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认识》评课稿(精选27篇)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1
听了郑**老师执教的《6和7的认识》,我收获良多,这节课有许多地方都是值得我学习的。纵观整节课,郑老师的教学始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体现了课改精神,准确把握教材、学生年龄和学习心理,把枯燥的数学教活了。这节课的亮点很多,下面我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
一、活动情境有效、有趣。郑老师在这节课中创设了以解决“兔子、蝴蝶”带来的问题为活动情境,并以这个情境贯穿了整节课,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写一写、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闯关,既有趣,又引人入胜,学生在这样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知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贯彻了新课标精神。
二、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这节课在教学6和7基数含义时,老师利用主题图“师生打扫教室”来展开学习。通过让学生数一数的方式数出图中人、物品的数量,让数学更贴近学生。郑老师还注意挖掘主题图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认识6和7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老师让学生用6和7说一句话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性,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从而紧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在动手操作、观察中感受数学。郑老师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借助直观操作、观察来进行教学。整节课中,有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等方式,让学生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抽象提升6和7的数的概念,帮助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和探索性。
四、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重视对课堂纪律的调控。一年级的学生自主性差,注意力持久性差,为了克服这个缺点,郑老师创设了以动物闯关游戏来激发学生好胜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课堂中能注意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以小组为单位,画智慧花,比赛哪一小组又得到智慧花,“小眼睛看黑板”、“谁收小棒收得又快又安静”、“特别棒的习惯”等评价语,及时制止了学生爱动、坐不住的缺点,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上,为顺利完成本节课预定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外部条件。同时,老师还很注意一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书写习惯、数数顺序习惯等。老师的语言也富有儿童化、趣味性,把学生的手指比喻成小小魔术棒,富有趣味。
五、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在观察主题图部分,能加强对数数的指导,先数什么,添上什么就是多少,这样引导学生学会了按方位顺序和类别进行数数,渗透了有序的数学思想。
六、及时评价,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成功的乐趣。学生完成一项任务,郑老师都是及时热情地予以肯定和鼓励,如“真是聪明的孩子”、“很会学习的孩子”等,孩子们获得了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1、数主题图的方法,老师能引导学生逐步从无序到有序,重视学法的指导。我是这样想,能不能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来数数,先数前面5个学生,加上老师是6,再加上门口进来的一位学生,就是7;也可以先数前面5位学生,加上门口进来的一位学生是6,再加上老师是7,体现数法的多样化。
2、基数与序数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难点,能不能在教学数鱼缸之后,用学生自身的实例来进一步说明两者的区别,比如可以让7位学生站成一排,让学生从在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的7位同学举起手,第7位同学往前一步等,让学生体会、理解7与第7的不同,也就是基数与序数的不同,这样可能更容易突破难点。
《6、7的认识》评课稿13
听了刘老师的课,感觉刘老师和蔼可亲的教态和语言,和孩子的距离很近,课堂气氛很融洽,整堂课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孩子掌握知识牢固,下面谈谈自己听课之后对于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1)我们教授任何知识,都是由于所求,并不是单纯的讲解、传授。就像这节课的知识,孩子已经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表示长度的单位,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毫米、分米乃至千米这样的单位,是因为生活中有的物体的一些量的表示需要用到这样的计量单位,所以我们才需要学习。所以,在这节课上,刘老师没有中这样的知识冲突,也就是使得学生没有这样的学习这些新知识的欲望,这点需要考虑。
(2)记得以前在看一位老师授课《米和厘米的认识》时,把这个感知的过程和身体联系起来,知道米是同学伸开胳膊时两臂的长度,但是厘米就是食指的一个小骨节,那么在这一节课中对于分米的感知,就是食指和拇指张开的开度,而毫米的感知更是要通过厘米以及不足一厘米的感知。
(3)知识需要在认知冲突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更需要通过新知的学习建立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这点在板书的时候就比较重要。刘老师的板书使得知识点明确但是却没有显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贯串,需要考虑改动一下。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2
听了练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节示范课,这认为它的示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练老师能尽努力地结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首先,这些小朋友都才刚入学没几天时间,纪律性较差、好奇心又强,练老师能抓住这一特点采用非常柔和的语言与小朋友交流,能不断用鼓励的语言表扬学生,不但很好地组织了课堂教学,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充分的.亲切感。
其次,练老师能根据小朋友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很用心地寻找了一些小鸟、小鸭等小朋友喜欢动物作为素材,并用了猜谜语、拍手游戏等等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练老师能尽努力地体现新课标新理念。
首先,能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比如:老师出示体温汁、尺子等实物进行教学。
其次,能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规律。比如:一样的数相减等于0;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等等,这一些都是指导学生自主发现出来的。
三、练老师还尽努力地体现我们学校的课题精神。我们学校有两个省级课题,一个是“指导-自主学习”,比如说上面一点提到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规律。另一个是“生命化教育”这个课题,练老师能尽量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比如设计的一道开放题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效果很明显。
以上三点是练老师尽努力去做,而且做得还不错,今后我们也应该要这样做。可是我个人也有两个观点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探讨。
一、小学数学课堂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对于一年级小朋友尤为重要。比如:让学生猜硬币时,可以适时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不乱花零用钱。又比如:讲到抓青蛙时,应该进行安全教育等。
二、为了的课堂教学能更有效些,我们在选题时是否能把内容安排少一些?比如本节课只安排“0的认识”是否更妥?“0”的意义不但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物体的起点或者占位置的作用等让学生理解得更深更透一些是否更有效?还有,“0”这个数字在十个数字中是最难写的,是否在写法的指导上能指导的到位一些,让学生写得更漂亮一些呢?合理的选题与课堂的有效性是否也紧密相关呢?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3
今天,听了李xx老师执教《6和7的认识》我感触很深,这已经是我听的第三节课了。李老师上课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课堂上老师的自如,学生的踊跃发言,值得我反思,许多地方是值得我学习的。
1、创设贴近学生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节课自始自终围绕着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复习旧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理念。老师利用了一个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师生打扫教室”来开展学习,这虽是一个普通的情景。但蕴涵着浓烈的师生之情,以及讲卫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教师先让学生体会这种和谐的氛围,再进入主题,数出图中人、物的数量。在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的同时,也注重生活传递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2、数学学习需要活动,让活动进入课堂。本节课李老师安排了数一数、摆一摆、写一写、比一比、填一填五个活动,这五个活动贯穿于课的始终,且层层深入,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3、重视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
李老师通过小组之间夺星比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李老师多次使用这样的语句:“你真棒!”“你说得真不错”“你的想法很好!”“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些赞赏的话语,让一个个小家伙得意地坐下去,体会成功的喜悦。
两点个人看法:
1、教学环节还要重组,有关6和7的人物图、点子图、摆小棒、数等内容应该有序的安排。数字6和7应该在摆小棒后直接引出,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图中抽象出数,还有利于学生发现6和7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另外两次操作应合并为一次,节省时间。
2、有关序数和基数的认识做得还不够。7缸鱼第7缸有什么不同,没有落实到位。同时序数和基数的认识是本节课的难点,应该更深入点,可以设计一个游戏环节,利用班级的现成资源如7位学生站成一排,第7位小朋友…,前6个小朋友……等活动来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序数和基数的意义。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4
0的认识这一课,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先利用三幅画展示了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桃子吃光的过程,首先盘子里有2个桃子,吃了一个,还剩一个桃子,又吃了盘子里就没有桃子了来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再利用直尺来说明0的另一个含义——起点;然后教学0的写法。
这课的教学重点: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而教学的难点在一个是0表示起点的含义一个是0的写法,可以0虽然简单,但是却是所有数字当中最难写的。
陈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课的把握上非常到位,目标设定十分清晰,教学思路明确。
这节主要有以下优点:
1、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教材先通过小猴吃桃子这样一个有趣又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0在生活里可以表示没有,并且在课的后面又回归,让学生说一说,你在生活里还哪里发现了0.?学生在数学语言的表达过程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加深自己对0的理解。
2、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渗透了一一对应了数学思想。
课的伊始,教师有效利用主题图,2个桃子用2表示,1个桃子就用1表示,0个桃子就用0表示,渗透数字与东西相对应的一一对应的思想。
学生在认识0的认识的过程中也感受了0与其它数字之间的联系,充分体会0表示没有意义。
而且教师的教学并不仅仅停留在此,当学生知道了0表示没有了的时候,教师就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东西用0来说一句话,在活动中完善对0的认识。
3、理清难点,重视书写教学。
陈老师一开始就知道0难写,所以这节课给了学生很多的练习书写0的时间,首先教师示范写,学生数空写;接着学生练习描着写;再者让学生板演,其它学生当小老师评价;最后再让学生在本子上练习写。
在不断的练习与评价中,学生的0写得像模像样了。
但是,对于一位新老师来说,我作为一个过来人,还要提出以下的建议:
1、活动之前教师的要求的语言必须明确。
学生在用活动说0表示没有时,大部分学生说得不是很好或者不会说,其实教师的示范做用很重要,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我说到怎么样的程度才是说得完整说对了;
2、课堂语言可以再用丰富,可以再自信放开点些。
在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只是用到了很好、不错、很聪明这样的字眼,我觉得可以再丰富些,比如可以评价学生你的小眼睛真亮,能发现这个秘密、你的小脑袋瓜转得真快,想法真是新奇。
3、书写教学上的问题。
教学用非常专业的语言向学生讲述0的书写过程,但是正因为语言的专业,所以让学生难懂,而且重复多次,过于繁琐。
在展示的时候,都没有展示学生的好的方面,体现不出进步。
教学之路漫漫修远,陈老师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希望你继续努力,不要懈怠!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5
听了顾老师的这节课,从本节课的数学实践来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教学效果较好。
一、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10的认识时”,教师用一个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有一天,0——9几个数字娃娃做起了排队游戏。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他神气的对0说:“你呀,表示一个物体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了圆圆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泪,小朋友你能不能帮0想个办法呢?这样创设出学习情境课堂显得生动有趣,学生的积极性大大的调动起来。
二、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主题图中的鸽子与人物;教室里的小朋友;学具盒中的小花;计数器上的珠子,点子图、直尺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体个数或事物,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注重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读数、数数、写数,如在计数器上拨数,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感知数的顺序,用不同的方法数出10朵小花等环节都在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教学中特地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并用10来说一句话,火箭发射前的倒计时,马路口红绿灯的倒计时,这几个环节,让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对数概念的理解,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也使学生获得了用数学的体验。
四、注意从学生已有的'适应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这一课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如学生能口头数10以内的数,已经掌握2至9各数的组成,并能找到规律,有序地记忆数的组成。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在稍加指点和帮助,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说,自己做,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在教学数的组成时,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找到10的组成的规律,使知识规律形象的展现在脑海里,从而在把握事物规律的同时,获得研究事物规律的方法。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6
xx老师带来的一节《圆柱的认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扎实的功底让人佩服,她甜美有力的声音是我所羡慕的,接下来就来说说整节课的一个详细的评价。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胡老师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原有知识进行新课的引课,让学生有话可讲,每个人都能讲出原有知识的点点面面。从而引出圆柱这个图形,因为学生之前对圆柱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什么样子的图形是圆柱,只不过没有通过概念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学习,在学生说出圆柱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
二、新授新知
1.先从圆柱的构成开始教学,有摸一摸等方式对圆柱进一步的学习,感受到圆柱的底面是圆形的,而圆柱的侧面则是一个弯曲的面,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叫做曲面。对于圆柱的两个底面的面积计算是已经学习过的圆的面积计算,本节课就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胡老师在这个环节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体现了小组互动的教学方式对教学的重要意义。
接下来就是从学生的观察与发现中找出圆柱的概念,特别强调的是上下一样粗的要求,这样学生就不会搞不清什么样子的图形是圆柱了。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用问题“你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验证上下两个底面是一样大小?”此时学生就开始验证的过程,有的画线,有的测量,等等方式出现,此时也可采取同桌为小组交流的方式协同合作,胡老师这个地方忽视了这一点。然后是汇报验证的方法和结果,测量直径、滚动圆柱形物体(注意起始点),这样就能等到圆的周长相等,从而得出圆的面积也是相等的。然后以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判断哪个图形是圆柱。
2.教学圆柱的高,从两个高低不一的圆柱引出圆柱的高,顺其自然的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教师教学高的概念(上底面与下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学生回答到圆柱的高有无数条的时候教师这里可以问下学生为什么是无数条?而胡老师这个时候并没有深究。然后就让学生开始画高,学生在画高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演示。画好了之后有开始让学生自己测量圆柱的高,此时就出现了圆柱体的平放和竖直放等情况出现,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什么才是圆柱的高。
教师解释生活中的圆柱体的高,有深、厚、长等。
3.圆柱侧面展开,因为学生准备好了学具,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剪开之后展示,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开始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水到渠成。
三、归纳总结
从板书上总结本节课的学习,从认识圆柱体开始,学习了圆柱体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圆柱的侧面展开,对后面的圆柱的表面积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7
教师考虑到学生对0的认识并不是一无所知,部分学生知道0表示没有的意思,并会计算简单的有关0的加减法,因此设计该课教法时能从学生的实践出发,主要有如下特点:
1、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课本主题图。本课教材设计是先认识0表示没有的含义,再认识0表示起点的含义,接着教学0的书写,最后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由于考虑到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0,因此,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把本课教学内容编成一个有关小猴子的故事,把有关0的加减法的认识蕴涵在0的认识中。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对小猴子的情景很感兴趣,并且教学情景有连贯性,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没有打破教学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热衷于学习无需教师过多的组织教学。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本课教学中,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睛”,让学生观察小猴的表情,然后再采用帮小动物排队的动画形式呈现,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学习活动;其二创设了一个学生自由交流(谈谈在什么地方看到过0),你能想办法用桌上的文具、书包里的书或其它东西表示“0”等,这些想一想,动一动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理解和掌握知识。
3、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认数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之一,《0的认识》就突出体现了它的基础性、价值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0”在生活中的作用,特别是起点的理解中,老师让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门、黑板等来了解“起点”,加深“0”的两种含义,在体验中学习这一内容(0的意义)。
总之,感到学生学得认真、轻松,对0表示没有,又表示起点的意义掌握的不错。
改进:开学才半个月,学生们还没完全适应小学的学习,课堂纪律还要加强。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8
叶老师在传统教学风格的基础上,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注重强化知识点的训练,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同时又注重和学生间的平等对话,通过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和深高的教学素养把整节课演绎的十分精彩。
叶老师在10的认识教学中,通过认识10、数序、比较大小、数的组成和写数几个环节向我们呈现了一节优秀的常规课。先不说课本身的好坏,就看班级六十多孩子在课上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老师对孩子训练有素。即使是后排的孩子离老师比较远也能把小手放好不乱动,真的很不容易。因为刚刚带完一年级知道在开学两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帮助孩子养成这么好的习惯的确很难做到。
再说说教学中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盯着每一个孩子,观察他们的听课状态,并及时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专心听课。教师语言具有亲和力,声音不大不小,听起来特别舒服。
本次教研活动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这个舞台不一定多么豪华,台下也不一定有观众和掌声,只要有孩子们,有我们不断地耕耘,那么这个舞台就一定是最绚丽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把学到的业务用在自己的工作之中,而且我还会虚心向前辈请教,不断努力地学习、钻研,使自己的课堂真正显示出实效性,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走在教改之路的前沿。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9
“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倍”的概念十分抽象。这节课,李老师为了让学生要建立“倍”这一概念,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让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倍是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下面我分三个方面谈谈李老师的“倍的认识”这节课。
一、 微课新授,新颖有趣
现在科技发达,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很多的改变。在这节课中,李老师用微课进行知识的讲解,在微课视频中给孩子们讲解什么是倍?以及几倍的含义?看完微课后,问学生你知道了哪些关于倍的知识?在学生不断说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倍的认识。
二、注意数形结合,理解“倍”的概念。
在课上李老师非常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例如: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数水果,摆水果,圈水果,把“倍”的认识转化成几种水果的关系,使“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的个数入手,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接着李老师又让学生圈一圈三种颜色的圆片,从实物转化成寻找图形之间的关系,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这样的数学教学循序渐进,简单易懂,学生的学习既轻松又高效。
三、重视操作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经验,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整个探究过程层次分明,通过圈一圈,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李老师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之后安排了有目的的操作,从操作中积累活动经验,在有了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经验后抽象出概念、从而理解了“倍”的算理。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玩中学,学中玩。这节课学生不但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完整地建构“倍”的概念,有效培养学生用迁移,验证等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和操作等各种能力。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10
本周数学教研活动,我有幸听了曾老师《大数的认识》大数的写法一课。听了曾老师的课令我感触颇多同时得到了许多启发,这些感触和启发正是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一、注重知识的迁移,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
曾老师在教授亿以内数写法之前,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和巩固万以内数的写法。抓住了万以内数和亿以内数写法的相通点,让学生在回忆和巩固万以内数写法的过程中初步领会了亿以内数的写法,为下面如何正确写亿以内数做了很好的引导和铺垫。
教师在教授新课时应当关注新知识与已有知识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将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建立起自然联系。寻找到“最近发展区”,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花更少的时间掌握新知识。
二、重视方法的培养,寻求数学学习的规律。
曾老师在本课中很重视大数写法的方法教学。反复提醒学生亿以内数写法中应该找到关键字“万”,并做好标记。引导学生认识到“万”字之前是万级上的数,“万”字之后就是个级上的'数,借助数位顺序表由高级写起,从高位到低位一位一位的写。学生对方法的掌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解题速度,同时提高了正确率。
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于方法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并在总结方法的过程中探究对于数学某一知识点的规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学习中存在的的窍门和数学的魅力。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11
整节课下来,每个环节还算是清晰的;但从细节上面看,还是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
教学内容方面,检查ppt没有做到认真细致导致ppt出现漏洞,本来应该是5个珠子的,但呈现出来的时候是6个,致使在讲这一内容的时候未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板书摆圆片的摆法未能按照教材的要求,可能造成有的学生产生疑问,应该严格按照书本左边5个的形式来摆;鱼缸图阐述几缸鱼及第几缸鱼时没能很好地把握讲解方法,听了几位老师的建议明白了什么样的讲解形式才是学生最好接受的,也有点过于纠结这一难点,这一难点也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突破,它是渗透我们整个数字的认识的教学的,应该慢慢从平时中加强巩固;最后习题量不够,讲解习题时没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及完成。
个人本身方面,一节课声音一直处于一条直线,没能做到抑扬顿挫,在调到课堂气氛和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待加强;课堂时间方面掌握还是不够底,面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还比较嫩。
既然存在不足就要改进,听取指导老师及其他老师的建议结合自身及班级的特点,一步一个脚印进行改进。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12
听了刘老师老师的第二次课《毫米、分米的认识》,感觉舒畅多了,整体环节的设计基本上全部实现了教学的目的,感觉到是为了学生的学,来实现的我们的教,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我们的教学过程去让孩子去做一些活动,是让学生明白是在原有的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已经解决不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所以才进行分米和毫米的学习,这点是这次讲课改进最大的地方。
其次,整个环节设计的比较流畅、思路清晰,既达到了基本的知识目标又达到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情感体验。
再次,板书比上次清晰明了了许多,便于学生的学习、知识的梳理和回顾整理。
但是,在下午上了两次课,之后也有点小的疑惑,两次的公开课都是在下午第一节上的,孩子的情绪很不高,几乎一节课的时间没有投入学习,那这样的现象是需要老师来进行调控,但是时间又太短?下午来上一些科目的公开课,如何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上好课,还是需要我们所有的老师思考的一个问题。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13
观课主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与分析
主要亮点
1、常态的课堂、自然的课堂。
2、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践经验认识百分数。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自学理解百分数表示的具体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学起点把握较好。
3、体现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对课堂的生成处理得当。课堂中认识的百分数、深入研究分数与百分数区别时的实例均来源于学生反馈的资源,充分利用了课堂中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
4、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思、去议、去交流。课堂先后开展了4次小组交流或讨论,形式都比较灵活、自然,其中有3次班级反馈交流比较充分,在反馈中教师有适时追问和点拨。
5、重视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课堂通过学生收集反馈的大量的具体的实例,说其表示的具体含义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6、巩固练习和全课总结有新意、有深意。
7、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教师适时点拨,对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研究得比较深入。
存在的不足
1、教材在对百分数的定义进行描述时,呈现的三个实例百分号前面的数包括整数、小数,小于100的、大于100的,使学生认识各种情形的百分数,但课堂学生反馈和呈现的均是小于100的整数,其他情形没有涉及到。
2、小组讨论还可以优化。一是第一次讨论时重点拉近观察了2个小组,一组4人中只有1-2人进行了发言,且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成员在做自己的事情没有倾听;二是第2次小组讨论的问题“我们留下来干什么,为什么还要留下来”让很多学生迷糊,显得多余。
3、反馈了收集的百分数并说了它们的意义后,教师仅仅通过问学生“会读吗、会写吗、会说出百分数具体的意义吗”,学生说“会”,剩余的近30分钟时间都在研究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学生是否真的都学会了呢?一个设问能否真实全面反馈?差生是否真的掌握了?
策略建议
1、学生反馈中没有涉及到的百分数的情形,教师适时补充、完善,以认识各种情形的百分数。
2、小组讨论时注意分工,且注意培养学生在小组交流时倾听、补充、质疑的良好习惯。第二次小组讨论可以去掉。
3、问答之后,教师适时出示一组针对性的反馈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反馈练习结果,实现边学边练,真实全面地反馈学生课前自学的情况,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点拨和强调。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认为这节课许老师做的好的方面。
一、教师能深入钻研教材,基本功扎实,教师思路清晰,教学方法得当,问题具有启发性,层层递进,感觉很舒服。
二、课始,通过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不但让学生把两种图形做一个初步的比较,揭示出长方体是立体图形,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前让学生独立归纳总结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知识,学生对新知有了初步的认识。课上在老师的引导下逐一展示汇报,学生的回答很精彩,这一环节教师思路清晰,引导有法。
建议:
1、学生对面、棱、顶点的形成过程,缺乏知识。可以做实验,土豆通过一刀切,让学生观察并认识面,再切一刀,让学生对棱有了认识,紧接着一刀,让学生有了对顶点的认识,实验加深了学生形象直观认识。
2、学生的发言很精彩,但发言面不广,优等生发言的机会多。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15
一、 亮点
1.重点突出,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宋老师仅仅围绕1000以内数的顺序,首先按照一个一个地数,突出10个一是十;然后按照十个十个地数,突出10个十是一百;最后按照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数,特别是拐弯数数的时候,让学生借助计数器理解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能够做到重点突出,突破难点,学生学习效果非常好。
2.注重课堂教学的调控。在教学中,老师及时对课堂突发的状况进行调控。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能够随时关注学生听讲的状态,通过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迅速回归听讲。
二、建议
1.1000以内数的顺序,教师不仅要通过动态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到一个一个地数就是从个位一个一个地拨珠数数,一十一十地数就是从十位拨珠,一百一百地数就是从百位拨珠,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还要注意结合计数器,让学生感受到整数的计数规则“满十进一”。
2.课堂的导入还有待探讨。学生只是凭借生活中的经验感知,还是远远不够的。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需要借助直观的情境,直观地材料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直接让学生猜二年级的学生人数,再通过二年级的人数推理全校小学部的人数,以至于初中人数和高中的人数,这样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对大数的感知。因此,对于课堂的引入还有待思考和探讨。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16
9月30日,全体数学组成员听了于xx老师和王xx老师两位刚转入数学学科的老师执教的《认识位置》和《9的乘法口诀》两节课,两位教师经过精心准备,教学效果很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老师执教的《认识位置》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老师教态从容、大方,语言简练、又有亲和力,能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学生,值得我们学习。
这节课从游戏导入新课,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于老师在自主练习环节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找一找、说一说、贴一贴,练习形式多样有趣,由易到难,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新知,而且潜移默化培养了了学生的观察、交流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王老师的《9的乘法口诀》在这节课的教学伊始,王老师用让学生欣赏音乐《一个师傅三个徒弟》,并提出在这首歌曲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字?当学生说到72和81时,张老师又提问:这两个数字相差多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自然出示情景图引出本课的教学。对有限的资源加以利用,不但引起学生的热情,也让学生体会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9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在学习的前面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了,应该说学生对于9的口诀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在这里王老师也是让生自主编口诀,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并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自己的想法,完全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精神。
在课堂的主要部分:编写乘法口诀和寻找乘法口诀表格中的规律,都是通过合作学习进行的。一方面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从学生汇报交流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来看,学生不仅很好地归纳出9的乘法口诀,而且对于每句口诀的意义表述也非常清楚。我想王老师是因为留给了他们的足够时间去思考,又给予了他们充分展示发言的机会。学生在自主探究、汇报交流中学到了新知识,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自己编口诀,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新方法,同时他们在编口诀过程中,也会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17
本节课教学设计别具一格,体现了教学新理念,采用的是新方法,呈现出了新气象。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新知,积累方法,分层练习,发展能力。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和谐与统一。其突出特点如下:
一、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新课伊始,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森林里几个小动物骑着不同形状的小车进行比赛的情境,并及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最后的结果谁会赢得第一,为什么?”此时有学生说坐车轮是圆形的那辆车最平稳、最舒服。教师立即设问:“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圆的有关知识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由于创设的情境有很强的趣味性,唤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由于要解决的问题蕴涵在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之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思考价值,这样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立即进入到了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投入到了新知的探究之中,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
二、 注重操作实践,主动获取知识
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折一折,量一量,数一数,画一画等操作活动。所有的这
些活动,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达;既有个体的独立思考,又有小组的合作交流;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又有教师的适当点拨。例如在将圆形纸片反复换位对折打开操作时,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些折痕有什么共同点,你们发现了什么?从而概括出圆心和直径的概念。在归纳圆的直径的特性时,教师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画一画、量一量的操作空间,而且还让学生思考:在同一圆内,直径有多少条?这无数条直径有怎样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学生的合作交流,最后归纳出在同一圆内直径有无数条,这无数条直径的长度都相等的特性。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样圆心是让学生反复对折圆形纸片,从折痕中发现的;半径等长,直径相等是通过学生用尺测量后知道的;圆中半径和直径的条数无限多,是反复画、合作讨论悟出来的;半径和直径关系的揭示是引导学生推理判断产生的 ;圆心和半径对圆的决定性作用是让学生在画圆中体察出来的。总之,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很自然地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
三、突出教学重点, 加深理解运用
为了突出“圆的特征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这一教学重点,教师通过设问、设疑,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在观察中仔细比较,从而总结概括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和半
径的关系。为了突破“圆的画法”这一 教学难点,教师先示范画圆,引起学生注意观察画圆的方法,通过学生尝试画圆后,再引导归纳画圆的步骤,从而掌握方法。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通过每一单项的“练一练”和拓展应用,达到夯实学生的双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特别是解决新课伊始提出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一数学问题。学生能从半径的特征上去理解和运用。这样一个问题,既统领了全课,又加深了课本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做到了开课是数学问题生活化,课末是把实际问题数学化。
四、利用电教手段,改变呈现方式
本课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用计算机呈现教学材料,使之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信息集中,化动为静,打破了常规手段的局限性,显示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无可争辩的优势。如创设情境时的三辆车,为了建立圆的表象演示一条曲线围成圆的过程,探究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时的动态展示,以及练习设计的动画显示等等,无一不体现出多媒体的不可替代性。同时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手段现代化的乐趣和魅力,从而进一步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18
《8和9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李老师整节课能够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观察、发现、交流、为主线,让学生在看、说、想中认识和理解有关8、9的知识。纵观全课,我觉得还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特点:
1、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数概念的形成是从具体(主题图中各事物数一数)--半具体(点子图)--抽象(概括出数)。让学生体验到整个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2、利用给小动物戴帽子的形式突破基数与序数概念的难点。老师创设让学生给小动物戴帽子的情景让学生分清基数与序数的区别。师生互问互答、生生互问互答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巩固了学生对8、9的基数和序数的理解。
3、课堂学练结合。老师创设的题型很全面狠丰富:数的比较大小等,很好的巩固了数的比多少。又如:在尺子上找到数8和9后,老师这样考大家:8在哪里?8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4、课堂能及时调控学生的常规。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在四十分中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为抓住学生的兴趣,需时常对他们进行奖励。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能有有目的、有计划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习的开展。
当然,一节课还有一些值得商讨的问题.
1、在老师订正答案时有一些学生没有认真倾听。
2、在讲解基数和序数时可让班级的一组同学站起来,这样使她们能更好的理解而且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更加的体现了数学就在身边的思想。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19
《乘法的认识》是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后进行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因此这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我认为刘老师这节课幽默大方,通过几个情景让学生一层一层深入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1、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把“动物园”设计为本节课的一条主线,用这情境串起了整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2、在教学中善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有效的教学。
在课堂中让学生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老师在出示了多个3用加法计算后,怎么办?然后教师适时介入乘法计算。学生进行对比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3、刘老师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提炼数学模型,并能运用这个数学模型去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师生互动中提炼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运算可以用乘法表示”。在摆图形的过程中列出乘法算式,然后出示乘法算式。
4、教师在教学中也很注重自己的评价语言。
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评价往往都是一闪而过,但刘老师的评价语言非常到位。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进行提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我个人觉得刘老师在创设情景的时候不局限与书本上就更好了,学生课前预习对于课本知识图画已经比较熟悉,所以导致在出示情景图示学生比较死板,没有脱出兴趣。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究,才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精彩起来。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20
“我们认识的数”是一年级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后教材上所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在这一节课中, 曹老师做得比较好的是以下四点。
一、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
首先让学生说年龄,老师是精心设计、层层推进的:和学生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其年龄一般是8岁或9岁;他们父母亲的年龄一般在30多岁;爷爷奶奶的年龄一般在60岁左右,让学生对年龄范围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出示图片,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选择,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描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来展示和交流各自的知识和经验,需要老师的点拨。高老师要求的两次不同的(一次有数,一次去掉数)读,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所获得的感受是不同的。通过比较,感受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对于生活是不可或缺的。
三、让学生结合现实素材估计
在“猜一猜”活动中,老师安排了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1)说一说。首先,教师作了必要的示范。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才是合理的“一把”。
(2)数一数。请学生抓一把糖,数一数有几粒。
(3)猜一猜。抓一把花生,猜一猜大约有多少粒,再数一数进行验证。
(4)比一比。你猜得怎么样?
(5)想一想。为什么你猜得比较准确?
(6)估一估。如果你抓一把赤豆,你能估计出大约有多少粒吗?六个环节以“猜”为目的,这里的“猜”,是紧紧围绕糖、花生、赤豆间的大小关系层层展开的,学生在活动中反复体验,在体验中深化了认识,发展了数感。
四、让学生操作后正常思考
在数学各种类型的课中,实践活动课是比较难上的,因为操作活动后,小朋友往往不能迅速地“放手”。在数学课上,一年级小朋友的手还会不停地抓抓这里,摸摸那里。这种胡乱的动手,会分散注意力,阻碍操作后本该正常的思维运作。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下面讲三点建议:
1、教师的语调应该还要有点激情,有轻重缓急,那样才有感染力。
2、在课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手有大有小,抓的时候有松有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智力一般般的学生可能听得云里雾里。如果能再给学生创设一个统一的条件,比如,每组提供一只相同的杯子,放糖、放花生等,能降低思维的难度,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
3、假如能让学生用学过的数,把生活中的事例说得更宽泛点,是否能展现一些生活的图片,创设一些情境,效果能更好。
总之,上课要整体设计教学过程,但也要细心琢磨教学细节。教学中,我们只有通过对细节的研究,才能真正有效地去实践教育理念,接近教育理想。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21
听了施老师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感觉这堂课主要特色是将激发学生兴趣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本节课重视数数和数的组成教学,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从整体上有比较深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一、教学引入巧妙、精彩。课一开始,施设计了让学生报数,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上课的角色,每个学生都参与积极的站起来报数,自然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报数中中,知道有26位学生,施老师问:26比我们以前学过的20大还是小?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感受到比20大的数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数数,培养学生的数感。施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小羊数小羊的活动使数的认识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施老师在这节课中加强了学生的观察,让学生在“用”数学中掌握这些概念,比如为了让学生数出数量是100的玉米粒,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充分操作,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法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明确100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在数物品的过程中对计数单位“一”、“十”和“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在数数的过程中老师们都注意渗透了估计、猜测,让他们了解体会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吴老师让学生猜一猜一把小棒有多少根、在后面也出现了小羊有几只,通过这些练习从而培养学生了估计意识。
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本节课老师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了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活动,使学生从自始自终处于活动之中,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进行数的组成教学,并进一步通过百羊图的数数使学生知道10个十是一百。然后通过学生自己摆小棒来巩固数的组成,引导学生数数的多样化,比如,从21往后1个1个的数,40以后2个2个的数,25以后5个5个的数,10个10个的数等等,从而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并突破数数的难度。整体教学以数数为主线,把数的组成教学估计数的培养巧妙的穿插,使整节课给人感觉是既重点突出又丰富多彩。
建议:
1.教师对学生的放手不够,如教师在出示两群羊的图片后,直接提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说出来,教师不用过多提示。
2.学生在5个5个数数时和数出69、89、39这些数后面的数时,有些同学不能顺利的数出来,教师应在在此做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数出拐角处的数。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22
谢辛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师能深入钻研教材,基本功扎实,教师思路清晰,教学方法得当,问题具有启发性,层层递进,感觉很舒服。
课始,通过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不但让学生把两种图形做一个初步的比较,揭示出长方体是立体图形,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前让学生独立归纳总结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知识,学生对新知有了初步的认识。课上在老师的引导下逐一展示汇报,学生的回答很精彩,这一环节教师思路清晰,引导有法。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23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分米、毫米做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课的开始,我通过简单的复习,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用手比划出他们的长度。这样可以为后面1分米和1毫米长度的建立打下基础。
在教学分米时,我通过例题里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0厘米,直接告诉学生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这样是引入了1分米,但是我感觉没有让学生产生学习分米的需要。接下来我通过认一认、比一比、画一画、找一找等一系列有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概念。在认一认时,我通过让孩子在直尺上找出其它的1分米以完善学生对1分米的认识。新课改强调对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所以在让学生比划1分米时,我通过让学生在直尺上比划,试估等过程让学生反复操作以加深对1分米长度的概念。课前我没有准备什么长度是1分米的物品,但是孩子还是找出了不少,比如:手机的长度、两只眼睛眼角之间的距离、粉笔、卡片、铅笔的长度、手掌的宽度等等。关于米与分米的关系,我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推理说的非常好,然后再让学生在米尺上验证。
在教学毫米时,我是通过让孩子估测数学书的厚度,然后直接告诉孩子因为用厘米已经不能直接准确地量出数学书的厚度,这就需要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但是,这些都是我告诉孩子的,他们没有亲身体会毫米的小、短、薄,没有产生学习毫米的需要。在引入毫米时,我可以让孩子测量带的卡的厚度,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入毫米这一长度单位,这样孩子理解会更深刻。然后我通过一些操作让学生感受1毫米有多长:量1分硬币的厚度,比划1毫米的长度,捏10张的厚度,但是我没有让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而是我自己在感慨1毫米的短。
这节课基本算是成功的,孩子都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知识。但是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细致地考虑孩子的情感目标,不是我在教,而是他要学,变被动为主动。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24
听了刘老师执教的《数的认识》一课,感触很深,这是一节复习课,个人感觉很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刘老师在处理教材时独辟蹊径,没有完全按照教材设计上,而是复习开门见山,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当然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二、整节课的复习内容设计巧妙,比如本节课围绕数字“2”,让孩子们复习了各种数的意义,数位及计数单位等,各个教学环节衔接紧凑,过度自然,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很细,采取了一题多变,一题多问,递进式问题,把所学知识点都串联起来。
三、在复习时,刘老师紧紧抓住数轴这条知识主线,利用数轴这个工具贯穿整节课,充分发挥它的引导性,启发性,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全面复习。当然,最重要的是本节课刘老师一直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具体表现在:一是注重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回忆,把课堂交给孩子,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让孩子多发言,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从而形成系统的,明晰的知识网络;二是对学生在整理时被遗漏、重要的知识做到及时补充和强调:三是引导学生对平常掌握较差的内容进行了重点复习。
最后,刘老师还呈现了“110”这个数字,让知识得以延伸,从而让孩子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在生活中所表达的不同意义。
“窥一斑而见全豹”,复习课并不难上,风光无限在“复习”,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感悟,若有不到之处尽请谅解。
《6、7的认识》评课稿 篇25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面积的计算及初步感知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特殊的平面图形圆(曲线图形)。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是为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及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当中;同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王荣老师的一节课让我获益匪浅,她新颖的教学方法,让我耳目一新。
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也进入了一新的领域。学生虽已初步认识过圆,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和用圆规画圆”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直径、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
首先,可以看出做课教师准备的非常充分,认真钻研了教材,准确把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合理,环环相扣,做到了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
其次教师一开始通过生活中实际例子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思想上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
在探究知识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通过让学生折一折、量一量、指一指、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分组交流,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和展开探究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新知,这也正是我校所定的专题;“数学课堂的有效探究”的进一步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是感悟的过程,学生在感知、体验、感悟中发现新知,掌握新知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将以引导、探究、动手操作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在讲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以及关系时,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去画圆,通过画圆来认识这些琐碎的知识点。通过同桌交流探究发现知识。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也体现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探究。
还有教师在教学生画圆时,先和学生一起认识做图工具圆规,再让学生尝试自主画圆,再通过示范画圆让学生共同概括规律,从而掌握画圆中圆心与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