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选择有方法 导师职责须确定
许多企业在员工培训时,都会选择老带新的策略,这“老“就是导师,用人部门在选择导师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导师的职责也须明确规定,这样,才能规范培训,综合公正的评价。
深圳某民营企业,主要生产智能手机,u盘,移动电源。由于产品技术领先,外观精美,获得市场的好评,占有率很高。由于业务拓展的需要,公司自XX年下半年起,招聘了很多新人(集中在市场,销售,客服等岗位)。新人招聘后,给公司的管理带来更好的要求:新人上岗前要培训,新人自我意识强,合作意识差;新人责任意识差,工作不到位;新人学习能力差,流失率高……新人的管理,已经成为中高层管理人员最头疼的事情。总经理了解到,有的公司为了帮助新员工融入到公司,适应公司岗位要求,在公司实行“导师制”,员工更容易适应公司的要求,自我调整,流失率低,胜任度高,融入度高。而且,在公司形成一种“传、帮、带”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也促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成长。于是,总经理要求人力资源部在公司推动“导师制”。请问,公司如何推行“导师制”,帮助新员工适应工作?
案例解析:公司推行导师制,有两个关键:
1、选择合适的导师。
2、界定导师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新员工的入职引导,除了组织新员工培训,讲解“应知应会”的通用课程,规章制度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部门工作引导。用人部门导师通常由员工同岗位的资深同事或者上级担当,确保了解员工的具体工作,并做出相应的工作建议,指导和帮助。导师主要工作是要让新员工了解岗位职责、要求,并指导帮助新员工工作,确保员工能够胜任工作岗位。
导师主要职责,包括:
1、介绍部门情况。主要是告知部门的架构,职能,主要成员,工作流程。
2、沟通明确岗位,岗位职责。帮助新员工了解自己的岗位,主要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工作关系等。
3、确定试用期工作目标和考核要求。新员工知道试用期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并确保能顺利通过转正考核。
4、了解新员工的工作,工作进度,工作绩效等,并不定期的做好工作辅导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