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2025(精选32篇)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2024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xx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演绎的能力,培养起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发现班内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后进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差,部分学生在解题时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不少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所数学知识,能够很好的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相应的数学思想,积累丰富的教学活动经验,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继续做好培优工作,并做好配套工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学生。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多边形,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习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的继续学习。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8章:多边形本章是在学习了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主要内容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的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多边形内、外角和的公式,正多边形铺满地面的道理及其组合。难点是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和说理。本章由瓷砖的铺设导入,研究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到运用相关性质探索拼地板的问题结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第9章:轴对称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近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本章是在上学期《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基础上的继续,主要内容是调查的两种方式,抽样调查与普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重点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体验偶然中的必然,学习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难点是认识随机事件偶然中的必然,认识大数定律,分析随机事件中成功的概率,认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与陷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中特别重视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的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探究中进行。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二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11、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2024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自然数、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背景。
2.通过身边的例子体验自然数与分数的意义和在计数、测量、标号和排序等方面的应用。
能力目标:会运用自然数、分数(小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从实际中体验由于需要而
再次将数进行扩充的必要性。
情感目标:1.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以面对面互动的形式,完成合作交流,培养良好的与人合作的精神,感受集体的力量,体验成功的喜悦。
2.从具体的例子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自然数和分数的意义及运用自然数、分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用自然数、分数(小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小学里,我们学习了自然数和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部分的内容:从自然数到分数。
二、新课过程
用多媒体展示杭州湾大桥效果图,并显示以下报道: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于20xx年6月8日奠基,这座设计日通车量为8万辆,全长36千米的6车道公路斜拉桥,是中国大陆的第一座跨海大桥,计划在5年后建成通车。
师问:你在这段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它们都属于哪一类数
学生很快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后,由上面这几个数,师生共同得出自然数的几个应用:
⑴属于计数如8万辆、5年后、6车道 ⑵表示测量结果如全长36千米 ⑶表示标号和排序如20xx年6月8日、第一座等显示以下练习让学生口答
下列语句中用到的数,哪些属于计数哪些表示测量结果哪些属于标号和排序
(1)20xx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xx所。 (标号和排序 计数)
(2)小明哥哥乘1425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然后乘15路公交车到了小明家。(标号和排序 标号和排序)
(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国银行大厦高368米,地上70层,至1993年为止是世界上第5高楼。 (测量结果,计数,标号和排序,标号和排序)
做完练习之后师:随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然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了。如
(1)小华和她的7位朋友一起过生日,要平均分享一块生日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18)
(2)小明的身高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单位,应怎样表示(1.68米)
由于分配和测量等实际需要而产生了分数(如第(1)题)和小数(如第(2)题),它们是表示量的两种不同方式,分数小数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分数可以化为小数,因为分数可以看作两个整数相除 如35 =3÷5=0.6,13 =0.333…反过来小学里学过的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如0.31=31100
三、典例分析
利用自然数、分数的运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1 (多媒体展示)详见书本合作学习第1题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帮助小惠合理地安排时间,在列算式之前,首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从温州出发到21:40在杭州上火车,这一段时间包括哪几部分时间 (2)市内的交通和检票进站要花30到40分钟,这两个数据在计算时用哪个数据(3)最迟的含义是什么
由一学生回答,而后给出解题思路 用自然数列: 400÷100=4(时)
21时40分—4时—40分=17时 用分数列: 400÷100=4(时)2123 时—4时—23时=17时
由上题可以看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通过自然数和分数的运算得到解决。 例2 (多媒体展示)详见书本合作学习第2题
师: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哪几个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生:有销售总额度,发行成本,社会福利资金,中奖者奖金
他们之间的关系:销售总额度=发行成本+社会福利资金+中奖者奖金发行成本=15% × 销售总额度
(1)中奖者奖金总额:4000-15%×4000-1400=20xx(万元)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而后由一学生回答给出解题思路
思路1:在社会福利资金提高10%,发行成本保持不变,中奖者奖金总额减少6%的情形下: 销售总额度为:600+1400×(1+10%)+20xx×(1-6%)=4020≠4000 所以方案不可行。 思路2:在销售总额度不变的条件下,为使社会福利资金提高10%,发行成本保持不变 这时中奖者奖金总额变为:4000-1400×(1+10%)-600=1860(万元)
原来的奖金总额是20xx万元,减少了(20xx-1860)÷20xx=7%≠6% 所以方案不可行。
思路3:销售总额度=发行成本+社会福利资金+中奖者奖金 在这个式子中,由于销售总额与发行成本保持不变,当提高的社会福利资金等于减少的中奖者奖金额时,这种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所以问题(2)可以用如下算式求解:20xx×6%=120(万元) 1400×10%=140(万元)因为120≠140,所以方案不可行。
也可以用20xx×6%-1400×10%=120-140 算式中被减数小于减数,能否用已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来表示结果看来数还需作进一步的扩展,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在很多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自然数、分数还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实际的需要的例子,请举个例子(气温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表示,飞机上升5米与下降5米的表示等)
课内练习见书本1和2 (注第2题首先让学生了解一米有多长,再估计)
四、探究学习
1 .由于商场在搞活动,一件衣服的价格先上涨了10%,后又下降了10%,则此时这件衣服的价格比原价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五、小结
可采用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所学,然后教师补充的形式。本节课主要讲了自然数、分数的意义及会用自然数、分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2024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材分析:
初一数学七年极(下)要目: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三章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第四章多项式
第五章轴对称图形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课题学习测量不规则图形
课题学习包装盒的分类、设计和制作
该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导图与导人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设置如“回忆、思考、探索、概括、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等以及“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等活动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外语教学、信息技术、数学算法等等的阅读材料,用好它,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该教材练习题更是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教学措施:
第七章重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应用
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表现
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认真实施分层教学
第八章灵活运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能分析结果
理解解方程组“消元”的思想,领会“转化”的思想
妥善处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突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通法的教学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注意教材弹性
第九章进一步认识点、线、面、角
了解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的三种关系
初步理解平移的概念
平行与垂直的性质与判定
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概念引入多联系实际
尽量利用教具或多媒体设备
保持教材的逻辑体系
注重联系教材的文化背景
第十章了解多项式的的有关概念
能进行简单的多项式的加、减、乘运算
注重联系实际,为将来学函数奠定基础
让课堂内容生动、趣味化,从学生熟悉的背景引出概念
第十一章体会对称之美
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中的应用
认识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设计开放性很强的练习,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关注“局部”与“整体”的教学思维的训练
第十二章紧扣数据,抓住概念本质,紧密联系实际
对平均数、极差、方差的概念,注意把握教学的层次
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以形成结论
四、课程的教学过程要求我们:
i.课堂教学从:“复习——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ii.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iii.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iv.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
v.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五、注意事项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本册内容较传统,但教学方式不可以传统,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应当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第二周2.1二元一次方程组1课时
2.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3课时
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课时
第三周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3课时
第二章复习 2课时
第四周3.1线段、直线、射线2课时
3.2角 3课时
第五周3.3平面直线的位置关系3课时
3.4图形的平移 2课时
第六周3.5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5课时
第七周3.6垂线的性质与判定5课时
第八周第三章复习 2课时
4.1单项式、多项式 3课时
第九周4.1合并同类项 2课时
4.2多项式的加法 2课时
4.3同底数幂的乘法 1课时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4.3多项式的乘法5课时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4.4乘法公式 5课时
第十五周第四章复习 2课时
5.1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 3课时
第十六周5.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课时
5.3三角形 1课时
5.4三角形的内角和 2课时
第十七周5.5角平分线的性质 1课时
5.6等腰三角形 3课时
5.7等边三角形 1课时
第十八周第五章复习 2课时
6.1加权平均数 3课时
第十九周6.2极差、方差 5课时
第二十周6.3两组数据的比较1课时
第六章复习 1课时
期考模拟试卷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2024 篇4
科 目:数 学(七年级上册)
课 题:数 轴
课 时: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与温度计的对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合理利用新旧知识的迁移,借助形(数轴)来理解数,经历从实际(温度计)中抽出数学模型(数轴),从数形结合两个侧面理解问题,并有选择处理数学信息,作出大胆猜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现数学充满着探索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兴趣;能够在师评、生评、自评的影响下,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
重点
会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难点
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设计
说 明
一、引入新课
1、师:大家学过数轴吗?
若有学生产生疑问,则出示小黑板题目: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
0、2、1.5
(在数轴上标出0、1、2、3)
2、师:学上节课的时候,“数不够用了”,就出现了谁?
若生只答负数,后面教学“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时则通过有理数的“正数、0、负数”分类来帮助学生理解。
若生答有理数,则引导回忆有理数的“整数、分数”分类,再举相应的数例,后面将这些数在数轴上表示,以帮助学生理解。
评价学生表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入下一环节。
二、新授:
1、学画数轴。
让学生举生活中负数的例子。
出示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小黑板),让生读出其读数。
(温度计的读数绝对值不宜过大,便于作图时确定单位长度,本课中的数轴尽量使单位长度确定为1。)
师:想不想将它们也在数轴上表示呢?
师示范画数轴。
板书时,隐含强调数轴的三要素,在标注负数时,方法有二:一是与温度计比较;二是观察距离原点正(反)方向几个单位长度。
强调:负数从0向左写起。
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师:请将小黑板上的温度计读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教师口述例1。
师:将有理数分类时的例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师:是不是每一个有理数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板书“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出示例2,指名板演。
3、相反数。
师:观察–2和2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考虑:①数的表现形式;②数轴上的位置。
师小结,给出“相反数”的概念,强调“互为相反数”。
师:再举几组例子。
师生找朋友:师口述一数,生答其相反数。
师:相反数还有什么特点?再议一议。
师:有人不愿意了,“你们都有朋友,我好孤单!”是谁孤单?(师可提示谁不说正负)
特别地:0的相反数就为0吧。
4、通过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由生活中温度由–5℃、
–2℃、0℃、2℃的变化,结合小黑板温度计图,引导学生。
师:数轴上越往哪边数值越大?(侧放小黑板,温度计真像数轴)越往哪边数值越小?
师:试从数轴上指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思考:正数与0、负数与0、正数与负数的大小关系。
出示例3,指名板演,讲评。
补充:﹣5(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