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一直在听同事们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感觉自己收获不少。虽然上课有时候不是一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听的过程中,进行换个角度的思考,便也总结出一些问题来。
听课日记一则
今天听了一节《圆明园的毁灭》,这位老师在课堂上便也贯彻了“引导——发现——成长”课堂的新理念,即“高效课堂”新模式上的,但是感觉一堂课下来孩子们的情似乎没有被激发出来。一边听我就一边想,怎样才能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上出精彩的课来,学生的情随文动?课后有的老师也对现在的新课堂提出了疑问: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课堂模式上课,我们学生情感是否能够容易激发一些呢?面对同伴的疑问,我也曾经为此矛盾过,但是后来想想,如果老师能够及时恰到好处地引导,我们的孩子的情感能不起来吗?
我和其他老师有一个不同的感受:如今的课堂对老师的要求比传统课堂高多了!不仅要求老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渊博的语文素养,而且还要有灵活处理、调控课堂的能力。
片段一:
导入课题环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授课老师这样导入课堂: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读(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读)
师:请大家再一次读课题。
生:再读(只是声音比前一次大了一些)
于是老是便进入了下一个课新目标表出示环节。
我想,如果老师在读第二遍课题之前说一句:“圆明园毁灭了你们高兴吗?”
请带着你们这样的心情再读课题(然后老师在学生读的时候加上自己的一些手势动作,这样孩子们的感情基调会不会就垫起来了呢?)
片段二:
自主学习(一)请同学们读2到4段,想想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哪些句子给你的印象最深?
生:我觉得圆明园很宏伟,园中有》......也有。......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连续板书几个“有......也有......”,然后问:“圆明园中还有什么?
生:继续说
听到这里我就在想,这一段是文章中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能不能在读得活动设计上多下一番功夫,进行思考思考?
活动一:第一轮汇报(指名一边汇报一边读句子)
活动二:如果学生没有读到位,老师请找到同样句子的同学站起来挑战朗读。
活动三:师:这么美的地方,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师生配合开火车朗读,这样在老师不断地配合朗读中,既渲染了气氛,又在无形之中起到了范读引领的作用。同时在配合朗读中,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圆明园中景物的壮观,还感受到其中的美景数不胜数。同时为学习第五自然段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