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总结2023年

2024-07-0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总结2023年(精选19篇)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总结2023年 篇1

  1.科技工作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

  科技应当是为人类生活谋福祉,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以前我总是天马行空根据幻想的事情不切实际的空想,而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脚踏实地,联系实际,为当下做些实事和力所能及的好事。科研工作离我或许还稍显遥远,但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应当是思想认识的一部分。

  2.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书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回想自己作为登峰班的一员,有的时候也会对于基础理论的学习稍显松懈。而我现在认识到,越是顶尖的关键性技术,越是有着厚实的基础做支撑,所谓厚积薄发,没有大量基础理论的累积终将难以有创新核心技术的成功研发。

  3.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

  就像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建设我们这个强基计划登峰班,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创新力的源泉。而优秀的科研创新人才应当全面发展,对于理工医各种科目都有着相当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刻苦学习,早了解早接触科研工作,登峰班学子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创新科研注入新鲜血液,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总结2023年 篇2

  科学道德主要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学风问题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失范现象。所以要抓好学风建设,首先要有科学道德。

  科研活动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对科技事业而言,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近年来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有权利对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进行了学习和了解,这不仅对于我们今后的学术生涯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国家的整体科研素质、科研水平的一个保证。

  通过学习,我对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些科学道德及学风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认识到加强科学道德及学风建设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一些案例了解到科研活动中的一些不端、不当行为,对科研伦理及科研规范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要有诚信的科研品行、严谨的工作作风、遵循和掌握严格的科学方法、要有责任意识、要具备丰厚的人文素养。

  目前学术界仍存在有科研不端或不当行为,从表现形式看,世界主要国家的学术界倾向于严格界定三类科研不端行为:杜撰、篡改、剽窃。科研不当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五种类型:数据的不当使用,违反科学规则,不当的同行关系,不当的师生关系,基于产出压力的不当科研。科研不端或不当行为造成了学术资源和学术生命的极大浪费;破坏正常的学术秩序,扼杀创新活力;违背科学精神,贻误人才培养;损毁学术界和知识分子的社会公信力;加剧社会腐败的蔓延。在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不端行为惩处力度的同时,需要在科技界大力提倡道德自觉意识、加强舆论的引导。

  我是一名硕士研究生,更要以身作则,切实的落实到行动中,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与学风建设。致力于追求科学内在的文化价值,努力担当起民族、国家和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加强科学道德修养自律,杜绝各种越轨和失范行为,力戒浮躁浮夸,发挥科学道德表率作用,将前辈的优良作风传承下去。在自己做好这些要求是,同时也要告诫身边的科研人员戒骄戒躁,勿贪图名利,扎扎实实做学问,坦坦正正过人生。

  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在科研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学术研究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对倡导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研究生,我们更要在加强自身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避免出现科研不端或不当行为,严格遵守科研伦理及科研规范,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对于我们硕士研究生来说,科研伦理是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科研伦理是指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受试者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而科研道德考察的是科研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品行和诚实及杜撰、抄袭、剽窃及学术不当行为产生的根源、表现、危害及对策。科研人员在涉及到人的科研活动中要遵守尊重、不伤害、有利和公正四项原则。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总结2023年 篇3

  这个讲话传达出了为什么要科技,怎样搞科技。一讲到科技,自然离不开高质量发展,我们的发展如何能更加高效更加绿色,这都是需要科技的发展来助力。但讲话中更令我触动的是“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作为一名生命科学的学习者,我突然地就觉得,这句话才应该是所谓“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的落脚点。我们做科研,不该只是比拼谁发文章快,发论文多。发表论文对于科学研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决心和信心。在经历了疫情之后,我们心中那种科技应该为老百姓保驾护航的念头更加强烈了。这和科技发展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是异曲同工的。总之,书记的话让我看到了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需要,人民对科技发展的渴望,坚定了我在科研之路上攀登的决心。

  李怡宁同学谈到:书记的讲话主要提到了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三个方面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但反映出的问题也值得警惕,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争端及新冠疫情之下,科技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与许多缺陷是否弥补息息相关。明确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有针对性地解决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弘扬优秀科学家应具备的精神,对当下科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如书记在讲话结尾所说的:“我相信,我国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作为登峰班的一员,我们应有勇攀高峰的决心与毅力,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努力贡献一份力量!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总结2023年 篇4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不再仅仅意味着纯粹的知识探究,科学发现与科技创新成为现代国家支持下展开的活动,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角逐的焦点。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充满艰辛,正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感召下,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现实需要,成为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投身科学事业的内在动力。科学家精神,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所取得的每一个辉煌成就,都离不开科学家矢志报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和优秀品质。

  去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当前,面对各种“卡脖子”的技术短板,如果没有以强烈爱国精神争生存、求发展,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的。广大科技人员惟有胸怀祖国,才可能认识到“卡脖子”技术问题不解决,就会使得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受制于人。惟有从这种生存意识和危机意识中激发精神力量,才会使得科技工作者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坚定不移地通过创新寻求突破,化不可能为可能。

  如果说爱国精神是激发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的磅礴无比的情感力量,创新精神激发的则是创造性开拓未来的理性力量。发现与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猜想、论证、反驳、修正和提出新假说的过程。要实现原始创新并将其转化为独创性的科技成果,既要有理论创造的勇气,又要有严谨实证的态度。对客观知识的独创性发现,本质上也是一种主观创造的过程,不能没有方法、思想、观念和理论的创新,但这种创新绝非臆造,必须接受严格的实证检验,必须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特别是其在科学方法上的合理性。一些科学研究所遵循的严格的规范和程序,是长期经验积累的产物,是科学研究传统的精华,固然可以从科学的角度质疑其合理性,但不应轻率地加以摒弃。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充分尊重科研人员的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的动机,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好奇心与科学探索的氛围,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其次,要鼓励科研人员开展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学会在知识的边界寻找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观念。最后,还要促使科研人员认识到创新的社会影响,明确科学探索的责任,使其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和造福人类有机地结合起来,拿出更多独创的发现与创新,将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总结2023年 篇5

  “要弘扬科学精神,培养诚信的科研品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切不可投机取巧,虚夸浮躁,绝不能伪造、篡改、抄袭触碰科研的‘红线’。”11月13日,在20__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指出。

  万钢表示,一代接一代怀揣科技报国理想的科学家们,他们坚贞不渝地将科学研究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诚为共和国托起了无数星辰,他们创造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西迁精神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万钢说:“弘扬科学精神,要矢志爱国奋斗,以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的发展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融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之中;要坚持传承育人,在知识理论传授和创新,治学理念方法继承和发扬的同时,注重将良好的治学精神和道德品行融入到学生的人格养成,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结合科研经历,与现场师生分享了自己始终专注于火炸药研究,锲而不舍担负国家赋予的使命的感人事迹。他勉励大家要把“不间断地思考”作为追求超越的一种工作学习方式,多问为什么、追问怎么做,追求问题本质并拓展思考。

  “在做科研过程中,要有责任感,学会包容和诚信,杜绝学术腐败、抄袭、造假,浮夸浮躁等背离科学精神的行为,要发挥群体作用,关注学科交叉融合趋向,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大爱,忠于党、忠于人民,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王泽山说。

  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全程站着讲完了自己的报告。“爱党信党跟党走,是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实现价值;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容不得一点点的马虎和心浮气躁;只有摆正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摆正个人和群众的关系,才能顺利前进。”通过四句话,钱七虎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

  现在钱七虎仍心系国防建设与人才培养,表示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在防护工程领域潜心研究,带好学生、培养人才、关心团队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指出青年学者是推动科技变革的先锋,他勉励青年学者要做爱国奋斗、诚实守正的科研人。曹雪涛呼吁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新时代的中国学派,“通过鼓励批判、质疑探索精神,允许宽容科学研究的失败,鼓励科技工作者立异鼎新,建立新学说、标立新学派、追求新境界,推动文化文明传承与创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出中国声音,走出中国道路,作出中国贡献”。

  据了解,此次是中国科协联合各主办单位连续第九年举办报告会,截至20__年底,全国举办各类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近12万场,接受宣讲教育的研究生约853万人次、本科生约1109万人次,新上岗研究生导师、新入职教师和青年科技工作者约128万人次,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总结2023年 篇6

  优良学风的形成是和班风建设密切相关的。学生在校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班集体。当我们走进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感觉,这种不同的感觉来自教师和学生的气质。这是一种说不出却能切实感受到的氛围和风气。班风是一个班级思想意识、精神面貌、情感状态及行为趋向的集中表现。班风的状况,由一个班级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水平决定。班集体状况对每一个学生的影响很大,如果一个班级组织涣散,课堂纪律松弛,大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上不刻苦、不钻研,班级缺少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学习气氛,得过且过混日子,这样的班级是不可能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的。因此,培养良好班风是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条件。

  班风受舆论调节,班级舆论是班级用情绪、言论、行为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多数人的意志或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健康人格是教育的基本职责。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代表社会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学生作为不成熟的、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接受教育和引导的需要。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注重培育积极的班级舆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从而为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成才创设一个满足个体意愿的和谐健康的班级舆论氛围。

  在班风建设中,我们要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坚持正面引导,如组织学风建设的报告会、演讲比赛、心得交流会、主题班会和团(队)日活动,请“三好学生”介绍学习经验,请“特困生”谈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请一些著名校友和专家学者介绍他们的治学经验和成长历程。通过宣传媒体,利用广播、黑板报、学习园地、科技之窗等阵地开展有关学习问题的讨论,支持、表扬积极上进的同学,抨击、评论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既离不开全校上下的共同配合,全员参与,更需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科任老师、学校教育管理人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和有效的管理网络,为学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依靠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加强学风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时要有学风建设的内容和要求,在组织安排班级活动时要以学习为中心。马卡连柯曾说过:“哪里教师没有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哪里也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教育过程。”班主任与科任教师要保持经常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实加强班级学风建设与管理。

  依靠科任教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优良的学风来自好的教风。学生能否“投身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投身教学,是否具有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的意愿和能力。科任教师直接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与学生的接触较多、沟通便利,因而教风对学风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严谨治学。钻研教学业务,提升自身素质,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体系,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按教育规律搞好教学。教师要严谨治教。教书育人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认真研究教材、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依靠教育管理人员。在学风建设上,学校党政要齐心协力,定期研究和部署;各职能部门也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学校领导要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情况;教务处要以教学常规管理和学生学籍管理为重点,严格执行考勤、考纪和升留级制度;学生处在班集体状态考核和文明班级评比中,要增加学风方面的权重,定期总结表彰学生中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典型,弘扬正气;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要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以教学为中心,经常组织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和读书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奋发进取意识。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总结2023年 篇7

  报告会结束后,参与收看直播的师生均感获益匪浅,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得与感受。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老师路葵认为,研究生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应当从从事科研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时刻坚守科学道德,把一点一滴的实验数据汇聚、分析、提炼成一篇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生环学院每位研究生最大的挑战和压力来源。考验之下,如果研究生的价值观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引,很可能会出现学术不端与行为失范。因此,对研究生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科学道德和学风规范教育非常重要,要让严守科学道德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没有完成式,任重而道远。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老师陶洁感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无数科学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默默坚守不仅令人敬佩和感动,也为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群体树立了行为表率。改革开放40年来,创新一直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鲜明标识,而与此同时,着力培养科学工作者的科学道德和学术风范也成为我们在国际竞争和时代发展中“走得更远”的重要基础。陶洁表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更加注重自身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引导学生培养科学道德,以更加积极负责的态度参与学风建设工作,为建设华东师大优良学风而不懈努力。

  教育学部老师孙梦表示,92岁高龄的黄旭华院士讲述了当年的科研工作者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用算盘计算出计算机般精确的结果,在技术封锁中让我国核潜艇技术达到世界水平,凭着自己的信仰为祖国奉献了一生。他那句“献身核潜艇事业,此生无怨无悔”令人震撼。做惊天动地事,当隐姓埋名人,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精神、创业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的我们应以前辈们的精神为指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广阔舞台,做出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贡献。

  经管书院老师李卓航表示,通过三位院士的报告,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中国科学家精神,既是心系祖国、呕心沥血,亦是创新进取、为实求真。我们始终要坚持一个方向,就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定地走科技强国之路。

  经管学部硕士研究生李蝶依表示,三位院士专家的发言,让她感受到了刻苦钻研、探索开拓、精益求精的精神。作为一名研究生,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大胆探索,在自己所学习的领域中勇于开拓创新,同时也应脚踏实地,坚守科学道德,切忌投机取巧,杜绝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努力做诚实的学问,在创新道路上创造更多的价值。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生吴金桃说,听完黄院士的分享回想起钱学森同志的经历,正是他们这样一批科研人员,坚守在核弹、核潜艇研发的第一线,才有了仅隔两年零三个月相继研制成功的两弹,才有了如今的核潜艇。他们在当时经验缺乏、设备简陋、环境艰苦的背景下,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始终坚守在科研第一线。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贯穿于生活,我们要在实验室里刻苦钻研,也要在社会岗位上建功立业。作为当代创新主力军的我们,要自信自强,勇于挑战前沿科学问题,抓住机遇,认真科研、诚信科研。正如报告中所讲,学术道德水平体现了科研人员自身道德素养的高低,也体现着国家科学素养的健康状况。我们应始终保持对科研事业的虔诚和敬畏之心,共同建设严谨治学,诚信科研的良好学术氛围。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本科生徐洪义说,听完报告后,谨记在心的就是在科研的道路上,创新和学术诚信是两个必不可少的品格。科学报国之志,任何时候都要将自身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勇做一代“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努力成为勇于追求真理的矢志不渝者。在三位院士的报告中,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这也是对我们新一代科研工作者的殷切嘱咐。中国的科研未来和科学形象将会由年青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们代表,所以在学术道德上,我们也必须成为诚信典范。我们要用敬畏的态度和审慎的目光对待自己的每一份学术成果,成为严谨治学的力行者和科学道德的捍卫者。作为一名即将开始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大四学生,报告中的谆谆教诲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子里,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将牢记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初心,践行科技强国的使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和期望,做到诚信科研,积极创新,对每一次的科学实验和每一组科研数据都做到严谨精确,真实可靠。

  华东师大历来重视科学道德培养和学风建设工作。学校倡导“学在师大”的思想观念,在学生培养中强化诚信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努力引领学生在发奋学习的同时注重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自20__年起,开展学风督查等相关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发奋求学,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日前,学校开展了学风建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学习氛围浓厚,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学校学风总体良好。据悉,学校近期将开展学风建设师生交流会、报告会等相关活动,继续推进学风建设工作,将科学道德培养落实在每一步行动之中。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总结2023年 篇8

  李旭博同学认为:通过学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让我对科学家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执着的探索精神,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二、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我们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三、合理的开放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向来是个开放的体系,它从不承认终极真理。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陈新曼同学说: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于一个正在念大学并且二立志于成为真正科研人的我来说,这个讲话令我受益匪浅,并且对科技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这个讲话传达出了为什么要科技,怎样搞科技。一讲到科技,自然离不开高质量发展,我们的发展如何能更加高效更加绿色,这都是需要科技的发展来助力。但讲话中更令我触动的是“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作为一名生命科学的学习者,我突然地就觉得,这句话才应该是所谓“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的落脚点。我们做科研,不该只是比拼谁发文章快,发论文多。发表论文对于科学研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决心和信心。在经历了疫情之后,我们心中那种科技应该为老百姓保驾护航的念头更加强烈了。这和科技发展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是异曲同工的。总之,书记的话让我看到了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需要,人民对科技发展的渴望,坚定了我在科研之路上攀登的决心。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总结2023年 篇9

  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将会在那里度过人生中最完美的三年。作为学校的一员,我们有权利有职责有义务为我们的学校做出应有的努力。学风的建设正是我们所能奉献给我们学校最完美的礼物,也是对我们三年的人生之路最宝贵的财富。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求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学校的气质和灵魂,也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学风是学生思想作风在学习上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良好的学风是原动力,促使我们刻苦学习进取进取;良好的学风是凝聚力,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团体主义精神。良好的学风能够鼓舞斗志,培养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良好的学风能够磨练品质,培养诚信友爱的道德风尚,良好的学风是一个学校培养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根本所在。

  倡导良好的学风,我们学生是直接营造者,也是最大受益者。从当前我校学生整体来看,大部分同学有着远大的抱负,他们进取进取,注重全面发展。可是,学风不正的问题仍然存在:在课堂上,有的同学发呆走神,不能认真听课;在作业上,有些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抄作业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同学思想上只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团体观念淡薄;还有的同学贪图玩乐,缺乏梦想。同学们,大家都正是青春年少,时光正好,这种缺乏勤奋精神,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混日子的行为,能够说是白白浪费了青春时光,严重影响了学风建设。

  所以,我总结了以下两点优良学风的基本要求:

  第一,我们要确定远大的人生目标,为服务社会,奉献自我为学习的目的。

  第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需要勤奋、谦虚的求学精神。勤奋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前提,是我们创造优良学风的基本条件,古今中外学校问家、自学成才者,无一例外地都是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榜样。勤奋谦虚的自学精神是体现学风的灵魂,是学风的核心。勤奋是振作精神,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努力获取知识;谦虚是指虚心学习,永不满足,自觉调整治学方法和态度。知识和本事的获得,都是日积月累起来的,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科学上的伟大发现,文学上的宏篇巨著,无不是血汗和毅力的结晶,是勤奋的结果。作为许昌市一中的一员,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仅展现着你自我的素质与修养,更深刻地影响着一中这个整体的学风和荣誉。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体现优良学风呢首先,我们要树立“创优美环境,建优良学风,从自我做起”的意识,明确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进取行动起来,以创立优良学风为己任,进取参加学风建设,严格要求,做一名贴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中学生。培养礼貌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时间观念、自控本事、公德意识、团队精神和团体观念,努力建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谐的班级环境。

  其次,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刻苦踏实,勤奋进取,进取参与课堂活动,专心听讲,勤做笔记,认真作业。树立进取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意识和精神。

  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需树立优良教风。端正教风,首先应当注重完善师德、师仪、师艺等。而具有良好教风的教师必须会认真教学,对学生负责,让学生学得扎实,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己任,能够结合实际将知识与学习方法融于教学。教师经过教学方法的改善,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自然而然地爱上学习。

  同学们、教师们,建设良好学风需要我们大家持之以恒的努力。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梦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抛弃迷茫,把握航向,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让优良学风吹进书声朗朗的课堂里,让礼貌之花盛开在一中的每一个角落!愿我们带着优良的学风去点缀我们的成功,分享我们的未来,规划我们完美的明天!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总结2023年 篇10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风是一个校园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既体现着学生的外在形象,又体现着学生的内在素养。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校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全院各机构用心组织开展了“学风建设年”活动。我们也开展了各式各样活动让同学们在行动中改变自己的言行,共同建设我们学习的良好氛围而出份力,用自己得行动渲染周围的人。

  1、2月29日晚上7:00在机械楼310“学风建设年”活动启动仪式。在我班胜利召开;辅导员、班主任和08级数控高专4班全体同学共同见证此刻。我们在响应学院的号召下,我们还制定了以下几点作为我们的目标;

  一、我们要秉承“知行合一,始于至善”的校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努力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人,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要刻苦钻研,用心进取,做到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溺网,严格遵守校园的各项规章制度,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促成校园良好学习风气的构成。

  三、要树立“诚信是立身之本”的观念,做到自尊、自爱、自省、自警。在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诚信应考,展示我们大学生的真我风采。

  四、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杨叔子院士说过,学习需要思考,思考使学习与实践结合而交融。我们每一名学生要努力掌握学习的方法,要在学习中深入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

  五、要树立“学风建设,从我做起”的意识,用心参与校园的学风建设活动,从自身做起,从严要求,做一名贴合时代要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开展“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主题班会活动

  (1)时间:20_年3月10日

  (2)形式:各班的本次“主题班会”采取座谈或演讲的方式

  (3)资料:透过以上方式让每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现状,将如何做一名合格大学生,深刻反省自己,明确“逃课是谁的职责,沉迷网络是谁的职责”,以及“我的人生观”,解决同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引导同学找准定位,学会学习。

  3、“网络使用应有度,科学合理才健康”主题宣传活动

  (1)时间:20_年5月21日

  (2)地点:机械楼310

  (3)形式:案例解读;主题签名。

  对学风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当前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学风表现,剖析成因,找准根源,提出应对性措施,努力克服和纠正存在的不良现象。学风建设月渐进尾声,但是学风建设仍会继续并长期持续下去。在参加了学风建设活动之后,对自己今后如何正确的学习和选取就业都有了明确的计划。

  总而言之,良好的班风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校园的教育管理活动都是透过班群众这一基本组织形式实施的。所以,只有存在于班群众之内的广大学生树立起勤奋学习,团结进步,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校园的学风建设才能上水平,让我们共同关注班级学风建设。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总结2023年 篇11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的文件精神,按照“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和“两个拓展、两个结合”的工作原则,以《东华大学“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东华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为依据,扎实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积极引导全体教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在全校形成了良好学术氛围。本年度具体工作如下:

  一.组织集中收看20__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11月14日,中国科协、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等单位,邀请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周琪等3位院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20__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并在新华网进行全国同步直播。为及时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报告会精神,按照教育部、中国科协和上海市的统一部署,我校分别在延安路校区和松江校区设立6个分会场,组织师生集中收看同步直播,与会教师代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近700人。同时,在校园网主页公告栏、东华大学微信公众号、东华大学学生易班网络平台、校内邮件公共群,第一时间推送报告会信息和主讲报告人的简介,积极部署和引导校内各二级单位和广大师生自行收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做好校级层面的宣讲教育活动

  学校精选专家报告,注重工作实效。按照我校“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建设月”总体部署,为强化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意识,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20__年11月28日下午,分别在松江校区锦绣会堂、延安路校区三教报告厅举行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宣讲教育讲座,覆盖全校共20__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主讲嘉宾为材料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依民教授、服装学院博士生导师杨以雄教授。讲座中,教授们分别从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情况入手,指出研究生应该注重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于创新,求真务实”,让自己的学习探索生活更加充实、有目标、有动力。同时,针对研究生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一步强调了遵守学术道德与诚信培养的重要性。教授们还从学习十九大精神的角度,指出了研究生科学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鼓励研究生们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通过科研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20__年,东华大学围绕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举办首届东华大学“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研讨会,共有来自各学院90余名硕博士参加分组研讨。学校还“以诚治学、以信立身”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主题,开展学校研究生科学道德文化作品展活动,广泛在研究生群体中动员挖掘作品,通过文艺作品来倡导研究生恪守学术诚信,崇尚科学道德。

  三.做好学院引导,深化教育效果

  各学院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并结合学院实际做好教育工作方案,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形式,组织开展师生座谈会、学术论坛、博士沙龙、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形式更为多样的教育活动,深化教育效果。如环境学院为让新生们能够迅速融入研究生生活,加深新生对研究生科研活动的认知,邀请学院分管研究生院长开展讲座,就研究生科研创新的重要性、如何开展科研活动、以及进行科研活动的方法、途径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科研成果的撰写与发布提出了诸多建议。化工生物学院为了帮助新生充分了解研究生培养目标,正确认识专业特点和社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合理规划自身发展,为研究生新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引导研究生自我认识、自我规划生涯,同时对研究生新生如何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给出了诸多建议。纺织学院为帮助新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品味和鉴赏能力,举办以阅读、交流和共享为主题的科学道德读书沙龙活动,并邀请院士、特聘教授、企业导师、行业领军人组成的讲师团介绍纺织专业认知的系列讲座8次,详细解读纺织科技应用和纺织行业发展前景,倡导广大研究生诚信做人、诚信治学。机械学院采取各种措施落实学风建设,一方面成立“机械工程学院老教授咨询组”,开展研究生和本科生结对互助,更有针对性地帮助部分学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在学院层面树立“学风建设标兵”、“学习型寝室”、“学习进步奖”、“科技创新奖”等典型,优化学习氛围,提升整体学习质量,通过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大会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马克思主义学院多措并举,不仅定期邀请知名教授“走进来”,为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也鼓励研究生“走出去”,在更高平台中展现自己的学术风采,增进学科间交流互动,开阔研究生专业视野,提升学术素养。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特色,邀请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林德宏、复旦大学教授王凤才等知名专家学者举行讲,加深研究生学术素养,并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示范马院平台,借助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海市第五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契机,鼓励研究生全员参与,聆听学术大咖报告、增强交流学习。人文学院十分重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和研究氛围培养,一方面以入学教育为契机,狠抓入门关的学风氛围培养和学术道德教育,邀请学院退休老教授和年轻导师与学生面对面座谈和“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与研究能力培养”专题讲座;另一方面融研究生学风建设于常规活动之中,通过专业介绍会、导师见面会、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通过老师言传身教和寓教育于活动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学风和学术道德沟通渠道,打造学院学术研究团体。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充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内容,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中。先后涌现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东华大学国旗班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带一路援疆团”等品牌教育项目,吸引了大批研究生参与,对研究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为培育研究生奉献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潜心研究学术的精神搭建了平台。各学院扎实开展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学生成才意识。学校开展“砺志·仁爱”慈善文化月、“砺志·敬业”系列学雷锋月、“砺志·笃行”诚信活动月、“砺志弘毅·共筑梦想”暑期社会实践等“砺志”主题系列活动,激励研究生形成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精神风貌,增强了研究生的诚信意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教育融入研究生党建、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将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教育融入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将参加一项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作为党员“十个一”活动的基本要求之一,要求每位研究生党员每学期都要参加一项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活动,强化学术规范意识,提升学术规范素养,养成学术诚信的良好习惯,发挥党员示范和带头作用。学校借助品牌活动—成长之路报告会、经纬韵科技文化节等互动平台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活动,深化活动效果。“成长之路”报告会邀请身边的优秀学生讲述他们自己的成长故事,贴合学生需求,台上台下情感互动,效果良好;经纬韵科技文化节通过骨干创新论坛、学术论文大赛等品牌活动,将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融入其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校广泛宣传和表彰学风建设优良学院和优秀个人,及时通告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结果,并积极利用易班网络平台,将制作的诚信漫画、诚信考试微视频,上传和发布于易班,供学生学习和资源共享,加强诚信教育。

  六.将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及课程教学

  学校以新生为工作对象的重点,制定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并督导各学院组织全体研究生新生或以研究生班级、党支部为单位,或以学院为单位,进行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动员,了解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学校为每位研究生新生购买学术道德规范学习资料,组织全体研究生认真学习《东华大学研究生手册》、《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和《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选件参考大纲》等材料,学校统一组织命题,组织全校规模的研究生新生有关科学道德和学术行为规范内容的测试,以此强化研究生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的意识。此外,学校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作为长期性工作,纳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必修环节,成绩计入研究生课程成绩;指导学院完善现有课程教学内容,增设科学与艺术、科学文献检索、文献综述及选题报告、研究方法论、科技论文撰写等方面内容;在工程硕士授课内容中,补充当今网络时代下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的内容,介绍学术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相关学术道德规定以及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界定和处理办法,指导研究生恪守科学道德,遵守科学规范,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学术态度。

  七.规范研究生科研工作流程

  学校规定研究生在投稿发表论文前填写《论文发表审批表》,由导师进行全方位把关,通过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科研环节的监督和指导,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进行潜移默化的科学精神教育。针对所有拟申请学位的博士生,除了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全面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规定重合率超过一定比例的学生必须进行论文修改并经导师同意后才能双盲送审,从而树立正直诚信的良好学风。在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取得一个讲座的学分,必须要听取规定次数的有关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讲座。

  八.举行新进教师入职培训,实行师德承诺制

  学校将师德教育摆在学校教育培养首位,贯穿学校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在青年教师入职培训中开设师德教育专题,邀请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为青年教师开设《师德师风建设》等主题讲座。举行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全体新进青年教师在国旗下宣读《东华大学教师职业道德承诺书》。对新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在院系为其指定师德表现好、业务能力强的指导教师,使其在接受业务指导的过程中受到师德教育。

  九.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

  对新进校教师进行学术道德与学术诚信教育与培训,向青年教师宣讲科研政策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督促导师进一步加强对所指导学生的教育和监督,认真审阅学生的试验记录和论文手稿,以严谨治学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作风感染教化学生。结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开展师德教育。探索科学评价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办法,规范教师教学科研岗位职责。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学习考察,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深入探讨高校青年教师与成长的理论研究、政策环境、价值导向、管理机制、文化氛围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成长路径等问题。

  十.以重大节日和评选活动为契机,集中宣传优秀教师典型事迹

  学校以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通过开展全国及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东华大学教学育人奖、“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辅导员年度人物、师德建设青年标兵等评选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模范履行岗位职责,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作风建设,严格遵守科研伦理及学术规范。

  通过上述工作,东华大学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的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广大师生对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的认知度显著提高,进一步明确了在学术科研活动中,哪些是高压线绝不能碰,哪些是底线不可逾越,从思想上进一步明确了学术科研活动中的是非对错,从内心深处增强了遵守学术科研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全校形成了“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的良好学术氛围。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总结2023年 篇12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对我们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我们未来去实现一些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具有深远的指引意义。

  首先,青年工作者要勇于担当,要面向学科的前沿,要去主动攻关这些原创的研究,从源头上做创新。要大力强化我们的基础理论,刚才袁院士提到基础研究非常重要。姚院士也讲到交叉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基金委也是在今年刚成立了交叉学部,所以我想是不是能从不同学科之间、方向之间去做交叉,去找一些灵感,不断地找到创新的思路,这非常重要。

  另外从基础层面来说,我们要面对国家的重大需求,探索能解决瓶颈问题的新核心技术非常重要。我做的燃料电池和氢能的研究,从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应用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研究不仅是做基础,也是在做应用的研究。在基础方面,我们会面向世界学科的前沿,去不断地探索新概念的高效的燃料电池和氢能催化剂体系,我想这非常重要,因为燃料电池的心脏就是催化剂和膜电极,所以我们希望能从源头上找到答案。

  另外在技术方面,我们想做一些突破。从最开始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机制、新器件、新产品这样一个全链条的创新模式,去攻破燃料电池和氢能目前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当然,我们的燃料电池如果做得好,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一定程度上是会推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此外,我们做的是新能源,这从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环境的问题,所以对我们人民的生命健康也是有一定的好处。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总结2023年 篇13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来自中科院大学、社科院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49所首都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部队院校的研究生新生和导师近6000人现场聆听报告。报告会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向全国各高校同步直播,各省(区、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组织了省(区、市)和高校(院所)分会场。据不完全统计,约80万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通过网络直播集中收看。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致辞中指出,70年来,中国科技事业呈现跨越式发展,科技实力从最开始的一穷二白不断向世界科技前沿奋力追赶超越,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既得益于党和国家为科技发展绘制的清晰蓝图和给予的坚定支持,也归功于一代接一代怀揣科技报国理想的科学家们,他们坚贞不渝地将科学研究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诚为共和国托起了无数星辰。他强调,要矢志爱国奋斗,以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的发展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融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之中。要弘扬科学精神,培养诚信的科研品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切不可投机取巧,虚夸浮躁,绝不能伪造、篡改、抄袭触碰科研的“红线”。要坚持传承育人,在知识理论传授和创新,治学理念方法继承和发扬的同时,注重将良好的治学精神和道德品行融入到学生的人格养成,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的报告题目是《牢记使命,忠诚奉献》。他结合科研经历,讲述了自己始终专注于火炸药研究,锲而不舍担负国家赋予的使命的感人事迹。他勉励现场的同学和老师,要把“不间断地思考”作为追求超越的一种工作学习方式,多问为什么、追问怎么做,追求问题本质并拓展思考。同时在做科研过程中,要有责任感,学会包容和诚信,杜绝学术腐败、抄袭、造假,浮夸浮躁等背离科学精神的行为,要发挥群体作用,关注学科交叉融合趋向,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大爱,忠于党、忠于人民,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报告的题目是《让生命在科技报国中闪光》。他通过四句话,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爱党信党跟党走,是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实现价值!”“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容不得一点点的马虎和心浮气躁。”“只有摆正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摆正个人和群众的关系,才能顺利前进。”虽然已经82岁高龄,他仍心系国防建设与人才培养,表示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在防护工程领域潜心研究,带好学生、培养人才、关心团队建设,把自身事业同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以报国奉献为最高追求,为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报告的题目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新时代中国学派》。他用邓稼先、屠呦呦、顾方舟、黄大年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向大家诠释了中国科学家的爱国奉献精神,指出青年学者是推动科技变革的先锋,勉励青年学者们,要做爱国奋斗、诚实守正的科研人。他还从科学学派对科学的贡献说起,呼吁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新时代的中国学派,通过鼓励批判、质疑探索精神,允许宽容科学研究的失败,鼓励科技工作者立异鼎新,建立新学说、标立新学派、追求新境界,推动文化文明传承与创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出中国声音,走出中国道路,作出中国贡献。

  本次报告会新增了宣读倡议的环节,来自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新生和导师代表共同发出了《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学风作风建设倡议书》。整场报告会气氛热烈、高潮迭起,与会师生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为增强报告会的仪式感和感召力,宣读倡议书前,参会各高校、院所的学生代表逐一擎校旗出场,现场师生热烈回应、掌声连连、此起彼伏。

  据了解,此次是中国科协联合各主办单位连续第九年举办报告会,每一场报告会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大研究生新生和导师的热烈欢迎。此次报告会在线问卷调查显示,师生认可度达到98.9%。截至20__年底,全国举办各类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近12万场,接受宣讲教育的研究生约853万人次、本科生约1109万人次,新上岗研究生导师、新入职教师和青年科技工作者约128万人次,取得显著成绩,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总结2023年 篇14

  “道德”一词可追溯到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大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以德先行的优良传统,道德和诚信是每个人立于世间的基本品格,形成了人们对于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可以约束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高的道德标准造就卓越的人格品质。对于学者而言,科学道德规范尤为重要。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之中。科学精神是科学道德的思想内核,科研伦理是科学道德在伦理层面的反映,科研不端与不当行为是科研活动中背离科学道德的负面表现,科研规范是科学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具体要求和行为指南。近年来,由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已经作为主流思潮深入人心,部分群体因为肤浅的理解这个观念陷入了盲目追求经济而不顾道德建设的地步,使得人心浮躁、为求名求利而不择手段。对于一名学术研究者,一旦被这种思想所蛊惑,就将必然的丧失学术良知,做出有违学术道德的事情。近几年,不断有高校教授甚至是一些身居要位的领导被曝出抄袭等种.种丑闻,这也使得他们的为自己行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些事实教育了每一个学术工作者,学术的生命力在于求真求是求实,每一位科学工作者他工作的神圣之处正在于,他们正在使用人类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来揭示这个未知世界的下一个真相,而这个过程有不得半点弄虚作假,那些搞科研不为科研只为名利的浅薄思想只会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些事实同样也教育了我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必须求真务实,坚持诚信为先。

  “学风”一词,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审问之,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学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当今社会,学风一般指个体或者群体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的精神风尚和思想态度,包括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从我们学生的角度讲,学风是学生思想作风在业务学习上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风貌,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在科研领域,学风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科技工作者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指科技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其在科技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因此,学风建设对于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同样重要,它决定着学生对待学术的态度,关系到学术研究着的行为方式,影响着国家学术界的走向。通过在校园内进行学风建设,能让同学们树立正确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刻苦踏实,勤奋进取,独立思考和钻研,努力培养综合学习和研究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质量。充分利用校园学习资源与设施,拓宽知识、提高素质。增强学习动力,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专心听讲,勤做笔记,认真作业。树立积极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意识和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及公益服务活动,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违规现象。因为其不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正确使用,所以称之为问题。目前学术界存在的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杜撰、篡改、剽窃。具体行为包括:数据的不当使用,违反科学规划,不当的同行关系,不当的师生关系,给予产生压力的不当科研。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问题造成了学术资源和学术生命的极大浪费;破坏正常的学术秩序,扼杀创新活力;违背科学精神,贻误人才培养;损毁学术界和知识分子的社会公信力;加剧社会腐朽的蔓延。在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不端行为惩处力度的同时,需要在科技界大力提倡道德自觉意识、加强舆论的引导。科

  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学术研究者自身道德意识的薄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代科研体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没有正确引导科研工作者的思想,一味要求数量,对于实际工作成果质量监督不力。

  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术研究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倡导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对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科研活动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从事科研活动的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一个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文化氛围。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出现,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科研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但从根本上说,科学文化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本质是科学文化缺失或者说发育不良的问题,是科技事业发展与社会资源配置趋势出现偏差或者说背离的问题。“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比喻形象地说明,科学文化对于科研人员学风道德的塑造具有长远的深层次的影响。同样,高尚的学风道德也会对科学文化的发育发展乃至全社会崇尚科学、热爱科学良好风范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勇攀高峰、无私奉献,以优良科学道德和学术素养为科技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树立了光辉典范。目前,我国科学文化发育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文化相对于商业文化处于弱势,这是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一是对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尊重不够,过分看重短期目标,急功近利,缺乏“十年磨一剑”的长远打算和执着精神;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严重缺失,缺乏批评质疑的精神,团队协作意识不强;三是受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官本位”、学术霸权问题突出;四是在涉及人的科研活动中,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科研伦理底线受到挑战;五是公民科学素质不高,对科研活动的监督能力和作用不强。这些问题都助长了学风浮躁和不端行为发生。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