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全校家长会上的发言
2024-11-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就一个目的:如何更好地把孩子教育好。我先说一下我们学校这学期是如何做的。首先是抓养成促成绩。利用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经行爱国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学习习惯教育等,同时还通过手抄报、征文等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落实。二是抓常规促成绩。对我校教师的业务常规,我们落实了间周检查制度,及时反馈,真正做到了不备课不上课。本学期学生的单元过关需要家长签名,希望家长积极配合,你也了解一下你孩子的平时学习效果,别到了年终考试没评上三好学生,才对孩子发火,注意功夫在平时。三是抓课堂促成绩。我校开展了构建高效课堂的课堂实验,叫响了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并且也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刚才受到表彰的那16位老师,就是佼佼者。特别是杨茂会老师,虽然已经58周岁,但是仍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今年又接了一年级语文的教学任务,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工作热情,今年教师节被我镇授予“功勋教师”,同时还有三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教师。王富菊老师、李敬美老师、臧艳菊老师无论在教学质量还是班主任工作中都起到了表率作用,其中王富菊、李敬美指导的经典诵读《弟子规》荣获我镇一等奖,这在我校是个很大突破,也是良好开端。我个人也荣获了“新泰市优秀知识分子”称号。今年我校先后有12位教师晋升职称,这也必将有力推动我校的大力发展。近年来,在杨校长的领导下,我校校容校貌、教学质量等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发展,我校今年也荣膺“年度发展单位”。
下面就家校共育,家长应该如何做谈六点我个人认识,不当之处,请各位家长批评指正。
1、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孟母为了教育孟子曾经三次搬家,择邻而居。有句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做为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追求与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这也正是言教与身教必须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比如,我校这学期开始实施站队放学,要求家长不要堵在校门口接孩子,但是好多家长自己都没做好;还有送孩子的时候,一定把孩子送到教室里,更有甚者给孩子背着书包。
2、给孩子一个恰当的目标定位。孩子的个体是有差异的,孩子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各不相同。知子莫若父,你的孩子你最了解。孩子在哪方面有潜力,有多少潜力,要各位家长正确定位,切忌好高务远,不切实际。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某某怎么样怎么样,你怎么不行?”这就是典型的“瞎比较”。
3、优秀是鼓励出来的
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实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到医院去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什么?母亲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下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的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母亲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凳子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我,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的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母亲流下了眼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老师说了,你并不是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的时候,母亲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一下子也舒展开来了。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儿子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儿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上。母亲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上,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的。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意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老师点到儿子的名字。她有点不习惯,临别时就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母亲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回家的路上,母亲抚着儿子的肩膀,心理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很满意。班主任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的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和儿子说过,她相信儿子能考取这所大学。她的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母亲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屋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自己并不是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您能欣赏我……”
此时,母亲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家长你是孩子的第一位班主任,也是孩子终身的班主任,你不要只看结果,应该更注重过程教育,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俗话说得好:留金留银,不如留给孩子一个好习惯。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
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我国儒学泰斗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小学阶段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
4、陪孩子一起读书。真正的教育是无痕的教育,是环境的教育,是父母身体力行的教育,而不是过多的教诲与训斥,某一种意义上说,说教往往是无用的。
陪孩子一起读书,意味着你可以走近孩子的心灵,再也没有比这样的模式更加有效的了。我们经常会发现,什么时候与孩子的关系好,什么时候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的关系糟,什么时候的教育就容易失败。明智的家长总是能勇敢地选择了“与孩子一起读书”、“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这恰恰是化“代沟”为“代桥”的有效手段。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可以定位人生的方向。
经常读书的人不会乱说话,言必有据,每一个结论会通过合理的推导得出,而不会人云亦云、信口雌黄。
经常读书的人会思考,知道怎么才能想出办法。他们智商比较高,能够把无序而纷乱的世界理出头绪,抓住根本和要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拒绝盲目,他们做的每一步都是深思熟虑过的。
结合我校开展的“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三好活动,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有意思的活动,其中有一项是到明年春季进行“书香家庭”评选,面向我校的全体学生、老师家庭。主要标准是家庭藏书的多少,阅读情况以及使用情况,评选出“十佳书香家庭”。采取个人申请,学校实地查看、拍照等方式评选。
5、要摆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我们部分家长现在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把学生送到学校就是学校的责任,至于孩子在学校学的怎么样,与同学们相处的怎么样,从不过问,也从不在乎,对自己孩子的个性、习惯也从不给老师交流,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也从来不管。如果一个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只靠学校教育,得不到家长的配合,这种教育是不成功的。如果家长都不顾自己孩子的将来,那么当老师的也只是操闲心,甚至还出力不讨好。
6、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家长要经常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各位家长,教育孩子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也是你们责无旁贷的义务,让我们从现在起,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齐心协力,共同创建一个家校一体的育人新模式,为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身体健康、知识渊博、人格高尚、品行端正的现代化有用人才而继续努力!
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