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三》读书笔记

2024-12-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看完了非天夜翔的《二零一三》,说实话,我也没想到我会这么发神经的给一篇网络小说写读后感,尤其这还是篇bl文。或许这是看完之后受爱写日记的刘砚影响吧,以前觉得写日志就是为了让以后的自己嘲笑以前自己所准备的证据,现在想想,也许文字是一种很好的记录思想变化的载体。
  说实话,非天夜翔的文笔很好,无论从构思、描写、冷幽默甚至是肉都非常的好,如果深深的思考一下,也许还能挖掘出什么更深层的东西。
  在二零一三中,漫天满地的丧尸和边打丧尸边调笑的主角们,看着他们分分合合,看着他们吵吵闹闹,有胜利的喜悦,有离别的悲痛,有生存的艰辛,有无法挽回的悔恨,有跨越生死的爱恋,有爱,有恨,有责任,有牺牲,有成全……
  我觉得整篇二零一三在主角遇到林木森的时候,开始进入主题,文章开始有了深度,林木森要求每个进入他的避难所的人都必须对他也可以说对这个集体有用处,这是文章所挑明的人道主义和趋利主义的对抗,很显然,我们的作者是人道主义的思想,因为在后来基地被毁,他们不得不重新逃亡是时候主角想起来当时被赶走的作家,他说:我现在想听故事了,作家还在吗?但哲学家告诉他,作家前些日子已经走了,包里只有一本书一个枕头……后来就是打打僵尸救救生还者再亲亲小嘴的故事了,然后另一个转折来了,就是赖杰的出现,赖杰,代表了政府和国家,在灾难来临的第一时刻,政府往往不知道在哪,好吧这个我说笑了,其实我想到了一开始丧尸危机刚刚爆发时的一段广播,广播在第一个市区刚被感染的时 候说国家领导人正亲临重灾区进行慰问,好吧,这段我就不予置评了。而后则是一段爱情与自我价值的较量,蒙烽在与爱人一起共赴安逸生活和留下独自奋战之间选择了后者,我不知道蒙烽留下其中爱国爱人民的成分有多少,但我肯定他留下的大部分原因应该是战场才是实现他人生价值的地方,这点,他的老婆大人也是知道并且理解的。而刘砚在出国深造和重返战场帮助蒙烽之间,选择了后者,刘砚说,他在听到可以去欧盟继续读研的时候有那么一丝的犹豫,但最后还是对蒙烽的爱占了上风,于是他选择了到前线当一名军用机械师。这样看来貌似是刘砚同学为爱牺牲的多些,有人甚至会说蒙烽是个渣攻,亲们不要这样呦,其实我还是很喜欢蒙烽的,也可以说在二零一三中我最喜欢的主角就是他,原因嘛,也许是因为他的感情是最炽热最真实的。转而我们继续说人生价值的问题,刘砚同学看似为爱牺牲的背后,其实也实现了他自己另外一份人生价值,可以说,他在爱和人生价值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于是,这样既成全了他和蒙烽的爱,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就够了。在我看来,一场割舍个自己人生价值的恋爱,永远也无法持续到最后,因为马斯洛的人类动理论告诉我们,在我们满足的基本需求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需求之后,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需求是需求的最终形态。人活着,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难道不是么?
  后来,作者又一次把这篇文字提升了一个高度,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刘砚加入了飓风队之后的故事,不管飓风队的成员们曾经是学生也好,军人也罢,杀手也好,小偷也罢,在共同的敌人共同的信仰面前,他们组成了最强的队伍,成为了最默契的队友,在成千上万的丧尸面前,他们临危不惧,完成了一个有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是一个集体,一个家庭,在这场末日中互相扶持互相鼓励共同战斗,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能克服,就像其中刘砚说过,就算飓风队只剩下一个人,这种精神还是会支撑着飓风队走下去,一直走下去。这种共同奋斗的团体,一直以来是我所向往的。
  而后,出现了青山监狱的问题,得知怒海队的全部牺牲不是由于丧尸的攻击,而是牺牲在了我们的人类同胞手中,其实有那么一瞬间,我有种悲从中来的感觉,其实这样的安排很合理,我也很佩服小非的思想深度和文章安排,在末日来临的时候,人总是自私的,然后负面的情绪和欲望就会更加强烈的爆发出来,比如通过杀害同胞掠夺资源,比如放弃老弱病孺以求逃生,比如……在灾难面前,人吃人的情景虽然不人道但我不得不说这实属正常,这就是人的本性也许不能说是人的本性,应该说,这就是本能。人不仅仅有对生存的渴望,还有对权力的欲望,这就是为什么在人们聚成一个小集团之后,会出现一个首领,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末日来临之后会有那么多“新军”,比如林木森,比如安德烈,比如那个我不记得名字的青山监狱的头儿。
  我刚刚有说过,飓风队的部分是整篇文章最高潮的部分,而后便是末日决战再就是你亲我亲的幸福生活了。在末日决战的那部分,蒙烽被感染了,刘砚决定陪他一起死的那段,我觉得那句话用的很好,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