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解教育自然分材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积极开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遵循“培训方式教研化,教研工作主题化”的原则,坚持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遵循教师成长和培养的规律,结合我校实际,将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务本求实、从小处着眼,围绕课堂教学,从常规工作做起,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工作目标
依据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进行课题研究,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切实解决或研究理解教育自然分材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努力使我校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反思型、科研型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1.教师培养目标
以“自主、多元、实效”为主题,以“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为切入点,打造一支在永嘉县及以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团队,初步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业务精干的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群体。
XX年:建立学校三级(胜任型教师、精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阶梯教师培训框架,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XX年:初步形成一支让学生信得过,胜任自然分材课堂教学的教师队伍,逐步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具有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群体,
XX年:形成一支在永嘉县乃至温州市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队伍,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具有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群体。
2.教科研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工作制度,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提炼并推广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打造科研型的教研组和专家型的领军教师。
XX学年:调整部分教科研工作制度。初步建立科研型的教研组和每个学科有领军教师团队。每个备课组都有研究的课题,提高教师的问题研究意识和科研成果意识。
XX学年:进一步健全教科研工作制度。打造强势的科研型教研组和专家型的领军教师团队。人人参与课题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得以推广。
XX学年:形成完善的教科研工作制度。学校有2-3个课题在温州市级及以上立项,各科研成果获奖率在永嘉县居领先水平。
三、主要工作思路
(一)加强科研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旧观念,树立理解教育新理念
1.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培训学习,如:专题讲座;教师论坛;进修学习。
2.要求教师做到“ 三个 ‘一’”,一课一反思(教学随笔);一月学习一本教育著作;一学期写一篇教育论文。
(二)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形式,调动教师教科研积极性。
1.组织发动各教研组通过研究调查,每个教研组确定一个校级科研课题,力争做到人人参与科研,人人有课题。
2.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调查研究,每教研组确定一个主题教研,做到有活动方案及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例展示、课例研讨、活动小结、总结等活动资料。
3.采取各种形式组织教师进行理解教育教学科研理论、理解教育案例、自然分材教学方法等学习,如:自然分材教学展示课;骨干教师观摩课;理解教育自然分材教学优质课评比等。
4.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经验积累,鼓励教师多学多记多写。如:教学随笔;学习笔记;教学故事;教学论文等
5.保证校本教研质量和时间,每周各学科安排半天时间校本培训。加强校本教研等一切科研过程的常规管理,做到有方案、有记录、有检查、有总结、有专人负责。
(三)协助学校做好新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实行师徒结对"导师制",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并做好科研型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让更多的骨干教师能成为科研带头人,带动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各学年教科研工作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XX学年永临中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教科室工作将立足当前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形势和学校新年度的中心工作,以高一(2)班和高一(10)教育教学实行理解教育和自然分材课堂教学程改革为研究重点,坚持一个中心,即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做到三个服务,即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使教育科研工作成为营造学校特色的新的闪光点;为教师成长服务,使科研工作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使教育科研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的增长点。努力推进教育科研工作又快又好发展,使学校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继续走“科研强校、科研兴教、科研育师”之路,努力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实现教育科研工作的新突破,不断促使学校向高品位有特色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大力加强教科研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以校本培训和活动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关注青年教师的二次发展和提高。
3、深入开展教研组、备课组的专题、主题研究,提高校本研修一体化进程,推进教科研内涵发展。
4、以制度求规范,以落实促规范,实现管理再上新台阶;以科研导教学,以教学促科研,实现新课程有新突破。
5、初建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启动培训工作。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理论修养,促进教育科研。
没有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就没有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发展,也谈不上教育科研的科学有效。作为教育科研第一线的实践者,尤其需要提高理论修养,才能避免实践的盲目性和研究的低层次、低效率。因此,将继续认真组织教师广泛深入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普及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教科室将收集、汇编有关宣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理解教育的理论以及好文章、好材料、好网址提供给各位一线教师,为广大教师提供第一手鲜活资料。
2、强化细化管理,健全和完善教科研制度,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发展。
教科室将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借鉴外校先进经验,依靠民主科学的管理,制订《永临中学备课组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新制度,为提高各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使教科研落实到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3、加强常规管理,努力做好“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的验收工作。
在上学年的基础上,继续抓好理解教育自然分材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重点抓好“自学指导书”、“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测评跟踪”等四个环节。特别要开展对于“三维目标”设计实施的研讨,使自然分材教学新理念的实施有切实保障。要求具体的备课做到“脑中有纲(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强化备课制度,切实提高教师备课质量,以备课质量的提高来促进上课质量的提高;作业要在教研组和备课组统一的前提下做到精选、精讲、精练、精批,真正做到在“轻负担高质量”上下足苦功夫;质量测评要尽量减少考试次数,教研组和备课组切实把好命题关,并且及时组织考后的试卷和成绩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质量管理措施。
4、完善校本教研,坚持“研训一体”,实现“教”“学”“研”三者同期互动。
本学期,教科室将逐步完善教科研活动机制,监管各教研组要围绕本组既定研究专题和主题,有重点地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反思、总结活动。充分发挥宣传导向、政策导向、奖励导向等功能,树立教师的科研先行观念,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树立以参与教科研为荣,只教书不反思为耻,营造一个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教研组研究的问题要来源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以问题引导学习,促进研究。各教研组长要加强学科教学问题的研究和梳理,使问题形成课题,课题形成系列,围绕着课题去研究,围绕着问题解决去学习,真正实现“教”“学”“研”三者的同期互动,学有目的,研有成效,把研究的成果及时反馈到课堂,指导到学生身上,不断提升教学的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狠抓集体研究,转变集体备课观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终极效益。
(1)必须进一步强化集体备课和集体研究,大力倡导课前说课活动。教案、学案编写需要研究,练习的筛选需要研究,题目的讲评需要研究。只有抓住集体备课和集体研究,才能充分发挥同组群体的优势。因此,本学期教科室进一步落实学校行政领导直接落组责任制,深入课堂,深入备课组,确保集体备课、课前说课落到实处。
对集体备课要推行备课组长把关制。一是按阶段、按课时将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好主备人。主备人要按照总体确定的目标要求提前备课,形成具体的复习方案。二是做到定时、定点,具有超前性。坚持主备人说课,全员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集中大家智慧的、相对完善的学科整体备课方案。三是建立“课前一聚”、“课后会诊”和“定时沙龙”制度,进一步强化对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研究。四是备课组长要把好关,定好向,确保集体备课的经常性、规范性、科学性以及备课组成员在教学思路上的高度统一性。
(2)努力构建以“教师自我反思、集体同伴互助、研究人员专业引领”为核心的校本教研新体系。
自我反思——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和最高境界。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个案、案例分析、教学故事、教学分析、教后反思等。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不是对以前工作的简要回顾,它带有研究的性质,是用先进的理念审视已发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现象,备课组要建立教师教学反思录,教科室将对优秀教学反思评选和搜集,并汇编入《永临中学教科研通讯》来促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同伴互助——校本教研的重要组织形式。同伴互助可以实现教师的主动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使每个教师都获得单独研究所得不到的东西“同伴互助不能局限于集体备课和相互评课,而应侧重把推进理解教育中遇到的一个人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变成研究课题来共同研究,形成一种在研究状态下的工作方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通过集体研究,可以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成长之目的,培养一支优秀教师群体。可以探索跨学科、跨角色的校本教研之路,打开思维的视角,从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反思活动,加大反思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专业引领——提高校本教研水平的重要保障。专业引领,实质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专业引领可以是专家、学者的讲学指导,但更多的、更直接的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名师)的参与,学校行政领导的理论讲座与指导,网络资源或专业学术刊物的引领,以及先期进入教学科研的教师的经验和教训。这对青年教师起着无法估量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以集体备课为突破点,加强集体备课方式、方法的针对性研究,要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面整体把握学科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备课组要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扬长补短、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设计的整体水平,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的多样化设计,促进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备课组要建立健全备课制度,对学科备课组的教师进行捆绑式评价,引导他们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开展隔周一次的教研组教学教研活动和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包括理论学习),并且要保质保量各开展不少于8次。
XX学年永临中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教科室工作将立足当前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形势和学校新年度的中心工作,以推进理解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研究重点,坚持一个中心,即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做到三个服务,即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使教育科研工作成为营造学校特色的新的闪光点;为教师成长服务,使科研工作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使教育科研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的增长点。努力推进教育科研工作又快又好发展,使学校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继续走“科研强校、科研兴教、科研育师”之路,努力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实现教育科研工作的新突破,不断促使学校向高品位有特色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大力加强教科研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以校本培训和活动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关注青年教师的二次发展和提高。
3、深入开展教研组、备课组的专题、主题研究,提高校本研修一体化进程,推进教科研内涵发展。
4、以制度求规范,以落实促规范,实现管理再上新台阶;以科研导教学,以教学促科研,实现新课程有新突破。
5、继续实施培训工作,安排好各学科不少于25%的教师参加浙江省教师培训平台90学时集中培训。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理论修养,促进教育科研。
没有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就没有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发展,也谈不上教育科研的科学有效。作为教育科研第一线的实践者,尤其需要提高理论修养,才能避免实践的盲目性和研究的低层次、低效率。因此,将继续认真组织教师广泛深入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普及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教科室将收集、汇编有关宣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理解教育的理论以及好文章、好材料、好网址提供给各位一线教师,为广大教师提供第一手鲜活资料。
2、强化细化管理,健全和完善教科研制度,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发展。
教科室将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借鉴外校先进经验,依靠民主科学的管理,制订《永临中学备课组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新制度,为提高各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使教科研落实到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3、加强常规管理,努力做好“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的验收工作。
在上学年的基础上,继续抓好理解教育自然分材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重点抓好“自学指导书”、“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测评跟踪”等四个环节。特别要开展对于“三维目标”设计实施的研讨,使自然分材教学新理念的实施有切实保障。要求具体的备课做到“脑中有纲(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强化备课制度,切实提高教师备课质量,以备课质量的提高来促进上课质量的提高;作业要在教研组和备课组统一的前提下做到精选、精讲、精练、精批,真正做到在“轻负担高质量”上下足苦功夫;质量测评要尽量减少考试次数,教研组和备课组切实把好命题关,并且及时组织考后的试卷和成绩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质量管理措施。
4、完善校本教研,坚持“研训一体”,实现“教”“学”“研”三者同期互动。
本学期,教科室将逐步完善教科研活动机制,监管各教研组要围绕本组既定研究专题和主题,有重点地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反思、总结活动。充分发挥宣传导向、政策导向、奖励导向等功能,树立教师的科研先行观念,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树立以参与教科研为荣,只教书不反思为耻,营造一个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教研组研究的问题要来源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以问题引导学习,促进研究。各教研组长要加强学科教学问题的研究和梳理,使问题形成课题,课题形成系列,围绕着课题去研究,围绕着问题解决去学习,真正实现“教”“学”“研”三者的同期互动,学有目的,研有成效,把研究的成果及时反馈到课堂,指导到学生身上,不断提升教学的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狠抓集体研究,转变集体备课观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终极效益。
(1)必须进一步强化集体备课和集体研究,大力倡导课前说课活动。教案、学案编写需要研究,练习的筛选需要研究,题目的讲评需要研究。只有抓住集体备课和集体研究,才能充分发挥同组群体的优势。因此,本学期教科室进一步落实学校行政领导直接落组责任制,深入课堂,深入备课组,确保集体备课、课前说课落到实处。
对集体备课要推行备课组长把关制。一是按阶段、按课时将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好主备人。主备人要按照总体确定的目标要求提前备课,形成具体的复习方案。二是做到定时、定点,具有超前性。坚持主备人说课,全员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集中大家智慧的、相对完善的学科整体备课方案。三是建立“课前一聚”、“课后会诊”和“定时沙龙”制度,进一步强化对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研究。四是备课组长要把好关,定好向,确保集体备课的经常性、规范性、科学性以及备课组成员在教学思路上的高度统一性。
(2)努力构建以“教师自我反思、集体同伴互助、研究人员专业引领”为核心的校本教研新体系。
自我反思——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和最高境界。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个案、案例分析、教学故事、教学分析、教后反思等。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不是对以前工作的简要回顾,它带有研究的性质,是用先进的理念审视已发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现象,备课组要建立教师教学反思录,教科室将对优秀教学反思评选和搜集,并汇编入《永临中学教科研通讯》来促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同伴互助——校本教研的重要组织形式。同伴互助可以实现教师的主动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使每个教师都获得单独研究所得不到的东西“同伴互助不能局限于集体备课和相互评课,而应侧重把推进理解教育中遇到的一个人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变成研究课题来共同研究,形成一种在研究状态下的工作方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通过集体研究,可以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成长之目的,培养一支优秀教师群体。可以探索跨学科、跨角色的校本教研之路,打开思维的视角,从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反思活动,加大反思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专业引领——提高校本教研水平的重要保障。专业引领,实质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专业引领可以是专家、学者的讲学指导,但更多的、更直接的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名师)的参与,学校行政领导的理论讲座与指导,网络资源或专业学术刊物的引领,以及先期进入教学科研的教师的经验和教训。这对青年教师起着无法估量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以集体备课为突破点,加强集体备课方式、方法的针对性研究,要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面整体把握学科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备课组要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扬长补短、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设计的整体水平,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的多样化设计,促进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备课组要建立健全备课制度,对学科备课组的教师进行捆绑式评价,引导他们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本学年,继续开展隔周一次的教研组教学教研活动和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包括理论学习),并且要保质保量各开展不少于8次。为此,教科室将组织学校行政领导直接参与各学科活动的有序开展。
XX学年永临中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教科室工作将立足当前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形势和学校新年度的中心工作,以推进理解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研究重点,坚持一个中心,即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做到三个服务,即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使教育科研工作成为营造学校特色的新的闪光点;为教师成长服务,使科研工作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使教育科研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的增长点。努力推进教育科研工作又快又好发展,使学校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继续走“科研强校、科研兴教、科研育师”之路,努力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实现教育科研工作的新突破,不断促使学校向高品位有特色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大力加强教科研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以校本培训和活动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关注青年教师的二次发展和提高。
3、深入开展教研组、备课组的专题、主题研究,提高校本研修一体化进程,推进教科研内涵发展。
4、以制度求规范,以落实促规范,实现管理再上新台阶;以科研导教学,以教学促科研,实现新课程有新突破。
5、继续实施培训工作,安排好各学科不少于25%的教师参加浙江省教师培训平台90学时集中培训。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理论修养,促进教育科研。
没有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就没有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发展,也谈不上教育科研的科学有效。作为教育科研第一线的实践者,尤其需要提高理论修养,才能避免实践的盲目性和研究的低层次、低效率。因此,将继续认真组织教师广泛深入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普及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教科室将收集、汇编有关宣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理解教育的理论以及好文章、好材料、好网址提供给各位一线教师,为广大教师提供第一手鲜活资料。
2、强化细化管理,健全和完善教科研制度,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发展。
教科室将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借鉴外校先进经验,依靠民主科学的管理,制订《永临中学备课组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新制度,为提高各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使教科研落实到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3、加强常规管理,努力做好“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的验收工作。
在上学年的基础上,继续抓好理解教育自然分材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重点抓好“自学指导书”、“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测评跟踪”等四个环节。特别要开展对于“三维目标”设计实施的研讨,使自然分材教学新理念的实施有切实保障。要求具体的备课做到“脑中有纲(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强化备课制度,切实提高教师备课质量,以备课质量的提高来促进上课质量的提高;作业要在教研组和备课组统一的前提下做到精选、精讲、精练、精批,真正做到在“轻负担高质量”上下足苦功夫;质量测评要尽量减少考试次数,教研组和备课组切实把好命题关,并且及时组织考后的试卷和成绩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质量管理措施。
4、完善校本教研,坚持“研训一体”,实现“教”“学”“研”三者同期互动。
本学期,教科室将逐步完善教科研活动机制,监管各教研组要围绕本组既定研究专题和主题,有重点地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反思、总结活动。充分发挥宣传导向、政策导向、奖励导向等功能,树立教师的科研先行观念,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树立以参与教科研为荣,只教书不反思为耻,营造一个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教研组研究的问题要来源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以问题引导学习,促进研究。各教研组长要加强学科教学问题的研究和梳理,使问题形成课题,课题形成系列,围绕着课题去研究,围绕着问题解决去学习,真正实现“教”“学”“研”三者的同期互动,学有目的,研有成效,把研究的成果及时反馈到课堂,指导到学生身上,不断提升教学的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狠抓集体研究,转变集体备课观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终极效益。
(1)必须进一步强化集体备课和集体研究,大力倡导课前说课活动。教案、学案编写需要研究,练习的筛选需要研究,题目的讲评需要研究。只有抓住集体备课和集体研究,才能充分发挥同组群体的优势。因此,本学期教科室进一步落实学校行政领导直接落组责任制,深入课堂,深入备课组,确保集体备课、课前说课落到实处。
对集体备课要推行备课组长把关制。一是按阶段、按课时将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好主备人。主备人要按照总体确定的目标要求提前备课,形成具体的复习方案。二是做到定时、定点,具有超前性。坚持主备人说课,全员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集中大家智慧的、相对完善的学科整体备课方案。三是建立“课前一聚”、“课后会诊”和“定时沙龙”制度,进一步强化对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研究。四是备课组长要把好关,定好向,确保集体备课的经常性、规范性、科学性以及备课组成员在教学思路上的高度统一性。
(2)努力构建以“教师自我反思、集体同伴互助、研究人员专业引领”为核心的校本教研新体系。
自我反思——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和最高境界。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个案、案例分析、教学故事、教学分析、教后反思等。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不是对以前工作的简要回顾,它带有研究的性质,是用先进的理念审视已发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现象,备课组要建立教师教学反思录,教科室将对优秀教学反思评选和搜集,并汇编入《永临中学教科研通讯》来促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同伴互助——校本教研的重要组织形式。同伴互助可以实现教师的主动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使每个教师都获得单独研究所得不到的东西“同伴互助不能局限于集体备课和相互评课,而应侧重把推进理解教育中遇到的一个人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变成研究课题来共同研究,形成一种在研究状态下的工作方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通过集体研究,可以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成长之目的,培养一支优秀教师群体。可以探索跨学科、跨角色的校本教研之路,打开思维的视角,从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反思活动,加大反思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专业引领——提高校本教研水平的重要保障。专业引领,实质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专业引领可以是专家、学者的讲学指导,但更多的、更直接的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名师)的参与,学校行政领导的理论讲座与指导,网络资源或专业学术刊物的引领,以及先期进入教学科研的教师的经验和教训。这对青年教师起着无法估量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以集体备课为突破点,加强集体备课方式、方法的针对性研究,要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面整体把握学科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备课组要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扬长补短、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设计的整体水平,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的多样化设计,促进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备课组要建立健全备课制度,对学科备课组的教师进行捆绑式评价,引导他们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本学年,继续开展隔周一次的教研组教学教研活动和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包括理论学习),并且要保质保量各开展不少于8次。为此,教科室将组织学校行政领导直接参与各学科活动的有序开展。
XX学年永临中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教科室工作将立足当前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形势和学校新年度的中心工作,在全校全面铺开以推进理解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为研究重点,坚持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做到三个服务,即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使教育科研工作成为营造学校特色的新的闪光点;为教师成长服务,使科研工作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使教育科研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的增长点。努力推进教育科研工作又快又好发展,使学校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继续走“科研强校、科研兴教、科研育师”之路,努力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实现教育科研工作的新突破,不断促使学校向高品位有特色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大力加强教科研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以校本培训和活动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关注青年教师的二次发展和提高。
3、深入开展教研组、备课组的专题、主题研究,提高校本研修一体化进程,推进教科研内涵发展。
4、以制度求规范,以落实促规范,实现管理再上新台阶;以科研导教学,以教学促科研,实现新课程有新突破。
5、阶段性总结两年来本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根据规划制订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年计划。积极整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探究培训特色。继续实施培训工作,安排好各学科不少于25%的教师参加浙江省教师培训平台90学时集中培训。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理论修养,促进教育科研。
没有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就没有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发展,也谈不上教育科研的科学有效。作为教育科研第一线的实践者,尤其需要提高理论修养,才能避免实践的盲目性和研究的低层次、低效率。因此,将继续认真组织教师广泛深入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普及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教科室将收集、汇编有关宣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理解教育的理论以及好文章、好材料、好网址提供给各位一线教师,为广大教师提供第一手鲜活资料。
2、强化细化管理,健全和完善教科研制度,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发展。
教科室将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借鉴外校先进经验,依靠民主科学的管理,制订《永临中学备课组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新制度,为提高各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使教科研落实到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3、加强常规管理,努力做好“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的验收工作。
在上学年的基础上,继续抓好理解教育自然分材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重点抓好“自学指导书”、“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测评跟踪”等四个环节。特别要开展对于“三维目标”设计实施的研讨,使自然分材教学新理念的实施有切实保障。要求具体的备课做到“脑中有纲(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强化备课制度,切实提高教师备课质量,以备课质量的提高来促进上课质量的提高;作业要在教研组和备课组统一的前提下做到精选、精讲、精练、精批,真正做到在“轻负担高质量”上下足苦功夫;质量测评要尽量减少考试次数,教研组和备课组切实把好命题关,并且及时组织考后的试卷和成绩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质量管理措施。
4、完善校本教研,坚持“研训一体”,实现“教”“学”“研”三者同期互动。
本学期,教科室将逐步完善教科研活动机制,监管各教研组要围绕本组既定研究专题和主题,有重点地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反思、总结活动。充分发挥宣传导向、政策导向、奖励导向等功能,树立教师的科研先行观念,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树立以参与教科研为荣,只教书不反思为耻,营造一个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教研组研究的问题要来源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以问题引导学习,促进研究。各教研组长要加强学科教学问题的研究和梳理,使问题形成课题,课题形成系列,围绕着课题去研究,围绕着问题解决去学习,真正实现“教”“学”“研”三者的同期互动,学有目的,研有成效,把研究的成果及时反馈到课堂,指导到学生身上,不断提升教学的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狠抓集体研究,转变集体备课观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终极效益。
(1)必须进一步强化集体备课和集体研究,大力倡导课前说课活动。教案、学案编写需要研究,练习的筛选需要研究,题目的讲评需要研究。只有抓住集体备课和集体研究,才能充分发挥同组群体的优势。因此,本学期教科室进一步落实学校行政领导直接落组责任制,深入课堂,深入备课组,确保集体备课、课前说课落到实处。
对集体备课要推行备课组长把关制。一是按阶段、按课时将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好主备人。主备人要按照总体确定的目标要求提前备课,形成具体的复习方案。二是做到定时、定点,具有超前性。坚持主备人说课,全员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集中大家智慧的、相对完善的学科整体备课方案。三是建立“课前一聚”、“课后会诊”和“定时沙龙”制度,进一步强化对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研究。四是备课组长要把好关,定好向,确保集体备课的经常性、规范性、科学性以及备课组成员在教学思路上的高度统一性。
(2)努力构建以“教师自我反思、集体同伴互助、研究人员专业引领”为核心的校本教研新体系。
自我反思——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和最高境界。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个案、案例分析、教学故事、教学分析、教后反思等。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不是对以前工作的简要回顾,它带有研究的性质,是用先进的理念审视已发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现象,备课组要建立教师教学反思录,教科室将对优秀教学反思评选和搜集,并汇编入《永临中学教科研通讯》来促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同伴互助——校本教研的重要组织形式。同伴互助可以实现教师的主动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使每个教师都获得单独研究所得不到的东西“同伴互助不能局限于集体备课和相互评课,而应侧重把推进理解教育中遇到的一个人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变成研究课题来共同研究,形成一种在研究状态下的工作方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通过集体研究,可以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成长之目的,培养一支优秀教师群体。可以探索跨学科、跨角色的校本教研之路,打开思维的视角,从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反思活动,加大反思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专业引领——提高校本教研水平的重要保障。专业引领,实质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专业引领可以是专家、学者的讲学指导,但更多的、更直接的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名师)的参与,学校行政领导的理论讲座与指导,网络资源或专业学术刊物的引领,以及先期进入教学科研的教师的经验和教训。这对青年教师起着无法估量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以集体备课为突破点,加强集体备课方式、方法的针对性研究,要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面整体把握学科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备课组要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扬长补短、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设计的整体水平,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的多样化设计,促进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备课组要建立健全备课制度,对学科备课组的教师进行捆绑式评价,引导他们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集体备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