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中的困惑: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开展有效地自主学习?
应该承认我们的学生确,确实是善于学习的学生,他们认真地听课,认真地记笔记,认真地完成作业,认真地订错,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学生所进行的学习,大多都是在教师的引领和管理下开展着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纵使他们的态度是兢兢业业的,行为是可圈可点的,但是境界和效果确是不容乐观的,因为我们的学生不善于开展有效地自学。
我不只一次的发现,当我们的老师将作业详细布置下去,将要求明确到位时,我们的学生可以高效地利用自习,优质地完成所有的任务;但是当我们将时间和自由交还给学生时他们反倒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甚至还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完成了各科作业之后,我们的学生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就开始做着发呆,倘若你上前询问“孩子,学习任务都完成了吗?”,他笃定答道:“我的作业都写完了。”听听吧,一句话就把自己的学习境界、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全部挑明了——你布置的作业我都完成了,学习不就是这样吗?
这些天,我们在进行紧张的英语一轮复习,每天的作业就是让学生将课本的重点难点总结摘抄下来。其实,这是一个多么简单又有效的复习方法啊!第一步,你应该认真的浏览课本,确定重点难点。在这个单元中,哪些语法要点是需要总结的?哪些词语的运用时需要辨析对比的?哪些长难句子是需要翻译背诵的?哪些短语和固定搭配是需要摘抄进行诵读的?第二步,明确重点难点之后,你应该翻查笔记,利用教辅,将这些重难点一一攻克,遇到不是很明白的,还可以和同学探讨一下或是和老师交流一下,思想和知识就在这样的自学和交流中得到了碰撞和升华,这不是很棒吗?第三部,将这些通过你的思考和自学再一次固化的知识记录下来,这不就完成了复习本的总结了吗?这个单元的知识不就尽在你掌握之中了吗?
但遗憾的是,我看到的学生的复习本要么是抄写单词表,要么是照搬教辅讲解,却没有一些自己思考痕迹。我也惊讶于:当我们想要解开他们身上的枷锁,期待他们自由飞翔的时候,他们显得那么的无助。
自学时一个优秀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课后针对自己的薄弱点利用复习、预习、练习、求教、讨论等等方式查漏补缺,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拓展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这难道不应该是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么?回想当初自己的高中生活,老师好像是非常轻松的。就英语学习而言,我们每天我晚上自己预习课文,对照教参,总结笔记,完成作业,查找生词,讨论习题。第二天的课堂上老师仅仅用20分钟的时间对难度极大地地方做些讲解和提示,再用剩余20分钟对一下作业答案,那些题目学生经过前天的自学还是存有疑问不得其法就在当堂提出,老师予以解答。没有人要求你去背课文,也没有人给你默写单词,但是同学们的成绩一样都很出色,再想想班里那些成绩极为出众的“天才”,高一时就开始自学高二、高三教材,越是在最后的复习时刻越是游刃有余,分外轻松,这不都是自学的功效吗?
回首自己的高中时代,最大的收获或许就是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学习。现在看来,当年那些极其轻松的我的老师们,其实都是最高明的老师,因为他们所交给我的将使我受益一生。而我也迫切的希望我的学生都能明白这种学习的真谛。
二、任职期间自己最满意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x曾经是我们班一名习惯不够端正的孩子,他上课坐姿不端,喜欢与人说话,作业字体潦草,还经常忘带,但他又是一个自尊心极强孩子,总想学好却有总是无法约束自己。对于这样一个孩子,靠严厉的管制和说教收效甚微,关键是让他自己意识到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我要给他找到一面“镜子”,让他看清自己平日里究竟都是什么样的作为与表现。
我给他安排了一位新同位,这位同学和x一样毛病较多,而且两人还有很多相同的坏习惯。一个星期后,x满面愁容的找到我,希望我给他换一个同桌,并且向我罗列了那男孩的种种劣迹,表示自己经常受到影响,耽误学习,很是烦恼。听到他的这番话,我却笑了。我将x之前的同位找来,让她说说x都是那些坏习惯。听完她的话,x整个人都呆住了,因为在别人眼中的自己竟然和自己眼中的同位是一摸一样。想想自己对同位的厌恶,不难想象自己在大家眼中该是什么样的地位和形象了。x陷入了沉思,有很大的触动,因为在那一天他终于对自己有了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他开始想要改变自己。
接下来,我就指派x充当“教练员”,帮助他的同位进行改造,同时也在这种帮扶中磨练自己,修正自身的行为。
为了改变自己的同位,x决定为他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于是开始刻意约束自己的懒散行为。他要求自己上课坐直,不再说话,完成作业,准时上交,并且时刻注意提醒自己的同位不要放松对自身的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和监督,不仅他的同位有了很大的改观,x本人也渐渐戒除了许多不良习惯,二人也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很对,给孩子找一面镜子,看到了自己,他就自然想要展现出自己的最佳形象。经过自我教育所磨砺出的性格和行为,将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长。当然,最重要的并不是获得行为本身,而是教会他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理念和准备。这才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思想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