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起源介绍

2025-01-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不知不觉的我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节,下面作文库小编精心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介绍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七夕节的起源介绍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古代的典籍中很早就有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大载礼记·夏小正》说:“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也就是说,至少在汉时,人们已经注意到织女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以七月显得最为突出。而此时织女、牵牛只是天上两个星座的名称,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

  到了东汉时期,无名氏创作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从中可以看出,牵牛、织女已是一对相互倾慕的恋人,不过诗中还没有认定他们是夫妻。到了南北朝时期,梁代的萧统编纂的《文选》中,《洛神赋》有一条注释:“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时“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相会的情节,已经初具规模。

  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一会。”

七夕牛郎织女是什么星座

  牛郎星正式的中国名称是河鼓二;它和其他几颗星合成一个星座,叫天鹰星座。织女星正式的中国名称是织女一;它和其他几颗星合成一个星座,叫天琴星座。星座的名字和划分都是从西方引进的。

  织女星(Vega)即天琴座α,中国民间和天文界简称织女星。它是北半天球亮度仅次于大角的明星,也是北半天球最亮的早型星。虽然它从1953年以来一直是光电测光和MK光谱分类的标准星,但多年的测光研究表明它是一颗变星,蓝、黄光波段变幅达0.08星等,不过它变星分类问题和变光规律尚待深入探讨。此外,它的视向速度也有显著变化。织女星光谱分类为A0V虽比天狼甲星的A1V早,但表面有效温度9,660K却比后者的9,970K低,而半径同典型A0V恒星比较又稍大,可见织女星的演化过程似乎已经离开初始主星序。通过探索火箭和高能天文台-1号卫星已发现了来自织女星的软X射线,1979年发表的研究得出0.15~0.8千电子伏的X射线光度约每秒0.3×1029尔格(太阳在同一波段的光度约小于每秒0.01×1029尔格),这可能反映织女星存在星冕。

  牛郎星和织女星是两颗象太阳那样的恒星,它们也是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

  牛郎星和织女星离我们可远着呢!牛郎星是16光年,织女星是27光年。它们之间的距离也十分遥远,是16光年。

七夕

  卢殷 【七夕】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

  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

  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李群玉 【感兴四首】

  昔窃不死药,奔空有嫦娥。

  盈盈天上艳,孤洁栖金波。

  织女了无语,长宵隔银河。

  轧轧挥素手,几时停玉梭。

  李白 【拟古十二首】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

  客似秋叶飞,飘飖不言归。

  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

  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

  元稹 【相和歌辞·决绝词三首】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见,故心终不移。

  那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

  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

  对面且如此,背面当何知。

  春风撩乱伯劳语,此时抛去时。

  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

  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

  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杜甫 【牵牛织女】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