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x年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总结及200x年工作计划
2024-11-24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始之年,也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关键之年。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省农业环保工作在厅党组的领导下,在厅有关处室的帮助和支持下,对我站内部管理进行了改革,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目的,及时把农业环保工作重点转移到监测上来,使农业环保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2001年农业环保工作总结 (一)认真组织全站职工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经常性组织全站职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深刻领会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中结合我站的工作实际逐字逐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全站职工的认识。"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就是要学习农业环保新技术,把先进的农业环保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环保工作中,提高农业环保工作效率。"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求职工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反对腐朽的生活方式。"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quot;就是我们的工作要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廉洁奉公,切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广大人民服务。通过认真学习,提高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做好农业环保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对我站内部管理机制进行了改革 为提高我站农业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效益,年初对内部管理机制进行了改革,实行了中心副主任兼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业务室主任和检测室主任竞争上岗。通过竞争演讲,支委考察研究,上级批准,重新任命了我站的中层领导班子。修改制定了《质量管理手册》、内部管理制度和激励的政策,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农业环境监测、农业环境管理、农业环境宣传等各项工作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新局面。为农业环保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农业环保工作成绩显著 1、农产品和农业环境检测工作全面展开一年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大宗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检测、基本农田环境质量检测、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检测,共检测样品1877个,获有效监测数据6824个,检测工作量在去年基础上番了一番多。同时,还利用速测灵对农贸市场的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了动态检测。通过对农产品和农业环境的检测,基本掌握了我省农产品和农业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情况,为农产品安全性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2、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开发取得了新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已有49家企业提交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其中24家企业25个产品通过认证,使用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进入市场。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12.4万亩,年产量2.46万吨,产值2.7亿元。产品涵盖了茶叶、大米、蔬菜、香料、药材、猪肉、鸡肉、鸡蛋、水果等大宗农产品。还有24家企业正在办理申报手续。开展了10个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和一个无公害基地评价,评价面积57.1万亩,基地生产的产品有咖啡、水果、芦荟、青稞、甘蔗、粮食、西红花、核桃和牛奶等。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企业的积极参与,许多企业把生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作为企业创品牌、增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的重要措施。 3、"神内云南生态农业示范村"建设成效显著 "神内云南生态农业示范村"建设项目是我省第一个利用外资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项目,日本神内集团资助1000万元人民币作为基金有偿滚动使用。省政府投资1000万元作为无偿投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十个生态村通过三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的实施,区域内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十个村林草覆盖率平均达到60%以上;村容村貌的建设,彻底改变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高稳农田的建设及各项农技措施的推广,增强了农业的抗灾能力,使农业生产普遍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林果的发展,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庭院经济的建设,既促进了养殖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又美化了农户的生活环境。生态村这些综合效益的发挥,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省建设生态农业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同时,通过外资引进和成功的运作,为我省在生态农业建设上运用外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探索了有益的经验和路子。 4、农业环境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四年来,农业环保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配合《条例》的贯彻实施,省、地采取了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立起了一支420多人的执法队伍,为依法管理农业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地依照《条例》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当地的农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建设的规范性文件,使《条例》更具有可操作性。在宣传贯彻《条例》,依法保护农业环境上,各地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妥善处理了多起环境污染事故,对污染企业实行监控,污染突出的企业关闭、停产,对农业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5、对化验室进行改造,配备了仪器设备 投资24万元对化验室进行了系统改造,使化验室规范合理。投资15.9万元购置了原子荧光光度计,10.6万元配备了有机前处理设备。建设并投入使用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网()。通过对化验室的改造和仪器设备的配备,提高了我站的监测能力和监测效率。 二、2002年工作计划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我国已加入wto,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在这样的背景下,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使农业生产从环境质量到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等一系列过程都要符合无公害的要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农业部要求用8-10年的时间,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化生产,确保农产品的使用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省政府要求,?quot;十五"末期,全省要新增无公害农产品800-1000个,其中绿色食品要达到160-240个。建立一批无公害粮食、蔬菜、茶叶、水产品、油菜、咖啡、中药材生产基地。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食品质量、卫生和安全工作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监测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形势的要求、大众的需要、领导的重托,要完成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农业环保部门就是要以监测为中心,依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广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对农产品生产实行生产环境、生产资料、生产过程、生产产品进行全程监控,实现农业生产安全化,农产品无公害化。 (一)以监测为中心,切实做好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保障工作 1、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进行监测和评价。按照省政府规定,由国家或省级投入建设的各类农产品基地,必须按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实施基地建设。要加强对大宗农产品产地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切实做好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评价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农业生态环境净化措施,保证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符合要求,从源头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2、对大宗农产品和申报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农产品进行定量监测和评价。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0个以上,绿色食品20-30个。对影响人民生活的大米、蔬菜、猪肉、鸡肉、鸡蛋等大宗农产品进行定期监测,随时掌握大宗农产品的质量状况,为领导决策服务。 3、采用快速监测方法,对全省各地农贸市场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进行监测,掌握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状况,配合农技推广部门指导农民正确施用农药,防止农药残留。 4、对农业生产资料进行监测,认证一批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防止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对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从生产基地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5、开展面源污染治理监视性监测,对治理区域治理前后及治理过程中有关污染物控制情况进行动态研究,及时提出治理的有效措施,保证治理的质量和效果。 6、建立健全农业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省站配备气质谱仪和大气、水的监测仪器,提高农产品和农业环境的监测效率。各地州配备前处理设备和取样制样设备,增强各级农业环保系统的检测能力。 7、加强全省农业环境监测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开发的宣传培训,拟定举办一期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培训班。 (二)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推广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 继续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生态农业的试点工作,逐步扩大生态农业试点范围。特别是要做好华宁县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指导工作。在生态村、生态户和生态示范园的建设基础上,探索新的农业安全性生产的技术和模式。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农产品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用于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逐步实现一个地方一个农作物品种有一个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技术规程,创建一个标准化综合农业示范区,使农业生产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生态农业试点上生产的产品必须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计划制定40-50个无公害农产品操作规程,并在生产上推广实施。 (三)研究制定我省名特优新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 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是我省农业发展的优势产业,目前许多名特优新农产品还没有无公害的标准和生产的操作技术规程。制定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无公害标准和生产的技术操作规程,按标准在名特优新农产品基地上组织实施,并认证一批名特优新的无公害农产品。 参与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和环境标准的制定,使我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完善配套,在生产中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标准可遵循。 (四)加强农业环境法制建设,依法管理农业环境 省站与厅法规处调查总结农业环保执法的经验,依法制定与《条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完善农业环保的法律体系,并在环境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生态农业建设、污染事故处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和配套措施,加以贯彻实施。在乡村要帮助当地群众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让广大群众自觉地参与到保护农业环境的行列中来。 (五)做好神内云南十个生态村的验收工作 神内云南十个生态村通过三年的建设,效益显著。按照建设合同,建设的项目已基本结束。十个村按照建设合同采取资料验收的方式验收。每个村根据原来签定的合同,有一个总体的总结报告,每个项目有一个单项的总结报告,一本反映建设前后的相册,一盘反映建设过程的录像带。根据资料,请专家在昆明验收。 (六)实施好今年重点的科技推广项目 今年在昆明市、大理州、楚雄州、保山市、思茅地区、文山州、丽江地区、玉溪市、临沧地区、西双版纳州、迪庆州、弥渡县安排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项目;洱源县、晋宁县安排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项目。每个地州要按合同要求制定出3个作物品种的无公害农产品操作技术规程,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或申报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企业的基地中实施,切实起到示范作用。洱源县和晋宁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要按照确定的项目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上摸索出一些经验和办法来。2001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