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后感

2025-01-0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菊与刀读后感(通用5篇)

菊与刀读后感 篇1

  我们知道菊产自于中国,象征着古代文人品格高尚,气节淡定的一种植物,与其同等地位的还有兰、竹、梅,而菊在日本则是代表着皇室的家徽,菊更多地代表了日本民族中淡定、儒雅、谦和的一面,也说明了日本民族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我想到日本的武士道,刀是日本武士的随身兵器,是由中国唐朝的兵器发展而来,在武士眼中他承载着日本这个民族的意志和希望,更代表着日本民族精神中嗜血、好战的一面。当菊与刀都融合在一个民族身上时,我们知道,这是静与动的交锋,文与武的融合,善与恶的争辩。“菊与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承载着太多大和民族的特性,充分概括了日本这个民族的矛盾性。

  (一)森严的等级

  首先让人震撼的,是日本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稳定的封建等级制造成的影响渗透到日本文化的最深层,有关日本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或许都源于此。在战争中的日本,所有人都说战争不是天皇的错,而对天皇的态度,也是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的集中体现。在日本,天皇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所有寄托。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要求忠义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名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天皇身上。由于“忠”是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或许只有精神力量但全无实权的天皇。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或许,在中国我们可以说自己经历过封建时期,但中国并不是一个等级社会。民众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到社会的上层,但是在日本却没有什么机会。日本吸收了中国的封建思想,却没有吸纳我们的封建制度。换过来想,日本这个民族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封建制度的--只因为天皇的存在。即使天皇没有掌握实权,仍然是所有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这就和我们中国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带到36次,如果统治者统治的有问题,人民是理所当然的可以推翻他,但在日本,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只允许有天皇一个统治者。

  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战争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天皇的存在在日本俨然已经发展成宗教,神的话语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日本士兵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特性,综合起来可概括为勇敢、残暴、致死效忠、绝对服从。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让每一个日本士兵都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与能力。不管自己的国家在物质上能不能与美国抗衡,仍然会不惜一切在精神上给对手打击。而日军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猛充分印证了他们的所谓武士精神,这种战争中的不怕死精神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出现,本尼迪克特对这种不怕死的行为十分的不理解。然而,战时的士兵被冠以了军国主义的思想,幼时的等级观念在这个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上级的命令是惟命是从。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不难理解所谓的神风敢死队,毫不犹豫地开着飞机撞向敌军的船舰,也不难理解“弘扬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这样的“真心使命”。这样的心理给日本整个民族在二战中带来了遭难,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这个民族。

  (二)“忠”“孝”“仁”

  在日本的文化中,“忠”“孝”“情义”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中国文化中的“仁”扮演的是一种内省的力量,调和各种矛盾,接近于最高行为准则。儒家思想在中国还是占有很高的统治地位,但在日本,却没有真正吸收儒家文化的精华。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正是因为有天皇的存在,使得这种民族情节和“仁”的思想水火不容。一个不“仁”的皇帝在中国会被民众反对,只是因为他行使的不是“仁”。而作为中国的帝王,也一直试图宣布自己是天子,是天庭的代言人。而日本,由于有天皇这个不可动摇的事物的存在,完全摒弃了这种伦理。因此,“忠”和“孝”成为他们伦理中最主要的两极。而在对待天皇的态度上,这两种力量完全则是成为了合力。这或许也是中日两国在这个事情上的区别。具体来说:中日都重视“忠”、“孝”,但是“忠”、“孝”在日本人看来是无条件的,而对中国人来说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仁”。对中国人来说,统治者不“仁”,大家就可以揭竿而起,父母不“仁”,孩子就可以拼死拒绝,甚至大义灭亲。而在日本,这是绝不可能被接受的。由于追求无条件的“忠”、“孝”,导致日本从未改朝换代过,而直到90年代,跳槽在日本也是难以被人接收的。这也就说明了在忠与孝的问题上日本这个民族是多么的保守。

  其实,“仁”,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由、平等、人权的体现。日本人却至今未能接收一点点“仁”的概念呢?在我看来,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方面,在战后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在社会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并没有达到思想自由。二战后,因为麦克阿瑟和天皇的秘密谈判,使得日本迅速转移了自己的目标。将自己重新定位,将主要目标转向经济方向,从而避免了在文化层面上的全社会反省,依旧保留了完整的天皇制度,因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日本人民对天皇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虽然美国意识到了日本社会的问题,但是并没有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足够压力去改变他们

  在此之后,日本文化中一些迷人的方面,比如武士道精神,在全世界范围流行,客观上隐藏了日本文化中落后的一面,而在经济上,优秀的日本制造带来的非凡成功使日本人无意于文化上的反思。这也造就了日本这样一个特殊的现象。在亚洲,日本的位置无比的尴尬。他希望成为亚洲的领导者,虽说在经济上有这个实力,但是在文化上,却无法让亚洲各国心服口服。换句话说,日本这个民族还没有体会什么是真正的“仁”。

  (三)恩

  虽然说日本这个民族不懂得真正的“仁”,但是,就我自己的理解而言,另一种思想--报恩,在日本社会同样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每个人自出生之日,就有着向天皇来偿还恩情的义务。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是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说施恩给别人的人必须认为自己是高尚的,可以接受别人来偿还恩情。作为从中国那里承受文化恩泽的国家,日本一直对中国怀着复杂的心理,对中国一直怀着感恩的心理,但是在遇到西方这个更好的老师之后,就彻底放弃了中国这个老师。同时也对中国近代的沦落感到羞辱。但是同样他还要把侵略中国作为一种让中国报恩的方式。这也正是我们不能理解的地方。日本一直口头上说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但是这只不过是日本人理解报恩的方式,并不是世界人民理解战争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寻求报恩,只不过是一个对外战争的借口。

  日本社会所讲的“报恩”和“雪耻”的概念在我们并不陌生,但在日本文化中却有异于我们熟悉的东西。比如“工作”也是要报答的情义之一,所以努力工作、极端敬业是毫无疑义的,否则对不起工作给你的恩惠。并且在工作是要对你的领导做到尊重与服从,这也是日本独特的文化所要求的。“雪耻”是对自己名誉的的洗礼,当名誉蒙羞时,如果不报复、不洗刷罪名就对不起自己的名誉。这几乎和我们中国人正相反,我们讲究“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和容忍是美德。不过日本社会的报恩和我们的有恩必报还是很相像的,日本式的报恩,要像“义务”一样的去完成,恩是一种债务,是必须偿还的。对天皇报恩就是“忠”,给父母报恩就是“孝”。这些都是强制性的,是与生俱来的。这样的思想带有很深的东方色彩,一个小孩子自呱呱坠地开始,就已经背负上了一身的债务。然而,这样的强制性报恩和我们的观念还是略有差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这并不是强制性的。在战争中的日本,正是这样的报恩的思想,让一批批的日本青年奔赴了战场。报恩是一种义务,同时也会让他们丧失了生命。作者在这一部分还是略有疑惑,他不是很明白这样的报恩思想在东方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报恩这一现实的行为也再次体现了日本这个民族的矛盾性。让这个民族增添了不少别样的色彩。

  纵观其篇章,可看出日本民族在礼仪上的观念和态度上的严谨,同时日本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自从日本派遣唐使来华,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礼仪之国,儒家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日本民族的道德标准。在日本的文化生活中,我们到处能看到茶道等源于我国的文化现象,但是现在却更好的保留在日本这个民族。或许,我们从静态的观点上来看,这不就是“菊”的特性么?

  作者作为一个从未到过日本的人类学家,以一个很客观的视角,描述了他研究下的日本。然而,本尼迪克特毕竟是一个美国人,日本这个民族的形式作风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我们和日本同为东方的民族,或许对于这种文化会有更深的理解。日本的文化,我觉得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除非你是一个日本人,否则你永远无法理解日本这个民族。对于这个民族我们太多的困惑,抛开历史,日本这个民族同样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虽然《菊与刀》写成到如今已经有60余年了,但是仍然为我们更好的理解日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我想,还是本尼迪克特的一句话最能完整的概括日本:“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去了解的民族,无论是作为朋友,还是作为敌人……

菊与刀读后感 篇2

  “人类社会总是在设计自身的生活。如果某些其情况的处理方式和评价方式被赞同,那么这个社会中的人就将其视为全世界的基本理论,不论困难有多大,他们都将这些结论集合为一体。”翻开《菊与刀》一书,却一眼看到此等传播学直论,讶异之余不禁暗叹这位“日本通”美国作者对于人类学的博识。书中,诸如“舆论调查的结果只不过是让我们对已知的事物多增加一些了解罢了。”等观点,对于研究传播学的,研究成见之形成于成见之顽固的学者而言,都是极有意义的。

  当然,此书的更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对于传播学的涉猎,而在于作者对于日本国民性的深刻洞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地理人文环境各有不同,国民性的形成也各有特点,但是日本国民性的了解,对于自身国民性的观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因为对于一民族而言,毕竟是有其共通性的,如作者说:“任何文化传统中,都包含了关于战争的信条。”如果对这些基本理论不甚了了,却对其他民族之好战或其他秉性肆意攻伐,未免贻笑方家。

  日本人对于等级制度的依赖是令人震惊的,这一点也久为观察家所诟病。但是这个民族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制度,形成的充斥于社会每个角落、每个领域的民族风气,却是同样令人震惊的。也许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并不存在所谓“劣根性”,而只存在畸态发展、不善于整合运用的懒惰国民。

  现代人不勤于完善自己,便将罪过推到古人身上,将所有过错都推脱到“国民性”与对象模糊的“历史”上,是极为自欺欺人且不负责任的。这样的习气、习惯之下,永远无法使得民族性得到改善,而只会使得族群驶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愈加放肆与消极。

菊与刀读后感 篇3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菊”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士道的象征,这二者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温和又好斗,爱美又黩武,尚礼又倨傲,善变又顽固,驯服又专断,忠贞又反叛,勇敢又怯懦。

  本是作为一个西方人没有带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比较冷静的旁观者来写这本书的,应该是比较客观吧,这本书在日本也引起轰动。

  我的爷爷是在抗日战争时加入共产党打日本人的,他的两个血气方刚堂弟当时还在北京和天津的大学读书,立即会到家乡抗日,当时的蒋介石消极抗日,所以抗日的都加入了共产党。我爷爷是一方地主,带了村子里有血性的年轻人一起加入抗日

  后来,她的两位堂弟壮烈牺牲,并不是被日本人,反而是被国民党杀害,非常惨烈。他们的名字还在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刻着。对于当初日本人的凶残,爷爷奶奶一直记忆犹新,那么多的中国人,那么大的中国一下子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日本人整个村庄的屠杀。为什么?爷爷最气愤的日本人再凶残也是明枪明刀的,最可恶就是那些助纣为虐的汉奸,没有他们日本人只不过是没有翅膀的老鹰。汉奸给日本人出谋划策的残害自己的同胞,而且是暗箭难防。

  经常听到这种评价,中国人单打独斗是条龙,在一起就内斗--不团结。我不知道这样的评价是否正确,但起码可以引以为戒。强大的堡垒,从内部更容易攻破。比如说,一些外贸出口的产品,同是中国的企业能不能有全居观念,不要相互砍价格挖墙角,大家团结起来,有一个行业联盟,大家都赚钱,不好吗?。其实从本的描述中并没有表扬日本人聪明,聪明并不是日本人的强项,相反中国人反而被认为聪明,聪明的人为什么没有优势呢?什么时候才能像美国人那样被日本人崇拜。是不是我们也有自己的缺点,因为每个人都太过聪明,太过聪明,就容易太过自我。

  西方国家老是说我们不民主,恐怕西方似的民主在中国会产生水土不服吧。也许我们自己的人类学专家可以像本一样研究研究,探讨探讨了。

菊与刀读后感 篇4

  读完《菊与刀》在我脑海中反复跃动着几个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反观历史,燕雀太多,鸿鹄太少。燕雀无知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燕雀总会误解鸿鹄;而鸿鹄也会误解燕雀。这如果只是鸟类世界,那也没什么,鸿鹄没必要与燕雀齐飞;事实上在大自然中鸿鹄与燕雀见面的机会本就不多。可问题在这是人类世界:是一个为了利益黄鼠狼必须给鸡拜年;猫必须哭耗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鸿鹄要想展大志,它就必须依靠一众燕雀的支持。可悲的是燕雀是如此的渺小与愚昧以至于它们对超出自己常识的事物不是不能理解而是不愿也不敢去理解!它们将所有的事物都限制在它们的常识这一渺小而脆弱的框架中去加以判断,因此往往会充斥大量的误解。这就如光秀之解读信长,许广平之解读周作人。

  “使民可以从而不可以知”这句话现在想来很有道理,并非民不可以知,而是民根本就无知。在这种情况下将社会学、政治学等知识灌输给民,那除了天下大乱外,没其他结果!没人愿意听别人说自己是傻子,可事实上他要是个傻子,别人说不说他都是个傻子。如果这傻子能认识到自己是傻子而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那他还有救。可是纵观整个人类史,这样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所以愚民政策虽然听起来很恶心,可它却是维持社会安定的必要工具。

  事实上聪明的人能够看出哪些政策是愚民的而跳出其框架为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只有那些别人说他聪明就以为自己很聪明,别人卖他时告诉他这是为他着想就认为别人是大好人的大傻子才会为愚民政策所左右。从统治阶级而言,他们需要愚民政策来帮助他们维持社会的安定,同时他们又需要以将旧文化定义为愚民政策并加以攻击的形式来确保推行更利于他们统治的新文化。换了汤不换药,说白了搞的仍是愚民政策这一套,只是在该统治集团当权的执政期他们不会允许别人指出他们是在愚民,同时他们又要尽量将自己伪装成不是在愚民。事实上,愚民也没什么不好。权力之所以为权力,就是因为他们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如果象大家都能吃饭一样使每个人都有权,那实际上结果就会每个人都没有权。这就是我所谓的人人有权,人人无权。如果国家中每个公民都可以决定国家的出路,结果将是国家无路可走。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他有四个得力的马夫,还有四匹出众的马。他常常乘马去外地办事,而每次他都只用一个马夫赶一匹马拉车前往。后来有一次,因为有急事他让四个马夫赶四匹马拉同一辆车,而四个马夫都有权决定车子的前进方向。走到一个十字路口马夫们因意见不统一闹开了。甲要往东走,乙要往西走,丙要往南走,丁要往北走。因为他们都有权决定车子往哪走,于是他们各持己见朝着四个不同的方向奔开

  还好车子够结实,所以只是停在原地不走。

  民可以从而不可以知。不能理解那崇高志向之人就不应该掌权。

  别开燕雀、鸿鹄不谈就是普通的民众中也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别人。自己身边的人不愿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人又不在自己身边。

  呜呼!知己难求。

菊与刀读后感 篇5

  二战末期,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奉命研究日本的民族性,以便为选择占领日本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作者认为,日本会彻底地投降,因为日本人和欧美是基于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的。后来的军事实践证明了作者的正确。

  此书可谓西方对日本认识的第一次大规模突破。此书写得并不是很好,许多后续者写得更好一些。此书的时效性也不强,六十年来,日本人的社会关系和审美产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军事相关方面,从这个角度考虑,本书过半内容已经过时。另外,国内外的评论大多赞扬此书指出了“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的差别,但我认为此书的成就主要在于对日本式“情义”、责任和审美的考虑。

  对于做漫画的人来说这书很有价值,它完全解答了日本式的传统情节结构,解答了为什么许多无聊的故事会在日本大受欢迎,并且在中国受到一部分特定人群带着怀疑的欢迎。

  压在二战时期日本人肩上的担子正压向我们这一代的人:家族责任,考试和竞争,社会侮辱的增加,逼迫性暴力的减弱、愤怒被同情和默许,舆论的复杂化和不负责任、就业难、对宗教需求增加却得不到社会满足、日本式“情义”正成为中国的义务教育和家教、自杀不会引起社会鄙视反会遭到同情……社会的变迁使我们的环境更接近二战时期的日本,所以审美观也更接近二战时期的日本。

  所以我们颓废和耽美。

  从内心深处讲,二战时的兵,其实就是一群武装、有组织、有大量雄性激素的同人女。

  但是我们毕竟是中国人,对日本式的审美,只有共鸣,不可能全盘接受,但是,我们跟日本产生共鸣的,是菊,还是刀?

  新中国的政策决定了我们不会有日本式的男女观,但是我们可能有日本式的父母观;我们的复仇观肯定和欧美是统一的,但我们的报恩观却可能去接近日本;菊,我们这一代人貌似没有接受;刀,已经成了许多人性格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无所谓好坏,该发生的事必然会发生,我们所要做的也不过是在那些必然发生的事情发生后,仍然在这个社会上继续生存下去而已。

  日式“责任矛盾”情节也许必然会在中国流行起来,我们的读者的审美也许必然会与鬼子兵日渐趋同,直到让我们的父辈和日本的同龄人都以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们,仿佛我们来自古代。

  如果那样的话,我们怎么办?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