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心得体会_家长学校工作感悟与反思

2024-11-2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_家长学校工作感悟与反思(通用3篇)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_家长学校工作感悟与反思 篇1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所在,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有出息是每一位家长的理想和愿望。孩子的健康成长受着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孩子从出生起在家中,与家里亲人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下面我就家教的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是注重培养习惯。我觉得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主要在时间安排、书写整洁、独立思考、自我检查等方面给予引导和督促。同时,利用各种机会,教孩子学习知识要灵活运用,不要死记硬背,学会举一反三。

  二是坚持鼓励为主。我曾扪心自问,小孩的心智犹如一张白纸,如何才能在上面画出最美的图画?面对家长的呵斥与责罚,小孩茫然的目光与呆滞的动作,不仅让我们感到无助,有时还会有一丝无能掠过心头。专家说得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需要鼓励,我感到,每次父母赞许的眼神都是小孩进步的助推器,父母的真诚夸奖是增添他自信的砖石。

  三、重视意志品质的培养

  许多家长把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好差的标准,这是不太应该的,尽管学习成绩的好坏常常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是光看成绩还不全面。因为决定孩子发展的因素很多,除了学习,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其中我觉得意志品质的锻炼相当重要。如果没有考好,每次都会耐心地询问,搞清楚错在什么地方,这些地方是你不懂还是粗心?然后拿出试卷与她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同时鼓励她要有自信,遇到挫折与失败,要勇敢面对,找出原因,慢慢克服。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四、注重读书兴趣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使孩子愿意去做,才能做得好。女儿小时候很爱听故事,我就经常选择一些内容生动有趣、有吸引力的故事,给她讲读,有时候,还把她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编成故事讲给她听,这样不但能增长她的知识,还能培养她的阅读兴趣,而且帮助她明白些做人的道理。随着年龄长大,内容逐步加深,还提出一些故事中的问题,让她思考,如果她不懂就再讲读一遍或给予适当的提示,让她养成爱思考的习惯,这个方法收益颇佳,不仅扩大了她的词汇量,而且激发了她的想象力,丰富了她的情感。到读一年级学了拼音后,我就不再给她讲、读,而是让她自己看书了。

  总之,所谓家教,各家有各家的方法,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重要的是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氛围,引导帮助孩子树立人生目标,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_家长学校工作感悟与反思 篇2

  这是我第二次上家长学校的课程,也是第三次见吴海勇博士,个人觉得他的课程内容还是让我受益匪浅的,他的理论让我找到了孩子日常某些行为的解释,或者说问题的根源。

  也许大的道理我学不会,但是吴博士还是教会了我一些和孩子相处时的小技巧,例如过节的时候才买玩具,允许孩子在玩具店看,培养饥饿感等等。

  11月14日这堂课本身没有问题,但我还是觉得吴博士在期间的表述有些偏差需要改进。课中引用了两段视频,视频放完吴博士向部分家长征求看法也没有问题,但接下来的过程我不是很赞同。

  第一段视频源自《看上去很美》片段,吴博士问部分家长赞同第一个老师给方枪枪小红花奖励,还是赞同第二个老师坚决不给奖励,被问到的家长都根据自己对这十几秒的视频做了判断,吴博士赞同第一种并表述了理由。我个人也在内心做了选择,我选第二个老师,不给奖励。撇开电影铺垫的剧情不提,因为我只看了这十几秒视频,我把方枪枪定义成一个普通孩子,我相信幼儿园老师在给孩子设定目标的时候都是很实际的,并不是不可企及,不然的话为什么全场所有孩子都做的到,只有方枪枪一个孩子不行?我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给孩子设定一些目标,要有难度,但也要“跳一跳,够得着。”完全做不到的肯定会打击他的积极性,我不会去预设这样的目标给孩子,我想幼儿园老师更不会。吴博士期间举了个拿了100分也不给奖励的例子,我想现实中这种家长还是凤毛麟角吧。但我个人也不认同第二个老师的强硬态度:当着所有孩子的面,板着脸说不给奖励就不给奖励,这会从根本上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我是这个老师,我会鼓励方枪枪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自己完成并拿到奖励小红花,并要求所有孩子一起为方枪枪加油(这是我设想的方式,有些一厢情愿了。)。

  第二段视频中孩子感谢父母、爷爷奶奶的话语明显是教的,而且表情木讷感觉被洗脑一样,这是我反感的原因,这让我联想到当今社会的官僚作风,我记得很久以前看到的一个笑话,有个地方受灾了,中央新闻台现场连线当地官员,让他介绍一下救灾情况,那个地方官儿上来就是长篇累牍的一堆感谢,感谢中央、感谢党、感谢某某领导…,白岩松直接打断他,要他讲实际受灾和救灾的情况。相较于西方开放的表达方式,我自己更习惯含蓄内敛的表达爱,但我也知道教育孩子方面“身教”重于“言传”,所以我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少教他“你要怎样怎样”,而是路上见到朋友同事会大声说你好或早上好、告别的时候说再见、吃饭的时候大口大口什么都吃、赞扬奶奶做的饭菜好、看到同事朋友小朋友会大声表扬、公车上抱着儿子我也会主动让座给老人,这跟我平时沉默寡言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原因只有一个:我跟孩子在一起,我用自己的行动教他该怎么与人相处,怎么表达爱。我相信那些被吴博士问到的家长不是不懂得爱、不懂得把爱说出来,而是联系到目前的社会现状反感孩子的表达方式而已。当吴博士随即给这些家长“下定义”的时候,我觉得有些唐突了,我觉得即便不认同,也最好不要轻易否定,特别是当着所有家长的面,不然下一次我被问到的时候我会不知所措,到底选哪个?选对了还好,选错了就会当着那么多爸爸妈妈老师园长的面出丑,不好啊不好。这好比我不很认同第一段视频里面第二个老师的表达方式是一样的道理。

  至于带着孩子在街上遇到乞丐要不要施舍的问题,我觉得吴博士讲的很有道理,7岁之前注重感观教育,哪怕1毛的钢镚儿扔到铁罐子里对孩子也是一种心灵刺激。但我也理解部分家长的心情,现在这个社会实在太复杂,碰瓷的、摔倒老太太,各种奇葩层出不穷,一不小心自己的善良就会被利用。如果是我会怎么办?我的方法说得好听是讨巧,说得不好听是滑头:带着孩子在街上碰到要饭的,只要孩子没注意,我就不去管,直接离开现场,呵呵;如果孩子注意到了,我会有两种方式,一是给钱,1毛钱也是钱,这是最快的,如果我不想给,孩子问我为什么不给,我会跟他说一堆大道理:我会打电话给警察叔叔,让警察叔叔送他们去救助站…巴拉巴拉之类(但经常不会打这个电话),这就要费一番口舌,如果惜字如金就按前一条来,呵呵。个人觉得第二种更好,让孩子知道,对于这些“可怜的人”会有另外一种方式帮助他们,有另外一种方式表达爱,不一定要施舍。这时我又想到微博上看到的一个事情:国外一个7岁的孩子看到大街上的乞丐(那都是真正的乞丐)太可怜,她用自己攒的零钱买了很多份热狗,分给他们,这对我是一种启发,也许等孩子再大些,我会鼓励孩子用这些方式表达爱吧,但也要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

  另外在说一些琐碎的。1、我很赞同吴博士带着孩子去慰问孤寡老人,走访贫困人群,这让我又想起了《爸爸去哪儿》节目中介绍,刘烨的法国妻子从诺一很小的时候就会带他去做慈善。等孩子再大些,能够坐很久的车,爬很颠簸的山路了,我想我会带孩子去参加单位的扶贫活动。2、对于如何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我跟部分家长一样——罚坐,但有时间设定,一般5分钟,严重的就10分钟,让他自己看着钟(我在平时很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但现在他对数字理解不是很好,慢慢来。),如果不老实起身了,就重新计时,在罚坐的过程中跟他严肃地交流,让他认识到错误,孩子奶奶也很支持,不会有不同意见,倒是很多时候,奶奶看到小孙子可怜巴巴坐在那儿会忍俊不禁,这个时候我都会把奶奶赶回房间,我要保持一个严肃的“惩戒环境”,惩罚完我也会给个大大的拥抱,就像很多家长说的那样,这种方式我是在中央台播的一个节目《超级育儿师》学到的,当时也就当消遣看了这一集而已,也算学以致用吧,但远谈不到认真研学去系统的追看此节目。到目前来说我觉得这种方式在我儿子身上效果很好,至少我个人这么觉得。3、我儿子也不喜欢刷牙,但喜欢玩水是孩子的天性,每次刷牙我都会喊他,如果他不动,我就会说:刷牙了,你自己来把杯子装满水吧。他就会屁颠屁颠跑过来开水龙头,刷牙时我会让他学动物园狮子怎么叫的、怎么露出牙齿的,这时候赶紧刷,效果挺好,至少每次都很快解决刷牙问题。

  我并不期望家长学校能够解决我在育儿方面的所有问题,我每次都争取到课、认真听,目的很简单:为了孩子,听吴博士聊一些父子间相处的“小技巧”,如果能为孩子生活中一些不可理喻的言行找到一些相对合理的根源也算是物有所值了。理论终归是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通过实践总结的理论也不一定完全适合自己的孩子,需要我们家长自己根据实际去选择和甄别。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_家长学校工作感悟与反思 篇3

  首先感激xx学校为我们家长供给了家校学习培训这个平台。经过家校学习培训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仅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仅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教师和家长的关怀,以及使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而学校开展的校信通让我们家长能够更及时的了解自我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景以及学校的各种活动情景。校讯通也为孩子课后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搭建了一座桥梁。

  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所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景,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做名好家长是一门学问。关爱与感恩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是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须的。所以感恩教育要从小抓起,要从我们自身抓起,我们做父母的要科学地、理智地爱自我的孩子,首先要为孩子树立一个孝顺的良好榜样,逢年过节要给孩子精心设计家庭感恩的实践活动,如九九重阳节代孩子去看爷爷、奶奶,并送上她自我制做的贺卡或是一幅画一句祝福语;还要给孩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做一个好家长必需是要用心去做,任何敷衍和伪装,都可能给孩子纯洁天真的心灵蒙上阴影,而这种不好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

  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家长必须要言传身教,我们自我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孩子能否成人成才,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做为家长的我们还要牢记:不管每一天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谈心交流,了解她一天中在学校所发生的事情,和她分享她的喜怒哀乐,做她的知心朋友,不能做只顾接送,遇事只问结果,不问青红皂白,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的家长。

  要学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刚上初一的学生,我们要培养她的良好阅读习惯和良好的做作业情景。对于她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家长和孩子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配合学校在家庭方面全方位支持学校教育工作,与学校一齐解决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使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密切合作,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了家校教育资源。家长在教会孩子很多的同时,孩子也在让家长明白很多。所以我们父母应起到表率作用,多读书多看报,不断更新和增长知识,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小天地,使孩子体味到学习的价值,感受到读书是种享受。

  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关系一个民族的未来,如果自私、冷漠、孤僻、只讲索取不愿奉献占上风,那么我们不能不为我们祖国的将来担心,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能片面地只注重到孩子的成绩,而忽视非智力因素。

  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永远把对孩子的爱化做交流和激励,明确自我的职责和义务,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我们的孩子个个都会很棒。也仅有在家校教育上成功的家长,才是真正合格的家长。让我们大家都来争当称职家长,优秀家长!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