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县级党校工作的思考

2025-01-1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党校作为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阵地,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方面担负着重大责任。实践证明,党校工作只有紧紧围绕党的建设的全局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党校“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  

一、县级党校的职能、中心工作以及面临的主要矛盾  

对党校的性质和职能,1995年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中早有明确的阐述:“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成为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中央于XX年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  

中央颁布的两个条例中用了四个词:重要部门、重要阵地、熔炉和主渠道,深刻地表述了党校的性质和职能,规定了党校的中心工作。县级党校,是在中共县委直接领导下的一个重要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在县委的领导下,按照中央两个条例和县委的要求,紧密联系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发挥主渠道作用,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县级党校的中心工作,就是办好各类主体班,大规模轮训和培训干部。  

对于中央对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要求,做为主要培训机构之一的党校,尤其是县级党校,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为县级党校不同于中央党校和省级党校,在办学规模、办学条件、专职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管理水平诸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要求是共同的。  

县级党校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这个主要矛盾反映了一种供求关系的变化,具体可以表述为: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党政干部素质的客观需求、县委对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与县党校能够提供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有效供给不相适应的矛盾。这种供给,既表现为数量,更表现为质量。不相适应是绝对的,相适应是相对的。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适应新形式下党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  

二、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与事业发展重在实现转型与创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校工作怎么做、关涉全局的着力点和工作重心在哪里,党校事业如何发展,笔者的基本观点是:适应变化、与时俱进,努力实现党校工作转型,全力推进干部培训创新,在推进转型中实施改革创新,在改革创新中实现工作转型。转型与创新,是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与事业发展的两大基本主题。抓住了这两大基本主题,就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涉全局的工作重心和关键;实现这两大基本主题,就能使党校工作与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完成新跨跃。  

(一)实现党校工作转型,是县级党校一项带有全局性、整体性的紧迫课题,步入新世纪以来,县级党校工作与事业发展所面对的客观情势已发生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是无可否认的基本事实,也是我们理解、感悟、把握党校工作,思谋党校事业发展的客观依据。实现党校工作转型,是我们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校工作形势和任务的基本判断,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我个人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重心转移。即党校工作的重心,要由适应干部“四化”要求、完成党政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学历教育补课”的历史性任务、大力发展党校函授学历教育,转移到全力实施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升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和战略要求上来。实现这一转移,对于县级党校来讲,挑战是深刻的、全方位的,涉及到财力支撑、机构设置、运作模式、制度机制、基础设施、队伍建设、科研调研、党校信息化、培训能力建设、培训改革和创新等方方面面,其艰难程度不亚于一次新的创业、一次新的自我超越。  

2、培训模式转换。首先,在培训目标模式上,要实现由单纯的素质培训向素质和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模式转换,要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要求,以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中心内容,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手段和方式,促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次,在培训方式上,要全面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提出的“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全员培训、保证质量”,“全面发展、注重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实现由传统培训向现代培训的转变。  

3、工作布局调整。县级党校要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升干部素质的战略要求,坚持深化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格局的目标定位,按照“突出主体、多元支撑、持续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及时调整工作布局。一是干部教育培训的载体形式,要由以函授学历教育为主,转向以短期强化集中培训为主;二是要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对内部机构和人员配置进行新的调整和整合,要强化主体培训、科研和党校信息化等职能部门,并形成新的制度和机制;三是要坚持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制度是支撑、服务是保障、人才是根本的工作布局,将教学、科研(包括调研教研)、制度、服务、人才等六大基本因素有机融合起来,形成新的运行制度和机制,以适应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新要求。  

(二)着力推进干部培训创新,是实现党校工作转型的战略突破口和中心环节,实现党校工作转型,内涵深刻,意义重大,涉及深层制度、机制和党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我认为战略突破口和中心环节就是着力推进干部培训创新。  

1、更新培训理念。更新培训理念不是要放弃党校姓党的原则和党校培训特色,恰恰相反是要使我们的培训更有实效,更能体现《条例》提出的五大基本原则,更能突出党校特色。注意从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功能目的和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坚持素质与能力培训相结合的目标模式,大胆引进现代培训理念,着力实现教学、教务管理人员和学员培训、受训理念上的新突破。这些新的理念,诸如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和以学员为中心的理念;关于党校教师既要做思想者、学者、理论家、又要做政策顾问,既要做讲师、教授,又要会做培训师、人力资源开发师的理念;关于培训的本质是学员资源开发的理念;关于培训应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学员的主动性、参与性、互动性的理念;党校应以培训创新为载体、为中心、为导向,提升师资能力和水平的理念等等。  

2、创新培训模式。在培训的整体模式上,我们坚持把课堂教学、外出考察、本地调研、理论和现实问题研讨、教育基地学习和内心自省感悟及深度总结交谈等因素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以执政实践为本源、以自学为基础、以深刻内省感悟为契机、以理论和现实问题研讨为导向的新的培训模式。这一培训模式一改过去单一课堂教学、“满堂灌”和“你讲我听”的传统做法,融实践、学习、内省感悟、外部刺激、学员互动等教育培训因素为一体,使党校真正成为“熔炉”,使学员思维心智在短时间内处于全方位受激和主动思考感悟的亢奋状态,体现了以学员为中心和学员资源开发的基本理念。

三、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县级党校主体班教学水平  

党校的主体班,是指各级党委所管理的领导干部以及相关干部在党校的培训、轮训、研讨等班次,它是与学历班相对而言的。组织好党校主体班教学,是党校的主要职责,主要任务,是“党校姓党”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县级党校在当地树好形象、打响品牌,引起上级和领导的关注与重视,得到干部群众认可,产生威望的关键所在。  

(一)影响党校主体班教学效果的因素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党校教师队伍从专业技术职务和行政职务的设置上都给予了重视和倾斜,高职称的教师逐渐多起来,到了一定的年限都有了相应的“头衔”。而党校主体班的教学效果在总体较好的前提下,也有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随着时代的发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干部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新理念、新科技、新文化、新知识、新事物、新发明的不断涌现,学员进党校培训,期望值和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对党校主体班教学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使学员听了课感到“解渴”,达到让党委(或领导)满意、学员满意、联办单位满意的目标,对党校主体班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党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县级党校普遍存在着教师队伍进口渠道不宽、不严,出口渠道不畅,名师缺乏,青黄不接,理论素养不扎实,教学基本功不过硬,甚至有的教师是力不从心,名不符实等情况。对形势、对党和国家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理论问题的学习研究不够,理解不深,认识不高,分析不透。部分教师教风浮躁,标准不高,要求不严,低估学员的要求和水平,对学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及培训需求分析不够,备课不深、不细、不实、不透。  

3、县级党校教师受上一级党校或高层次的培训、轮训及教学研讨机会不多,眼界不高,视野不开阔。深入到农村、社区等基层学习调研不够,对县、乡、村的实情了解不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够。  

(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打牢基础,在主体班教学上取得新突破  

1、高标准,多渠道招贤引才,努力实施出名师,创名校,树品牌的人才兴校战略。事业兴衰,关键在人。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学。要开阔选贤视野

共2页,当前第2页12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