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保护母亲河行动特色工作总结
2025-01-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1、全区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为了全面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我们于2001年9月召开全区青少年生态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以建设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生态园)为依托,推动青少年生态环保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的思路,要求全区各盟市在三至五年时间内,整合社会资源,创建一处面积不少于1000亩、各旗县创建一处面积不少于500亩、拥有自属产权的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 面对资金短缺、经验不足等种种困难,自治区团委没有坐而论道,等待观望,而是解放思想,带头大胆实践,集全团之力开始建设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生态园。 我们协调呼和浩特市有关部门,在回民区攸攸板镇一间房村、坝口子村及新城区毫沁营乡红山口村区域无偿划拨了10000亩土地(其中山体8000亩,冲积扇2000亩),建设使用期50年。这是一片沟壑纵横、遍地石砾、垃圾成堆、乱坟林立的荒山坡。在这里建一个集青少年生态教育、植绿护绿、素质拓展、国防教育、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教育基地,无异于建设一个小型的开发区。 我们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生态园管委会,由自治区团委书记任主任,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办公室、青工农牧部、青基会等相关部室为成员,管委会办公室设在青基会。 2001年9月,生态园建设工作正式开始。我们用三个月时间进行了清理垃圾、迁坟、建围栏等前期准备工作。2001年12月,我们冒着严寒栽下了第一批3000棵油松。几年来,我们组织首府各族各界青少年和社会人士共8万多人次到生态园进行挖树坑、栽树、浇水。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和内蒙古军区首长,自治区第十一次团代会代表、自治区青联会议代表、自治区青企协会员都到生态园参加过劳动。我们协调北京军区给水团打了五眼深水井,并建设完成了地下水网铺设10000延长米(其中防冻水网铺设2000延长米),设置退水井70眼,建造100平方米防冻水罐房一座,为提高园区冲击扇区域林草的成活率及综合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协调自治区电管局架设了11千伏供电高压线路2300延长米,埋设地下电缆2600延长米,安装250变压器2台,为园区各项工程建设提供了电力保障;协调自治区交通厅铺设市区道路、呼武公路连接园区及园区内柏油路9.2公里,为加快园区建设和带动园区周边村落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网络;协调自治区电信局安装了400门程控电话光缆,安装小灵通机站1座,极大地增强了园区对外的信息交流和信息传输能力。我们自筹资金修建园区管理用房500平方米,建造具有民族餐饮特色的蒙古包餐厅5顶,基本满足了生态园建设初期工作人员办公和国内外宾客来访接待的需要。 生态园建设三年来,虽然遇到诸多困难,但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仍然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昔日垃圾遍野,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秃岭,如今已变成了生机昂然、绿色欲滴、草长莺飞,功能日趋完善的世外桃园。目前园区基本完成了绿化、水、电、路、通讯等基础建设。解放军总政纪念林、安利林、京蒙世纪林、农工世纪林、青联委员生态林、北方新报读者林等项目先后落户生态园;基本建设完成了集文化广场、“12.14英雄纪念碑”、青年舞台、叠水池、旱地喷泉于一体的占地10万平方米的绿色生态广场(其中硬化2万平方米);占地近20亩水面面积达6000平方米,建造有水上滑梯、人工瀑布、人造沙滩、休闲水吧的水上大世界;按照国际标准建造的赛道长1500米的越野卡丁车赛场(现有越野卡丁车15台);全国第六家投入运营的以锤炼团队精神、磨练个人毅力的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基地中,攀岩、断桥、缅甸桥、天梯、信任背摔、逃生墙、相依为命等7个项目投入使用;以青少年生态实践为主要功能的园艺区;园林风格布局的休闲葡萄园;反映蒙古族和中国西北风情的民俗文化村(其中,蒙古包群主包直径30米,高29米。整个包群可容纳近千人同时用餐);占地200亩已进入盛果期的自助水果采摘园等功能区域和场馆建设。经国家批准国内唯一的“神洲五号”纪念馆将落户生态园,并即将开工建设。青少年科技广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心动物园等项目已规划完毕,即将动工建设。 内蒙古青少年生态园虽尚处于建设阶段,但慕名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日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香港、日本、韩国、朝鲜、美国、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有识之士和青少年近10万人前往生态园参加志愿植绿护绿活动和文化交流、商务考察。特别是对于首府呼和浩特市城区居民而言,生态园已成为外出郊游、休闲、亲近大自然的首选去处。团中央、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和内蒙古军区的首长多次到生态园视察并参加劳动,对生态园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截止目前,全区大部分盟市已建成或正在规划建设隶属团组织自有的盟市级青少年生态园,全区101个旗县市区的80%以上团委建成了面积不等的青少年生态园。以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生态园(自治区级)、包头市新世纪青年生态园(盟市级、1200亩)、锡林郭勒盟青少年生态园(盟市级、1300亩)、乌拉特中旗青少年生态园(旗县级、10000亩)为代表的各级各类青少年生态园如颗颗绿色明珠洒落在祖国北疆,构成了道道青春亮丽的风景线。方兴未艾的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建设,已经成为向社会各界宣传生态环境文化的窗口,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生态体验教育的课堂,成为发展区域生态经济的示范园。 2、培养青年生态建设带头人活动 生态建设是我区最重要的基础建设。随着退耕退牧还林还草、围封转移、国家林业六大工程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在建设各类生态工程的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农村牧区广大青少年投身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我们于2001年推出培养“青年生态建设带头人”活动,一方面鼓励农村牧区青年承包荒山、荒坡、荒地,治沙止漠,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又积极引导他们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在生态建设的事业中建功立业、发家致富。农村牧区广大团员青年或植树、或种草、或固沙、或围栏,或搞农田水利建设,或承包荒坡荒山,或搞围封圈养,形成了持续不断而又富有成果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热潮。几年来,涌现出立志治沙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乌日更达赖、建设“沙地生态经济圈”的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席宝力高、建设饲料基地大搞舍饲育肥的自治区十大杰出青年农牧民扎木苏荣等一大批生态建设带头人,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到非常好的引导、示范、带动作用。如奈曼旗白音他拉镇喇民他拉村青年农民席宝力高,在团组织的支持下,承包了1000多亩严重沙化土地,着手建设沙地生态经济圈。经过几年的艰苦治理,将黄沙漫漫的沙地变成了绿树成荫、花草盈盈的绿洲。现在,席宝力高的沙地生态经济圈已实现了“农牧林”三结合,“粮林水草畜宅”六配套,“粮经畜”三元立体结构,圈内现有水浇农田125亩,有林面积492亩,大小牲畜近900头(只),草牧场90亩, 固定资产达到300万元。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奈曼旗出现了承包沙化土地热潮,仅喇民他拉村就建大小生态经济圈57处,面积达到4100亩。在青少年生态建设带头人的带动下,我区目前形成了人人参与生态建设,积极发展生态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 3、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态环境文化宣传工作 高校巡回展览、漫画、圆锁、革除陋习 我们一直把高校作为培育生态环境文化工作重点单位。 2003年6月起,我们在驻呼各高校深入开展“革除陋习、天天环保”主题活动。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以院、系、班为单位纷纷成立学生环保社团,积极开展“革除七大陋习”活动和“绿色环保10件小事签名承诺”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并带头从10件小事做起,在校园内大力倡导绿色环保新风尚。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保学院团总支开展为期一周的“保护母亲河-革除陋习、天天环保”漫画作品展,共展出学生作品170多件,参观人数达到9000多人次。 从2004年3月9日起,在为期一个月的“保护母亲河月”系列活动中,我们组织驻呼各高校开展“同饮一江水、同护母亲河”大学生漫画作品大赛、主题征文比赛,同时举办“保护母亲河行动主题讲座”、“生态环保科研成果展”、“野生动植物标本展、古生物化石展”、“大学生环保艺术作品展(‘天天环保’废弃物艺术作品、环保服装模特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大学生漫画作品展”等系列活动。我们和自治区环保局联合开展的“内蒙古自治区‘九五’以来大型环保回顾展”(120块展板),用50天时间在首府地区22所高校巡回展出,参观展出的大学生达到30000多人次。 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全区大学生对绿色文明理念的体会更加深刻,参与生态环保事业的热情更加高涨。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从校园走进城市社区、走向农村牧区,带动了更多的以不同的形式投身保护母亲河行动、投身生态环保事业。 4、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革除陋习活动 我们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革除陋习活动。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小孩长到12周岁时有过圆锁的习惯,这一习惯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的一种不良习惯。为了革除这种陋习,我们在广大青少年尤其是12岁的少年中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破除圆锁陋习”活动。一方面召开各种形式的主题队会、座谈会,帮助他们深刻认识圆锁陋习对青少年、家庭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又推出了“小树和我过生日,我和小树一起长”主题活动,进一步扩大影响、巩固成效。我们号召全区广大青少年破除圆锁陋习,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每年栽种或认养一棵树,并定期对小树进行养护管理。2002年6月1日,首府地区500名12周岁少年和部分家长来到内蒙古青少年生态园,栽下了一棵棵生日纪念树。全区各地青少年也纷纷在保护母亲河日、植树节、六一儿童节、建队日等特殊日子到当地的生态园、少先队纪念林等处进行栽树、认养、管护。这种形式新颖、参与性较强的活动不仅引起了青少年的浓厚兴趣,也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