养出、聚集起一大批这样的思政课教师。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也就具备了讲出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思政课、使学生衷心喜爱并终身受益的基础条件。
打造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思政课,必须坚持党对思政课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学校党委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首先,提高认识,自觉把加强思政课建设作为加强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工作,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其次,创设思政课发展的优良环境,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教师认真讲好、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再次,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制约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针对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升的难题,着力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针对大中小学开设的思政课未能很好地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格局的难题,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避免简单重复。针对如何更好地发挥整体育人实效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推动课程思政,实现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的有机配合、同向同行,鼓励更多的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鼓励所有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努力挖掘所有课程的育人元素。最后,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同志要积极到学校去讲思政课,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
打造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思政课,必须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出了“八个相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八个相统一”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反映了思政课的教学规律,指明了改进思政课的前进方向。为此,思政课教师应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能力,推动思政课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以有效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一是准确传达和解释中央精神,用学术话语讲好政治内容,保证政治性;二是善于用知识传授承载起价值引领的目标,保证科学性;三是瞄准学生的思想困惑,直面学生的思想问题解疑释惑,体现针对性;四是善于用鲜活的故事讲活道理,增强吸引力;五是善于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六是旗帜鲜明地对错误思潮进行辨析,有理有据地正本清源;七是根据课程要求、学生思想实际等情况,有取有舍,突出重点,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化教学体系;八是在遵循教学基本规范的基础上,鼓励每名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思想宣传范文 篇7
台上全情投入 台下全神贯注
3月20日下午,青海省委党校小礼堂内座无虚席,一场题为“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开路精神”的党课宣讲在即。礼堂后台,55岁的白继红已经穿上了一套上世纪50年代的解放军仿制军服,系好皮带,下拉衣角,他又转身对着镜子调整帽檐:“这是第31次扮演慕生忠将军,但每次都有第一次的激情,每次都容不得一点马虎。”
青藏公路,那条萦绕在雪山之巅的圣洁“哈达”,是上世纪50年代慕生忠将军率领筑路大军在世界屋脊上创造的奇迹。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党校的高级教师白继红,和七名同事在高原雪山和黑白老照片的纪录片背景中一起演绎这场“开路故事”。
音乐、灯光、布景一切就绪,党课拉开帷幕。故事一环扣着一环,情节一幕压着一幕,筑路大军劈山造路挺进唐古拉山口。面对高原雄浑的风和终年不化的积雪,“慕生忠将军”挥动起大锤,和身边的筑路工人相互鼓劲:“死,也要头朝拉萨!”现场300名观众屏气凝神,不少人眼眶泛红。
近三年来,青海省委组织部精心打造了五堂党性教育精品课程,“慕生忠开路精神”党课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四堂党课分别是“两弹一星奉献精神”“牧民省长尕布龙赤子精神”“玉树抗震救灾奋斗精神”和“可可西里坚守精神”。
台上的人全情投入,台下的人全神贯注,每到动情处,在场的人都眼含热泪……这是五堂精品党课在省内外宣讲时的常态。“20xx年3月,我们在南开大学宣讲‘两弹一星’精神,收尾时,《歌唱祖国》的音乐因故障未能播放,我起个头清唱,全场300多学生完整地唱了下来……”党课宣讲员周广静说。
“一位年轻的巡山队员登台讲述了进入可可西里第一个晚上的经历。他头晕目眩、冰冷刺骨,内心做着‘究竟是走还是留’的激烈思想斗争,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无人区的心酸和苦楚,细节代入感极强,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藏区的工作,坚定了向他们学习的决心。”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镇党委书记周拉才让说。
五堂精品党课是怎样炼成的
“我们能够推动党课全面创新,离不开这些党课教师、历史亲历者和一线从业人员的努力,他们敢于挑战和突破自我,呕心沥血,令人敬佩。”青海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工作人员朱晓东说,毫无舞台经验的教师们勇于突破自己挑战角色,历史亲历者和故事的见证者都敢于一次次回忆往事,直面埋藏心底的痛楚……
今年37岁的秋培扎西是可可西里卓乃湖保护站站长,他的舅舅杰桑·索南达杰倒在了盗猎者的枪下,他的父亲奇卡·扎巴多杰也因保护可可西里不幸离世。“亲人牺牲是家庭的悲剧,每次在台上讲述往事,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秋培扎西说,但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口吻来讲述往事,会让更多人了解可可西里,让更多人敬畏和热爱自然。
党课的创作和创新不是一蹴而就。“为了更了解慕生忠将军,我们团队搜集了大量史料,创作文本从初稿到定稿,大的改动有37次。”海西州委党校高级教师于湘说,为了更了解筑路大军修路的艰难,他们两次重走青藏线,像慕生忠将军一样挥动起18磅重的大锤。
“我们在反复研读‘两弹一星’公开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筛选锁定关键性历史人物,奔赴全国各地开展抢救性专访工作,然后从几十万字的口述历史资料中,找出可以填补历史空白、有传播价值的闪光要点。”周广静说。
海北州委党校高级讲师妥延鹏是党课“牧民省长尕布龙赤子精神”的主创人员之一,也是尕布龙角色的扮演者。他说:“为了体验尕布龙的生活,我们多次到他的故居居住,和他的女儿、孙女交流,还记得看到老省长用了30多年的旧保温杯,我抑制不住突然泪流满面。”由于不分昼夜地揣摩角色,妥延鹏最终病倒,一年间瘦了30多斤。
白继红也是一样,为了更好诠释慕生忠将军的形象,他把所有能找到的史料资料“嚼”了一遍,办公室和卧室里铺满了将军的老照片和青藏公路相关资料。“唐古拉山风云,汽车轮儿漫滚。今日锨镐在手,铲平世界屋顶!”慕生忠将军的诗篇壮志凌云,白继红为了把诗句诠释到位,经常夜以继日地练,“嗓子冒烟儿的话喝口水继续练。”
打动人心的“密码”
“全国人民都熟知‘高原缺氧不缺精神’这句话,可是青海却很缺乏这种精神的载体,这也是青海省委组织部下定决心打造精品党课的初衷。”朱晓东说,如何为当地干部群众加油打气,如何吸引青年人才支援建设青海,都需要新青海精神的智力支持。
无论是可可西里、青藏公路,抑或是牧民省长、抗震救灾,利用熟悉的场景、英雄和故事针对本土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是青海推动党性教育创新的重要手段。另外,通过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创新,五堂精品党课大大增强了吸引力、提升了教学效果。
“五堂精品党课用身边人、身边事去教育身边人,会带有天然的亲和力,伟大理想、奋斗精神等词汇不再‘高大上’,变得贴近生活、贴近人心,政治高度和情感温度得以结合统一。”青海省委党校副校长漆冠海说,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观众在认知自己熟悉的历史事实时会更快达到认同,并且在情感升华后得到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常规党课最大的缺点就是满堂灌,内容陈旧形式单调,对学员的吸引力不强。”海西州委党校调研员孙延永说,如今五堂精品党课摒弃冰冷说教,融合文学表达手法,借助声光电一体的现代科技手段,通过角色扮演、旁白叙述、事件亲历者讲述,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冲击观众视觉听觉,效果令人震撼。
“研究党课其实就是研究授课对象的过程,为讲好‘两弹一星’党课,我针对不同授课对象先后修改过上千次讲稿。”周广静说,针对如今年轻的高学历党员干部群体,“两弹一星”的研制人员放弃优渥生活选择默默无闻、奔赴西北是最打动他们的情节,她会在课堂上适当扩充这部分内容。
精神永不褪色 创新永不止步
“听说省委组织部将从本土高校和党校中吸收年轻人作为后续师资储备,我也想找机会去试试。”“听一次不过瘾,希望加入党课团队多听多讲。”每一次党课都是对宣讲员的磨砺,300余场次密集的宣讲锻炼出一批优秀的党课教师,成功的宣讲者成为传播者、传承者和带动者,青海许多高校学生受台前幕后的故事感染,流露出对宣讲岗位的浓厚兴趣。
“捍卫历史记忆,传承家国精神,是我们宣讲员的信念。‘两弹一星’研制人员在世的还有20xx多位,其中具有采访价值的在200位左右,我们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性挖掘、记录和整理。”周广静说,不要让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尘封的往事。
于湘说,党课“慕生忠开路精神”已初步形成品牌效应,借此机会扩展为系统化的教学项目也是可行之道。“党课需要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学员可以在接受一定理论教育后,走访慕生忠将军的故居,有组织地重走青藏线,徒步3公里,可以实地抡一下大锤,挖一下冻土,这样更能够感受到开路的不易,然后再坐下来聆听精品党课,过程中还可穿插探讨交流环节。”
“青藏高原的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涌现榜样人物,五堂精品党课不是终点,恰恰只是起点,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接下来,青海还需要继续做好培育和选树典型的工作,不断推出符合新时代要求、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的好干部、好党员、好典型。”漆冠海说。如他所说,青海正在继续深入挖掘本土精神资源,如“柴达木油田精神”等,不断丰富党课内容。
目前,青海已面向全国出版发行《初心与使命》五堂精品党课音像制品,还将协调出版图书、开发音频课程。同时,“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和青海省长征精神传承教育学院已启动建设,“新青海精神高地”主题教育展馆正在筹建。
“我们要再接再厉,敢接‘烫手山芋’,勇于承担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在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看来,让各级干部在培训教育中不断坚守初心承担使命,扎根高原服务各族群众,正是“党课”创作团队的使命担当。他坚信,干部心中有丰碑,行动有动力,勇于经风雨、见世面,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必将开创新时代的美好明天。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思想宣传范文 篇8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办好思政课,必须推动改革创新。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深入阐释了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对于在新时代更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实际上是一个释疑解惑的过程,要帮助学生认识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办好思政课,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如果因循守旧老一套,缺乏亲和力与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就很难取得实效。只有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才能使思政课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
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就要深刻把握“八个相统一”。明确提出: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八个相统一”,是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的科学概括,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原则。这“八个相统一”,直面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广大教师关心的热点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作出了深刻回答,是不断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关键所在。
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就要始终贯彻“八个相统一”。这“八个相统一”,每一个都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只有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才能让思政课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让学生喜闻乐见、受益无穷。比如,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才能让学生真学真信、愿学爱学。再比如,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才能让学生加深对科学理论的理解把握,用以武装自己的头脑。还比如,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才能让科学理论春风化雨、滋润心灵,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理论的能力。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思想宣传范文 篇9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周国知同志,宣传周国知同志,动员我们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全系统掀起向周国知同志学习的热潮。近一段时间以来,周国知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通过中央各大媒体的集中宣传,在全国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刚才,赵明生同志向大家传达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民政系统广泛开展向周国知同志学习的决定》和民政厅《关于宣传和学习周国知同志先进事迹有关事项的通知》。张柏华同志向大家宣读了市民政局党组《关于在全市民政系统广泛开展向周国知同志学习的决定》。在这两个文件中,分别简要介绍了周国知同志的先进事迹,把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员和党的基层干部的光辉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周国知同志的先进事迹,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化了我们的情感。周国知同志是党中央号召大家学习的先进榜样。对周国知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周国知同志20xx年如一日,坚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树立了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并要求全国广大基层干部要向周国知同志学习,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真正成为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的贴心人。周国知同志是我们民政系统的榜样,我们民政部门,一定要尽快行动起来,先学一步,深学一步,不断把向周国知同志学习的活动引向深入,使周国知同志的崇高精神在我们民政人心里生根、开花、结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