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清明有哪些习俗

2025-01-1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台湾清明有哪些习俗

  不同的地区有各自的清明习俗,也有各自的提倡和禁忌的事情的,各自的看法是不同的。下面,作文库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台湾清明的习俗与禁忌,欢迎大家阅读。

  台湾清明习俗一:做清明稞

  用清明的青菜或艾叶和碱或石灰粉,一起煮熟,漂去苦涩味后,捣烂;配上糯米、早米磨成的米浆,制成绿色的稞皮(习称“红龟”)内馅以花生、绿豆、大麦麸、芝麻仁、糯米甜饭等为料,然后用稞皮包之,做好后呈圆形如拳头大小,放入稞模一按,便成为有各种氏族堂号花纹的清明稞。印模的氏族堂号是祖上传下来的,如沈、姚、施、尤等姓刻有“吴兴发祥”字纹;许、白、邓、韩、翟等姓刻有“南阳郡”;王姓刻有“三槐堂”;梁姓刻有“梅镜堂”柯姓刻有“靖山堂”……现在通行的清明稞模花纹多是梅花、菊花、寿龟、如意、鲤鱼等。稞模除圆形外,也有半球型、椭圆型等。这些清明稞在扫墓完毕后,按习惯分送墓地附近村落的牧童,期望他们放牧时不要破坏墓地,也有的送给亲朋好友。

  台湾清明习俗二:扫墓

  一、先在家祭祖:

  传统中国道教说人有三魂,一魂在神主牌(祖先牌位)内,一魂在墓地,一魂则在天堂或地狱。所以扫墓前要先在家中先祭祖再出发前往墓地,这样是让家中牌位内的魂打电话给在墓地的另一魂,告之后代子孙要去扫墓与看他(我想时代进步,阴间应该也会进步,所以应该可以用电话联络吧)。

  二、看黄历(农民历)确认出门与扫墓的良辰吉时与出行方向:

  因为在台湾的社会文化当中,对“鬼神”是相当重视的,尤其是前往墓地或是灵骨塔更是有很多的禁忌,能够一开始就往好的方向前往并在好的时间扫墓除了是对祖先的尊敬外,更重要的是祈求子子孙孙的顺利与平安!

  除了三牲或五牲外,还要准备发糕(代表子孙发财)、苹果(平安)与香蕉(黄色代表大吉大利),但是不可以选择番石榴,因为番石榴又叫番石榴,有“番”字,因为死人都番过来了不就是尸变了吗!也因为谐音的关系,所以西红柿也不可以在祭祀的水果之中,因为我们不想与电视剧一样“与殭尸有个约会”呀!祭祀用的纸钱也有分成金纸与银纸,金纸是给神的,也就是给土地公的,而银纸是给祖先与阴间的好朋友的。

  三、准备祭祀用的牲礼与纸钱:

  台湾本省人与外省人的祭祀所准备的用品大部分是相同的,土葬墓与灵骨塔所需要准备的用品也差不多,当然除了佛教寺院附设的灵骨塔可能会有祭祀品的荤素差异外,大部分都是用三牲或五牲所祭祀的,台湾客家人的三牲是猪肉、鸡肉与鱿鱼或鱼,而五牲就加上鸭肉与豆腐干。

  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

  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

  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扫墓的同时,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

  台湾清明习俗三:吃薄饼

  台湾扫墓祭祖的物品,多用面粉和馅料做成薄饼(类似春卷)。据传说:古时有个叫蔡莫一的文人是个跛足、眇目、歪口、只有一只挛缩手的残疾人。他天资聪颖,满腹经论,19岁时中状元,皇帝破例重用他。他官很大,要理许多文书案件,常废寝忘食。其妻想出一条妙计,将他那挛缩之手,用绳子悬在嘴边,给予卷的薄饼,便他就餐方便。后来蔡官人在清明日去世,他的后代就用薄饼作为节俗来纪念他。后来闽、台地区仿效之。

  台湾清明习俗四:踏青

  清明之日,时值春回大地,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因此,台湾入借扫墓之机进行郊游称之“踏草青”。

  吃蛋斗鸡: 相传,这种习俗是从广东传进台湾的,叫“清明蛋”,即将蛋煮熟后,用茜萆取汁作料,在蛋壳描绘花纹,数日后会呈红色,剥壳后,蛋白有蓝色花纹;另一种是“雕蛋”,即用笔在蛋壳上绘花纹,然后将蛋白蛋黄巧取出,成为永久性欣赏艺术品。台湾清明节还崇尚斗当地民间饲养的一种黑色体大的“军鸡”届时众人围在一起大声喝彩助威。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