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导思想
主动而不是被动的进行高中新课程标准改革,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研究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验与高考衔接的问题;要抓住新课改理念这个纲务因材施教、校本开发这个本;把学生的接受性、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性、研究性学习。
二、工作要点: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贯彻教研计划。
◆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本年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备课组为新教材每章节配套单元测试卷两套,每模块配模块测试卷两套,每个老师要根据本班的情况每章节配试卷一套。作为校本开发。
◆制定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
◆ 找出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 拟定作业或练习要求、订教辅材料。
◆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 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做好学科段考、模块的复习、出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评价工作。
◆积极开展均衡教研活动,认真落实本组教研,以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备课组要积极探索选修课的教法,学法与考法,逐步建立并稳定本学课有特色的选修课。
◆抓好本年级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的教学,有针对性培养学有余力,学有特长的学生,并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真正做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三、模块的课时分析
模块①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安排三个小节内容,教学约11课时,其中1.1集合----4课时;1.2函数及其表达式---4课时;1.3函数的基本性质约3课时.实习作业1课时,单元测试1课时,一共13课时.模块①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安排三小节,教学约8课时,其中2.1指数函数---3课时;2.2---3课时;幂函数—2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一共11课时,模块①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安排二小节,其中3.1函数与方程约--3课时;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约--4课时,模块复习、测试与讲评约---5课时.每周利用综合实验课,作为校本研究.即第八周下半周进行模块①考试.
模块②第一章《空间几何体》安排三小节,其中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约--2课时;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约--3课时;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约--3课时.实习作业—1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一共11课时.模块②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安排三小节,其中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3课时;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3课时;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3课时.阅读测试约---3课时,全章约12课时.模块②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安排三小节,其中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2课时;3.2直线的方程---3课时;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3课时;阅读与单元考试---4课果,一共12课时.第四章《圆与方程》安排三小节,其中4.1圆的方程—4课时;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4课时;4.3空间直角坐标系---2课时.研究性学习—2课时,校本开发---10课时,模块复习与考试---4课时.学期结束时进行模块②考试.
具体安排
时间内容备注9.1-9.3学法指导9.3-9.8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9.10-9.15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法9.17-9.22单调性与最值、奇偶性、实习、小结9.24-9.29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0.1-10.6(9月月考、国庆放假)10.8-10.13对数与对数运算、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0.15-10.20幂函数10.22-10.27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10.29-11.3几类不同增长的模型、函数模型应用举例11.5-11.10期中复习及考试11.12-11.17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11.19-11.24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线面平行判定与性质11.26-12.1线面垂直判定与性质小结12.3-12.8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
12.10-12.15直线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小结12.17-12.22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2.24-12.29空间直角坐标系、小结12.31-1.5期末复习1.7-1.12期末复习1.14-1.191.21-1.26复习及期未考试(元月15日—腊月16)2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