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爱的老师,几年来是您带领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是您引领我放飞理想,我想对您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2)三年的时光如云般飘过,时间的天使不苟地将时针拨向离别。在这临别之际,我们的心情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曾记得,我们刚进校门时,还是蹦蹦跳跳的少年,多么幼稚、多么天真!而如今,我们已长大,脸上写满了成熟曾记得,我们刚进校门时,还只会加减乘除,多么无知,多么贫乏。而如今,我们似乎上通天文,下明地理,洋洋洒洒,满腹经伦三年的阳光雨露,三年的辛勤耕耘,花儿开放了,姹紫嫣红;果实成熟了,硕果累累。花儿翩翩起舞,是在感谢这片沃土;果实频频点声,是在报答辛勤的园丁风筝飞得再高,它的线仍牵着您的手;游子走得再远,他的心仍挂着母亲。不管走向哪里,我们都不会忘记您——老师;我们会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献给您——老师 敬爱的老师,是您给了我健飞的翅膀,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您是漆黑夜空中的恒星,将照亮我的一生.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美好的小学生活将要结束,我的心中不免掠过一丝莫名的忧伤,寻找这忧伤的源头,原来是不忍与您分别。 您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您对我们的爱像暖流一样温暖着学生的心,也像熊熊热火,照亮我学习的前程。 不知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还会不会再一次幸运的遇到您这么优秀的老师,在这里,我想对您说谢谢您对我的教育,老师,您辛苦了。
就这些了!我尽力了
时光就是这样不近人情,不管是否愿意,你都得向一个时代告别。你必须离开校园,告别这简朴的空间,洁净的空气,告别曾有的孤独、狂热和爱恨悲欢。我在梦中已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你们离开的情形,醒来之后总是十分伤感。我明白我的留恋完全不可能阻挡你们的离开,因为谁也敌不过时间!是时间的手要把你们推出校门了,这是任谁也无能为力的。我只有无奈地伤感。但伤感之后还是心生许多愿望。这些愿望是我四年来一直在表达的,在告别你们的时候,容我再唠叨一遍。
愿你们亲近文学,无论什么时候,在哪里,都不要去糟蹋文学。功利主义的时代让人们越来越相信物质的力量,相信一切实在的东西。而文学恰好是虚幻的,因此难免遭到冷落。文学的确只是“青山映在水中的倒影”,但虚幻的东西自有它的价值。一个完整的世界应该包括青山和它的倒影,两者相互辉映。我们于实在的青山中砍柴打猎,于虚幻的倒影中释放情感,安置心灵。倒影使我们拉开与青山的心理距离,使我们更便于领悟青山的真谛。只见青山不见倒影是对世界的一种大误会,由此而下的判断也必然是片面的。你们将来会很忙,但再忙也别忘了经常在大师们中间穿行,让自己的精神常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发生沟通和交融,让自己也让世界多一些温情,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生动,少一些枯燥,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狭隘,多一些纯正,少一些卑劣。爱好文学对你们来说更是一种职业操守。教文学而不爱文学,就好比做牧师而不信上帝。牧师的职业首先是信仰,然后才是饭碗。教师也是。
愿你们保持写作的习惯。写作能让我们学会过一种心灵的生活,这是一个知识者最值得拥有的生活。写作也许是我们进入内心世界的最便捷的途径。只要一张纸,一支笔,独坐在灯下,你就可以静下心来,你就能从你所生活的世界中抽身出来,回到你自己的世界里去。你成了你自己世界的主宰,你一个人就能创造一个世界,你能体验到自由是那么真实,创造的冲动是那么的强烈。如果你从来没有拥有过那样的体验,你身上就不会有“文学气质”,你对这个世界也只会盲目投入而不会超然地静观。人与世界之间是需要一个桥梁的。写作就是这个桥梁,它能使我们方便地穿梭于心灵与现实之间,使心灵激出诗意和激-情,使我们在内心形成一种坚守自我的力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总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那就写吧,用文字把这些记录下来,并且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出去,影响更多人来认真生活。这是一个知识者的职责所在,更是一个教师的职责所在。
愿你们守卫内心。一个知识者应该是一个有尊严、有内心原则、有价值操守的人。但世俗社会的各种力量总是诱使或威逼个人放弃这些。所以一个人若要捍卫内心就会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抵抗。对社会规则,我们不能总是无条件的顺向适应,否则我们就会找不到自我。倘若我们不愿被世俗湮没,就一定要有抗拒的勇气。也许我们的一生都该是抵抗着向前走的。不要把抵抗理解为英雄才有的壮举。不是这样。在个体觉醒的年代,它只是我们维护自我的一种姿态。北岛说: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是的,做一个人,做一个脱离了奴性的公民,做一个独立的、清醒的、有关怀、有勇气的知识者。但我们如果放弃这种坚持,我们就做不成一个人,我们只能做一个爬虫,政治的爬虫,经济的爬虫,生物的爬虫。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否守得住内心直接关乎一个生命的尊严。
愿你们相信爱情。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对一个完美的生命而言,爱情是不可或缺的体验。有人问九十多岁的张中行先生:回顾一生最值得回忆的是什么事?答:是一生经历的几段感情。当然爱情不是超市里的面包,你花钱就能得到;也不是车站里的班车,等着等着它就来了。爱情实际上是一种属心的价值,心中有便有,心中无便无。它是盼出来的,有渴念才会在心里落根;它是说出来的,言说的时候它就在了;它是信出来的,你信,它就活着,你不信,它就死了。这是一种“唯心”的立场,常被我们的教科书所否定。但这种立场很重要。人类今天还不灭也许正是禀持了这种立场,坚信精神的力量,坚信心灵可以生成意义,由此我们才会拥有诗意,拥有理想,拥有信仰,拥有爱情——爱情绝不会发生在两个不相信爱情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