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字的读后感

2024-05-1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两百字的读后感十一篇

两百字的读后感 篇1

  近些天,我们班开展了读书漂流会,作为一个爱看书的小书虫。我是内心欣喜若狂,一心里仿佛有只小鹿在乱跳!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欢喜不已,早有耳闻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是大作家冯骥才写的。其中一篇就被我们的语文书录入。现在我能看这本书了,我真的好高兴呀!

  轻轻翻开书页,哇!印刷排版的真的好像古书,给人一种年代的神秘感。我细细的品味着书中的内容,才发现里面的故事和人物是这样的引人入胜:苏大夫的医术高明,做人有底线;刷子李做事讲究,认真仔细;贺道台只会拍拍马屁,最后下场自然不好;张金璧力大如牛,让人惊叹不已。我越看越入迷,直至如痴如醉。

  让我最无法忘怀的还属“青云楼主”了,他是一个能写能画的才子,行家却说——他手糙了点。他却自己自命清高,孤芳自赏,认为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他人的问题。一天一个洋人来看他的字画,赞赏不已,“青云楼主”幸福的快要飘起来,挥手写了你们“宁静致远”四打字,于是狂妄的对人说:“都看吧!瞪圆你们的狗眼看看吧!你们不认我人家老美认我!”可是到最后,他收到了一张图片:老美站在字体前照了相字却挂倒了,全朝下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刚开始是大笑接下来就陷入沉思,难道那时努力刻苦钻研学习就是为了名扬立万吗?人就要这么消极吗?难道身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崇洋媚外吗?难道我们祖国的人祖国的山祖国的水都要被自家儿女唾弃吗?不只是这个青云楼主,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人都是这样,包括我们自己也犯这样的毛病。这是病,得治!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读了这本书《俗世奇人》我不仅见识到了奇人的超凡本领,也懂得了许多深刻的道理,受益匪浅。

两百字的读后感 篇2

  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本书很有意义的生日礼物,是一本名叫《小王子》的童话书,妈妈对我说:“孩子,妈妈希望你能像小王子一样,永远有一颗纯净的心。”我很纳闷,小王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所以我就赶快翻开书,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

  看了前言我才知道,原来这本书很有名,是一本大人小孩都喜欢看的书,难怪妈妈会把它送给我。我又接着读下去。小王子住在一个小得只有他一个人的星球上,每天给他的玫瑰花浇水。后来小王子离开星球去旅行,见到好多奇奇怪怪的小行星上的人,直到他来到地球,在沙漠中见到一个飞机坏了的飞行员。小王子和飞行员结下了身后的友谊,可是他非常想念她的玫瑰花。为了离开地球,小王子被毒蛇咬了一口,后来飞行员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读了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什么叫纯洁的心灵了。小王子深深爱着他的玫瑰花,为了不让花儿被羊吃掉,他还请飞行员给羊画了只口罩。对他来说,他的玫瑰花和他地球上所有的花都一样。如果他的玫瑰花没了,就好像是所有的星球都失去了光芒。这事多么真挚的感情啊!还有那只狐狸,即使小王子离开了他,也会记得那麦子的颜色。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知道原来大人们也会做很多蠢事,大人们不一定什么都对,所以就像妈妈说的那样,我们还在在成长中永远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才能找到我们真正追寻的东西。

两百字的读后感 篇3

  《秘密花园》是一本充满魔力的书,在你心情烦闷的时候,看一看它,会使你立刻变得快乐。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位叫玛丽的小女孩,她的父母被一场可怕的霍乱带走了。玛丽成了孤儿,不得不被送到她姨夫的庄园里。这座庄园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有一个被她姨夫—克兰文先生锁了十年的古老花园,还有被秘密藏在房间里的小男孩—柯林。玛丽的到来改变了这里的一切,她在知更鸟的帮助下,发现了被埋掉的花园钥匙和被隐藏起来的园门,也发现了那个被藏起来的小男孩柯林—也就是她表哥。玛丽、柯林和一个热爱动物的男孩—迪肯从此成了好朋友,通过他们的努力,终于唤醒了沉睡十年的花园。

  在《秘密花园》里,我学到了:要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就要努力,也要自信。

两百字的读后感 篇4

  人受到伤害总爱将痛苦夸张化,这是人的天性。但是保尔却能将这一切化作前进的动力,去逼迫自己不断地往前走,因为他心中有梦——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就如他所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的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两百字的读后感 篇5

  她本出身贫苦,却生活在物欲横流、虚情假意的巴黎上流社会。

  她本生性善良,身边却没有人对她付出真情。

  她本不虚荣,但生活的圈子使她不得不虚荣。

  她便是玛格丽特·戈帝埃小姐,她出身贫民家庭,但因自己的聪颖美貌,来到巴黎,开始了卖笑生活,成为“交际花”。她喜爱茶花,每次去剧场看演出少不了一束茶花,人们称她为“茶花女”。即使生活在上流社会,得到上千人的青睐和爱慕,但她渴望真正的爱情,更想改变现实,在遇到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阿尔芒之后,她对美好生活产生了无限的憧憬。

  刚刚毕业的阿尔芒先生只有24岁,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见了玛格丽特小姐,他被她的美貌吸引,他对她一件钟情,他不在乎她妓女的身份,竟在半年的时间里一直匿名关心着玛格丽特小姐,凭借着赤诚之心,阿尔芒深深地打动了玛格丽特。玛格丽特比阿尔芒更清楚,她的奢华生活使她早已欠下了巨额债务,若没有经济实力,根本无法维持她现在的生活。但玛格丽特想给他真正的爱情,她拒绝了老公爵和德·G 伯爵对她的经济支持,没有向阿尔芒要一分钱,她把自己的马车、首饰、家具变卖了,毅然选择与阿尔芒共同远离市区去乡下过田园生活。

  可是,在当时的社会,一个妓女又怎能追求真爱呢?阿尔芒的父亲迪瓦尔得知消息后来到了巴黎,他坚持反对阿尔芒与玛格丽特相爱,他以维护家族荣誉由,逼迫阿尔芒跟玛格丽特分手,被儿子拒绝后,他找到了玛格丽特。他向玛格丽特恳求,她愿牺牲自己成全阿尔芒,她本就无权拥有真正的爱情。她写下一封诀别信断绝了她与阿尔芒的感情,她要让他忘记她。

  阿尔芒在精神上受到打击之下,他失去了理智,决心要报复玛格丽特。他竟让自己的情人去折磨玛格丽特,一有机会她就凌辱她,而且不停地使用卑劣的手段。最后致使玛格丽特不再去参加舞会,也不去看戏了,因为她害怕在哪些地方遇到阿尔芒和他的情人,可怜的她受到了严重的精神折磨。看到这时,我已恼羞成怒,换做是我,怎么可能任由他们欺辱呢?但玛格丽特面对这些“疯子”时,她的态度是“安详而不轻蔑,尊严而不鄙视”,这使我觉得她比我高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觉得若阿尔芒能够理解、包容玛格丽特,或许结局会美好些。

  阿尔芒和朋友从东方旅行回来之后,得知了玛格丽特的死讯,收到了朱莉交给他的玛格丽特的日记。那时,他后悔莫及。

  读完整本书,我觉得在阿尔芒心目中,他真正想要的并不是一个女人的爱情而是一份拥有名妓的虚荣心。我不敢说我能像玛格丽特一样,在生活中牺牲自我成全他人,但我至少能做到在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给予身边的朋友所需要的和我力所能及的。

  对玛格丽特来说,她愿牺牲,她愿放弃,她愿成全。因为茶花女有一颗善良、高尚、纯洁的心。

两百字的读后感 篇6

  或许刚开始还在摇摆不定是否选这本书,最后还是决定阅读。《一座城池》承袭了韩寒以往黑色幽默的写作风格,可似乎,这部作品与他其他作品还是略有不同的。这部作品以其幽默、嘲讽、夸张、荒诞的修辞手法,揭示了社会百态、人们当“看客”成为当时的主流。

  本部作品的作者是八零后代表作家韩寒,他不仅是作家这个身份,他同时是赛车手和歌手。其代表作品有《三重门》、《毒》、《零下一度》等。《一座城池》这部作品是他迄今最为满意的作品,一部代表他文学创作最高水准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一座城池》这部作品描写“我”、“健叔”和“王超”等一群不羁青年在大学时光里的光辉岁月。“我”和健叔因一次打架事件从上海逃到一个小城镇,我们住在旅馆里,整日在这座城镇晃荡。后来认识了一个大学生王超。从此,王超和他的桑塔纳就和我们混在一起了。“我”和健叔跟着王超去他的学校看姑娘,无意中参与一次行为艺术,这让“我”回忆起以前的点滴。我们仍然整日在这座小城镇闲晃,这中间也遇到过许多奇怪迷离的事情。“我”不时做着“我”的奇特的梦,想着“我”曾经的女朋友。

  《一座城池》这部作品中,看上去诙谐幽默的语言,其中却蕴含着引人深思的大道理。行文一开头就写“我”刚踏入小镇就遇到电话亭的黑心老板;然后“我”与健叔在路上遇到几百人骑车冲向火灾现场围观;接着“我”和健叔、王超从销赃者那里买来的电器被警察查收,他们需要扣留或罚款,然而,扣留的费用竟然可以打折,其中包括要交食宿费、管理费和教育费等在内的费用;接着因雪天路滑看不到桥前方塌陷,车冲过桥顶掉进一大块为铺设不知名管道而挖开的壕沟。然而,许多人欢呼雀跃的数着掉进壕沟的车辆有多少;最后,这座小镇因爆炸而发生抢劫的恐慌。人们抢劫婚纱店、超市、银行,连昏迷中年人身上的东西也全部被扒光了。从以上的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座小城镇交通秩序的混乱和人们的疯狂。在这样的一座城池里,赤裸裸的表现了社会的现实与无奈。“我”和朋友在这座小镇里经历了人生百态,看到这座城池的黑暗。“美的反面不是丑恶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而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当一辆一辆车辆掉进壕沟,人们所作出的不是及时了解当时所发生的事,而是萌生邪恶的念头,进行疯狂的抢劫。作者用夸张、荒诞的手法表现出现实社会的扭曲。

  《一座城池》这部作品与其他作品相比,小说没有华丽的外表修饰,而是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语言叙写了这座城池里的百态人生。现实社会的扭曲,人们盲目从众的心理,社会财产的不均衡和官僚的腐败、司法的不公正。文章的结局出乎我的意料,我原以为文章的最后会写“我”离开小城镇。然而,文章最后似乎有点小温馨。或许,每个人的理想会有所差异,从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座城池。

两百字的读后感 篇7

  《中国寓言故事》是一个个奇妙的小故事组成的。他的里面有很多的好词好句。妈妈告诉我,里面的写作手法也很多,有拟人的,有比喻的,我认真地看着,虽然还不是很明白,但是我也很喜欢看。

  这本书里也有几个小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饵钓大鱼》说的有一位公子下了决心要钓一条大鱼,于是他精心的准备了几十斤重鱼饵,在海边等待鱼上钩。其间有人嘲笑他,有人议论他,有人甚至挖苦他。都说他异想天开。但他不为所动继续钓鱼。终于有一天,他钓到了一条很大很大的鱼。那条鱼咬住鱼钩就往深海里游去!公子最终战胜了大鱼。大鱼的肉也分给了所有的乡亲。读完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一个人要干一件事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要不怕任何打击与困难才能成功!

  《书呆子》这个故事在我看来有些幼稚。那书呆子为了吃羊肉和穿狐狸皮的衣服,竟然把这两个小动物请到家里来吃饭,并且告诉它们请吃饭的原因。当他说完原因以后,两只小动物都跑了。这个书呆子也太傻了,要是我我就不会这么做的。怎么也要讲点计谋啊!

  《楚王葬马》说的是楚王非常喜欢马。对马的照顾无微不至。有一次一匹马死了,楚王很伤心。下令要用最高的级别来埋葬这匹马。他的想法引起了所有人的不满。大家都劝他。一匹马不用这么浪费。但是他却很生气地说到;“我的主意已定,谁再干出面说,我就杀了他!”就在这关键的时候,有一个大臣出面说了话,他说:“既然这样,我们就风风光光的来埋葬这匹马。我们让所有的百姓,所有的士兵都出来安葬这匹马!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大王爱这匹马胜过爱自己的士兵,自己的百姓!大王不语了!关键的对话这是出现,大王问道:“那么你认为如何处置?”大臣说道:“自然是为将士和百姓们改善生活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有些感触。原来说话办事也要注意方法。我和同学说话的时候,就往往很厉害,还爱着急!有些事情本来可以好好说就能办好的,我却很着急的不讲方法就去办这件事,结果却并不好。

  这本书我还没有完全看完。但是这些故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很大。妈妈总说让我做一个高尚的人,善良的人,诚实的人。虽然我还不能完全明白妈妈的意思,但是我却从心底深处知道,无论如何,一个男孩子,要有良好的修养。我知道自己有很多很多不足。这个暑假,在妈妈和爸爸的帮助下,我也读了不少书。我希望自己,也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高尚的人,善良的人,诚实的人!

两百字的读后感 篇8

  祥子是农民出身,到城市想通过拉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想通过奋斗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在当时的社会是无法实现的,最终只能是个悲剧的结果。这部作品对于人物的内心的描写细致入微,让我们对祥子在逐渐走向堕落的心理变化过程了解得非常清楚,还有就是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尤其是对天气情况的描写生动而形象。

  但现在读这样的小说除了从语言上来学习以外,再有就是能对当时的社会有更多的了解,而从励志方面来说,反而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尤其是现在社会上受一些社会问题困扰的人,读后可能会有一些失望情绪。而这对于揭示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从悲剧的角度来说,当时的社会很多人的命运都只能是悲剧,而现在社会则不会太多,就是有悲剧,分析其的原因,更多的是由性格造成的。现在的社会总体上是好的,但不排除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负面因素就是造成悲剧的一些原因。

两百字的读后感 篇9

  “谆谆人世语,悠悠父子情”。这是读完《傅雷家书》后我最深刻的感受。

  与平常所读的书不同,所谓的“家书”,最重要的是在“家”字上。“家”,是写给家人的书信,承载着最真挚的感情,《傅雷家书》便是由一封封父母写给儿子的信组成,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父母对子女无限的关爱。

  傅聪应该感激有这样一位“朋友式”的父亲。傅雷先生对儿子有着父亲的严格与朋友的和蔼,在儿子失落时为他加油打气,在儿子成功时告诫他不要骄傲。同样,傅雷先生也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而不会因为自己是长辈就“骄横”不讲理。

  一封封书信不断拉近父母与子女间的距离,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话,我们也像是旁人在聆听,受益匪浅。

  傅雷先生热爱祖国,他让儿子立下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国籍。这看似简单的“三不”在当时却执行的很困难。由其是在文化大时期,但他仍就保持了最忠诚的爱国之心,直到死去。

  在傅雷先生身上我看见了许多东西,看见了对自己的刻求,对子女的关怀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对于父亲来说,他是成功的,因为他将父子间的亲情转化成了朋友间的友情,他和儿子无话不谈,完美的跨越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与冲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教诲,《傅雷家书》让我感到了一番不同的教诲。不是烦人的唠叨,而是殷切的叮咛,不是一味的责怪,而是细心的指导……

  《傅雷家书》中子女和父母真诚的交流,流露于字里行间的亲情,会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也会给我们最感动的震撼!

两百字的读后感 篇10

  知道这本书,还要说起柴静的新闻发布会。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厚厚的采访稿件,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着重记下的,是那些新闻里的人,也是她这十年里的成长路程——从一个被别人批评后就会眼泪打转的小女孩,到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说实话,这并不是本好看的书,看了总觉得心里堵。

  书中,一章就是一个专题的采访。二十章,二十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是感动,也是沉重。这些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的标志性事件,也不是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面,他们只是那些留给了作者深刻印象的人。“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柴静这样说道。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这章中,描述的是非典时期的故事。平凡的文字中间,没有过多的渲染感情的辞藻,却能轻易带我们进入那个大锅一样的北京。没有让强求柴静做这期节目,甚至连她自己也不能确定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那个集中病患的天井,就是四周楼群间的一块空地,一个楼与楼之间的天井,加个盖,就成了个完全封闭的空间,成了输液室,发热的病人都集中到这里来输液。二十七张床几乎完全挨在一起,中间只有一只拳头的距离。白天也完全靠灯光,没有通风,没有窗户,只有一个中央空调的排气口,把病菌传到各处。那些病患大都是SARS的感染者。我无法想象来到这个地方需要多大的勇气。那沉闷的、带着死亡的气氛似乎比病毒更能侵蚀人的身体。病房中凌乱的被褥和四脚朝天的椅子,意味着逃命般的撤退。但是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她很少感到恐惧:“有一些比这更强烈的感情控制了人。”——尽管,她活在每天早上测量体温以确保自己并非感染了非典这样的噩梦之中。

  书中有一张照片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柴静蹲在地上,为一个哭泣的男孩擦拭眼泪——那是双城时间中一个失去及姐姐的男孩。这个饱受非议的镜头让很多人怀疑她是不是“表演性主持”,甚至有人因此戏称她是“新闻戏剧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实,柴静表现的是最纯粹的真实,让很多不习惯真实的人感觉她不真实。这样的真实用冷漠的视角去看待,自然也就蒙上了矫揉造作的影子。之所以书中常有有这样的真情流露,因为她希望一本书是关于‘人’,而不是关于‘我’。

  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听过别人评价柴静的一句话:“柴静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瘦弱的女孩子,但她的节目很有力量。”柴静的节目我在之前从未看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个,看的是《告别卢安克》。在这个节目里,她的出镜率并不是非常高,但她在镜头前总是很冷静,无论是煽情的场景还是失控的场面,她总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在没有用多少笔墨写自己并且像白描似的《看见》里面也一样。但即使是这样的冷静,这样没有装饰和点缀的《看见》,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此中的酸甜苦辣。看了《双城的创伤》后,我的心情很抑郁,这种感情不浓却化不开;在《山西,山西》一章里,书记跟老头儿的那一番“国家是先发展再治理”、“有钱就能治理”的话,回荡在心头凝成郁结;在《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一章中,看到那个没能求出小女孩,最终只能够给她两个糖的记者在嚎啕大哭时,我虽没有泪眼婆娑,但心里犹如被蚁啃噬一样。柴静带给人的力量,不是来自这些故事本身,而是来自于柴静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她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也让我们跟随着她去认识我们自己。在《看见》的宣传片里,柴静说以前别人认为她是一个如林妹妹般的人物,但我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书中以前的柴静是一个被批评后会“眼泪打转”的女孩,但现在的柴静无论面对什么都能够镇定自若;曾经的柴静一个心气高傲的文艺女青年,现今的柴静已经化茧成蝶。《看见》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别人的故事,也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自己的故事。

  十年之间,从非典、汶川地震,到家庭暴力,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作为讲故事的人,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

  正是透过这些注脚,我们才得以真正地看见。

两百字的读后感 篇11

  这个假期我又重读了《西游记》(明.吴承恩)这本书,还是觉得那么有趣。

  首先,作者吴承恩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故事里描写了天上的神仙,凡间的人物,还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个不同的妖怪形象,作者把每一个角色都描写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存在一样。主角之一孙悟空不但能上天入海,还会七十二般变化,碰到不同的妖怪,他会变化出不同的形态去对付。读书的时候我的思想也不由地跟着他千变万化了。

  另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也让我敬佩。山高路远,还有妖魔鬼怪阻拦,可是他们一直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舍命向西,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尤其是师傅唐僧,自己本身没有武功,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妖魔鬼怪,无论碰到什么样的险恶环境,他都没有动摇取得真经的信心和决心。最终在唐僧的带领下,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克服自身缺点、团结一致、冲破种种障碍,取得了真经,而他们自身也修炼成佛,受人敬仰。

  总之,《西游记》告诉了我太多的东西,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我喜欢这本书。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