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管理的角度谈辩论

2025-01-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许多人喜欢辩论,也许是被大专辩论赛中的个人魅力所吸引,我也是这样。我看的比赛很少,但是却看了很经典的一场比赛,中山大学对电子科技大学,当时被中大的辩手所吸引。 刚进大一的时候,我们系搞了新生辩论赛,班里面好像大家都急于表现自己,一下子什么说法就出来了,什么大才女啊,脱口成章啊,由于在班里没有实权,因此上场名额就被瓜分了,呵呵。后来没法,出于对辩论的热爱,进了论谈社。命运的改变开始了,在论谈社遇到了大学里对我思辩思维起到了很大启迪作用的乔(二频里大家都叫他“九点儿”)那时他和蓝,潘三个义务指导员全程陪伴我们的队伍。我们常常在熄灯以后在教室里讨论辩题,在黑暗中相互启发,我想很多大三大四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那时熄灯真早呀。在黑暗中迸发的思想火花至今还记忆犹新,并且我在跟新队员常常提起,新的队员又对更新的队员常常讲起,成了我们系队的一个文化传统了。例如“有堤无水也许是徒劳的,但是有水无堤却是危险的”,“大学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论谈社的新生辩论赛中认识的朋友让我至今受益,在学习、生活、工作上给了我许多帮助。在大学将近四年的时间里,参加了许多的比赛,做过许多次评委,做过很多职务,积累了一些经验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也能把自己的经验写出来互相探讨,共同为我们学校的辩论事业尽一份力。 谨以此文献给我心爱的管理系辩论队以及所有朝气蓬勃、热爱辩论、喜欢辩论的各个兄弟院系的朋友们。 在大学将近四年了,从大一开始到现在就从没有离开过辩论,在有关辩论的各种职务都有做过,也因此积累了一点管理的经验。一直以来也很想把这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但一直没有时间,刚考完研,就马上着手写,也算了却自己一个未了的心愿。 前奏篇 一.队伍人心的凝聚:参加辩论队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心事,有自己追求的目标,有的是个人爱好,有的图个锻炼,有的为了交朋友…做为队伍的队长,我的看法是大家肯定和自己的设想有距离。有的队员可能会有挫折感,甚至产生疲倦心理,或还有其他的工作忙不过来,还有许多很好的同学为了辩论失去了许多。对于一个没有报酬的职务,管理倾向于宽松,尽量给每一位队员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不要让有的队员每次开会可能从头到尾连一次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对于那些确实有事耽误的队员不能太严厉,对于那些玩玩而已的,如果真的不愿意来开会,也不必苛求,要不然他们来了只顾聊天也不好。 如果问一个队伍最重要的是什么?有的人也许回答口才,有的人也许回答思想,我的回答是一个队伍最重要的是团结。十几个人的队伍,四个人上场的名额,八分之一做最佳辩手的机会,有的队员觉得自己没有上场的可能性,辩题讨论也不参加了,这样严重损害了队伍的战斗力。因此建立一个积极公平的队伍文化就非常重要。我在队里的时候主张谁准备得好,谁表达比较流利,谁对最终确定的立论贯彻最好,谁就有机会上场。 在队员的生活学习方面,做为师兄师姐的应该尽量给予帮助,一些队员如果学习比较紧张,能帮的应该尽量帮助,参加会议的讨论也不要太难为他们。 二.立论主张:从经验来讲,一个好的立论必须形成一套能自圆其说的逻辑体系。队伍中的所有成员必须在比赛期间将这套体系完全吃透,并且能够接收它,承认它,要敢于对自己进行催眠。如果是做为队伍的核心的话,首先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辩论的题目大都比较偏颇,从心里认可了题目,才能真正在寻找题目支持素材的时候拥有源源不断的灵感。 我一向支持有思想有逻辑体系的立论,而不是在场上不懂装懂,依靠一些技巧和花哨的言语来辩论。这样不仅不能让人感受到一支成熟的队伍,而且在某些评判的规则中,回避问题会被扣分。甚至让许多同学对辩论产生了误解,认为辩论是练习斗嘴,许多队员应该在生活中被同学这样说过:“我不跟你说了,你是辩论队的”呵呵……在指导过我比赛的良师益友中,我特别佩服和尊敬现法律系的宋老师,我的一些思想得益于他的启迪,和他交流时,让我感到他知识很渊博,充满了慎密的逻辑思维,而且在我的印象中,只要他指导过我的那些比赛,没有一次输过。他讲的理论高高在上,却又能落到实地。他是我们学校的法律顾问,也曾经是我们院辩论队的指导老师。有一次给我们上法律基础课的时候,他讲了一个有关学校实验仪器的诉讼案例。他是我们学校的代表律师,在法庭上他列举了自己搜集的各项证据,就像辩论中的论据,涉及的论据方方面面,令我吃惊的是,他还居然了研究运输仪器的江河的水流流向。一场诉讼的胜利不能天马行空胡说一气,同样一场辩论赛的胜利也来源于充分的知识准备。这样哪怕是输了,也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现在我也还能记起他曾经给我讲的一些论辩思想,如“自由是相对的,只有有约束的自由才是真的自由”。在讨论凭分数高低是不是素质教育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好像是叫“数字管理”,就是把许多绩效考核都通过数字来表示,像分数本身就是这种管理的一个体现。这种管理的方法我也许经常能接触,但是却很难把他概括出来,也正因为难,所以在辩场上抛出来的时候,能让大家感到一阵震撼,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这也是辩论一直吸引我的原因,纵观大专辩论赛,哪一场比赛内涵不都是如此的沉甸甸……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传闻中山大学在准备辩论赛的时候,由中大的教授挂帅,把队员进行一个封闭式的集训,那些准备辩题所需要的书籍都是一车车的运,一个细小的知识点需要的是一个系统的理论解释。如此准备,想输都难。一直主张的“儒辩”风格得感谢他,只可惜他做主任后,时间繁忙,不便经常叨扰。 实战篇 一.辩题的讨论流程:辩题的讨论有很多种模式,但对于在大学里的辩论赛而言,大都是准备准备时间比较紧张的,因此不可能有很多时间让大家去进行讨论,这种时候,就需要一种既注重时间又注重效率的方法。因此我对头脑风暴法进行了一些规范。先让大家在平时,开会的时候让大家发表准备的内容。但是为了避免人多造成的思维混乱,因此采用轮流发言的方法,在第一轮发言的时候,其他人不能打断,如果有的队员能从别人的思想中得到启发,那么就记在小本子或者纸条上,等第一轮各自发言完成后再进行第二轮的自由讨论。如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反复进行。这样做虽然扼杀了一部分忽然来的灵感,但是避免了队员发言时相互之间的无穷无尽的争吵,而且可以照顾到一部分队员的发言。这部分队员也许嗓门不够大,也许不喜欢这种非比赛场合争吵的方式。从而使得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根据观察经验,这种讨论流程有其好处所在,第一方便了队长、领队考察每个队员的准备情况,对论点的掌握情况以及队员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选拔上场队员;第二,可以起到锻炼队伍的目的,可以让队员能够在发言时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必在发言时回答其他队员的提问。现在回想起来,在正式比赛的时候,不也是这样一个流程吗?先各自陈词再进行自由攻辩。 二.资料的搜集方法:途径有图书馆,网络,人。 因为我一直负责网络的搜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这里我就侧重讲网络的信息检索。 1. 搜索引擎 著名的搜索引擎有百度(baidu),google,北大天网,一搜,搜狗,网易、新浪的搜索引擎等。当然现在各大门户网站都有自己的搜索引擎,但我用的最多的还是百度。它可以说是目前中文搜索的最高霸主(支持国货),最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毕竟国人自己的东西国人自己最清楚,他的中文断句功能是最好的。当然这个大家也有体会,在这里我就介绍一些比较鲜为人知的小窍门。 小窍门一:百度快照。它在搜索出的部分资料的右下角。一般大家搜到资料的时候都是点最上面的链接,这样做不如点快照。一个可以在网页中迅速找到需要的关键字,快照功能会把它们标亮。而且百度的快照和goole的快照不同的地方就是百度的快照的特殊功能在于可以把那些已经失效的链接网页打开,而goole的快照则不可以。 小窍门二:大家一定发现现在二频搜索功能中的站内搜索。在百度的高级选项中就有这个功能。具体的使用方法照上面的提示就可以了。如果我们要去搜索“华语辩论网”内的相关资料时就可以用这个功能,可以使搜索的资料更具针对性。而有些网站已经关闭的,配合快照的功能仍然可以访问。 小窍门三:不要只搜索网页的前面部分,要耐着性子往下搜索,因为你能够搜索到的别人也能够搜索到,换一下不同的搜索引擎会有意外的收获。 2. 关键词的使用 我搜索时一般按照一下几个步骤: 一先把辩题完整检索,二把辩题拆散检索,三把辩题各组成词汇的同义词检索,四把在搜索资料时查到的一些不理解或者感兴趣的词汇检索,五把队伍讨论时不理解的词汇进行检索。 3.推荐资料来源网站: 华语辩论网、争鸣口才网、一些学校的辩论版面(如华侨大学等); 三.风格搭配 风格搭配也很重要,这要根据队伍的定位来说,但是根据以前的一些大专辩论赛来说,往往一支成功的队伍里面拥有几种辩风。有的风度儒雅、沉稳冷静、谈吐不凡,有的情绪激昂、言语犀利,反应迅速…我是比较倾向于这两种风格的搭配在上场的四个人里面。相对于有队伍清一色的“雄辩型”或“儒辩型”或“诡辩型”,有时会让观看的评委有窒息或沉闷或反感的感觉。但是搭配起来之后就能让人产生一种队伍里面人才济济,异常缤纷的感觉。就好像以前诗句中说的“鸟鸣山更幽”。当然根据对手以及评委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风格才是最适当的。 四.辩位的确定 首先询问队员自己想做什么辩位,习惯做什么辩位,一般而言,最好能把辩位做专业。但是实际上很多队员本身都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辩位。我认为根据比赛赛制的改变,辩位的功能也在逐渐改变,而队员做为干将的话,也许做为主帅的领队或队长更需要清楚队员应该从事什么样的位置。因此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应该比较全面又要根据队员特点有所侧重。从比赛对抗性来考虑,应该充分估计对方的辩位安排,找出能克制对方的队员安排在相应位置;从队伍自身来讲,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宁可队伍看起来没有谁表现比较突出,也要舍弃只有“单极”的配合(指的是队伍里面只有一个人特别抢眼),我也要尽力创造出“两极”,让队伍的人才不至于被人理解成很匮乏。如果一个队伍只有一个人特别抢眼,其他人都比较平凡的话,很容易在比赛还没结束的时候,就被认为这支队伍可以给个最佳辩手但是不能做为胜利的队伍。制造“两极”的方法可以通过辩位的调整。在这里“两极”不是说两个人都很抢眼而是让人感觉队里起码有两个人还“可以”。当然所有的队员都很好,多级化发展最好了,^_^……像院辩论队就是每个辩位都有好几个人选,呵呵… 五.场上队员配合: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论点进行分配,让每位队员在场上都能有话说。当然提前准备很重要,在场上的临场发挥更是把比赛引向高潮。 最佳辩手谁都想做,可是必须协调好和队伍目标的关系。如果一个队员为了做最佳辩手频频在场上发表讲话,把队伍所有的核心立论都一个人说完,那么可以肯定,这场比赛队伍是输定了,但极有可能赢得一个最佳辩手。有些时候甚至为了整个队伍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比较有实力的选手还要适当保持低调,让别的队员有机会说。但这个度最难掌握,需要用心体会。 六其他注意事项: 1.资料携带的问题:在不能脱稿的情况下,不少同学都带上自己准备的资料,在我做评委的经历中,发现有不少辩手拿着一些小纸条,这些小纸条最好是准备白色的而不是一些五颜六色的,小纸条也以便笺纸最好,不要拿一张大大的a4纸,更不要拿一本书直接照念。在目前桂电的比赛中,带资料还是比较普遍,但是建议还是尽量少依赖,或者把纸条放在桌子上而不是站起来的时候还拿着,或是撇一眼然后脱稿,这样能给评委增加好感。资料记录时我的经验是把想问的问题、万能资料、提前准备的对方可能问到问题的答案分写在不同的纸上,并用红笔标记,这样看起来简单明了; 2.麦克风的正确使用,很多人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对着麦克风吹气来测声音,其实这是很不雅观的,学校对我的一次礼仪培训中就提醒过这个问题,比较好的做法是用手指轻轻敲击麦克风来检测就可以了。抓麦克风时不要抓得太高也不要抓得太低,不要拿得太近,否则容易暴音; 3.开始比赛前的礼仪,队伍来到评委前的时候,认真给评委鞠个躬,能给评委留下好印象。在主持人介绍辩手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讲几句话,说话的内容可以和辩题有关,或凸显个性… 4.手势的使用,手势等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可以吸引观众和评委的注意力,并能增强理解,一定不能少,手势有很多种,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5.礼貌用语,比赛哪怕再激烈,必要的风度还是要的,不要恶语相向或人身攻击或敏感用语,一是礼貌要求,二是很容易被对方捉住把柄,就像足球里面的“假摔”,来一句“请对方辩友不要对我人身攻击”,很吃亏啊; 6.场上的相互配合,场上队员之间要注意互补,有的队员可能准备不足,又被对方提问,这时其他队员可以大方把自己准备的资料借给他看,或是小声提示,尽量做得隐蔽,当不要太刻意,稍稍露点痕迹还会让评委觉得配合比较好; 7.记得目送评委退席,比赛结果出来时,无论胜负都要坦然一些,微笑示人,实在想哈哈大笑或痛哭流涕回去再慢慢来 本人能力有限就写到这吧,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的经验也写上去 ps:写到这里好累啊,天天干活,忙里偷闲断断续续写了几天才完成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