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理论学习总结

2024-11-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蕉城区第xx届小学素质教育暨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工作研讨会在八都中心校举行,我有幸参与其中,本次教研活动历时一天,早上由八都中心校的四位老师就数学、语文、科学、思品开了四节观摩教研课,并展开评课议课活动,下午则聆听专家领导的讲座和报告。

为了活动安排更为紧凑有效,与会人员分两个组听课,数学和科学安排在一起,语文和思品则安排在一起,数学与科学在评课议课时又再次分为两组,使得评课议课更为专业,气氛更为浓厚。所以本次活动我共聆听数学、科学课各一节,参与数学课课后评课议课活动,下面我就八都此行谈几点自己的感想与收获。

首先,走进八都中心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少了城市的喧嚣,多了一份校园的气息。八都中心校给我感觉环境优美,校园文化气息浓厚。站在四楼望着校园外就是田园风光,充满生活气息,这不失为中心校良好的教学资源,而校内则校园美,学生美,教师热情,处处体现着中心校的校本文化,不论在校园的宣传栏,还是在楼梯的拐角,都用本校特有的童谣呈现在眼前,教室内时不时传来学生爽朗的童谣声。会后我了解到原来童谣是该校的校本课程,而且已经申报课题,主要围绕如何利用童谣促进教育教学,这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也确实充分体现出来,在我所聆听的数学和科学课上,两位老师都以自编的童谣开课,自编的童谣结课,把一节课的精华浓缩在一首童谣当中,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解决了记忆难的问题。听课期间我就在思考,我校一样也有自己的特色校本课程“弟子规”,但反观我们的特色却有不少局限性,仅仅拘泥于让学生读读背背,学生虽朗朗上口,但在促进教育教学方面却还不够,聆听完老师的八都中心校一堂把生活文化、校园文化、数学文化融合在一起的课,我想自己在未来的教学当中尝试着上一上文化气息更为浓厚的数学课,好好研究一下“弟子规”说不定里面有不少数学素材,好比华应龙、张齐华这些名师他们的数学课堂就充满浓厚的数学文化,而他们的素材多数出于古书、古文。我想我校的各学科老师在如何结合校本课程发挥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上还要多思考,多践行,从而使我们的学生也能在课堂上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其次,要谈谈所听的一节数学课《二十四时计时法》,开课的老师素养很高,课后不论这节课的整体还是细节都受到专家老师的一致好评,总体而言本节课有以下优点:1、生活化2、直观化3、过程活动化4、充分发挥小班化优势5、练习情景化。这一节课是区进修校林雀蝉老师指导,恰好林老师上次来我校常规检查是也指导了我一节课。坦白说评课时我略微紧张,因为各位老师都是久经沙场,发言水品很高,本以为我新老师主要是听取专家老师的意见学习就好,没想到林老师点我名字要坐到在前面的围桌,评课时又为我校做了简单介绍,点名要我发言。终究是“逃不过”,好在我恰好今年也任教三年级,已经教学过这一课,基于前面老师的发言水平很高,我也没有再重复老师们所说的优点,以简要的两点概括这一节课的优点1、八都中心校校园文化气息浓厚,本课是一节将生活文化、校园文化、数学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优质课;2、是一节开放性的课堂,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教师收放自如,顺利完成课容量如此大的新授课,作为新老师的我在教学这节课时会急于给学生抛出结论(这点后面几位发言老师也有同感);此外我还提出一个问题,也就是我发言的第三点:本节课虽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但却只注重说,学生几乎没有动笔写,只说不写,从我们班级学生作业反馈来看,存在两个问题:①学生对临界时间的判断模糊,比如12:30在转化为二十四时制时弄不清怎么写②只说不写可能导致二十四制转化为普通计时法是忘记写时间词。我第三点的提出引起了专家老师们的思考和讨论,我想这应该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专家老师们针对这个问题谈论了三个方面①就如何帮助学生解决临界时间做设想②如何注重生活化、又能去生活化(讨论后认为二十四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学生会忘记写时间词就是因为生活化的情景对数学化的影响,比如日常生活中双方对话在一般会说:“你待会十点钟来找我”而不会说“你待会早上十点钟来找我”因为说话时是在特定的时间环境,而课堂教学也是在特定的时间环境,学生受老师的引导,再说的时候不会受这种生活情景影响从而不会忘记加时间词,但学生在练习和考试时则容易出现忘记加时间词,导致错误)③教学中应该补充设计写的环节,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最后,留下一个思考空间比较大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开展我校小班化教学,我想八都中心校的小班化教学在各方面的支持和引导下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听完课我才猛然想起我们自己的学校也是实行小班化教学,可见我们很好少研讨这方面的话题,我想这作为我校一大特色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研究,也是我以后工作努力方向的重心之一。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