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间做了具体规定;转发了民政部《关于民政基层单位民主评议行风实施办法》;按照市纠风办的要求,把民政工作的职责范围、办事程序、政策规定、收费标准、服务时限等在市人民政府网站《政府在线》栏目上进行公开,并积极接受群众的咨询,截止目前,共接受群众咨询邮件8封,均在一个工作日内回复完毕,受到群众的好评。二是创新公开方式。将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的基层单位作为民政部门行风建设的窗口单位,设立办事窗口,将能够公开的事项全部进行公开。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将统一组织的集中捐款、捐物情况分2期在《日报》上进行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参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为群众解决热点、焦点问题40余件,当场答复不了的,也均在10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和解决,有效的为群众解决了难题。三是突出公开重点。公开过程中,注重突出重点,特别是一些群众比较关注的问题,如城市低保的有关政策、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婚姻登记和殡葬收费标准等全面公开,保证了热点、焦点工作的公平、公正。在今年的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实行“安置政策、安置计划、考试考核成绩、安置结果”四公开,大大增强了工作透明度,充分体现了安置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保障了退伍军人的合法权益,今年接收的394名城镇退役士兵有196人选择了工作岗位,198人选择了自谋职业,社会各界反映较好。 (二)严格依法行政。局机关和局属各单位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加大了对民间组织的监督检查力度,联合教育、财政、公安等部门开展执法大检查,共查处非法民间组织12个,纠正民间组织违法行为30余起。二是与税务部门加强了对福利企业的年检,全市共有51家福利企业审查为合格,较好地促进了福利企业的快速发展。三是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政局、公安局和卫生局共同制定出台《弃婴收养管理办法》,规范收养登记程序,明确弃婴的合法监护人和送养人,保障了弃婴的合法权益,全年共办理收养登记121例,登记合格率达到100%。四是认真贯彻《婚姻登记条例》,着力提高登记水平,截止目前共办理婚姻登记5555对,登记合格率达到100%。五是加大殡葬管理和执法检查力度,开展殡葬执法宣传周活动,对6个重点乡镇、100多个村庄进行殡葬宣传和执法检查,有效地遏止了乱建、乱埋、乱葬等问题,火化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三)提高办事效率。我们以维护政令畅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目标,在坚决办、立即办、想法办上下功夫,求实效。一是制定出台了《关于狠抓工作落实的意见》,明确了局党委决策落实的办理时限、责任单位及考核办法,树立起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工作作风,做到该办的事坚决办。二是各窗口单位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目标,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办事规程,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能办的事立即办。今年设在行政服务中心的民政窗口共办理审批项目27件,将办事人所需准备的材料由10份减少到5份,并均在两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等单位设立服务窗口,使群众进一个门就能办理完所有的手续,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在农村经济协会审批过程中,我们做到由坐等审批转变为上门服务,由先审批再成立转变为先培育再审批,由死守规定转变为从实际出发的“三个转变”,进一步放宽了对农村经济协会的注册资金、会员数量、办公场所等要求,对达不到登记条件的还实行“备案制”,做到难办的事想法办。 四、做好为民服务文章,注重行风建设的实际效果 加强行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增强为民服务本领、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扩大为民服务成果。今年以来,广大干部职工始终把“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作为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一)坚持以民为本,做好为民解困工作。通过深入调研、多方协调,以市政府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根本上解决了困难群众最需要、最关心的问题,从明年开始,全市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以财政供养为主的新型农村五保供养机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将由现在的156元提高到180元,救助水平逐步提高。今年1—10月份,共保障城市困难居民7.4万人次,发放保障金453万元;救助特困群众5500人次,发放救助金90多万元,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开展了“慈心一日捐”活动,加大了劝募力度,共接受各类捐款269.1万元。成立了市慈善总会,对100名特困高考新生每人发放1500元助学金,通过北美华侨联合会对20名一年级特困学生,每人每年资助1200元助学金,较好地保障了贫困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二)落实双拥优抚政策,保障优抚对象合法权益。为扎实做好双拥工作,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大力实施“社区拥军”,进一步拓展了双拥共建领域;以服务为宗旨,积极为部队办好事、解难题,协调有关部门为部分驻莱部队解决了通水、通电、通路等问题,并向部队赠送电脑14台,价值7万余元。优抚对象是人民的功臣,为切实保障他们的生活,严格落实《关于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为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金1500万元。结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在乡“三老”优抚对象建立起医疗补助、医疗减免、住院费按比例报销、大病救助“四位一体”的优抚医疗保障制度,为重点优抚对象减免和报销医疗费用150多万元,有效地缓解了他们的医疗难问题。 (三)充分发扬民主,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证广大群众的基本民主政治权利,在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我们与组织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选举,整个换届选举工作~顺利,选民的参选率达到92.6%,“两委”成员交叉兼职和书记主任一人兼比例分别达到83.2%和90.5%,均比省里要求高出10个以上百分点,换届后减少村干部816名,减轻农民负担250多万元。5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在进行视察和审议后,给予高度评价。在完成换届选举的基础上,指导基层修订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制度,在全市基本建立起运作程序规范、工作协调有序的村民自治新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村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水平。 (四)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民政基础
设施建设。民政服务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政服务设施建设的水平。针对民政基础设施投入少、基础差、档次低的实际,在先后投资1800万元建设市老年公寓和军休干部活动中心的基础上,又投资500万元建设了市社会福利院,投资600万元的市流浪儿童救助管理中心已经开工建设。投资450万元兴建的总面积为XX平方米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也已经投入使用。社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投资300万元,建设了面积3800平方米,集公寓、娱乐于一体的社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基本实现社区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通过不断加大改造和建设力度,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市民政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提升了社会福利事业的档次和水平,为更好的开展服务工作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 (五)擦亮文明窗口,局属各单位的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战役纪念馆为扩大爱国教育基地的作用,投资200多万元改陈布展,不断丰富陈展内容、完善展示手段,大力推行“六个一”服务,叫响了红色旅游品牌,对部队官兵、中小学生和老年人等免收门票,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殡仪馆、蟠龙山公墓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素质工程”,严格执行五项服务承诺,全身心地为丧主服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市光荣院通过开展“比孝心、献爱心”服务活动,为老人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救助管理站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较好地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截止目前,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17名。福彩中心加大销售力度,今年已经销售6400万元,为福利事业发展筹集了更多的福利基金。优抚医院、军干所、军供站等单位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全方位地为优抚对象、军休老干部和部队官兵搞好服务,有效地巩固了军地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做好促进发展文章,全力提升服务水平 今年以来,广大干部职工按照“围绕经济抓服务、搞好服务促经济”的思路,积极参与、支持、服务于经济建设,努力优化发展环境,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局党委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重点工作来抓,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广泛联系招商资源,积极捕捉招商信息,落实奖惩措施,全员参与招商。截止目前共引进招商项目13个,完成招商引资任务313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63.9%。 (二)全力支持经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协会。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发挥协会的龙头带动作用,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齐头并进闯市场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们采取优先发展优势行业、降低准入门槛、主动上门服务等多种措施,积极探索推行“协会+公司+基地+农户”和“支部+协会”模式,较好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协会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发展农村经济协会163个,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汶源姜蒜协会组织农产品加工出口,实现利税800万元,促进了周边近万亩姜蒜基地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 (三)致力服务经济建设,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基本单元,是优化发展环境、搞好服务的第一窗口。针对老村居遗留问题较多、情况比较复杂、矛盾比较突出,影响城市发展环境的实际,在基本完成“城中村”集体资产改制、科学合理划分社区范围、建立社区组织的基础上,围绕整合城市资源、促进新型社区建设,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理清了推进城中村开发改造、建设新型社区的思路,积极推进“城中村”综合改造,努力拓展社区服务,搭建起城市管理平台,优化了城市发展环境。 今年以来,尽管我们在行风建设和优化经济环境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些不足和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行风评议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努力把行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开创全市民政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