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市农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具体指导和支持下,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省、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发展特色农业为方向,以推进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总目标,大力实施"一优化、三突破"战略,努力构建"五大特色经济"板块,全力抗击"非典"和各种自然灾害,为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市农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不断提升,先后获得"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示范县"、"全国农业执法示范县"称号;在今年国家公布的优质农产品优势区域中,我市柑桔、油菜、棉花三项进入优势区域,是湖北省唯一有3项进入国家优势区域的县,并被湖北省纳入柑桔、油菜、棉花、优质稻4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是全省纳入优势产业带最多的县(市);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双低油菜生产大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称号。
过去的五年,随着全市农业地位不断提升,市农业局也在荣誉上获得了大丰收。数次荣获"全省农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种植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农业科教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农业执法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植保工作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荆州市农业局综合考核为先进单位,荣获荆州市农业系统目标考核一等奖;2002年被市政协评为"人民最满意单位",2003年在市政府"三大建设"评比中,获得"政风洁廉公仆杯"总分第一名。
2004年农业和部门工作成绩斐然,完成了十件大事。一是松滋市农业检验检疫中心建成;二是成功承办全省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暨简化节本技术现场会;三是承办全省高产优质早熟油菜现场会;四是开通农业局局域网,初步实现办公现代化;五是成功举办松滋市首届柑桔产销衔接会;六是松滋市国家"十五"第一批优质棉花基地建设项目经国家和省验收合格;七是"上明"牌柑桔、"八宝"牌棉花被湖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为名牌农产品;八是成功承办全市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市种子公司实现民营化,大湖农场实行企业化经营;九是毒鼠强等剧鼠药清查收缴工作进展顺利,共清缴70余公斤,受到省和荆州市通报表扬;十是完成机关院内绿化、美化。
一、主要工作
(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近几年来,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前提,以发展特色农业为取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实施"六优工程",大力推广"十项"农业实用技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全市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预计今年农业总产值20.4亿元,比1999年增1.6亿元,增8.7%;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2430元,比1999年增350元,增16.8%。
1、农作物布局进一步优化。
粮食。今年复种面积121.3亩,比上年增11.4万亩,增10.4%,总产预计35.2万吨。其中夏粮20.4万亩总产2.69万吨,稻谷62.7万亩,总产27.5万吨,玉米11.8万亩,总产38.16万吨。
棉花。今年19.31万亩,比上年增3.43万亩,增21.6%,预计总产1.39万吨,增0.13万吨,增10.3%。
油菜。近几年得到突破性发展,1999年面积40.2万亩,总产4.12万吨,到2000年突破50万亩,面积50.4万亩,总产5.78万吨;今年收获面积55万亩,总产5.26万吨。
柑桔。面积增加到20万亩,比1999年增加3倍,总产3.9万吨,增加到6.5万吨,增2.6万吨,增66.7%。
2、农作物品种品质不断优化。
棉花以"鄂杂棉4号"为主栽品种达到14万亩,占播面的70.3%;油菜以中油杂、华杂、中双系统系列组合为主,全市实现"双低化",且杂交油菜达到50%以上;优质稻以"两优培九"、"粤优938"、"红莲优6号"、"金优928"为主,面积达到55万亩,占稻谷面积的73 %;柑桔以早熟温州蜜柑、太田碰柑、纽荷尔脐橙为主,优质柑桔面积达到16万亩,占柑桔面积的80%。
3、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
我市棉花、油菜、柑桔被国家列入优势区域发展规划,这是我市农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目前,我市常年棉花种植面积18万亩左右,皮棉总产35-40万担,主要集中在平原湖区6个乡镇。全市油菜常年种植面积55-60万亩,总产120万担左右,全部实现了双低化。柑桔近几年发展最快,2003年和2004年春耕面积分别达到3.7万亩、4.3万亩,总面积已达到20万亩,形成了危河流域脐橙生产带、北河库区甜橙园、红东线优质柑桔生产带、老城和陈店连线的沿江温州蜜柑生产带等四大柑桔生产带。
4、五大板块经济产业带已成型。
各地按照各自在"五大板块"内的分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各自的特色;山区板块黄姜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今年新增黄姜面积3160亩;丘陵板块水果生产已成主导产业,农作物制种规模达到4万余亩;平原湖区棉花生产稳定,面积17.9万亩,占全市92%;城郊板块花卉、蔬菜、水果三大产业占据城郊经济的主体地位。
5、专业村建设成效显著。
为加快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有产业化生产格局,全市重点建设了生猪、山羊、水果、黄鳝、黄姜、蘑菇、养蜂业具的地方特色的专业村184个。2003年底,按照《松滋市2003年专业村建设实施方案》考核验收,已的61个村基本达到专业村标准。其中,生猪品改专业村7个,生猪养殖专业村11个,水果专业村28个,山羊专业村5个,黄鳝专业村2个,家禽养殖专业村5个,双孢蘑菇专业村1个,黄姜专业村1个,养蜂专业村1个。
(二)战胜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夺取农业全面丰收
今年6月底至7月中旬,我市连降三场暴雨,平均降雨量达403mm以上,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30年不遇,为我市历史上罕见。受灾涉及16个乡镇、2个开发区,360个村,8.9万户,47.62万人。农田受灾面积56万亩,其中水稻38万亩,棉花12万亩,其它6万亩。绝收面积达10.9万亩,其中早稻2.5万亩、中稻3.5万亩,棉花2万亩,其它2.9万亩。倒塌房屋4446间,漫溢渔塘23206亩,冲毁道路474841米,涵闸6561处,桥梁倒塌980座,全市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0077万元。此次暴雨正值早稻成熟、中稻孕穗、棉花现蕾结铃时期,影响夏季收获、秋作物移栽,一场暴雨多季受灾,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7月下旬至8月上旬长达半月的盛夏高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突破50年来气象记录,我市最高温度达39.7℃,高温热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稻结实,但我市中稻结实率达到8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面对灾害,农业部门及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导下,措施得力,夺取了农业生产全面丰收。粮食总产35.2吨,棉花1.4万吨,油料549.9万吨,蔬菜109826万吨,柑桔万吨。
1、及时抢种补种。全市改种面积109831亩,抢种秋玉米37622亩,早稻翻秋13859亩,秋大豆4680亩,蔬菜20603亩,其它33067亩。
2、科学品种定向。棉花以"鄂杂棉4号"当家,示范种植D180、荆抗97-28等高抗抗虫棉品种;油菜主推"华杂4号"、"中油杂3号"、"中双7号"等双低品种;水稻主推"两优培九"、"粤优938"、"红莲优6号"、"金优928",今年我市中稻结实率高于其它县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品种定向科学。
3、运用优新技术。一是绿色食品技术。重点推广高效BT农药、种子包衣、频振灯、配方施肥,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降低有害物残留。二是轻简化节本技术。重点推广农田化学除草、水稻免耕抛秧、油菜免耕翻、果树生草覆盖等技术,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三是设施技术。棉花营养钵育苗18.5万亩,双膜棉1.15万亩。
4、强化植保服务。农作物病虫防治重点抓了水稻"三螟"、"三病"及稻飞虱、棉花"两虫"的防治,全市植保综防面积50万亩,化学防治面积150万亩(次)。一是强力推广频振灯。全市共推广频振灯600盏,灯光诱蛾达到3321盏。二是植保信息服务。全市印发《松滋植保信息》11期5.5万份。三是办好《病虫预报》电视节目,在病虫发生期,每晚9:10播出,收视率达到91.2%。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经济建设的主线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用产业思路来研究、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通过壮龙头、建基地、跑订单、拓市场、强中介,使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向更高水平推进。
1、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在2004年荆州市农业龙头企业评选活动,我们申报了10家,有湖北望春花果汁有限公司、银达利米业公司、云祺公司等3家被评为荆州市农业龙头企业。上海望春花集团与加拿大万安利公司联合我市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000万元新上了年加工水果能力5万吨的浓缩果汁项目,该项目全套引进意大利橙汁加工技术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橙汁加工生产线,目前是长江上中游地区最大最现代化的果蔬汁加工基地。
2、市场中介组织发展迅猛。
全市已发展中介组织682个,年经营额已达到4.3亿多元,网络农民13.53万户,覆盖面积71.2万亩。云祺生猪产销协会、天歌鹅业产销协会、兴民黄姜协会、街河市食用菌产销协会、柑桔产销协会等各种行业会应运而生,带动全市产业发展。
2003年成立的松滋市柑桔产销协会,是全省第一家柑桔行业协会,我市是全省第一个柑桔产业实现行业协会管理的县市。近3年来全市新开发柑桔基地8万亩,协会统一供苗500多万株,每亩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100多场次,发放光碟220盘张。苗木供应实行"协会采购,乡镇参与,专家签字,终身负责",柑桔销售以协会为平台,以"主导销售、健全网络、统一价格、提高效益"为方针,极大地提高了我市柑桔价格,使果农获益。去年全市新上柑桔产后处理加工生产线6条,柑桔成功出口北美40吨。今年9月,由农业局主办、协会承办的"松滋市首届柑桔产销衔接会"成功举办,全国11个省22个县市57名客商与会,现场签订柑桔销售合同5500万斤,合同金额2200万元,解决了柑桔卖难问题。
3、私营农庄方兴未艾。
私营农庄是我市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据统计,全市农庄已发展到511家,农庄面积33555亩,占全市种植面积的3.6%。累计完成投资4129万元,实现年销售收入4426万元,辐射带动农户2667.5户,占总农户数的15.4%,带动农户建基地20908亩,吸纳社会劳动力5660人,引进示范新报品种105个,采用新技术48项。无论农庄规模大小,均起到了适度规模经营、实用技术示范、增强市场主体地位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先行者和领头雁作用。如我局退休老局长刘深壁同志创办的滋华种植有限公司,创建6年多来实行公司化运作,已累计投资100多万元,目前已拥有果林面积500亩,有长期雇工20人,固定职工7人,带动周边8个村发展优质水果2000多亩。
(四)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农产品符合安全、优质、营养、生态的要求,才有市场竞争力。我市以实施农产品标准化为突破口,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以此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2000年我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示范县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以山区、丘陵、平原、城郊、危水旅游等五大生态区和八大工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农田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畜牧养殖工程、水产养殖工程、造林绿化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危水生态旅游建设工程)为重点建设内容,抓了5个生态示范乡镇,50个生态农业示范村,500个生态农庄,50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工程.市特科所、老城白龙埂柑桔场、陈店荷花冲村被省农业厅评为"生态农业基地"。
2、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是用工业的手段改造传统农业,旨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03年,我市成立了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以柑桔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制订了《松滋市柑桔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兴办了市水稻原种场和沙道观兴裕村两个千亩柑桔标准化示范基地,并以现场会形式召开了柑桔标准化生产动员会,使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迈开关键性一步。今年,我们以市柑桔产销协会为依托,与市特科所等10个柑桔场签订了标准化生产责任制,兴办了万亩柑桔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生产无公害柑桔2万吨,为争创全省柑桔出口基地奠定了基础。
3、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去年7月份我市成立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召开了绿色食品工作会议,制订了全市绿色食品发展规划及优惠奖励政策,凡获得绿色食品标识,市政府奖励1万元,获得无公害食品标识奖励5000元。确定了首先在柑桔、西瓜、茶叶、蔬菜、水产品、蜂蜜、食用菌、果汁等八大类农产品绿色食品发展行动。我市"上明"牌柑桔顺利通过国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今年3月份获得省无公害食品标识,柑桔无公害食品产地认证工作正抓紧进行。我市还有一批农产品如银达利稻米、望春花果汁等品牌正在着手申报绿色食品标识。
4、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经过几年的培植和扶持,我市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如市特产开发公司、湖北望春花果汁公司、天颐油脂公司、银达利米业、金松种子公司等逐步发展壮大,一批农产品品牌如"上明"牌柑桔、"八宝"牌棉花、"宇丰"牌种子、"东原"牌棉种、"宝利"牌西瓜、"南丰"牌盐菜等品牌在市场上声誉逐步扩大。今年11月份湖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议审定,全省推荐了24个农产品名牌品牌,我市的"上明"牌柑桔、"八宝"牌棉花榜上有名,荆州市总共被推荐4个,我市占有其二。
(五)抓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
服务"三农"是农业部门的神圣使命。近几年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着力健全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1、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新路子。
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技推广工作,从2000年开始在乡镇农技站试行事企分离,按照"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原则,通过公开竞争,择优录用专职技术推广人员,并实行动态管理。对分流出来的经营人员,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保证农技推广"网不破、线不断、人不散"。大力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农技人员以身示范,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一起干,不仅加快了新技术推广步伐,也为自身创造了一定的效益。全市16个乡镇农技站已有20个农技人员兴办了农技示范场,投资300多万元,示范新品种15个,新技术20多项。
2、逐步完善农业执法体系。
我市是较早实行农业综合执法的县(市),2000年五站合一在荆州市率先成立了农业执法大队,定编24人。2002年我市被纳入全国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县和省农业政法示范县建设,购买数码摄像机一台,数码相机一部,完善了交通、通讯设备,建立了完备的农业执法监督管理体系,成立了局长张启义为组长的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和农业行政执法督查组,实行政务公开,做到"两有三挂四上墙",制订了《松滋市农业行政执法督查办法》,完善了农业执法"四制"。自实行综合执法以来,2003年农业执法大队被评为全市十星级文明单位,有14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无一名执法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没有一起违法违纪案件和扰民现象发生,所办到的案件也没有一例因复议、诉讼而改判或败诉。
3、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去年,我们筹资10多万元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使我市农业搭上了信息快车道。一是制作了松滋农业网页,形成对外宣传松滋农业的窗口;二是建立农业信息发布制度,定期收集整理农产品信息并向全市发布;三是全市各乡镇接开通了农业网"一站通",形成了农产品网上交易的平台
4、健全农业科技教育体系。
一是坚持抓绿色证书工程。项目实施十年来,先后有6000多名农民获得证书,100多人获农民技师资格。二是抓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去年筹资20万,购教材1.25万册,自编教材3000册落实师资95人,分5个专业,培训青年农民3000人。全市16个教学点,已完成脱产学习200多个学时。青农工程还与培养农村后备干部相结合,招收中专学历生133人,大专学历生78人。三是坚持冬春常规培训。每年组织专家和技术骨干对农业实用技术进行培训,每年培训20万人次,极大提高了农民科技水平。四是筹建农民职业培训中心。五是承办农业科技电视节目。2003年主办"农业科技10分钟"电视节目20期,多项种养技术在全市推广,深受农民欢迎。
5、兴建农业检验检疫体系。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从去年开始我市着手筹建农业检验检疫中心,在原种子检验站、肥料检测站基础上,先后添置了油菜芥酸硫甙检测仪、种子智能恒温箱等设备。今年筹资50万元,装修了办公楼,购买了农药残留速测仪,建立了全省第一家县级农业检验检测中心,种子、肥料质量检验难过了省级计量认证。
(六)深入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利益
1、 以学习贯彻"农业三法"为契机,促进干部学法用法活动深入开展
我们把学习《农业法》、《草原法》、《土地承包法》"农业三法"作为今年"四五"普法的重要内容,普法坚持四个结合,即一是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紧密结合。先后请市委党校讲师给机关干部上学习十六大报告和WTO知识辅导课,调动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我局被评为市WTO知识培训先进集体。二是与端正行风、规范执法紧密结合。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农业部门向全市人民作出十项承诺,依法完善机关管理十项制度,进行四项规范,即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服务行为、规范政策行为、规范办事行为。三是与部门改革工作紧密结合。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市大湖农场、市面上种子总公司作为全市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为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组织两家单位干部职工学习《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改革相关政策,增强了干职工遵纪守法意识,依法处理有关遗留问题,种子公司实现民营化,农场顺利改制。。四是与依法治理紧密结合。局党组在法制宣教工作中,把农业行政执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工作、维护农民利益作为依法治理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加大"法轮功问题"处理力度,确保"三个零指标",被荆州市综治委评为"安全文明单位"。
2、 以全力打好"三大战役"为重点,切实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
认真抓好"两月"(即3月农业法规宣传月和9月农资质量月)、"两日"(即3·15和12·4)活动,精心组织了"三大战役",成效显著。
(1)深入开展以种子、地产肥为重点的农资打假战役
①坚持市场普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
今年春季检查农资经营门店1300多家次,对未进行南繁鉴定(调入)的杂交稻和其它主要农作物种子进行一次普检,并将其中23个样品安排正季鉴定。秋季检查农资经营门店600多家,抽取油菜种子样品25个。全年共办理种子经营登记备案50人次,办理植物检疫登记证129份,《种子经营人员资格证》60个,规范了经营主体资格。在肥料质量管理方面,一年进行两次市售地产复混肥普检,促使厂家依法登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②坚持规范与处罚相结合
在种子管理上,新品种由经营推广单位申报市农业执法大队统一安排田间品比和大田示范,从中评选1-2个优势品种(组合)确定为下一年度我市主推品种。在农药市场管理方面,局印发《松滋市农资经营示范门店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规定剧毒农药和杀鼠剂由示范门店实行专营。在依法规范业主经营行为的同时,还处罚农业违法案件20起,其中种子案件12起,农药案件2起,肥料案件6起,没收假种子1400多公斤,没收违法所得12万多元,罚款70多万元,有力打击了农资经营售假行为。
③坚持普法与维权相结合。
今年共受理农民投诉60余起,其中因质量问题引起投诉27起,市农业检验检疫中心为申请人出具鉴定意见书13份,农业局督办大案3起,为农民挽回可得利益损失70多万元。
(2)努力扑灭以柑桔溃疡病为重点的植物检疫性病害战役。
我市水稻、柑桔是国家和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为保证两大优势产业的健康发展,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柑桔检疫工作的通知》,对全市柑桔疫情进行一次普查,在沙道观镇集中销毁有检疫性病害苗木68.7万株,在万家乡销毁带病苗木4000株,并对八宝镇白水淌村一农户200株成树进行强制性除害处理。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传播和漫延。为防止水稻检疫性病害传入我市,十月我们对外地调入种子进行一次细菌性条班病普查,十一月又与市粮食局联合转发省农业厅、省粮食局《关于严禁从稻水象甲疫区调运水稻种子、稻谷、稻米及其加工产品的通知》,并设立举报电话。今年共查处植物检疫方面案件2起,罚没5000多元。
(3)彻底清缴以毒鼠强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剧毒鼠药战役。
我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在专项整治工作中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加强杀鼠剂生产、销售、使用的管理,预防和打击利用杀鼠剂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全市18个乡镇(开发区)组织国家干部673人,对455个村、37个居委会、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共23.48万户城乡居民进行入户登记工作,入户率达到98%以上。印发《关于开展剧毒鼠药和高毒农药专项整治工作的的公告》650份、《告全市城乡居民书》23.7万份,全市在集镇共拉宣传横幅37条,村组书写固定宣传标语1437条,共清缴毒鼠强70多公斤。
(七)继续推进部门改革,全面提升部门经济效益和运行水平。
农业系统共有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8家,近几年来,系统各单位强化发展意识、改革意识,农业部门经济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000 万元,利税100万元,经营管理比上年下降70万元,化解债务5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下降6%。
1、深化部门改革。
(1)认真分析现状,理顺改革思路。
农业系统历史包袱沉重、经济效益逐年滑坡、职工收入普遍偏低、经营机制严重滞后、科技推广难度大,针对现状,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农业系统改革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广泛宣传发动,大力营造改革氛围,形成改革共识,狠抓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2)因企制宜,制定方案。
农业系统事业单位有生产经营型、技术推广型、科研型和管理型等多种类型,情况复杂。改革必须坚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一场(厂)一策,一企多策的改革原则。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办法:①事企分离,把真正有社会化服务职能的事业与企业分离,如,大湖棉花原种场、东岳棉花原种场,保留两场事业单位和部分干部编制,将两场所办的良种棉加工厂从原种场分离,编制以外的干部职工分离到加工厂,加工厂按企业组织生产经营,自负盈亏。②整体事改企,王家大湖农场2003年底被市委、市政府纳入全市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后,注销了正科级事业法人,整体改制成了公司,干部职工一律用40亩农田安置。③置换身份,民有民营。市种子公司2003年被市委政府确定为全市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单位,实行了全员买断,置换了干部职工身份,原公司资产通过评估后整体出让给了金松种业公司(新公司),新公司由原公司31名职工入股组建,实行民有民营。④优化组合,竞聘上岗。市水稻原种场、市特产开发公司严格实行定岗定责、定酬、公开竞争上岗,末位淘汰。⑤合伙经营,市土肥站6人,共同出资100多万元经营优质肥料,年销货额突破1000万元。⑥分块承包,市植保公司按门市部、综合经营部、批发部三块进行承包。
(3)企业改革初具成效。
①观念变了。普遍认识到只有改革提出企业的唯一出路。②体制新了。市种子公司实行民有民营,是全市事业单位改革最彻底的一家,为全市事业单位改革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③机制活了。王家大湖农场通过改革,按《公司法》组建了松滋市金桂农业发展公司,管理人员由原来25人减少到了6人,生产经营活动再不由行政导向,真正实现了按照企业机制运作。④债务轻了。通过改革,全系统共化解各方面债务近5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⑤效益好了。王家大湖农场事改企后,实行了全员保险,新公司当年可以收支平衡,减亏45万元。东岳原种场、大湖原种场当年可减亏50万元,市种子公司组建的民营公司当年可盈利50-100万元。
2、大力招商引资。
农业部门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我们采取找准优势招商、选准项目招商实行全员招商等措施,今年招商引资850万元,到位资金540万元。王家大湖农场工业用材林项目550万元、水稻原种场汽车修配厂项目200万元、土肥站配肥厂项目100万元;桔瓣罐头加工项目进行多轮洽谈,目前已与浙江隆华食品公司达成投资意向,协议引资2500万元人民币,新上柑桔蔬菜莲藕四条加工生产线;国家农业开发柑桔商品化处理项目已经启动,总投资65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00万元,目前到位200万元;柑桔无病毒苗木、农民职业培训工程项目上报有关部门已审批立项。另外我们还编制10个农业项目,在松滋农业信息网上发布,开展网上招商。
(八)抓文明创建,努力提高农业部门整体素质。
1、扎实开展行风评议和文明创建活动。
去年,我们按照市政府统一安排和部署,全面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和制度"三大建设",以创建思想解放、服务优良、作风扎实,高效快捷,整令畅通的机关,建设政治坚定、勤政为民、务实创新、团结协作、品行端正的公务员队伍为目标,健全了机关"六大"管理制度,坚持周六学习和洁城活动,形成学习、敬业的机关风气。机关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开通了农资打假专线电话,筹建"农技110",实现专家坐诊,及时出诊,受到农民欢迎。我们按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纠建并举,加强农业系统行风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以"整顿执法、规范行风、反腐倡廉"为重点,开展问卷调查、走访调查,聘请行风监督员12名,征集意见共5类128条,针对问题制定方案,积极整改,落实到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行风评议农业部门名列第三。
2、加强党建工作和领导班子建设。
一是科学运用《条例》,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全系统12家企事业单位,共配齐党务干部30人,其中35岁以下8人。对11家单位党政一把手进行了个人述职、民主评议、民主推荐、送上审批的换届选举工作。同时,严格管理措施,年初局党组与各基层党组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使基层党组织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轨道。二是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党风廉政建设。每年,局党组都要在全系统领导干部中认真开展三查:即查党风廉政意识强了不强;查带头作用好不好;查执行"八不准"硬不硬。局党组和各党支部每半年召开一次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对照"三查"自我剖析,民主评议,达到了相互提醒,相互进步。三是结合部门职能,规范党建载体。发挥各级党员技术干部的作用,为领导当参谋,为农民送科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农民办实事,为群众办好事。沙道观兴裕村小康点常年派驻1人,帮助农民实施千亩婺州柑标准化生产,今年产量250万斤,人平增收200元;夏季水灾后,农业局千方筹资为八宝闸村送去帮扶资金1万元,被农民誉为"水中救民施义举,雪里送炭见真情"。在服务"三农"中涌现了一大批模范共产党员,仅去年全系统受到各级党组织表彰的模范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就有50多人,在去年市人大组织的局长测评中,局长张启义荣获"优秀局长"称号,今年中共荆州市委授予他"荆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纪检组长刘兴翠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立业标兵"。四是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科技兴农,专家兴局"。近几年来,农业避党组注重培养人、锻炼人、大胆起用中青年干部,一批中青年骨干走上了领导或技术负责人的岗位,建立了稳定的技术队伍、企业家队伍、管理人才队伍。
3、抓好机关环境改造升级。
前几年我局是"局长住厨房、高工住门房",在社会上曾一度地位十分低下,工作局面难以打开,干部职工积极性不高。近几年来,局党组一班人把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和机关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当作提升部门形象的大事来抓,筹资200多万元修建36套职工住宅楼,装修了办公大楼,绿化了机关大院,更新了办公桌椅,添置办公用具,干部职工办公条件和生活条件大为改观,极大调动了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部门在社会中的地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年来,全市农业工作及农业系统部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主要表现在:
1、全市农业优势区域建设力度不大,特别粮食生产有所滑坡;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农产品品牌建设较弱。
2、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技人员政策不落实,人心不稳,服务手段乏力。
3、不稳定因素化解困难。一是银杉征地无地农民每年补助生活费33万元,压力大;二是水稻原种场种子公司、农技中心原欠农户种子款还款压力大,三是大湖原种场小学撤销后拖欠教师工资4.2万元,教师工资不到位引起上访;四是乡镇农技站老干部生活费未兑现,全市乡镇农技站11名退休人员,至今按人平5000元的基本生活费未落实。五是大湖两场受灾严重部分农民生活困难。王家大湖农场耕地7078亩全部被淹,绝收3778亩,430亩渔池全部漫塘,成鱼损失32万斤,全场因灾损失400万元;大湖原种场耕地3260亩全部受渍,绝收面积1500亩,425亩渔池漫塘,成鱼损失40万斤,全场因灾损失300万元,部分灾民生活困难,安抚资金缺口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努力工作,形成"敬业为农、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廉洁高效"的农业行风,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再作贡献。
三、明年及后段工作规划:
(一)工作目标:
202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1.3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540元;到202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3.9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3100元。
(二)工作重点
以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为方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开发力度,培育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农产品名牌品牌,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建设全面的农村小康社会。
(三)工作措施
1、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重点扶持湖北望春花果汁公司、银达利米业公司、市特产开发公司、市东岳原种场、金松种业公司的一批基础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侧重于基地建设、品种改良、新技术运用等方面的服务。
2、抓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完善农业行业协会管理,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鼓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3、抓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建设。以柑桔、油菜、棉花、优质稻四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建设为重点,搞好区域规划,纵深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
4、抓好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发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全市建立5万亩柑桔、10万亩水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5、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扩大"上明"牌柑桔、"宇丰"牌种子、"东原"牌棉种、"宝利"牌西瓜、"南丰"盐菜等品牌农产品的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把品牌做大做强。
6、抓好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农业执法体系、农业科教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检验检疫体系,形成完备的"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
7、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农民职业培训基地,提高农民技能,转移农民促进增收。
8、抓好部门经济建设。加大改革力度,加大清收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人才、资源、资产存量等优势,壮大部门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