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节老人寄语: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个老人大国,是个老龄化发展很快的国家;现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了1.3亿,占全国人口的10%以上,占了世界老年人的五分之一。所以尊老、爱老、敬老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倡尊老、爱老、敬老也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这不但是个家庭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所以应该进一步倡导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发展老龄事业,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以适应中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发展。
尊老、爱老、敬老是个双方面的问题,对于社会、对于政府和家庭,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要作好尊老、爱老、敬老,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快快乐乐,欢度晚年。这也是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有个“自尊、自爱、自立”的问题。
我是个已经在跨越八十岁门槛的老人了,我是怎么样在度过晚年的?
早年工作的时候,勤勤恳恳作事,一辈子正正直直做人。所以“勤勤恳恳作事,正正直直做人”,这是我的一条信念。遵纪守法,两袖清风,一生坦坦然然。工作时,给周围的同志作出样子,在家里给晚辈们起表率作用。有不同的见解,相互商讨、研究和疏导,不以长辈自居,强加于人。儿子们都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可以说几十年,从来没有听到家庭里的叫骂和争吵。我和老伴结婚五十四年了,恩恩爱爱过了一辈子,从来没有红过脸,动过手。“家和万事兴”么,我们都年近八十岁了,身体还比较健康,不能说这不是一条重要的原因,这是其一。
其二,我的第二条重要的信念,就是认为自己“能劳动是最大的幸福”。现在儿子们国内的国内,国外的国外,都另过了;家里就是我们俩老人,吃得粗茶淡饭,生活有条有理,家里窗明几净。晚辈们劝解我们请个家政服务员来帮忙,我们坚持一切自理。因为我们坚信劳动有利于健康,“能劳动是最大的幸福”。
其三,是“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条客观真理。年轻时在校学习,跑过马拉松,获得三级运动员纪念章,还通过了“劳卫制”。年老了一直坚持适度的运动,就是现在也每天从不间断。
其四,我和老伴都离开工作岗位二十多年了。我们的另外一条信念,就是人老了,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思想不能“老”,思想上要与时俱进,永远保持青春。根据自己的情况,就是要“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在全国轰轰烈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自己觉得总不能袖手旁观,总不能一天天无所事事,也应该发挥点余热,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作的。我选择了在《人民网》上写评论的“工作”,歌颂光明,鞭挞黑暗,为社会主义祖国唱战歌。自己给自己压担子,天天忙忙碌碌,不觉辛苦只觉甜。
这就是我对晚年人生的态度和对待老年人需要“自尊、自爱、自立”的理解。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敬老节,把我的这些感慨作为寄语,愿世界和平安宁,祖国繁荣昌盛,家家生活幸福!祝老年人健康长寿!
老人节晚辈的祝福:
九月初八早上,手机短信传来了好友提醒,问明天重阳节了,有什么安排,这才发现,重阳节这么快就到了。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后来这一习俗慢慢在民间流传开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重阳节最有名的诗句,当数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浓浓的乡愁,在这首诗中表露无疑,同时也说明,历史上,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习惯登高望远,思念故乡和亲人,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意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把重阳当成了中国人自己的“父母节”。虽然这个节日远没有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来得热闹,甚至有很多人在忙碌的工作中忽略了这一天,但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一些很精华的东西不能丢。
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的良好传统,只是纷繁的生活,匆忙的脚步,影响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外奔波的儿女们更是觉得不能长久在父母身边尽孝实在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寄语朋友们,无论你身在何方,不要忘了家中的父母,一个电话,一句轻轻的问侯,或者一份小小的礼物,都能让父母幸福很久、很久。
孝顺父母,不在于赚到多少钱,给他们什么样的物质享受,父母们更在意的是生活中,细节上的关注与关怀。前进的步伐再匆忙,都别忘记了抽一点点的时间给父母,让他们感受到儿女们的爱。
借此文祝愿天下所有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幸福平安,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