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体认
——研修日志一
小学课文《生命生命》是台湾作家小林子的真实写照。生命话题从小就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可我一直以为谈生命教育属于空中楼阁,所以以前对生命教育的话题不感兴趣。
后来一次厦门之行的听课,张文质先生组织的生命化作文教学,使我改变了初衷,原来在课堂上也能实施生命化教育。新近学习的远程研修《生命价值教育理念与学校科学发展》更让我反思生命价值的体验。
教育实质上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成长细节,用北京广渠们中学吴校长的话就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
关注生命绝不是造作,热爱生命绝不是口号,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怎样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呢?
我曾亲眼目睹了教师为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对学生进行“批判会”,教师忍受不了尊严受侵犯,于是发动了在班级里的一个“认错会”。显然,老师已经把这样的学生当成“敌人”,挨批的学生心里是怎样想的呢?也许是愤怒,也许是悲伤,却又无可奈何!我思索着关于生命价值的含义,这位同学真得无可救药吗?真得需要兴师动众地批判吗?
我联想到另一位善待学生的农村小学校长。学生犯错了,他从来不把学生叫进办公室,也不当众批评他的学生。他把学生请到校园一角的凤凰树下,与学生进行诚恳地交谈,直到学生心悦诚服地认错,这不就是对生命教育的捍卫吗?
如此鲜明的对照,让我清醒:“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深刻而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吴校长语),所以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否从生命的高度认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命价值。
生命的灵魂在于自我觉醒,而觉醒有赖于老师的唤醒!有赖于对生命价值的体认。
反思教育细节
——研修日志二
“一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并反思教育中的细节,才会走向成熟、卓越。”窦桂梅老师如是说。
我的体会同见,为什么教师讨论会教师不喜欢发言?为什么听课评议教师不敢发言?为什么当老师怕别人听课?每当我听完一节课,总喜欢与老师面对面坦诚的交流;每当我上完一节课,我就及时进行反思,反思教学的细节,撰写“教学评析”、“教学反思”,甚至教学实录,谋得教学真谛。这样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积累,当我们反思的案例启迪新的行动时,反思就成为有效的劳动,所以朱永新先生倡导“暮省”。教育工作亦然,教师不深入学生之中,难以获得真知灼见,校长不深入课堂就难以把握教学的现状,所以近几年倡导“局长校长进课堂”。真实的课堂能促进教育细节的反思,从而有利于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德育入课程
——研修日志三
很少有人把德育与课程联系起来,谈到德育总是思想教育或者教育活动,殊不知,课程才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
如果回避课程,只谈外在的教育,虽然也能够引起师生的短暂的注意和重视,但是外在的不稳定因素存在,仍然容易被改变。昨天提倡成功教育,今天提倡素质教育,也许明天又提倡愉快教育。
德育如何才能入心?这必须有一种内在的东西支撑,这就是课程,只有通过课程才能深入地开展德育工作,以前所说的德育渗透学科教学无疑是正确的。德育是有形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只要学生走进校园,所见校园环境是德育的外在表现,而课程则是发自内心的教育,只要学生走进课堂,学生每一天在吸纳自己所需的养分,就能成就每一个人的文化。
伟大的学校标志
——研修日志四
《校长的别样风景》里谈到伟大学校的五十个标志,给予我们启示,比如校长和学生在学校散步;校长宣布,假设学校让学生选择是否继续留校一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愿意;一个学生为校长带来了三明治,仅仅是因为他曾经听校长说过,他喜欢什么口味的三明治。
学校五十个标志,看似寻常小事,实则反映一所学校的校风,这些充满真情的小事值得传诵,它是人与人真诚的友谊,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感到温暖。学校是我家,学生们愿意呆在学校,家长愿意帮助学校,老师愿意无偿服务学生,一种文明向上、其乐融融的校园生活呈现在大家眼前,这无疑是伟大的学校。
xx.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