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敬爱的家长们:
大家好!
我是二七班邵唯一的家长。
今天,很感谢程老师给我这个机会站在讲台上和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关于孩子成长教育的话题,我感到万分荣幸!也感谢各位老师一直以来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是你们诚挚的爱心、朴实的作风、勤奋好学的精神,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使他既学会了读书,又学会了做人。今天我受老师地委托跟大家共同交流一下教育孩子的几点看法,只是自己一点浅薄的认识,不正之处还请大家谅解和批评。
我个人认为,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只有了解了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其次要善于和孩子沟通,在上次家长会上,听了程老师讲她跟女儿交流与沟通的方法后,我也尝试着用这种方法,不主动去问孩子当天在学校的行为,而是先讲自己一天中都做了些什么,结果,孩子听不完我的故事就开始争着、抢着跟我说他在学校的事情,就这样我轻而易举的了解了孩子一天当中的学习和生活。
现在的孩子自主性比较强,作为家长我很注意倾听孩子的声音,对人对事的看法想法,也和孩子对一些事情进行探讨交流,这样无形中就拉近了与孩子之间地距离,孩子也愿意和我沟通交流。我认为要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大有收益。虽然这种结果并不是立竿见影,但我们也须努力,这种努力会使孩子受益终生。作为家长,每个人都企盼着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作为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但孩子们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办大事,但求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结果,但必须重视过程。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我首先做的是安慰,帮他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婉言告诉他在以后的考试或作业中不犯类似的错误,通过上述做法,我感到儿子比过去更踏实、更虚心了。
做人是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几点做法,简单归纳为“五心”:
一 、培养孩子的爱心
有道是:“人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一个孩子成绩再好,如果缺乏爱心,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将会失去意义。记得在“5 12”四川大地震时,我和儿子一起到社区捐款,在网上捐款,我们每天都关注着灾区的最新消息,每当看到电视上报道施救的感人场面,我和儿子就激动的泪流满面,他还说:“妈妈,咱们去灾区当志愿者吧,去帮助灾区的小朋友,”看着孩子天真而真诚的眼神,我更是泪如泉涌,这眼泪饱含了激动和感动,我被儿子七岁的爱心深深的打动着。就这样,爱心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而我对儿子的付出,他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那次我生病,做了个小手术,孩子看到我一脸痛苦的样子,眼中含着晶莹的泪花,像个大人似的过来摸摸我的头,问我还疼不疼,还叮嘱我不要乱动,鼓励我要坚强要勇敢,给我喂饭喂水,就在这一瞬间,我感到没有了任何疼痛,是儿子的爱心帮我驱走了疼痛,孩子所做的这一切,印证了我对他的爱心培养是成功的!在孩子心中播种爱的种子,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爱护一草一木;爱自己的教室和校园,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和老师同学;等等等等。家长朋友们,爱心是从小培养的,也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培养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用爱心浇灌的小苗自然会茁壮成长,也会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教育得法,水到渠成。
二、培养孩子对自己要有自信心
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不断进步离不开自信心,孩子的自信来自于家长的每一次支持和鼓励,支持和鼓励越多,孩子自信心就越强,成长就越快越全面。唯一是从五岁开始学拉丁舞的,那个时候他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孩子,所以学动作时,接受能力相对较差,但是我对孩子有信心,同时也鼓励孩子对自己要有信心,信心决定成败,正是由于我和儿子双倍的信心和共同的努力,孩子在六岁时,参加国际标准舞全国公开赛中,获得了幼儿组和新人组的两块金牌,我深深的体会到这两块金牌里面承载了坚定的自信心。所以,家长朋友们给自己的孩子多一次竖起大拇指,让我们的孩子自信的说:“我能行!”
三、培养孩子要有责任心
责任心对国家、对事业、对家庭、对孩子都极为重要。一个人没有责任心,将来是不会有所作为的。假如,由于我们教子不当,让他们从小对家庭没有责任心,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对父母没有责任心,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对集体没有责任心,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对社会没有责任心,目无法纪,我行我素;对国家没有责任心,只图享受,不讲奉献;对事业,没有责任心,只求安逸,不取上进。那么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不能再糊涂,不能再抱怨,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做一名家长的责任,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营造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
四、培养孩子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孩子的宽容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它表现为对别人过错的原谅和包容,这种感情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情感的健康发展,以及对于孩子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孩子从家庭进入学校,这就意味着开始独立地进入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孩子怎样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孩子在受了欺负、受了委屈以后。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做,这是我们经常遇到而又必须及时处理好的一个现实问题。一个班有八十多名学生,老师照顾不过来很正常,同学之间有小矛盾也很正常,孩子在一起玩耍时,打打闹闹的事经常发生,这种磨擦、打闹的处理过程也是孩子学会与人相处的课程之一。但是孩子毕竟年幼,是非观念尚未明确形成。尤其是现在有些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伙伴,在家倍受父辈、祖辈的宠爱,有的孩子性格就偏执,而且自私。在同伴中稍有不如意,或恶语相击或拳脚相加。另有一些孩子,因为受到父母过分的呵护,反而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在粗暴、骄横的孩子面前不知所措。因此,我们作为家长,应当正确引导孩子处理好他们之间的纠纷,并把它看作是对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孩子健康的人格、提高分辨是非能力的重要时机。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学校里受了委屈,父母感到很心疼,大多数家长都会这样对孩子说:“如果你被别人打了,不要还手,可以去告诉老师,让老师去批评对方。”但仍有个别家长会这样教育孩子:“首先,你不要去惹别人.如果别人来惹你、打你,你就狠很地还手。”其实,我们不能把这个问题简单地以“以牙还牙,以怨报怨”来引导孩子,而应该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角度来正面教育孩子,而不是从负面去误导孩子,如果这样错误地来处理同学之间的纠纷问题,那么,长期以来,这种不良思想将在孩子的心中根深蒂固,就像一颗炸弹,等到具备一定的时机和情境时,就会随时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非常的可怕,此时后悔已晚!因此,教会孩子学会宽容和理解,不仅是为了孩子今天能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是为孩子将来的幸福打基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