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三坡民族园度假村导游词

2025-01-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野三坡民族园度假村游览。我是民族园区内的导游员XXX,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做导游服务,希望我的导游能给大家带来一份好的心情,并预祝大家玩得开心,愉快。
     首先,我把野三坡给大家做个简要介绍:
     野三坡地处河北省涞水县境内,总面积600平方公里,距北京中心仅120余公里,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首都市民形象地称为“北京的后花园”。这里不仅风光秀丽,而且交通条件也非常便利。京原铁路在野三坡有三座中间站,分别是野三坡站、苟各庄站和福山口站。其中前两站分别位于拒马河和百里峡的两个重点景区。108国道及省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东可至北京、天津;南可到保定、石家庄;西可去太原;北可去门头沟、张家口和呼和浩特等。所以说野三坡是太行山北段的重要交通枢纽,可谓是“条条大路通三坡”。 

     野三坡自古就有“世外桃园”之称,那“三坡”之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里的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分为上、中、下三坡,上坡和下坡的气候相差半月有余,山下的核桃已结果,山上的核桃树才开花,可见三坡之名是由地势变化,气候不同而产生的。那么“野”字是怎么回事呢?据《涿洲志》载,明初燕王朱棣兴师扫北行至野三坡境内的奴才岭时,见一只松鼠在那里捧食松果,燕王以为在对他拱手施礼,就对左右曰:“兽且如此,况人民乎!”于颁恩诏免除丁粮。三坡人民也免除了一场灾难。“松鼠讨封”的故事至今在三坡广为流传。时至清兵入关推翻明朝后,清政府对三坡地区实行重赋,不许三坡人民加入科举考试的行列,还经常骚扰三坡人民。三坡人民就组织了家道殷实,素孚众望的“老人官”来管理坡内的一切事务。这也许就是有记载的中国最早的民主选举制度。后来康熙皇帝上五台山寻父路经三坡,三坡人民奋力抵抗。康熙皇帝称三坡人民为“穷山恶水,野夫刁民”强给三坡人民加个“野”字,这就是野三坡的来历。
     野三坡由七大风景区组成,分别是百里峡自然风景游览区、佛洞塔奇泉怪洞游览区、龙门峡长城文物保护区、金华山寻奇狩猎游览区、百草畔原始森林开发区、拒马河避暑疗养游乐区以及新开发的三皇山景区。在这七大景区内分布着数百个风景点,是山水泉洞、林木花草、鸟兽鱼虫、文物名胜无所不包、无所不奇的综合性自然美整体。
  现在请大家随着我由前寨门去民族园内了解一下六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民族园的前身是野三坡度假村。于1986年对外开放接待游客。为落实全国政协22位少数民族委员关于在北京周边兴建56个少数民族村寨的提案。于1992年在度假村建成了北方地区最大的少数民族村寨—苗寨。1995年又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少数民族文化村寨。为了丰富民族文化,今年春天,旅游集团公司又改建了侗寨、摩梭寨,并新建了傈僳寨、独龙寨、爱伲寨,组成六个少数民族村寨,形成“民族园”。
前面这个木质牌楼式建筑便是苗族“寨门”了。说起苗族,它是一个具有历史悠久的跨境民族,主要分布在数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苗族的发祥地,其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该民族独具特色的建筑、饮食、服装、文化艺术。.请大家继续看一下这个寨门,虽叫寨门却无门板,不能关闭,在真正的苗乡,有时用两棵翠竹的顶端拧在一起来作为“寨门”。在苗族同胞看来寨门的防卫作用是信念上的,不在乎它的实际安全功能,只是用来作为寨子内外的一种标志而已。寨门是苗族同胞们迎来送往宾客的公共场所,遇到宾客进寨,男女老少便群集在门外设置拦路酒,而两侧的苗家的姑娘小伙们一边吹着芦笙,一边唱着拦路歌,一边跳着欢快的舞蹈,隆重地为宾客举行欢迎仪式,表现了苗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寨前坡后的这些郁郁葱葱的树木是保寨树,它象征着苗族同胞的生生不息,深受着苗族同胞的垂青。在苗族同胞的心目中,不管是人工种植的还是天然生成的,只要被视为能使其风调雨顺、寨泰民安的“保寨树”一概不能砍伐,甚至枯枝败叶都不能带回家烧,如果哪家淘气的孩子,不小心折了一棵,母亲便会带上孩子来到这棵树前焚香祷告,祈求老天的饶恕。苗族同胞如此敬重树木,可能是经历了滥砍乱伐,生态平衡被破坏而造成灾难的过程,他们不懂得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便以树木有灵作解释了。
     大家看到的这些吊脚楼便是苗族同胞的民居了。度假村苗居是根据贵州苗居修建成的,它的吊脚楼的基本特点是楼角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造成一种高低错落,虚实相同的艺术效果,而民居的建筑特点是在二楼宽敞明亮的走廊上设置的这种“美人靠”,美人靠是苗族姑娘做针线活和梳妆打扮的地方,据说在“美人靠”上靠一靠会越来越年轻漂亮,您不防也来试试看,看是否真的越靠越漂亮呢?
     苗族的服装多为自纺、自织、自染、自绣的,款式多过一百余种,头饰以银饰为主。每到演出时间,苗家姑娘会身着盛装出场,重点推出“上刀梯”、“下火海”等扣人心弦的精彩节目。 共5页,当前第1页 12345
     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苗侗茶园,到了这里您可以品尝到来自苗乡侗寨独特的苦丁茶。苦丁茶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云贵高原的乔木,树高七、八米,枝叶茂盛。用它的叶子加工成茶,其味道相当独特。泡出来的茶色淡黄、柔和,品其味道不但有咖啡的苦香,又有薄荷的清凉,且有甘草的香甜,若在炎炎夏日品上一道苦丁茶,会使您顿感全身凉爽、精神百倍,品其茶,思其道。一杯苦丁茶,却蕴含着人生大道理——先苦后甜,真是其味无穷。
品完了苦丁茶再带您到侗族民居展厅···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和广西三省交界区,人口共28万,语言属汉藏语系布水语支。他们的村寨沿口而建,依山傍水而居,居住的是木板吊脚楼,建筑上最具代表的是鼓楼和风雨桥。侗族又分为南侗和北侗两大方言区和文化区,侗族的文化艺术主要以南侗为主。是一个民俗众多的古老民族,礼仪习俗更是形形色色,这里的人个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人们称赞她们为“诗人的故乡”、“歌的海洋”。侗族的文化更是丰富多彩、色彩斑斓,服装款式别具一格,乐器造型独特,声音奇异。最擅长的乐器是牛脚琴,琵琶和芦笙。舞蹈古朴而豪放,最典型的是多耶舞。侗族多耶舞是团结友爱的意思,也是侗族地区传统节目必须举行的集体性舞蹈,由一个人领唱,姑娘、小伙儿身着盛装,在月光下的篝火旁手牵手同歌共舞,老人小孩和宾朋也随后加入,优美的歌曲伴着轻柔的舞姿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侗族的板鞋舞幽默风趣,等表演时大家可以去积极参与。另外,还有节奏明快竹杆舞,在侗族的原始部落中,人们常以竹棍为武器,驱赶牲畜。每当狩猎胜利归来,人们常以竹杆棍棒相互敲打,以之欢庆,无意中发现敲打时,能发生清脆的响声,于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加工整理,发展成了今天的侗族竹杆舞。侗族的节日特别多,最大、最热闹的节日主要是正月十五的歌堂令。二月十八的山歌令,三月三的花炮节,六月的粽粑节以及九月九的芦笙节等。今年的民族园要在九月九举办此节,请各位有兴趣的前来参加。而侗族的风俗场面最大的恐怕要数接亲了。男方在接亲时必须以歌赢得对方,否则以酒相罚,喝酒时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侗族小姑娘边唱歌边揪对方的耳朵把酒喝下以示尊重客人,好比咱们见了客人面首先要握手一样。在接亲途中如遇到桥,新郎必须背新娘过桥,途中不许休息、不许摔下桥,否则婚姻不成。到男方家后,拜天地交换接亲之物,然后新娘当日返回娘家,住3个月后再被接回才算正式结束,男女双方才能生活在一起。
     前面是摩梭寨,摩梭人属于纳西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摩梭人喜欢依山而居,房屋是用木材垒盖起来的,当地称“木楞房”。摩梭人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朝山节、祭祖节等。其中以春节、朝山节最为隆重。朝山节是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永宁的摩梭人都要举行朝拜格姆山的活动,这叫转女神山。传说在远古以前,永宁村有一位美丽漂亮的姑娘叫格姆,她不仅有出众的容貌,还能吹奏悦耳的竹笛,她的美名远扬,九村十八寨的小伙子们都慕名前来向她求婚,不料天上的一位男神看中了她,便用一阵旋风将格姆卷上了天。整个寨子里的人都倾寨而出齐声呼叫追赶,男神在慌乱中失了手,格姆则重重地摔在地上,她死了之后,身体化成了一座山,灵魂却变成了一个女神。常常骑着一匹白马,巡游在永宁上空,主管着当地摩梭妇女的生育和疾病,并能保佑当地人畜繁衍,谷物丰产,风调雨顺。大家为了纪念格姆,于是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五日都要举行盛大的朝山活动,今年我们也将增设这个节日,欢迎大家来参予我们的活动。摩梭人在13岁以前,不论男女都穿长衫,少男剃光头,少女留小辫,直到13岁时,家人要为之举行成年礼,女孩叫“穿裙礼”男孩叫“穿裤礼”。成年礼在农历正月初一清晨举行,举行成年礼后,便开始改变服饰。
     摩梭人的婚姻与家庭习俗非常与众不同,现行的婚姻形态主要是阿夏异居婚。“阿夏”是摩梭语,意为亲密的伴侣。所谓“阿夏”异居婚就是男不娶妻,女不嫁人,男女双方各居母家,男子只是夜晚到女阿夏家居住,清晨返回母亲家里参加生产、劳动,这叫“走婚”。阿夏异居婚子女,属女方家庭成员,姓氏随母,由女方家共同承担抚养义务,生父与子女不在一个家庭生活,男方没有法定的抚养子女的义务。男女双方一生可结交多个阿夏,但不可同时结交两个,只有跟一个终止了阿夏关系后,才能结交另一个。男女双方建立阿夏关系完全以情爱作基础,不受家庭,地位的影响,所以从未发生过情杀、自杀,更不会牵涉到家庭和社会的纷争。另一咱婚姻形态是阿夏同居婚,这种婚姻形态是在阿夏异居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男女双方不再各居母家,而是同居一家,或者男到女家,或者女到男家,共同生产,养育子女。这种婚姻是在男女双方经过长期异居走婚,感情较为牢靠,且年纪已近中年后组合的。除了上述的两种婚姻形式外,还有一部分人实行一夫一妻制。 共5页,当前第2页12 345
摩梭人的家族多属母系大家庭,一般都在一二十人左右。在家族饮食上,不论男女老幼都是平等的,他们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分菜时先敬长辈,后给晚辈,以示礼貌。摩梭人能歌善舞,较为流行的是“甲磋舞”俗称“打跳”,“甲”为美好之意,“磋”为跳舞的意思,即为美好时辰而舞蹈,“打跳”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男女老少均可参加。旧时“打跳”据传说有72种,可惜相传至今只有13个调了。
     出了摩梭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楼是爱伲保健楼,爱伲人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在西双版纳分布很广,她们的房子主要居住在半山坡上。在爱伲保健楼上,爱伲小姑娘会用她们祖传的“捏手背法”为旅途劳累的客人消除疲劳。捏手捏背是每个爱伲小姑娘长到十岁以后,请教长辈传授得来的,这也是尊重老人的一种美德。成年以后的爱伲小姑娘的“捏手捏背”也是生产劳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它可以使人解除疲劳,增强体质,活血养颜。我建议未婚的男士一定要娶一位温柔娴慧的爱伲姑娘来做您的新娘。另外,勤劳朴实的爱伲人总是赤脚上山劳动(爱伲习俗),但他们都拥有健康的体质,为什么呢?原来爱伲人有一种神奇的中草药足疗法,从医学角度分析,足是判断一个人衰老程度的标志,运用西双版纳特有的姜黄、防蜂、穿心莲、金银花等数十种名贵草药足疗可起到活血化淤、消炎止痛、消除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气血通畅,从而延缓衰老的功效。休闲之余,劝您不防上去泡泡脚,感受一下云南中草药其独特的中医疗效。
     爱伲人不仅善良、热情而且好客,不管谁家来了客人,进门先要干三碗酒,酒是爱伲人的生命,上至老人,下至儿童,对酒都情有独钟。他们的酒都是自制的玉米酒,香而烈,酒精度相当于白酒的50度。爱伲人的生活习俗是富有诗意的,婚姻习俗又是爱伲人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里的青年男女享有充分的社会自由,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并且严禁近亲通婚。“抢亲”和“大嫂当家”是爱伲人婚恋习俗的主要表现形式。这里的“抢亲”不是真抢,只是一种形式和风俗。通过种种形式的接触和交往,彼此情投意合,男方就备彩礼到女方家求婚,女方父母故意提出异国异议,由此引起抢亲,在此事前双方父母经过密谋策划,在约定的时间和路口小伙子带领村寨的男青年一拥而出,挟持姑娘,把姑娘抢走后的第二天再次去女家说亲,女方父母见生米煮成熟饭,不宜再干涉,只得表示同意,正式举行婚礼。“大嫂当家”是氏族大家庭的生产由父亲和大儿子管理,生活由母亲和大儿媳管理.实际上大儿媳在大家庭中负担最重,因为婆婆年纪大了,全家人吃、穿、用全由大儿媳管理,起到了婆婆的作用。爱伲人的家族,实际上是大嫂当家。
     在服饰上爱伲人喜欢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未婚的女孩儿极爱打扮,衣服上经常镶着许许多多圆形和扁形的银饰品,这种服饰一直保持到壮年。进入晚年后衣服和帽子上的圆形和扁形的银饰品逐渐减少,甚至完全去掉,穿一身毫无饰品的黑色衣裙。爱伲人信仰“万物有灵”,主要祭祀活动有祭天、祭山和祭龙。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这个绘着图案的大门,这便是爱伲人的寨门了。她们的寨门也是区分寨子内外的一种标志。大家仔细看会看见两只展翅欲飞的鹰。鹰是爱伲族的象征,牛则是祖先们崇敬的一种动物,一直留传至今,所以在寨门上看见牛就不足为奇了。再看两根立柱上各有一人头图像,男左女右,象征着爱伲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更代表着家庭合合美美。寨门的名称是根据地形、地貌和环境而定的。
     前面我们便看到了由爱伲人让营的爱伲餐厅,餐厅菜的特点聚集了南北方的传统风味,使大家不但能尝到云南地区独特风味的烧烤,还能吃到北方的特色菜。在爱伲餐厅用餐,在您品尝着美味佳肴的同时,还能欣赏到爱伲小姑娘精彩的的歌舞表演。餐厅还有一个展示功能,在爱伲餐厅的墙壁上,挂着爱伲人的生产、生活用具和自织的民族服装,这也是他们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象征。来到了爱伲餐厅,您不仅可吃到具有爱伲风味的可口饭菜,还可喝到爱伲小姑娘敬的玉米酒,同时还能了解到爱伲丰富的民族文化,真是一举数得,真诚的欢迎各位朋友在爱伲餐厅用餐。独特风味的饭菜、赏心悦目的表演一定会让您留恋忘返。
继续往上走,便看见了两幢爱伲民居楼,民居的特点是石板、砖木混合结构。在西双版纳的爱伲寨其上层住人,下层则储粮或栓牲畜,每幢居民楼都有两个楼梯,正门走男子和客人,女子走侧门,并且女子不能和客人同餐。
     大家在半山腰看到的这尊塑像是葫芦妈祖像,葫芦妈祖是爱伲人的祖先。传说在远古时有一对母女俩种了一颗葫芦,这个葫芦越长越大,十余人都围不过来。有一天发洪水,母女俩从葫芦上挖了个洞躲在了里面,一直到洪水退后才出来,结果发现所有的人都葬生在了这场洪水中。她们知道人类不能就此灭绝,于是向上天祷告,想要老天来帮助她们能繁衍后代。在她们诚意的感召下,天上刮来一阵巨风,身上顿时奇痒难忍,一会儿的功夫,她们身上的汗毛变成许多小孩及飞禽走兽,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到妈祖像前祭拜妈祖,留影留念。
前面的少数民族村寨是独龙寨。“独龙”一词因独龙江而命名,是该民族的自称。居住区位于缅旬北部和中国云南、西藏以四川交界,总人口近万人,是人口最少的一个少数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历史上称独龙族为“俅人”。独龙族历史上也没有本民族文字。独龙族习惯选择较高难行的山坡上造屋,由于地势条件限制,发展非常缓慢,原来的男女服饰只披一块麻布遮羞。独龙族信仰世间万物皆有灵魂,所以灵魂观念、鬼的观念、天的观念一直是独龙族原始信仰的核心。灵魂观念的具体表现形式即妇女的纹面,独龙族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会变成一种色彩艳丽的蝴蝶,所以就在整个脸盘上纹一只似张开翅膀的蝴蝶。独龙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为“卡雀娃”,时间一般在腊月。十二月二十九日为除夕,三十日为岁首。节日期间,要举行射猎大、祭山神,最为隆重的就是传统的剽牛祭天,以求同福,剽牛祭天是典型的原始遗风。剽牛前,妇女把珠链挂在牛角上,为牛披上美丽的独龙毯之后,由主持年祭的家族长把牛拴在广场当中的木桩上。祭司点然松明,念诵祝词,祈求天神为独龙人带来好年景。人们围成圆圈,敲起铜锣,跳起牛锅桩舞。此时,勇敢的猎手持锋利竹矛剽牛,牛被剽倒后,倒卧及牛舌吐出的方向,成为祭司占卜的祈年的重要依据,看过牛舌后,祭司说:“吉”。剽牛的猎手便开始豪迈的饮酒,牛的主人背着割下的牛头,和全村人一起跳牛锅庄舞。凡参加聚会的大人、小孩,每人分一份牛肉,当场烧食、歌舞欢庆、通霄达旦,祈祷来年粮食丰收,人丁发达,六畜兴旺。
     在爱伲餐厅的对面是傈僳展厅。傈僳族人口有57.8万。大部分聚居在滇西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傈僳族多居高山缓坡地带,村寨之间相距较远,住房以木楞房和木板房为主。傈僳族纯朴善良,素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誉。傈僳族历史悠久,从语言系属和地理分布考察,可推断是古代羌族群的后裔。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葬语支。傈僳族过去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凡丧葬、节庆、疾痛都要请巫师“尼扒”杀牲祭鬼,尊神卜卦。
  傈僳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前恋爱自由,但在过去恋爱往往由父母包办。解放后,傈僳族的婚俗逐步得到了改变,包办婚姻,买卖婚姻逐渐减少。各地的结婚仪式大同小异,结婚那天女方备好酒肉,带上女儿穿的衣服和织麻布用的工具,请亲友将女儿送到男家,伴送的人越多越好。新娘到男方家时,新郎站在门前,由守门司把门推开,支客司即端来两碗酒堵在门口,新娘和新郎必须各碗喝一口,人们送新娘进屋后即算正式成婚,没有拜天地习俗。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有阔时节和赶山节等,“阔时”意为新伴,且为傈僳族一年中最隆重的喜庆节日。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日举行。赶山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是傈僳人登高聚会的日子。傈僳族能歌善舞,舞蹈动作主要在脚上,基本步伐有“单脚跳、双脚跳、踏步、蹲步”等,时而激烈,时而悠缓,形成山区民族特有的舞蹈风格。
顺着这条通路往下走,我们又看到了民族园内的又一个餐厅——十八怪餐厅。它是一个具有云南民族风味的餐厅。一听“十八怪”这个名字觉得就很有意思。那“十八怪”都有哪十八怪呢?1、竹桷当烟袋,2、草帽当锅盖,3、这边下雨那边晒,4、四季服装同穿戴,5、火车没有汽车快,6、不通国内通国外,7、老奶上山比猴快,8、鞋子后面多一块,9、脚趾四季露在外,10、鸡蛋拴着卖,11、粘粑叫饵块,12、小和尚谈恋爱,13、花生蚕豆数着卖,14、三个蚊子一盘菜,15、四个竹鼠一麻袋,16、少妇比小姑娘可爱,17、姑娘叫老太,18、背着娃谈恋爱。现在您明白什么是云南十八怪了吧!它不仅仅名字起的怪,里边的特色菜也是一流的。最有名的是云南的过桥米线和汽锅鸡。里边的工作人员也是少数民族演员兼职的。用餐的同时,你可欣赏到傈僳、摩梭演员精心为您准备的一台带有民族特色的表演、以及体验到傈僳、摩梭姑娘独特的敬酒方式。由为介绍的是傈僳族的同心酒,主客两人共捧一大碗酒,互相搂着脖子或肩膀,手拉手,脸贴脸,同时共饮,表示两人同心之意,这就是傈僳人民待客最高的祠节。
  现在映入视线的舞台,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三场表演都将在这里举行,由其是晚上的民族大联欢,各个民族都会拿出“绝活”来登台献艺,再配上先进灯光设备及音响一定让您大饱眼神福。
     从民族园后寨门出来,我们顺着公路往下走,会看到一条与青山相绕,游路交错的河流,叫拒马河,也是我们的七大景区之一。下面我们就把七大景区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据《涿州志》载,公元前308年到公元前318年,羯族将领石勒率十万大军从太行山北段攻入河北境内晋朝大将刘琨在这个山河险要之地抗拒入侵兵马,顾此称为拒马河。拒马河起源于涞源县,汇入海河,拒马河流经野三坡70余华里,在每年七、八月份,拒马河的平均水温在20度到22度。拒马河水水质优良。清澈见底,常年不干枯,冬天不结冰,成了人们消夏避署,休闲度假的旅游圣地。
     佛洞塔景区:佛洞塔是一座山峰的名字,因山形似塔,峰上有洞,洞中有佛而得名。远在辽金以前,峰顶就有大量的寺庙建筑,后来在战乱中被毁,在佛洞塔山麓,有一被列为河北省“八大怪泉”之一的鱼古洞泉,怪就怪在此泉每年的农历谷雨时节前后都要往外喷一种鱼,这种鱼黑脊白肚皮,鱼香肉美,鱼骨坚硬,最多时可达两千余斤,当地人称它为“石口鱼”,学名“多磷矿颌鱼”,每到捕鱼季节。这里的老乡便会携筐背篓,前去捕捞,热闹非凡,此泉被列为世界奇泉。在距鱼古洞泉300米处,有一天然溶洞,洞中有类似石人石马的钟乳石像和石幔组成,里面分为龙王洞、龙女洞和仙女洞,在那里可以听到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动人故事。
     龙门峡景区:位于野三坡的西北,与涿鹿交界,由大龙门城堡、龙门峡摩崖石刻、蔡树庵长城三部分组成。这三处均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峡是古时通往塞外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大龙门城堡便成了这一咽喉要道上的重要关隘。明、清曾有许多将土在这里守边,在距离城堡西北一华里的峡谷一侧的石壁上,曾有历代守关将士的20余处石刻,有的描写山河壮美,有的描写地势险要,抒发了将士的爱国之情,最大的一幅高为2.15米,这些石刻运笔自如,笔力遒劲,是难得的书法珍品,许多文人墨客都形象的称龙门峡为“文化长廊。”
     金华山景区:有一望无际的林海,而最出名的就要属拉拉湖瀑布了。这种瀑布在景区内随外可见,很是壮观,在该景区内,还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千年银杏,以及古建生辉的清禅寺,寺内壁画栩栩如生,画技和工艺都堪称一绝,据说金华山顶每六十年还会发出闪闪放光的景象。
     白草畔景区:白草畔是野三坡的至高峰,主峰海拔1983米,是京西四大高峰之一,这里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据专家调查,仅脊椎动物多达184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就有15种。而植物资源就多达92种,713种。白草畔被有关人士称为太行山的“绿色明珠”。
百里峡景区:百里峡全长105华里(52.5公里)。故此称为白里峡。百里峡由3条峡谷组成,分别是蝎子沟,海堂峪,十悬峡,这三条峡谷形如鹿角,迂回曲折。蝎子沟全长12.5公里,因沟内遍布蝎子草而得名。主要景点有“摩耳崖”“铁索崖”等。十悬峡全长22.5公里,是由峡谷内分布着数十个造型各异的悬崖而得名。里面的景点由“抻牛湖”、“灵芝洞”、“不见天”等组成。海棠峪全长17.5公里,是由沟内生长一种海棠花而得名,说起海棠花还留传着海棠女大义救父的故事。著名的景点有:“老虎嘴”、“一线天”、“回首观音”、“天桥”等,是精华中的精华。
     三皇山景区:是一处新开发的景区,总面积9.9平方公里,是一处集田园风光,人文古迹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三皇山由天皇、地皇、人皇三皇组成,还有著名的“珍珠庵”据说贵妃沈珍珠曾在这里带发出过家。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座仿古建筑——“祭坛”是《三国演艺》的一个外景基地。“刘备登基”及大多数祭祀活动场景都是在此拍摄的,祭坛的下面,是一处酒吧娱乐城。对面这位神态安祥的老夫子是祖籍涞水县南朝著名数学家祖冲之,他在当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比欧州整整早了1100多年,而且他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深受人们的敬仰。大家再抬头看一下,对面的这座山峰叫如意岭,顾名思义是因为它的形状像一块玉如意,才起的这么好听的名字。
     半天来,我带大家游览了整个民族园度假村,我的导游服务即将要结束了,真诚的感谢大家在我工作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我们的民族园度假村是一个年轻的企业,属集团公司的一个分公司,并且今年秋季我们打算还要在民族园招商、投资多个项目,其中准备兴建一座三星级的酒店,集吃、住、娱乐、会议于一体,总床位达到四百多个。再有是准备与北京的投资商合作开发拒马娱乐广场,准备投入资金一千万元兴建拒马娱乐城,还有准备到明年开春时,扩建民族园达数十个少数民族。
     我谨代表野三坡族游集团公司真诚的欢迎有识之士来三坡投资置业、旅游观光,有时间再来野三坡民族园做客。谢谢合作!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