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县教师进修学校,位于县城东部,依山傍水,占地面积6.8亩,总建筑面积近4000平米。现有教职工27人,其中高级教师9人,中级教师9人,结构合理,培训能力较强。多年来,在省市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围绕“科学实施有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这一中心,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各类培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先后被县人民政府授予“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教育厅授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根据省市教育部门的安排部署,我校作为县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施组织者,今年对全县2667名中小学幼儿教师进行了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我们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管理,创新模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培训,探索出了一条“学习——示范——讨论——实践——考核”的培训模式,高质量地完成了培训任务,其中1334名教师参加了远程网络培训,成绩合格率为97.8%;1333名教师参加了集中培训,合格率为98.4%,提高了全县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和能力,为我县广大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推动全县教育信息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确保了培训的针对性
为了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按照省市教育部门的安排,我县从XX年开始启动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到XX年上半年,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了“班班通”,配齐了电子备课室,为教育信息化奠定了硬件基础。但是,教师队伍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低,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可谓是“雪中送炭”。为此,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成立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平定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会,从各学校经费中保证了教师的培训费用,制定了管理办法,精选管理员、辅导教师,做到责任落实到人,保证培训顺利实施。
我们十分重视参训教师观念的转变,培训初期,绝大多数老师对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内容是模糊的,对培训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到位,认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就是和传统的教育技术培训。常有学员培训前说:“我是信息技术教师,我的操作水平很高,我是不是不用学了?”“我对计算机懂得太少,学起来太费劲了。”很显然,绝大多数老师对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内容是模糊的,对于培训目的和意义的认识,他们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其中一个有失偏颇的看法,就是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传统的信息技术培训等同起来。还有些人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采取应付的态度,多数人把考核和考试看得很重,只求及格就满意了。重视技术,轻视设计(理念)是培训初期学员的普遍看法。所以在培训的第一天,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改变学员的理念,让学员明白培训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教育技术,明确培训项目的准确定位,充分调动参训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强化管理,创新模式,确保了培训的实效性
XX年底前完成全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组织管理是最关键的环节。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方式。对于有条件集中上网的全县中学教师采取远程培训的形式,使其与高水平的专家直接对话,提升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自觉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对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小学教师及中学50周岁以上的教师采用集中培训加小组互助的形式。为保证培训的质量,我们把科学的管理作为培训的关键。
1.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保障培训过程顺利实施
为了保证培训的质量,我们制定了《授课教师职责要求》、《助教教师职责》、《管理人员职责》、《参训学员守则》、《考勤制度》、《请假制度》、《研讨制度》、《完成作业制度》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选派师德修养好,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的人员担任班主任。班主任经常与学员沟通,及时了解他们对培训的意见建议,并在培训过程中加以改进。强化过程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对无故不参加培训与不完成作业的人要进行及时通报,并在考核中给予相应的扣分。对按时参加培训、认真学习、积极参与研讨的教师给予表扬与奖励。通过有效的评价,激励学员积极参与学习,不断改进学习策略。对于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我们重视对其进行过程管理,每个学校都配备了一名管理员,管理员对本校教师的参训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对于没有及时登录、没有及时完成作业的教师进行督查、使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严格的管理,得力的措施,为培训的有序、有效进行提供了制度保证。
2.积极创新培训形式,保证培训扎实有效
首先精心选聘授课教师。为了保证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精心选聘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感的教师担任授课教师。为了使培训更结合基层的教学实际,我们聘请了基层的6名省级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担任授课教师,使培训更具针对性与实践性,从而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同时,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助理教师,协助主讲教师批阅学员专业,收集学员学习中的问题并梳理汇总共性问题,有效指导学员操作。
其次,精心备课。每位授课教师都认真研读培训教材,体会琢磨教材的整体安排、把握重点、难点,多方搜集资料,拓宽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整理为几个专题,并做成ppt课件。我们多次组织授课教师进行训前集中学习和研讨,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育部)、《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重难点解析》(曹晓明、何克抗),并组织授课教师进行集体研讨,相互取长补短,确定培训的重点,优选培训的方法。
第三创新培训形式。在集中培训中我们变传统的讲授型培训为参与式培训,让广大教师真正参与到培训之中。在培训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真实的任务——“完成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资源开发”,以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培训,学员对该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培训是否完成及其有效性的重要评估依据。这样贴近教师的真实教学背景,让学员形成看得见的、物化的结果,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动力,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主讲教师用具体的案例观摩、分析、讨论的方式,化枯燥为生动;强调培训过程中的体验,而不去强调结果,学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技术;每个模块中,充分体现混合式学习的理念,我们采用集中培训加小组研讨加个人自主学习的方式,按照“自愿组合,互助互学”的原则,每4名学员为一个学习小组,每次集中培训一天后,都要给学员安排足够的个人自主学习时间,小组活动贯穿在整个培训过程之中,培训过程强调小组成员间的协作和交流,安排了很多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小组成果展示等活动,促使学员在合作中交流和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成长。而绝不是“带领学员划重点去应付考试”。这种“学习——示范——讨论——实践——考核”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了参训者的主体作用,所以大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收到了很好的培训效果,深受参训教师的好评。
3.创建班级培训平台,让学员体验并思考如何合理运用教育技术。
每个班级我们都建立了学员qq群,公布主讲教师的邮箱,充分发挥网络巨大的交互和交流能力优势。利用网络培训平台,学员可以轻松地完成网络资源的浏览、下载、处理、整合以及提交作业。主讲教师在开始就向他们提出一些需要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如“教育技术能做什么”,“你对课程整合的看法”,“你觉得技术重要还是理念重要”……学员会积极思考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许多新的实际问题。学员在qq群中对培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并把在qq群上发帖、回帖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对较高质量的发帖与回帖作为精华帖进行展示让其他学员分享。整个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发帖回帖的参与率达到了97.6%,较好地体现了教育技术的优势所在。
三、抓住关键,强调过程,确保了培训的实用性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强调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既重视面对面的交流,又注重网络环境下的交流与学习,体现教育技术应用的新趋势,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给予学员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培训过程中主要抓四个关键点落实培训工作:
1.强调活动参与
培训紧紧围绕学习内容,以模块和活动组织教学,将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融汇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授课教师创设一个个小活动,把培训要点融入在活动中,让学员的学习变成参加活动的过程,这样,学员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强调理论联系实践
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不仅仅是培训教育技术和理念的过程,也是实施教育技术和理念的过程。我们在培训中突破理论讲座和学习实践相互独立的局限,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真实情境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讨论、辩论、反思、分享等多种实践性活动,让学员深入领会培训内容,并且能够把所学知识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参训教师通过培训自觉地把教育技术运用在具体教学之中,设计出很多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杨晓琳、王晓兰、张晓玲、冯丽琴、闫花等10多名学员通过学习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由于设计新颖、结构严密、实用性强被市电教馆推荐到省里参加第一届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应用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
3.强调案例观摩和体验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科编排班级,在培训中提供大量的分学科教学案例和部分综合案例,从优秀案例和有待改进的案例的对比中让学员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和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案例进行观摩,同时又结合教学实践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将教育技术相关理论、技术和整合技巧转化为自己的实践经验,有效地促进教育技术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每期培训观摩优秀案例都在5份以上,在观摩的同时要求参训学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感受与体会,每期培训结束前都要用一个小时让参训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使其体会成功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强调过程评价
我们建立了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体制与机制,县教育局把此项工作作为对联校和县直学校的考核内容,对参与培训的教师要在时间上、经济上给予保障,对参与培训成绩合格的教师在继续教育证书上记录相应的学分,对于那些积极参与培训并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模、评审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评审教学能手等活动中给予倾斜,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学习型与研究型教师。我们特别注重过程性评价,培训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各占5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笔记、作业三项考核,(其中出勤占5分、笔记15分、作业35分)尤其非常注重过程评价,所以学员都能顺利完成培训活动。共4页,当前第3页12 34
对于这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多数教师都非常认可,虽然假期冒着高温酷暑,但都表示收获颇多,不仅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科学完整地理解了什么是教育技术,学习并掌握了教学并重的教学设计方案的设计,自觉在实际工作中尝试应用,进一步掌握网络获取资源、ppt的制作方法,更好的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更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内容、形式、手段、策略、模式等的革新。参训教师郭秀红在培训体会里写道:“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几乎每天,一有空余时间,就坐到电脑前,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听课,仔细分析案例,细心聆听专家的精湛讲解,观赏视频一节节的精彩课例,晚上再打开远程培训的网页,参与话题讨论,发表评论,上传作业等,每天不间断,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学习环节。我对照案例反思着自己的工作,研究他人和自己工作的经验得失,学到了很多方法,每一种都是我最大的享受。因此,这次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以上事实充分体现了培训的成果运用。
虽然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工作已经结束,我们在总结收获的同时,不忘行为跟进,我们更多的思考引导教师受训后如何把学到的理论、技术自觉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