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重阳“吃鸡进成年”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秋高气爽,金菊笑绽,丹桂飘香,正是健身和进补的最好节令。在这个传统佳节里,人们照例要举行插茱萸、喝菊花酒、药物进补等健康有益的节俗活动。
重阳节俗折射出我国人民与瘟疫疾病作斗争的精神。古代人把重阳节称为茱萸节或茱萸会,可见对茱萸这味传统中药的重视,借此吟诗作赋的更不在少数。唐诗人王维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佩茱萸囊或茱萸插头,古人说是可以辟恶气,抵御初寒。侵害身体的晚秋寒气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因而,能够驱风逐邪、稍积祛寒的茱萸被喻称为“辟邪翁”。
现代,重阳以菊为内容的活动比起古代有过之而无不及。金秋九月习称菊月,在万菊纷繁、丰色多丽的重阳节,处处可闻氤氲芬芳,沁人心脾的菊香。独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内涵。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寿客”、“不老草”。每年重阳节,人们习惯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赋菊诗,重阳节真是名副其实的“菊花节”。
在同风共俗的闽南和台湾民间,人们习惯在重阳节这天进补,不管是鸡鸭鱼肉还是其它食物,大都喜欢用“十全大补”药剂炖煮,以致大小中药铺临到重阳节就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增设摊点专卖“十全大补”药剂。
此外,当地还有一个独特有趣的“吃鸡进成年”的节俗。这天,年届15岁的少男少女,都要进食一只补药炖熬的全鸡,男的吃雄鸡,女的食雌鸡。尽管时下吃鸡成为人们的家常便菜,但是这一古老的遗风依然强盛不衰。
重阳节气候不冷不热,最宜携亲伴友出门郊游登高,既游览了山野秀色,又锻炼了身体。各地还时兴组织开展群众性的登山活动,培养人们了解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品德,也体现了人们奋发向上登攀的进取心,赋予节日新内容。重阳节,华夏大地习习吹拂着益处多多的保健风,的确值得拈笔蘸墨,赞之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