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研室教研工作总结

2024-11-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一学期来,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初中教研室从学校实际出发,勤抓善管,开拓创新,圆满地完成了教研的各项工作,实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

  一、主要工作回顾

  在工作中,初中教研室以“服从领导,服务教师,踏实工作”为工作准绳,实事求是,科学求真,围绕一个工作核心,落实了三项工作,实现了五个提升。

  (一)围绕一个核心

  XX年1月,庄山中学与电白四中合并。合并之时,新校区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引发了校长室的不满,校长室要求新校区教研室用一年的时间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建立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年来,教研所有工作都紧紧围绕课堂改革这一核心内容进行,共举行了公开课108节,开设理论培训5期,召开科组长、备课组长工作研讨会8次,落实措施12项,解决问题15个。特别是本学期,为使新课堂教学得到更好的推进,举行了示范课5例,研讨课60例,新教师参与公开课活动的热情使课堂教学改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老教师的宝贵经验和成熟做法为课堂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优质资源和智力保障。到目前为止,初中部85%的教师都能自觉运用新模式实施教学,根据调研结果,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档次都在满意以上。

  (二)落实了三项工作

  本学期开学初,朱校长在班子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教研工作的“三个一”:每月一次示范课,每月一次中考备考研讨会,每月一次帮扶总结。在工作中,初中教研室严格执行“三个一”工作,创造性开展“三个一”工作,狠抓落实,推动了教研全面建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受到了县教研室领导的高度赞赏。

  1、每月一次示范课

  在示范课的安排和选择上,坚持“成熟一个上一个”的原则,决不凑数,侧重不同课题的研讨。本学期,初中教研室共组织了5节示范课,涉及到数学、英语、历史、化学等学科,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建设。示范课作用大,效果好,给教师提供了不同层面的思考,引发了新一轮教学改革。在示范课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研讨课和汇报课,实施跟踪对比制度,力促年轻教师成熟。本学期,黄富才老师上了2节语文公开课,第一次公开课时,大家的评课意见是不满意,第二次时则是较为满意,这体现了质量的突破和个人的提升;黄冼元老师上了三次数学公开课,每次都有进步,数学组全体教师对他的教学能力均表示肯定,还有黄国清老师、梁志斌老师等,年轻教师对教学的执著追求让我们看到了学校的大好未来。

  2、每月一次中考备考研讨会

  在中考备考研讨这一点上,教研室突破常规,改变了“教研主任指导中考才叫教研室指导中考”的思想认识,加强了初三备课组的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业务培训上,加强他们理论学习,使他们具有指导中考的能力和水平。本学期,共举行中考备考研讨会5次,备课组长作试卷分析5次,形成了有效的中考指导意见,也直接推动了非毕业班中考备考工作进程,形成了“组长陈述观点——组员论证——集体解决”的研究模式。在科组会议上,对中考的热点的探讨更是成了主要研究内容。政治科组、语文科组在这方面做得最为出色。

  3、一月一帮扶总结

  学校要发展,年轻教师培养是关键。本学期,教研室对培养新教师的思路非常明确,步伐也非常坚实。组织召开了专门会议,讨论培训计划,确定帮扶方法。各科组根据实际确定了3—5名培养对象,选择教学经验较丰富的教师负责帮扶,形成了“一帮一”的帮扶模式,重点指导新教师如何上好一节课。加强帮扶经验总结和推广,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总结会,力促帮扶手段的优化和提升。本学期,共确定帮扶对象23名,帮扶对象上汇报课30节,从汇报课检验效果来看,帮扶工作有序推进的,是卓有成效的,到目前为止,有8名培养对象已跨进了骨干教师行列,15名培养对象都已能成功上每一节课,都能挑起了教学重担。

  (三)实现了五个提升

  1、提升了校本培训内涵,渠道多,效果好

  (1)按照校长室的指导意见,初中教研室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第一位,进行了多层面的业务培训。本学期共进行了六项培训内容:教材解剖能力,教学管理,试卷分析能力,复习统筹能力,学困生的管理和研究,中考备考。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在不同科组加以实施。

  (2)分解培训任务,把培训的大部分任务分解到备课组,在调动备课组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实行“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培训形式,本学期,结合县教学大赛活动,初中教研室大力开展教学大赛初赛工作。本次大赛从18周开始,20周结束,共开展了17场教学比赛,涉及到所有学科,分别是:音乐1场,美术2场,历史1场,政治1场,语文4场,数学4场,英语3场,地理1场。强化赛前集体研讨工作,通过教学大赛增强教师对新课堂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

  (3)抓好论文撰写指导工作。撰写论文是教师自我研究、自我提升的方式,初中教研室认真抓好论文组织和指导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本学期,教育教学管理送评论文17篇,代表了备课组的研究成果。

  (4)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优秀课例;印发相关教研资料,强化学习,夯实校本培训基础。

  (5)以《洋思之路》为研究蓝本,总结洋思发展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形成校本教研理论体系,在部分科组进行了探讨,初见成效。

  2、提升了师德内涵,感动人,影响人

  初中部现有两个县级名师,她们分别担任了英语教研组长和数学教研组长工作。本学期以来,在她们的带领下,英语教研组和数学教研组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绩斐然。她们亲自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促进了教学新模式的创建。骨干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影响好。本学期,在学校经济困难而教研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像林博海、陈崧、蔡丽、陈晓玲、吴春智等教师坚守教研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校本教研的理解,也感动了全体教师,一学期以来,除了个别语文教师有特殊原因没有参加教研活动外,无一缺席,听课评课均达到了学校规定的量,多的甚至达到了28节,这是有偿听课也不能比拟的,表现最突出的有数学科组、英语科组、物理科组、史地科组等。大家参与教研活动热情之高让我们看到了学校空前的凝聚力。骨干教师积极帮助新教师,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使得新教师成长步伐大大加快。

  3、提升听课评课质量,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听课评课是实现教研的主要形式,是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关键途径,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本学期,教研室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了听课评课管理,提升了质量。

  一是开好动员会。本学期,学校对听课评课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听课评课视为教学的正常需求,纳入了教师常规工作,不作任何补助。这突然的改革可能会给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此,教研室分科组开好动员会,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教育形势,消除教师思想误区。

  二是进行了听课评课培训,使教师掌握听课和评课要领,内化为指导自身教学的能力。

  三是重在指导意见的形成。通过不同课型的展示和探讨,力争形成有效的指导意见。本学期,所有公开课都侧重了不同课型的探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推动了教学的新发展。

  四是开展不同层次的公开课,满足教学的需求。本学期的公开课可谓丰富,有示范课,有研讨课,更有汇报课,迎合教师不同口味,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既有优秀课例的借鉴,也一般课例的反省。

  五是严肃公开课审批制度。向年级开放的课例要经过备课组长和科组长审批,向科组、向全校开放的课例要经过科组长和教研主任审批,没经审批的公开课杜绝上,且在上课前两天向教研室提供教案。

  六是实施公开课试讲制度。一节公开课上前要经过试讲(试讲次数根据实施质量而定)。如黄英兰老师的一节公开课经过了三次试讲,梁学春老师在教研室进行了2次说课等等,可以说,备课组在抓公开课的质量上下了很大的决心和勇气,也取得了较大的工作成效。

  七是狠抓评课。确定中心发言人,注重公开课的亮点评析,注重问题的解决和指导意见的形成。

  八是鼓励不同科组相互听课。不同学科尽管授课内容不同,但课堂的呈现方式都是大同小异。本学期,在每节公开课里,都能看到其他科目教师的身影,有的还积极地参与了评课。

  九是建立工作汇报制度和公布听课评课次数,提高听课评课质量的保障力。建立了教研工作汇报制度,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每月向教研主任汇报科组教研工作情况,提出下月工作设想。教研室每月一次公布教师听课评课次数,以督促教师做好听课评课工作。

  4、提升了理论水平,强化素质,拓宽内涵

  本学期初,教研室提出了每科组一月一专题研究的工作要求。在实施中,较多科组长都能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效果也较为明显;以外出学习带动理论水平提升,如本学期组织了26名数学教师到电海中学参加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理论学习,整体提高了该组教师的理论水平,强化了他们的业务素质;鼓励教师写教学反思,在反思教学的同时,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理论水平,丰富自身教学内涵;加强课题研究指导工作,鼓励不同科组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理论探讨。

  5、提升了教学效能,途径新,发展快

  教研成果直接指导了年级教学,推动了教学的发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部分班级得到实施,且效果显著。如初二(21)班全面推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学生进步快。该班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中,有2人进入全级前20名,平均分和及格率位居b类班第一;“训练式”教学法在初三一些班级得到有效实施,且卓有成效。如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中,三(9)班有2人进入全级前25名,平均分和及格率也仅次于3个重点班,三(8)班也有1人进入了全级前30名,在全级前70名里,这两个班占了10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三(4)、三(5)班、三(6)班保持了昂首挺进的势头;学困生的研究强化了教师班级管理能力,特别是管理中的协调能力;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探讨和强化,健全了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益;备课组和教研组的重点建设也在较大程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得初中教学发展步伐加快。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初中教研视野狭窄,理论水平低,未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理论的拓展和延伸,教学指导不连贯。

  2、校本教研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校本培训层面不广,力度不大。

  3、课题少,研究活动少,反思少,总结少。

  4、学校对教研工作的重视与投入未形成正比。

  5、合并时间不长,四中初中教研与庄山教研易于混淆,较多人对初中教研理解不透彻,初中教研缺少喘息的时间和空间。

  6、初中教研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在发展的道路上遭遇了尴尬和无奈;初中教研主任水平不高,未能使初中教研走出“高墙”,重见“阳光”。

  7、走出去的机会少,坐井观天,孤陋寡闻,也闭关自守,时时有危机感,时时有挨打的可能。

  8、初中教研工作量大,配合提升力量弱,工作的力度和强度不够。

  三、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

  1、继续整理洋思教学经验,形成适合本校教研实际的理论体系,以有效指导校本教研工作,完善教学模式。

  2、制定详细具体的校本培训计划,重新扫描本学期培养对象,总结帮扶经验,推广经验,确定新的培养对象,实现培养目标:县级名师再多2个,骨干教师再增15%,新教师全部成熟。

  3、加强与县教研室的联系,争取多方面支援,特别是方向上的指导;加强与外校教研室领导的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推动校本教研的发展。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部

  教研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初中教研室从学校实际出发,勤抓善管,开拓创新,圆满地完成了教研的各项工作,实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

  一、主要工作回顾

  在工作中,初中教研室以“服从领导,服务教师,踏实工作”为工作准绳,实事求是,科学求真,围绕一个工作核心,落实了三项工作,实现了五个提升。

  (一)围绕一个核心

  XX年1月,庄山中学与电白四中合并。合并之时,新校区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引发了校长室的不满,校长室要求新校区教研室用一年的时间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建立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年来,教研所有工作都紧紧围绕课堂改革这一核心内容进行,共举行了公开课108节,开设理论培训5期,召开科组长、备课组长工作研讨会8次,落实措施12项,解决问题15个。特别是本学期,为使新课堂教学得到更好的推进,举行了示范课5例,研讨课60例,新教师参与公开课活动的热情使课堂教学改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老教师的宝贵经验和成熟做法为课堂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优质资源和智力保障。到目前为止,初中部85%的教师都能自觉运用新模式实施教学,根据调研结果,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档次都在满意以上。

  (二)落实了三项工作

  本学期开学初,朱校长在班子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教研工作的“三个一”:每月一次示范课,每月一次中考备考研讨会,每月一次帮扶总结。在工作中,初中教研室严格执行“三个一”工作,创造性开展“三个一”工作,狠抓落实,推动了教研全面建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受到了县教研室领导的高度赞赏。

  1、每月一次示范课

  在示范课的安排和选择上,坚持“成熟一个上一个”的原则,决不凑数,侧重不同课题的研讨。本学期,初中教研室共组织了5节示范课,涉及到数学、英语、历史、化学等学科,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建设。示范课作用大,效果好,给教师提供了不同层面的思考,引发了新一轮教学改革。在示范课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研讨课和汇报课,实施跟踪对比制度,力促年轻教师成熟。本学期,黄富才老师上了2节语文公开课,第一次公开课时,大家的评课意见是不满意,第二次时则是较为满意,这体现了质量的突破和个人的提升;黄冼元老师上了三次数学公开课,数学组全体教师对他的教学能力均表示肯定,还有黄国清老师、梁志斌老师等,年轻教师对教学的执著追求让我们看到了学校的大好未来。

  2、每月一次中考备考研讨会

  在中考备考研讨这一点上,教研室突破常规,改变了“教研主任指导中考才叫教研室指导中考”的思想认识,加强了初三备课组的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业务培训上,加强他们理论学习,使他们具有指导中考的能力和水平。本学期,共举行中考备考研讨会5次,备课组长作试卷分析5次,形成了有效的中考指导意见,也直接推动了非毕业班中考备考工作进程,形成了“组长陈述观点——组员论证——集体解决”的研究模式。在科组会议上,对中考的热点的探讨更是成了主要研究内容。政治科组、语文科组在这方面做得最为出色。

  3、一月一帮扶总结

  学校要发展,年轻教师培养是关键。本学期,教研室对培养新教师的思路非常明确,步伐也非常坚实。组织召开了专门会议,讨论培训计划,确定帮扶方法。各科组根据实际确定了3—5名培养对象,选择教学经验较丰富的教师负责帮扶,形成了“一帮一”的帮扶模式,重点指导新教师如何上好一节课。加强帮扶经验总结和推广,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总结会,力促帮扶手段的优化和提升。本学期,共确定帮扶对象23名,帮扶对象上汇报课30节,从汇报课检验效果来看,帮扶工作有序推进的,是卓有成效的,到目前为止,有8名培养对象已跨进了骨干教师行列,15名培养对象都已能成功上每一节课,都能挑起了教学重担。

  (三)实现了五个提升

  1、提升了校本培训内涵,渠道多,效果好

  (1)按照校长室的指导意见,初中教研室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第一位,进行了多层面的业务培训。本学期共进行了六项培训内容:教材解剖能力,教学管理,试卷分析能力,复习统筹能力,学困生的管理和研究,中考备考。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在不同科组加以实施。

  (2)分解培训任务,把培训的大部分任务分解到备课组,在调动备课组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实行“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培训形式,本学期,结合县教学大赛活动,初中教研室大力开展教学大赛初赛工作。本次大赛从18周开始,20周结束,共开展了17场教学比赛,涉及到所有学科,分别是:音乐1场,美术2场,历史1场,政治1场,语文4场,数学4场,英语3场,地理1场。强化赛前集体研讨工作,通过教学大赛增强教师对新课堂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

  (3)抓好论文撰写指导工作。撰写论文是教师自我研究、自我提升的方式,初中教研室认真抓好论文组织和指导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本学期,教育教学管理送评论文17篇,代表了备课组的研究成果。

  (4)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优秀课例;印发相关教研资料,强化学习,夯实校本培训基础。

  (5)以《洋思之路》为研究蓝本,总结洋思发展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形成校本教研理论体系,在部分科组进行了探讨,初见成效。

  2、提升了师德内涵,感动人,影响人

  初中部现有两个县级名师,她们分别担任了英语教研组长和数学教研组长工作。本学期以来,在她们的带领下,英语教研组和数学教研组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绩斐然。她们亲自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促进了教学新模式的创建。骨干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影响好。本学期,在学校经济困难而教研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像林博海、陈崧、蔡丽、陈晓玲、吴春智等教师坚守教研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校本教研的理解,也感动了全体教师,一学期以来,除了个别语文教师有特殊原因没有参加教研活动外,无一缺席,听课评课均达到了学校规定的量,多的甚至达到了28节,这是有偿听课也不能比拟的,表现最突出的有数学科组、英语科组、物理科组、史地科组等。大家参与教研活动热情之高让我们看到了学校空前的凝聚力。骨干教师积极帮助新教师,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使得新教师成长步伐大大加快。

  3、提升听课评课质量,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听课评课是实现教研的主要形式,是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关键途径,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本学期,教研室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了听课评课管理,提升了质量。

  一是开好动员会。本学期,学校对听课评课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听课评课视为教学的正常需求,纳入了教师常规工作,不作任何补助。这突然的改革可能会给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此,教研室分科组开好动员会,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教育形势,消除教师思想误区。

  二是进行了听课评课培训,使教师掌握听课和评课要领,内化为指导自身教学的能力。

  三是重在指导意见的形成。通过不同课型的展示和探讨,力争形成有效的指导意见。本学期,所有公开课都侧重了不同课型的探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推动了教学的新发展。

  四是开展不同层次的公开课,满足教学的需求。本学期的公开课可谓丰富,有示范课,有研讨课,更有汇报课,迎合教师不同口味,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既有优秀课例的借鉴,也一般课例的反省。
共4页,当前第3页12 3 4

  五是严肃公开课审批制度。向年级开放的课例要经过备课组长和科组长审批,向科组、向全校开放的课例要经过科组长和教研主任审批,没经审批的公开课杜绝上,且在上课前两天向教研室提供教案。

  六是实施公开课试讲制度。一节公开课上前要经过试讲(试讲次数根据实施质量而定)。如黄英兰老师的一节公开课经过了三次试讲,梁学春老师在教研室进行了2次说课等等,可以说,备课组在抓公开课的质量上下了很大的决心和勇气,也取得了较大的工作成效。

  七是狠抓评课。确定中心发言人,注重公开课的亮点评析,注重问题的解决和指导意见的形成。

  八是鼓励不同科组相互听课。不同学科尽管授课内容不同,但课堂的呈现方式都是大同小异。本学期,在每节公开课里,都能看到其他科目教师的身影,有的还积极地参与了评课。

  九是建立工作汇报制度和公布听课评课次数,提高听课评课质量的保障力。建立了教研工作汇报制度,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每月向教研主任汇报科组教研工作情况,提出下月工作设想。教研室每月一次公布教师听课评课次数,以督促教师做好听课评课工作。

  4、提升了理论水平,强化素质,拓宽内涵

  本学期初,教研室提出了每科组一月一专题研究的工作要求。在实施中,较多科组长都能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效果也较为明显;以外出学习带动理论水平提升,如本学期组织了26名数学教师到电海中学参加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理论学习,整体提高了该组教师的理论水平,强化了他们的业务素质;鼓励教师写教学反思,在反思教学的同时,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理论水平,丰富自身教学内涵;加强课题研究指导工作,鼓励不同科组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理论探讨。

  5、提升了教学效能,途径新,发展快

  教研成果直接指导了年级教学,推动了教学的发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部分班级得到实施,且效果显著。如初二(21)班全面推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学生进步快。该班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中,有2人进入全级前20名,平均分和及格率位居b类班第一;“训练式”教学法在初三一些班级得到有效实施,且卓有成效。如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中,三(9)班有2人进入全级前25名,平均分和及格率也仅次于3个重点班,三(8)班也有1人进入了全级前30名,在全级前70名里,这两个班占了10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三(4)、三(5)班、三(6)班保持了昂首挺进的势头;学困生的研究强化了教师班级管理能力,特别是管理中的协调能力;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探讨和强化,健全了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益;备课组和教研组的重点建设也在较大程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得初中教学发展步伐加快。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初中教研视野狭窄,理论水平低,未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理论的拓展和延伸,教学指导不连贯。

  2、校本教研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校本培训层面不广,力度不大。

  3、课题少,研究活动少,反思少,总结少。

  4、学校对教研工作的重视与投入未形成正比。

  5、合并时间不长,四中初中教研与庄山教研易于混淆,较多人对初中教研理解不透彻,初中教研缺少喘息的时间和空间。

  6、初中教研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在发展的道路上遭遇了尴尬和无奈。7、走出去的机会少,坐井观天,孤陋寡闻,也闭关自守,时时有危机感,时时有挨打的可能。

  8、初中教研工作量大,配合提升力量弱,工作的力度和强度不够。

  三、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

  1、继续整理洋思教学经验,形成适合本校教研实际的理论体系,以有效指导校本教研工作,完善教学模式。

  2、制定详细具体的校本培训计划,重新扫描本学期培养对象,总结帮扶经验,推广经验,确定新的培养对象,实现培养目标:县级名师再多2个,骨干教师再增15%,新教师全部成熟。

  3、加强与县教研室的联系,争取多方面支援,特别是方向上的指导;加强与外校教研室领导的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推动校本教研的发展。

  4、向校长室提交申请,成立《课改月报》编辑部,实现校本教研的大跨越。

  5、成立课题研究工作小组,加强课题研究指导,实现一人一课题。

  6、加强与高中教研的交流和沟通,消除误区,和谐发展。

  7、实行教研工作一月一反思制度。修正学校教研教改制度,确立新的发展思路,寻求新的突破。

  8、下学期的工作重点确定为:围绕一个中心,落实两个任务,实现三个提高。“一个中心”指继续以课堂改革为中心;“两个任务”指推进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创建县级先进教研组,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实现人人有课题这一目标;“三个提高”指提高教研理论水平,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四中初中教研在县的影响力,创品牌。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