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以及2025计划

2025-01-1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高三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以及2025计划(精选10篇)

高三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以及2024计划 篇1

  20__年里,本人任高三的历史教学工作,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年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1、认真参与教研:教研是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本学期学校大力倡导“一周一研”活动,本人一直认真对待,积极参与。通过集体备课讨论、一周一听评课、开研讨会等教研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思想观念、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等。

  2、认真研究高考: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指挥棒。我首先认真研究了近三年的xx高考试卷,特别是今年的高考试卷与往年比“稳”了哪些,“变”了哪些,特别是“变”(所做的调整)对我们的复习有关键的指导意义。其次是研究全国及其它省市的高考试卷,注意和我们试卷对比、分析,从中总结出命题、组织答案的一些规律,以便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

  3、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考试大纲):在现在多种版本教材的情况下,课标是专家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我们复习只有紧扣课标才能做到少做无用功,才能少讲精讲、短时高效。考试说明是对高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方面的具体说明和要求,我们深研考试说明能把握住高考专家的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命题思想,从而使我们的复习更有针对性、时代性、高效率。

  4、认真尝试撰写论文:在这方面以后有加大力度,要多尝试、不怕失败。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研究和制定教学计划:经过我们组老师集体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切合我们实际的高三第一轮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使计划更切合实际,更适应学生复习。

  2、认真编制学案:根据“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案必须提前半周定稿,提前准时发放到学生手中。依此特点,我们组实行了分组编制、集体审阅,既保证了集体备课又保证了教案学案的同步。我们的学案编制技术稳步上升,很多已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上发表,争取以后向精品化方向发展。

  3、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把握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要备学生、备学法、备教法、备学案等,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经验和不足,以使自己在教学中不断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提高。

  4、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学法,写好教案和反思:一轮单元复习,注意基础知识的整理和综合,注意归纳单元结构和单元特征,注意历史概念的解释和重点、难点的概括。注意基础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和比较。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重点难点透彻化。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融会贯通,形成历史知识的主干。

  5、认真研究测试题,做好考试总结:坚持“精选、精炼、精讲”,不搞题海战术。练习注意做到难度适中、立足基础、典型新颖、题量适中。特别要注意下大力气在网上搜索最新颖的试题。课后作业是复习巩固的重要手段,但是要想使作业起到良好的效果,作业量一定要适中,如果作业量过多,需要消耗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就会感到厌烦,疲于应付,那么,他们就不会认真对待,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每次考试既要能检验学生的水平,又要便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考试成绩出来后,要全面仔细地分析总结,特别是联考或统考要让学生知道整体水平,以便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6、 认真辅导,抓优补差:辅导能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提升能力。我们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他们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xx班学生基础薄弱,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找两生谈话,对症下药,找出症结所在,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7、认真组织学生写好课堂小结,充分利用小黑板优势:坚持把每堂课的课堂小结写在小黑板上,让课代表安排学生轮流进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提升了书写等方面能力,效果很好。

  8、认真批改学案和每周一测:要想上好课,必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后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而研究学生的最好方法是批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案作业,为此我们把坚持每堂课前一天的晚自习批改学案形成惯例,保证了课堂的有效和高效。我们历史组坚持每周一测,及时统一改卷,总结得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应试技巧。

  通过半年的教学,我感到最大的满足是教和学之间的互动进入一个良好状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xx班成绩稳步上升。总之,在我们历史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高三上学期的一轮复习工作现已顺利完成,已经落实了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案设计的“知识梳理”板块,学生在落实过程中,只填空,冲淡了对知识的宏观把握,容易忽略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效果不太好。

  2、预设的历史学案学生一开始比较认真,后来随着各科发放学案,学生时间上的压力增大,部分差生存在应付现象,材料题出现放弃现象。差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3、课堂展示环节学生用时过多,影响了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进度。

  4、有时“基础概述”在课堂上变成了新课,用时过多,课堂容量变小,教学目标难以当堂完成,课堂压力加大。

  5、学生普遍感到历史材料题比较难,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测试时失分比较严重。

  6、学生对基础知识缺乏整体把握,概括能力需提高。

  7、xx班学生卷面普遍比五中班差,需强化规范试卷。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2、针对xx班基础差的特点,认真研究如何上好复习课,如何增强针对性、有效性,注意综合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小组讨论法、列表比较法、自学法、表演法等)。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力争通过复习让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3、自己也要多看书报、新闻等,密切关注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关注现实生活与历史史实的联系和比较,以适应文科综合高考命题热点切入的特点。多作题,多创制原创试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命题能力和周密思维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答题技巧。

  4、每周增加文科综合测试,放在周六下午进行,定时交卷,及时批改,通过考试带练动复习,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规范试卷的习惯,以便让学生早点适应高考试题。“把平时练习当高考”,认真训练;“把高考当平时”,轻松应考。

  5、每天在早读和晚读时巡班,引导、带动学生复习历史。

  6、注意加强对“培优补差”生的辅导力度,争取多谈话及时了解动向,单独准备套题,让他们限时交上来,更准确地采取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措施。

  7、高考中整体难度呈降低趋势,所以我们的练习应降低难度,增加新颖度,树立学生高考前的信心。

  反思高三历史教学,还有其它很多不足,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取得的成绩很有限。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我们的学校名声,也为了我们教师自身更好的发展,我们将更加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将落实进行到底”。敬请领导、同行对于我们所没有想到的工作上、方法上的不足和粗陋之处积极给予点拨和指导,我们将不胜感激。

高三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以及2024计划 篇2

  第一轮复习结束后的学情 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初步做了基本知识的细化和深化。但是当题目是切入一定的历史阶段,涉及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时,普遍出现了存在答题不全、思路放不开的现象,从而影响得分不全。还表现下列问题:

  1.基础知识概念,内涵掌握不到位,制约了学科能力的提高。

  2. 审题做题技巧不熟练,做题能力有待提高。对复杂材料的的解读这一关依然薄弱。 从平时测试来看,部分学生不适应综合测试的题量,掌握不好答题节奏。忙于做题,不求质量,审题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书写不太规范,这些现象要通过实战训练,及时调整,才能胜任高考。

  转眼间距离高考只有九十多天了,为了更好的做好高考复习工作,第二轮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指导思想

  1. 第二轮(第二学期)进入专题复习与综合考试相结合。要精选专题,紧扣高考内容,抓紧高考热点与重点,授课时脚踏实地,讲透内容;通过测评,查漏补缺,既提高解决综合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又能调适心理,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

  2.加强学习,研究,注重学生、教材、教法和高考的研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考试中历史科备考方法和措施,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历史试卷,树立以教研求发展,向教改要质量的思想。

  3.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和管理。做到“精细化的备课,精品化的授课,精选试卷”的要求。还要充分发挥各位历史教师的群体智慧,特别是有高考经验的教师。大家分工合作,多研究,多交流,既要集体备课又要主要配合不同班的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历史科的特点,切实做到“一天一小练,一周一大练,一月一综合测”。这可以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积累临场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补救措施,强化复习效果。

  4、做好辅导工作,作为科任,要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高中历史复习的指导思想。通过历史复习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学好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基能,以及其中的历史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纲要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历史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抓好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把握的历史对象的性质和处理历史问题的基本常用的历史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类比与推理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历史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法,奠定必备的“四基五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奠定学习历史的能力,使历史科的复习更加高效优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考试说明,在整体上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重要的定义定理不但要掌握结论,还要掌握相关历史的思想方法,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意高考热点,重视历史的应用和历史思想方法的渗透,以拓宽历史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三、教法分析和教学具体措施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是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习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和定理、公式的辨析比较,灵活运用;力求有意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历史语言的表达形式,推理论证要思路清晰、整体完整。

  2.学会分析。首先是阅读理解,侧重于解题前对信息的捕捉和思路的探索;其次是解题回顾,侧重于经验及教训的总结,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

  3.高考试题将课本知识进行了综合性处理,即在知识网络交汇处命题,因此在复习时,不但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还要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4.以“错”纠错,查缺补漏,反思错误,严格训练,规范解题,养成“想明白、写清楚、”的习惯,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谨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注重书写过程,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加强历史思想和历史方法的应用。

  5.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复习中讲、练、评、辅的时间追求历史复习的最佳效果,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精心准备,讲评到位,做到讲评试卷或例题时:讲清考察了哪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用到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哪些是典型错误,是知识逻辑、方法、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加有针对性,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高三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以及2024计划 篇3

  为我校学生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特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考情、教情、学情,制定有效的备考策略,力争让我校历史学科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具体实施方法

  1、把“三纲二题”作为复习的基本依据。

  第一、“三纲”即课程标准、20xx年考试大纲和20xx年考试说明。

  第二、“二题”即20xx年全国高考历史卷试题和20xx年全国各套高考历史卷。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考效益。

  第一、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要有计划性(周四、周六上午)。

  第二,优化备课方式。集体备课要实现由备教案向备学案的过渡,由备教学内容、备知识梳理向备教学实施的过渡。

  第三、优化备课内容。要认真关注三情(考情、学情、材情)、三态(原生态知识、衍生态知识、动态知识)、三生(尖子生、边缘生、学困生)等问题。

  3、依循“五步式学案导学模式”进行课时复习,提高课堂效益。

  第一步为“复习旧课”。主要通过检查提问进行。

  第二步为“依案掌握要点”。首先,解读课标,明确要点。其次,结合教材理解记忆学案“知识概括梳理”部分的内容。再次,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板演、默写、互查互评等活动进行展示交流。

  第三步为“问题质疑讨论”。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问,通过合作学习或者由老师帮助解决疑难。

  第四步为 “知能拓展提高”。通过优化处理学案的“知新整合”完成。

  第五步为 “巩固反思感悟”。通过优化处理学案中的“达标测评”,在精练中巩固成果,升华认识。 依循此模式进行复习时,要分块落实“知识概括梳理”部分的内容。

  4、优化训练过程及讲评课模式,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第一、精心选题。选题的基本依据是“三纲二题”;选题应以“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视角)题型为主。

  第二、仿真训练。训练要采用限时、闭卷的形式;要使用答题卡(选择题)和答题纸(非选择题)。

  第三、精心批改。限时训练应做到逢练必批,逢批必记。

  第四、上好讲评课。讲评课的一般模式为“自我矫正——精评新练——自我完善——典题记录”。

  5、加强规范化训练,保证不因规范化问题而无谓失分。

  第一,注意审题的规范。选择题要审清主题、题干和选项;非选择题要审清限制语、求答项和相关背景材料。

  第二,注意答题程序的规范。应在做完Ⅰ卷后及时涂卡,不能全部试题做完后再涂;在做非选择题时,不宜跨题或跨问答题等。

  第三,注意答题纸使用的规范。书写时不要超出答题区域;要将答案与题号和各小问的序号对应好,以防错位;选做题应先写题号等。

  第四,要注意书写的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以及语言的术语化等。 针对实高高三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特制定以下计划: 附一轮复习计划:

  复习进度:(基本按照历史教研室意见,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微调,备课组保持统一。)

  复习方法:

  1.充分发掘利用一轮复习资料《创新方案》,完成相关填空和练习,掌握基本知识;

  2.备课组组织编写知识点复习讲义,帮助学生梳理基础、夯实基础;

  3.每周利用自习课进行一次限时训练,及时反馈,提高能力;

  4.课前检查,进一步夯实基础。

高三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以及2024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立足新课程标准,实事求是,探索适合自己学生的教与学方法,贯彻新课程理念,突破巩固基础、培养能力的核心目标,努力在20年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二、审查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教学应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卷)文科综合》教学大纲和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的主要材料。考试大纲是备考和复习的重要依据,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是为了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体现高中新课程计划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

  20年是新课改后高考的第一年,所以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新课改其他领域的高考试题,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和应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下的学习知识,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提倡研究性学习,强调“从历史中来,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历史原则,从而提高他们的知识能力

  三、复习方法

  1、日程:

  2、复习思路:巩固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功。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重点,复习单元内小题目,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拓展,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好单元清理,选择习题,说话谨慎,及时点评,争取每节课留出时间让学生记住一些重点知识,巩固课堂上的知识。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法,在单元内进行小题目。一个单元完成后,进行单元总结和测试,每个模块完成后,进行模块通过测试。

  采用四个环节:读、说(听)、练、评:

  第一个环节,——阅读:利用正常上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根据学习计划,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带着问题阅读。在此基础上,明确单元与班级的逻辑关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他们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组织化、网络化。

  第二部分——讲(分析):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逐步形成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同时,要为考点拓展知识,教师要多做培训,突出重点,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培训——:课前复习结束后,要及时选择典型试题进行测试和反馈,可以采取一节课一个小培训(课内培训)的形式,及时巩固实施。练习后,答案一定要检查分析总结。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部分——评语:包括老师的评语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每次单元测试和模块测试后,老师都要重点点评。教师在点评习题和试卷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点评解题方法,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基础知识不仅包括具体的史实,还包括规律性的知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类。掌握基础知识,要贯彻“完整、准确、新颖、精细”的原则。“完整”是指复习要全面,考试大纲中的任何知识点都不能遗漏。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强重点;“准确”是指对知识的.准确记忆、理解和解释;“深刻”是指对历史现象、内部关系、规律的深刻理解;“新”就是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去理解和巩固历史知识;“精细”就是注重细节。近年来,文科综合试题启发了我们对细节的关注。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调查非常细致,在细微的药方中表现出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针对高考,实施新课程理念,改变课堂模式。

  1、改到底,不培养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教师注重帮助学生组织思维层次,引导思维方法;边说边练,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没有用知识教学,就没有用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无料。如果不在课堂上教授材料,学生将无法形成处理材料的能力。

  3、没有对纯知识进行梳理和分析,没有对高考考点及其要求进行解读。

  每节课都要有考点讲解、试题复习、考试情况预测和模拟训练。用高考的感觉和要求指导教与学。否则就是严重的教学失败,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高考很多是老师讲不出来的,要求学生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不是老师一个人能培养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2)执行常规

  1、认真备课。

  精心编写教学案例,优化整合不仅是细节,更是高考、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环节。

  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度是分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递进的,不同层次的学生素质也是不同的。因此,实施分层教学和梯度推进可以被中低年级学生所接受,高年级学生的发展可以提高所有学生。

高三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以及2024计划 篇5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全面复习《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内容,然后进行专题复习,进行高考备考工作,以备战20xx年6月份高考。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授课7节,授课时间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备课小组集体的力量,力求有最优的教学方案。

  5、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和恐惧,保持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使学生以自信、积极的情绪状态备考。

  6、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认知历史的基本方法。

  7、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高三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以及2024计划 篇6

  一、复习简要回顾

  (一)整体情况回顾

  始终遵循教研室一轮复习的指导意见及进度安排,并结合我校高考备考方案及学生实际情况,以课本为根本依据,以“考纲、考点、考题”为导向,以优化教学程序为手段,全面梳理主干知识,侧重于“夯实基础,构建网络”。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层次性的原则,在复习教学中注重结合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运用发散思维,正逆思维,求同存异思维加强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定期的进行检测、反思、总结,帮助学生不断的查漏补缺,进行自我归纳错题整理和提炼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网络,有效避免知识的零散记忆。

  复习中,起点低一点(低中见高)、难度小一点(小中见大)、要求严一点(严中求实)、密度大一点(密中求质)。训练题做到了既要起点低、类型全、覆盖宽,还要有层次,按照“忆—导—测—评—补”的步骤,考练结合,注重滚动复习,以点带面打好基础,做到每一个知识点复习到位,无遗漏。按照学期初的教学计划如期完成了一轮复习并在期末唐山统考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复习可取之处

  1、准确定位复习思路。

  2、集体统一备课和个别交流相结合。

  3、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4、抓住一切实际,加强辅导推进工作

  (三)、复习存在的问题

  二、暴露问题

  (一)学生方面

  1、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欠缺:主干知识掌握不准确,考试中不能准确再现,排除干扰项,不能准确表述主观题;另外知识贮备不足,对课本之外的知识了解太少,且不能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排除;

  2、阅读材料、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就是审题出现偏差,部分题目部分学生没能依据材料分析,而是依据了所学或是脱离材料想得过多,导致做题偏差;还有的试题无法准确提取问题及材料的有效信息,从而转化成真正的解题能力。

  3、规范意识不足:审题、表述不规范。尤其是审题,时间、问题的限制词不明确,导致来源错误、要点不明,层次不清,表达不严;另外不能使用学科术语答题,无效文字太多。

  4、部分概念不清:史识、史论、古典主义不会;有些概念掌握不准,考试中想不到,不能灵活运用解题。

  (二)教师方面

  1、教学思路:

  从一卷答题效果反馈出我们的学生应对难度大、灵活性强、选项间辨识度小的题目的能力还不足。反映出我们平时对选择题难度的选取上还应该进行适度的调整和完善以及对一些与课本主干知识相的课外内容补充不足。

  2、备课情况:

  因前段时间要保证完成教学进度对于每周应该进行的思捂总结环节基本上让学生课下完成,没有安排具体时间进行,而且检查力度、督促力度不够,致使部分学生这个环节因时间问题基本没进行。另外在试题组织上也存在问题,多角度考查知识掌握情况、变换题型做的不够,致使学生灵活应变能力不足。

  3、课堂利用:

  通过本次考试反映的情况看,我们对课上时间的利用的深度还不够。具体表现就是对知识的拓展引伸还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讲评课,学生作用还要充分发挥,找出问题,分析思维过程、做题思路,教师主要发挥引领、点拨、总结的作用。

  4、辅导推进:

  反映的问题就是对推进生的辅导力度不足,具体表现就是班级中一些总成绩比较靠前的学生,或是平时历史成绩不错的学生这次考试历史成绩较低,制约了总成绩。

  三、第二轮复习计划

  时间安排:20xx年x月xx日—x月xx日确定通史复习+套题训练专题为主,套题为辅的复习。

  复习是高考复习备考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建构网络、总结规律、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熟悉高考的重要阶段,复习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的好坏。通过专题训练和学科内综合套题训练(每次专题训练后,都要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发现问题,讲评要注重错因分析,注重思路引导,注重方法传授,注重思维发散,顺利实现知识迁移,完成知识向能力的成功过渡。

  四、明确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的角色

  复习不同于复习,因此教师在复习中要适当地转换角色。教师在复习中要当好一名指挥者和策划者。所谓指挥者,即要指导学生干什么,怎么干,知识要精讲,课堂上要少讲、多引导、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所谓策划者,即要教师要精选试题,每一次训练、测验都要在时间上、难度上,内容上做周密的计划与安排,争取使每次训练,达到好的效果,使学生有效地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提高复习效率。

  (1)老师带领学生研究解题:教师要科学准确的传授知识,用自己的教学技术教给学生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和规律。要讲思想、讲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讲题做到四个层次,即讲清——让学生听懂、会用;讲透——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讲活——追本溯源,在变化中发展;讲魂——抓住本质,道法自然。落实“三不”“三必”即:学生会的不讲,不讲学生也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疑难问题必讲,方法思路必讲,思维过程必讲。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解决好“为什么是这个答案”的问题。

高三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以及2024计划 篇7

  一、教学时间安排

  1、2月份完成选修3、4的复习

  2、3--4月完成二轮复习

  3、5月初--中旬进行热点复习

  4、5月中旬--5月底:回归课文,落实课文基础,尤其是课文中的习题

  5、6月初,对做题方法的总结(课件已做好)

  二、复习框架

  1、选修3、4

  给学生提供知识结构以自学(这是高二学习的内容,学生比高一时要重视,因此,知识结构相对完整),重点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目标部分,配以自编练习。

  2、二轮复习

  共分13个专题,每个专题4节课。做如下安排:第一节课,按政治、经济、文化、人物、战争、改革、遗产等子目要求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第二节课,教师根据一轮复习中学生体现的知识盲点做查漏补缺和拓展延伸。第三节课,讲评配套练习。第四节课,讲评历史组集体汇编相关新题和经典题目,重点是选择题。

  3、热点复习

  与政治学科的时政相结合,引入历史,对热点进行剖析,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时政,学以致用。

  4、回归课文

  每年高考都有4--8分的考查点来自课文的非正文部分。利用课文提供的相关材料,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又培养学生的阅读材料的能力。

高三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以及2024计划 篇8

  课堂教学指导思想:

  重视基础永恒不变;体现一定探究性;强调有效性。

  其中,探究性贯穿于全过程:每节课设计12个问题,该问题要创设情境;要体现重点难点、能够起到归纳整理、能够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要有头有尾(除开放性题目外,要有答案)

  备课上课:

  要联系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环节:基础知识→问题探究→思想升华;慎重取舍知识点;稍微向深处挖掘;经常进行知识点联系;提醒学生上课记、写、看;每一节课至少要让学生微笑一次,珍惜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其中,历史人物评说,在精神道德方面(思想升华)考起来可能性较大(爱国主义、求真求实积极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进步观念、正确的国际意识)

  方式方法或者注意点:

  依据江苏课标说明和08考试大纲,凡是考纲中“认识”的知识尽量全部整理成问答题

  跳远题尽量做(跳高题已经不多);

  学生做过的经典问答题都要求整理在专门的历史主观题积累本上,并有计划的默写检查;进行滚动式默写,默写不过关必须有说法,默写必须有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江苏各地5月试卷尽量让学生做,掌握答案,课间、三餐时间前后、午休前,夜寝前皆指导学生怎么背历史,有耐心,尽量少斥骂学生,多口头说教与鼓励,用多种方法刺激学生的历史学习激情,让学生喜欢老师。

  坚决贯彻市教研员思路:

  专题性要加强;进度不要快;第一轮一定要打好基础。按照历史学科规律教学(重点知识一定要补充全、强化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学生一定要抄下来);

  苗子生

  目标锁定高三6班约15人、高三3班5到8人;多谈心,经常刺激其神经;作业特殊化。

  课程进度

  20xx年1月1日前完成第一轮复习;

  20xx年3月10日前(一模)完成第二轮复习;

  20xx年3月15日(一模)到5月15日进行20xx届广东、山东两省地级市试卷和江苏各地08届高三期末、一模、二模、三模试卷(约30套)练习;

高三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以及2024计划 篇9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习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下学期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等。

  二、复习进程——三轮要求

  (1)时间安排:20xx年3月-4月。

  (2)复习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习可采取四步复习法

  第一、“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近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复习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习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习资料、复习专题相关的教材,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习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思考题等。

  第四、“测试和讲评”: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1)知识欠缺;(2)能力欠缺;(3)审题失误;(4)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重犯。

  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

  (1)时间安排:20xx年5月

  (2)第三轮重点放在热点复习,安排四次模拟训练。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高三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以及2024计划 篇10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习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下学期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二、复习进程——三轮要求

  (1)时间安排:20xx年3月—4月。

  (2)复习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习可采取四步复习法

  第一、“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近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复习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习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习资料、复习专题相关的教材,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习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思考题等。

  第四、“测试和讲评”: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

  (1)知识欠缺;

  (2)能力欠缺;

  (3)审题失误;

  (4)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重犯。

  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

  (1)时间安排:20xx年5月

  (2)第三轮重点放在热点复习,安排四次模拟训练。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