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日记的重要意义

2024-12-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雷锋只走过短短22年历程,但他的思考,他的追求,都被他用诚挚的心写进了日记。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他却留下了几百篇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充满着理性思考的日记。平实朴素而简练生动的语言,信手拈来却恰到好处的修辞,极富感染力。

  现在雷老更愿意提及的,是雷锋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日记。在日记里,为数不多的图文并茂的一篇,是他在当司机时所写。雷老清晰地记得,在日记本上,雷锋画了一张精细的地图,上面标注了哪里路窄,哪里坡陡,哪里急拐弯。

  “即使是在司机这样平凡的岗位上,雷锋都是尽心尽力地去钻研。图画在本子上,其实更是印在他的心里。”雷孟宣说。

  与新中国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轰轰烈烈的事迹相比,雷锋的故事略显平凡,似乎桩桩件件都是小事。然而,正是由于这些小事在日记中的不断积累,才真正体现雷锋精神在本质上的升华。

  1960年10月底,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把雷锋暂时借调到沈阳,到军区工程兵所属各单位作“忆苦”报告。在雷锋出发前,军区政治部为了能进一步了解雷锋的成长过程,要求雷锋把自己的日记带上,并安排摘抄分发给军区政治部党委委员阅读。

  不久,《前进报》总编辑嵇炳前协同新华社军事记者佟希文和李健羽前往军区机关了解雷锋的事迹,他们在雷锋作报告临时住的办公室里,偶然发现了雷锋写的日记。就是这次偶然,促成了《雷锋日记》于1960年12月1日在沈阳军区机关报《前进报》上首次以一个版的篇幅摘录发表。

  雷锋去世五个月后,雷锋的日记再次被要求整理出来。1963年4月,《雷锋日记》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这也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雷锋日记》。一共选辑了其中的121篇,约4.5万字编辑成书。根据一个公开的数字表明,《雷锋日记》光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就印刷了160万册。

  之后,《雷锋日记》又不断被再版了几十次,甚至“漂洋过海”到了国外。据1973年统计,当时就有28个国家,用外文翻译出版的《雷锋日记》《雷锋诗文集》,共有英文版、法文版、日文版、朝鲜文版、泰文版有32种。

  现在的“80后”“90后”们,更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的。对于雷锋精神,他们开始有了更深刻的解读。“尽管现在3月5日不再重现昔日挂条幅扫大街的热闹街景,但这也是一种进步。‘学雷锋’不能是一阵风一句口号,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当乐于助人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后,当我们每个人都心怀爱心后,那么每天都是‘学雷锋日’。”

  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谁像雷锋一样得到如此广大中国人的共鸣,雷锋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也是新中国历史上在各地拥有纪念馆最多的人物之一。

  雷锋,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还成为一种象征、一个文化符号而走向世界。美国《时代周刊》介绍:“雷锋品牌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