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四川文殊院的导游词范文

2025-01-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有关四川文殊院的导游词范文(通用15篇)

有关四川文殊院的导游词范文 篇1

  今天我们将到成都久负盛名,拥有“空林八观”之美誉的寺院文殊院游览。大家都知道,寺院是佛、法、 僧三宝的常住处。也是佛教的传播和沿袭之处。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一, 是因为创立者佛陀所说教法而得名佛教。人们通常所说的佛陀或佛,在佛教中是“觉悟者”的意思,也是指 彻底得悟佛法的人,那就是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当佛教传入我国,则依释迦牟尼名字的第一个字,又称 佛教为“释教”。佛教起源于印度,自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创立以来,已有2500 多年的历史。在世界的政治、 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对我国以及亚洲地区由为突出。现在全世界的佛 教徒约有3-6 亿之多。可谓“天下名山僧占多”。 成都的文殊院有着悠久的历史,修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617 年)到今天已经有1386 年。在 隋朝时,隋文帝的儿子蜀王杨秀的宠妃,当时称为“圣尼”信相所建,故称信相寺。五代时称妙圆塔院,宋 朝仍然称为信相寺。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兵火。建筑几乎被毁,唯有10 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 经历浩劫幸存了下来。1681 年,正是康熙二十年。据说文殊菩萨的化身慈笃(dǔ)禅师来到荒芜的古信相 寺,在两株千年的古杉处修建庙宇,苦心修持,传教四方,名声远扬。在慈笃禅师圆寂火化的时候,红色 火光在天空中形成文殊菩萨像,经久不散。人们才恍然大悟慈笃禅师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从此改信相寺为 文殊院,香火非常旺盛。以后官僚,军民均自发捐资重修寺庙,在清代嘉庆年间,文殊院的方丈本圆法师 买了82 根石柱,改建了主要殿堂,道光年间又加以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总面积达到1.16 万平方米。 由于香火旺盛,历任方丈都在这里开坛传戒,并且办有佛学院、传习所来培养高僧。到了现代,人民政府 多次拨款修善寺庙。 文殊院是成都市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寺庙。共有房屋200 余间,僧人60 多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 了文殊院街,街道的两旁有许多的小店,他们都出售佛家用品,由此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文殊院的香火是 非常的旺盛。马上到文殊院了,等会儿大家下了车后还是先留影照像,我为大家购买了门票以后,请随我 游览,我们的车则停放到院内。说到就到了,请大家带好相机下车留影。(买了门票,客人照好相后)请 大家看我们后面的这一面照壁,古朴庄严。高7.7 米,长15.85 米。慈笃禅师当年写的对联:睿泽深天地, 宗风越古今。道出了佛法广泽于天地间,佛教才能千古流传。黄颜色标志着这是佛门净地,任何的妖魔鬼 怪都不可能通过此照壁进入到院内。好,大家请随我进入山门。由于“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大多居于山林 当中,所以有山门之称。门口有1、2、3 三道门,象征佛教中的“三解脱门”,就是佛家通常所说的:空门、 无相门、无作门,所以又称三门。进门的时候请大家抬头看正门上方“古信相寺”。这是清朝道光十年,公 元1830 年扩建文殊院竣工时,主持国超大师所书。以此纪念古信相寺所经历的千年沧桑。这第一殿便是天 王殿了。首先请大家往房梁上看:有一个八卦图形,因为这些建筑毕竟是中国式的建筑,尤其是在古代, 看风水,看日子是修建房屋的必要程序。所以有这个八卦图了。上面所写的字是:大清道光二年辛已岁廿 (niàn)五日立;禅林堂主持国超协同雨序大众重建。可见文殊院是公元1822 年开始扩建,1830 年竣工, 前后用了7 年的时间。 我们率先看到台座上这位袒胸露肚,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对联:大肚包罗见前住位兜率主,微笑圆 融当来出世弥勒尊。)弥勒是菩萨名,据说他出生在古印度南天竺劫波利村大婆罗家庭,属于第一等贵族, 非常高贵,一般人是没有办法同他接触的。跟随佛主潜心学法,受到佛主授记,成为未来佛。也就是再经 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弥勒佛将继承佛主的佛位,是佛主的法定接班人。佛教来到我国以后,老百姓 总是赋予他许多的人情味。让他如此和蔼可亲。在五代十国时期,人们传说在浙江奉化有一个名叫契(qì) 此的一个怪和尚,他生得矮胖,肚子很大,经常用竹杖挑着一个大布袋,面代笑容,四处化缘,启示世人, 并且有点疯癜。因为他总是背着个布袋,所以我国也称他:布袋和尚。在他的上方写着“兜率陀天”。“天” 是指佛经中的六欲天,简单的说相当于有六层,它们是:帝释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 他化自在天。这还得请大家假想该殿是一座山。佛经中说:在世界中心有一座大而美丽的山叫做--须弥山, 是日月星辰的轴心,高672 万里。在这座大山的腰间帝释天中,东南西北各有四峰,

  称为犍(qián)陀罗 山,也叫做须陀四宝山,高336 万里,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围绕,四大天王便居于此。 请大家看,左边第一位和右边第一位是守卫山门的哼哈二将;左边这第二位是北方多闻天王,手拿混 元珍珠伞,任管?雨?之职;左边第三位是南方增长天王,手持青光宝剑(或塔)一口,任管?风?之职;右边 第二位是西方广目天王,手拿紫金龙蛇一条,任管?顺?之职;右边第三位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拿碧玉琵琶 一面,任管?调?之职。总的来说,他们掌管着世间的“风调雨顺”又预示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在须弥山 的山顶是忉利天,往上八万由旬(一由旬相当于三十或四十里)是夜摩天,此天永远光明,没有黑夜。再 往上十六万由旬便是兜率天。对于兜率天,我想大家应该不会太陌生。吴承恩的名著《西游记》中,道家 太上老君便住在其中,这里是他炼丹的地方,也在兜率天中炼出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佛经中则是候补 佛的居处,在兜率天上的一天,相当于人间四百年。那里的土地平整如镜,奇香满地,有500 亿宝宫、天 女,不愁吃穿。更妙的是,意欲大小便时,地自然开。事讫之后,地复还合。连厕所也不用建造。此等境 界,你我若能往生,那是天福不浅哪!兜率天之上三十二万由旬处是乐变化天,是菩萨居处,之上六十二 万由旬处是他化自在天,理所当然是佛主的居处。 (往后走)后边的这位是接引菩萨,这幅对联就可以道出他是做什么的:长伸手接娑婆客 相随同路, 久立地 等世上人打果偕行。不难看出他的职责就是接引人们去到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所以一般我们不拜他。 只有在为已经走出我们现实世界的人祝福,和在接近有生之末时才拜他。这边这位手拿书本的老者名叫给 孤独长者。这边这位是祗陀太子。在这里他们各任山神和土地之职。东西两侧是钟楼和鼓楼。建于康熙四 十五年,公元1706 年。乾隆六年,公元1741 年方丈仗伯重建。钟楼内的幽冥钟高两米,宽两米重4500 多 斤。钟的后面供有地藏菩萨。因为地藏菩萨曾经被佛主封为幽冥教主。主要职责是感召和帮助被打入地狱 中的人。他舍弃了灿烂光明的天界在佛前立下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又称他为“大愿地藏”。 这里他舍弃了大殿,住进了钟楼。他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 前面这重殿宇是三大士殿,门口对联: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 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 觉生于自在生 生还是无生。这幅对联预示我们:自己想到的事情或想做的事情要敢于尝试,即使没能成功,做了就放下 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们的智慧产生于觉悟,而觉悟则来自无数次的实践经验,这就取决于自己愿意 去实践还是不愿意实践了。这座殿创建于清朝康熙36 年 (公元1697 年),嘉庆20 年(公元1815 年),本圆 方丈用峡石大柱十根改建。正中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因在唐代为避李世民讳,被后人称为观音,她的道 场在浙江的普陀山。观音菩萨以大慈大悲为德行,苦难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观音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 往拯救解脱苦难。所以民间又被称为大悲观音;左边的这位是普贤菩萨,是佛主的右胁侍。“普”是遍一切 处,“贤”是指具德才者,故名普贤。她手持如意,他的坐骑是六牙白象。六牙表示六根清净和六度,也就 是六种达到彼岸的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道场在四川的峨嵋山;右边的这位是文 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菩萨,是佛主的左胁(xié)侍(shì)。文殊的坐骑是一头狮子,表示智慧威猛。手 持文稿表示智慧锐利,当然也象征思想精进。他的道场在山西的五台山;三大士象征佛的悲、智、行。用 我们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要有善良的大悲心肠、明锐的智慧和脚踏实地的行动。对了,大家可能已经发 现了,这三尊塑像有点没对。左边的这位普贤菩萨怎么拿着一份书稿,而右边的这位文殊菩萨则手持如意。 是不是他们拿错了?其实不是,工匠们在用铜铸造的时候为了展现菩萨、佛主不分贵贱,融恰相处,互换 着拿一天也无妨。正可以说:天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从唐代到今天的这一拿,果真已经是一千多年了。 左边的这一位是关圣大帝。他的原身是三国时的关羽。由于关羽的忠义,被历代君主所推崇。不断的给他 封号,封为关圣大帝。由于他是一员武将,所以这里主管习武之职。右边的这位是文昌帝君。他其实是道 教中的一位星神。就是文曲星又叫文昌官。是一位主大贵的吉星。特别是科考的人拜这颗星,民间信仰准 能考上。他在这里主管习文之职。当然大家可能会说:佛堂内怎么也供上了道教的神了。因为佛教认为, 佛主有无比宽阔的胸怀。这是佛教的求同存异的一个典范。我们不难明白,这座殿堂是文武双全之殿了。 好,清大家跟我往后走。 我们现在来到了

  大雄宝殿前面。“大雄”是佛主的尊称。这里应该是佛主的殿堂。正对殿堂的这位是韦 陀菩萨。他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的八个将领之一。四大天王手下各有八个将领,合为三十二将,韦陀居于 上首。传说韦陀是佛国中以善走如飞而被称为“神行太保”。据说,有一次佛主在讲经说法时,有个捷吉夜 叉偷走了佛主的两颗净琉璃珠。作为护法神的韦陀,奋起直追,将其抓获。因此,韦陀被众神公推为护法 神将。在中国的寺庙里,只要有大雄宝殿的对面就一定有这位尽职的将军。可以这么说,他相当于现在的 警察局长吧。到了后面我们还能看见他。大殿前挂着“南无释迦牟尼佛”的匾。“南无”的意思是顶礼、皈(guī) 依之意。昭示人们皈依佛主释迦牟尼佛。那么平时僧人们所念:“南无阿弥陀佛”又是什么意思呢?阿弥陀 佛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教主。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最贵重最美好的东西的集居地,其物质生活是十分美妙、 无比丰富的,所以使得古代许多人对此着迷。向往着西方极乐世界。佛教来到中国之后,同中国的本土文 化水乳交融,形成了不同的宗派。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要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谈何容易。所以净土宗另辟捷径, 独创了极其简便的修持方法,即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可修的“念佛”法。这种方法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 圣号,也可念“南无阿弥陀佛”意为顶礼皈依阿弥陀佛,死后便即可去到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很受欢迎,流传直今。门上有一个“福”字,已经被人们摸得色如黄金。因为人们深信在佛主的门前跪拜, 就一定能够得到佛主的赐福。但是看不见也摸不着,那是多么的遗憾。所以干脆在门口立上福字,既看得 见又摸得着,岂不两全其美呢! 殿内的这位便是佛主释迦牟尼。也就是佛教的创始人。他在2500 多年以前的四月初八那天,诞生于 古印度的迦毗(pí)罗卫国。姓乔达摩,名悉达多。父亲是净饭王。母亲名叫摩耶。据说净饭王中年无子, 十分着急。一天摩耶夫人梦见一头六牙白象,从空中扑入自己的腹中。从此便怀孕。古印度的风俗是女人 生小孩一定要回自己娘家去生产。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的路上,经过岚毗尼花园,看到花园里有一棵美丽高 大的无忧大树,伸手欲摘树花的时候,动了胎气。悉达多太子就从母亲的右肋降生了。降生的时候,太子 能够凌空而行;并且自然出现七宝莲花承接佛足。他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 天下,唯我独尊”。摩耶夫人产后七天便去世了。悉达多由摩耶夫人的妹妹抚养长大。成人后娶了邻国公主 耶输陀罗为妻。并生有一子名叫罗目侯罗。那他为什么要出家呢?这是由于他看到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 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众生之间的弱肉强食,互相压迫等等痛苦。为了要彻底解决这些痛苦,他舍弃 了华丽的王室生活,在29 岁的时候,毅然出家去修行。历经了千辛万苦,最后他度过尼连禅河来到菩提伽 耶,在一棵毕钵罗树下,大彻大悟立地成佛。创立了佛教。在他的两旁是他的两位第子:阿难和伽叶。殿 堂古朴洁净,是院内高僧理佛场所。 (请跟我往后走)右边是客堂,往前就是餐堂。客堂的这副对联非常有意思:林下刺广谨防挂破衣裳, 石头路滑切忌翻到脚跟。是不是非常的现实呢?餐堂的横头是:味道餐风。联语:一粥一饭皆檀越信施岂 许寻常置嘴,早堂晚堂仰佛天培养各位熏习留心。这根柱下有一个印币碑。民间的说法是,如果许下心愿 以后,用一个硬币去印碑上的印子,如果没有掉下来,就表示心愿会很快应验,反之则慢。 我们来到的这重殿是说法堂,院内的这通尊胜幢是文殊院内的“空林第一观”,名叫《双杉表瑞》。在 大雄殿后的屋檐下,是古信相寺遗留的古杉两株。慈笃禅师当年重修文殊院时,就在两杉之间奠基修建。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 年,乘三方丈为纪念慈笃禅师业绩,特于两杉之间建多边形“南无尊胜罗尼经幢”。 遗憾文化大革命时,两棵古杉被毁,现在由两株银杏数代替。说法堂的堂基是“古信相寺”遗址,也是佛主 说法圣地。(进殿之前)这里有一头正在听经的狮子。它是唐代用铜所铸,名叫善听,又名吼。把他安置 在说法堂前听经,神态憨厚可爱,听得那么认真,已经听得如醉如痴,实在难得。也示意世人听经说法或 做事时也应该专心致志。进门之后我们又看见了佛主。这是文殊院的“空林第二观”:《群窟涌光》意思是 群窟涌现祥光。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22 年,禅安方丈在成都西北角,慈笃禅师当年出家的古万佛寺里,得 到梁武帝普通四年(公元523 年)康胜大师所造的这尊佛主石像一龛,并冠于“群窟涌光”四字。佛主轻纱 透体、神态庄严。堂内供有历代遗留下来的造像共有85 尊,其中护法神十尊、药师佛一尊、脱纱夜叉大将 12 尊。东西两侧是十

  八罗汉和二十四诸天。是我国珍贵的雕塑艺术瑰宝。这个殿堂我们要着重看看佛主的 背面。可能大家只能看见“空林”两个字。这是康熙皇帝1702 年御赐文殊院的墨迹之碑刻。名为《天题瞻榜》 即天子所题高瞻远瞩之榜文。此乃文殊院“空林第三观”。高1.5 米,宽0.75 米。有“康熙御笔之宝”玺印一 方,左右刻有“康熙四十一年仲冬,钦赐四川文殊院僧超存”小字两行。“空林”两个字的下面的碑文,是康 熙皇帝当年收到慈笃禅师想在文殊院内创建一尊象征母亲的菩萨之请求时,正在看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海 月》之文。康熙皇帝便有感而题:“人皆趋世,出世者谁?人皆遗事,是谁为之?爱有大士,处此两间。非 浊非清,非律非禅。惟是海月,都师之式,庆复见之。众缚自脱,我梦西湖,天宫化城,见两天竺,宛如 生平,云披月满,遗像在此,谁其赞之,惟东坡子。” 意思非常的清楚,就是说:(人皆趋世)我们都要 来到这个世界,(出世者谁?)又是谁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皆遗事)我们出生的时候都要吃喝 拉洒,(是谁为之?)是谁为我们做这一切?(爱有大士,处此两间。)唯有母爱这位大士,在这当中能 做到。(非浊非清,非律非禅。)没有污浊,不清闲,没有规律,没有惟是海月,都师之式,庆复见之。 众缚自脱,我梦西湖,天宫化城,见两天竺,宛如生平,云披月满,遗像在此,谁其赞之,惟东坡子。右 边这位菩萨是玉雕准提菩萨。她有八双手,手拿水果等物品,非常象青羊宫中我们所见的斗姆。的确也是, 佛教来到中国,要立足和在中国流传,在千年的融合之中也顺应了中国的民情。“母亲”这个词在我们每个 人的心目中是神圣的。但是佛教中没有母亲这位菩萨,未免太遗憾!当时慈笃禅师上书康熙皇帝在文殊院 内创建一位象征母亲的菩萨,获得同意。因为是获准提名的菩萨,所以定名为准提菩萨。

有关四川文殊院的导游词范文 篇2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成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文殊院坐落于天府之国成都市中心,占地90余亩,四川著名佛寺,全国佛教重点活动场所,中国佛教禅宗四大修持场所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后毁于兵灾。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称文殊院。

  1988年新建一座千佛和平塔(铁塔)初建于隋朝,原名信相寺,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明朝末年,该寺毁于战火,康熙年间,慈笃禅是由在废墟中结茅打坐,诵经修持,于禅定中出现红光,化出文殊菩萨形象,谓其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因此改名为文殊院[1]。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西北角,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后毁于兵灾。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称文殊院。

  康熙帝御笔“空林”二字,钦赐“敕赐空林”御印一方。康熙帝墨迹至今仍存院内。 丈殊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1600 平方米。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殿、说法堂、藏经楼庄严肃穆,古朴宏敞,为典型的清代建筑。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两相对峙的三檐式钟鼓楼,钟楼里悬有4500多公斤的铜铸大钟一口。观音大士像为青铜铸造,可称雕塑精品。护法神韦驮像,为清道光九年(1820xx年)第七代方丈本圆用青铜翻砂而成,工艺精细,童颜神态,体现了“童子相貌,将军威仪”的风度。还有一尊列为“空林八观之一”的缅甸玉佛,是院僧性鳞和尚于民国20xx年(1920xx年)历尽艰辛,步行募化到缅甸请回的。

  另外,院内还有大小300余尊佛像,无论是石刻、铜铁铸造,还是木雕泥塑,均具有文物艺术价值。 文殊院还珍藏有许多珍贵文物和佛经、文献上万册,如院僧先宗等3 人于每日清晨刺舌取血书写的“舌血经书”;明神宗的田妃绣的千佛袈裟;清杨遇春长女以自己头发绣制的水月观音。

  院内所藏唐僧玄奘顶骨尤为珍贵;1942年在南京发现3块唐僧顶骨,现1块留存南京,1块送西安,因成都是唐僧的受戒地,1块就送成都。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城北文殊院街,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据《成都县志》记载,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兵火,唯有10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历劫尚存。清朝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慈笃禅师来到荒芜的古寺,在两杉之间结茅为庐,苦行修持。传说慈笃禅师圆寂火化时,红色火光在空中凝结成文殊菩萨像,久久不散。人们认为慈笃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从此改信相寺为文殊院。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697—1720xx年),官绅军民捐资重修寺庙。嘉庆、道光年间,文殊院方丈本圆法师又采办了82根石柱,改建、扩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文殊院坐北朝南,殿宇五重,进山门往里走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土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东西两厢是钟鼓相对,斋堂与客堂对称排列。各殿堂之间有长廊密柱相连结。全院共有房舍190余间,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房舍为木石结构,柱础石琢磨精细;柱上斗拱雕饰玲珑;各殿堂的镂空花窗式样繁多,图案精美,是研究我国古建筑雕饰艺术难得的实物样本。藏经楼收藏有各种佛经上万册,其中有康熙皇帝御赐的《药师》、《金刚经》等,十分珍贵。

  五重大殿连同前后照壁,分布在长200米的中轴线上,各殿堂楼阁古朴宏敞,飞檐翘角,是典型的清代建筑。殿堂之间,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疏密得体,大小相当,院中有园,园中有院,院中有景,环境极是清静幽雅。

  文殊院文物荟萃,宝物众多。寺内供奉大小300余尊佛像,有钢铁铸造,有脱纱、木雕,有石刻、泥塑,十分丰富。从年代而论,有出土的梁代石刻,有唐宋年间铁铸戒神,更有清代青铜铸像,还有缅甸玉佛,这些塑像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我们研究古代雕塑、铸造等工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寺内还珍藏明清以来书画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20xx年御赐文殊院的“空林”墨迹,以及康熙临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海月》条幅。此外,还有印度贝叶经、唐代玄奘法师头骨、唐代日本鎏金经简、千佛袈裟、发绣观音、挑纱文殊和舌血含宝等佛教文物。

  成都,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这个城市里有很多名胜古迹,文殊院就是其中的一处。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带我去过,可是因为我太小已经没有印象,但是星期六爸爸妈妈又一次带我去了,因为那天是妹妹的生日,所以爸爸妈妈才带我去。

  文殊院坐落在成都的北门,当庙暮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不禁诧异了,因为比我想象的还要壮观。庙门前有块方匾,上面写着三个有力的大字“文殊院”,放眼望去,只见它古朴端庄,历史悠久,是我们四川的佛教中心。我走进文殊院更是惊呆了,只见雄伟的大殿前香火缭绕,钟声阵阵,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身穿袈裟的和尚端坐在大殿里念佛诵经,绿树成荫的参天大树遮掩者殿堂,游人、居士、和尚若隐若现,使文殊院又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特别是寺里面的一幅幅对联,一段段经文,虽然我不了解它们的意思,但我却感受到深邃的文化内涵,每一座大殿每一尊佛像,乃至每一幅对联,都有一个优美的传说故事。

  在这里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我明白了一些道理,菩萨虽然不是救世主,更不是靠念佛诵经来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却从佛义上来明确了做人的道理,善待他人,善待一切事物,热心助人,对生活抱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更会有一个和谐的社会。小朋友们,热爱生活吧!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

有关四川文殊院的导游词范文 篇3

  文殊院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历经唐、五代、宋、元、明诸朝,过去称为信相院、信相寺,直至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之后,才更名为文殊院。

  大约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慈笃禅师来到信相院荒废的遗址, 发愿修复其剃度师信相井觑老和尚曾经住持的道场。因信相院在明末被战火夷为废墟,慈笃禅师便栖身于两株古杉之间,秉持禅修,结茅而居。不久之后,禅师修持卓异,在禅定中显现火光瑞相,老百姓觉得神奇而不可思议,认为他是“文殊菩萨”现世。由于百姓对慈笃禅师密行的仰慕,于是感得官府、士大夫的鼎立支持,遂更名为文殊院。

  由于慈笃禅师德行高洁,声名远扬,康熙皇帝听闻后十分仰慕,曾三次书诏,邀请慈笃禅师进京,但禅师都委婉谢绝。康熙四十一年(1720xx年),康熙皇帝御赐“空林”绢本横幅,派专使赐抵文殊院,因此文殊院又名“空林堂”。

有关四川文殊院的导游词范文 篇4

  今天我们将到成都久负盛名,拥有“空林八观”之美誉的寺院文殊院游览。大家都知道,寺院是佛、法、 僧三宝的常住处。也是佛教的传播和沿袭之处。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一, 是因为创立者佛陀所说教法而得名佛教。人们通常所说的佛陀或佛,在佛教中是“觉悟者”的意思,也是指 彻底得悟佛法的人,那就是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当佛教传入我国,则依释迦牟尼名字的第一个字,又称 佛教为“释教”。佛教起源于印度,自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创立以来,已有2500 多年的历史。在世界的政治、 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对我国以及亚洲地区由为突出。现在全世界的佛 教徒约有3-6 亿之多。可谓“天下名山僧占多”。 成都的文殊院有着悠久的历史,修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617 年)到今天已经有1386 年。在 隋朝时,隋文帝的儿子蜀王杨秀的宠妃,当时称为“圣尼”信相所建,故称信相寺。五代时称妙圆塔院,宋 朝仍然称为信相寺。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兵火。建筑几乎被毁,唯有10 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 经历浩劫幸存了下来。1681 年,正是康熙二十年。据说文殊菩萨的化身慈笃(dǔ)禅师来到荒芜的古信相 寺,在两株千年的古杉处修建庙宇,苦心修持,传教四方,名声远扬。在慈笃禅师圆寂火化的时候,红色 火光在天空中形成文殊菩萨像,经久不散。人们才恍然大悟慈笃禅师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从此改信相寺为 文殊院,香火非常旺盛。以后官僚,军民均自发捐资重修寺庙,在清代嘉庆年间,文殊院的方丈本圆法师 买了82 根石柱,改建了主要殿堂,道光年间又加以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总面积达到1.16 万平方米。 由于香火旺盛,历任方丈都在这里开坛传戒,并且办有佛学院、传习所来培养高僧。到了现代,人民政府 多次拨款修善寺庙。 文殊院是成都市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寺庙。共有房屋200 余间,僧人60 多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 了文殊院街,街道的两旁有许多的小店,他们都出售佛家用品,由此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文殊院的香火是 非常的旺盛。马上到文殊院了,等会儿大家下了车后还是先留影照像,我为大家购买了门票以后,请随我 游览,我们的车则停放到院内。说到就到了,请大家带好相机下车留影。(买了门票,客人照好相后)请 大家看我们后面的这一面照壁,古朴庄严。高7.7 米,长15.85 米。慈笃禅师当年写的对联:睿泽深天地, 宗风越古今。道出了佛法广泽于天地间,佛教才能千古流传。黄颜色标志着这是佛门净地,任何的妖魔鬼 怪都不可能通过此照壁进入到院内。好,大家请随我进入山门。由于“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大多居于山林 当中,所以有山门之称。门口有1、2、3 三道门,象征佛教中的“三解脱门”,就是佛家通常所说的:空门、 无相门、无作门,所以又称三门。进门的时候请大家抬头看正门上方“古信相寺”。这是清朝道光十年,公 元1830 年扩建文殊院竣工时,主持国超大师所书。以此纪念古信相寺所经历的千年沧桑。这第一殿便是天 王殿了。首先请大家往房梁上看:有一个八卦图形,因为这些建筑毕竟是中国式的建筑,尤其是在古代, 看风水,看日子是修建房屋的必要程序。所以有这个八卦图了。上面所写的字是:大清道光二年辛已岁廿 (niàn)五日立;禅林堂主持国超协同雨序大众重建。可见文殊院是公元1822 年开始扩建,1830 年竣工, 前后用了7 年的时间。 我们率先看到台座上这位袒胸露肚,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对联:大肚包罗见前住位兜率主,微笑圆 融当来出世弥勒尊。)弥勒是菩萨名,据说他出生在古印度南天竺劫波利村大婆罗家庭,属于第一等贵族, 非常高贵,一般人是没有办法同他接触的。跟随佛主潜心学法,受到佛主授记,成为未来佛。也就是再经 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弥勒佛将继承佛主的佛位,是佛主的法定接班人。佛教来到我国以后,老百姓 总是赋予他许多的人情味。让他如此和蔼可亲。在五代十国时期,人们传说在浙江奉化有一个名叫契(qì) 此的一个怪和尚,他生得矮胖,肚子很大,经常用竹杖挑着一个大布袋,面代笑容,四处化缘,启示世人, 并且有点疯癜。因为他总是背着个布袋,所以我国也称他:布袋和尚。在他的上方写着“兜率陀天”。“天” 是指佛经中的六欲天,简单的说相当于有六层,它们是:帝释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 他化自在天。这还得请大家假想该殿是一座山。佛经中说:在世界中心有一座大而美丽的山叫做--须弥山, 是日月星辰的轴心,高672 万里。在这座大山的腰间帝释天中,东南西北各有四峰,

  称为犍(qián)陀罗 山,也叫做须陀四宝山,高336 万里,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围绕,四大天王便居于此。 请大家看,左边第一位和右边第一位是守卫山门的哼哈二将;左边这第二位是北方多闻天王,手拿混 元珍珠伞,任管?雨?之职;左边第三位是南方增长天王,手持青光宝剑(或塔)一口,任管?风?之职;右边 第二位是西方广目天王,手拿紫金龙蛇一条,任管?顺?之职;右边第三位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拿碧玉琵琶 一面,任管?调?之职。总的来说,他们掌管着世间的“风调雨顺”又预示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在须弥山 的山顶是忉利天,往上八万由旬(一由旬相当于三十或四十里)是夜摩天,此天永远光明,没有黑夜。再 往上十六万由旬便是兜率天。对于兜率天,我想大家应该不会太陌生。吴承恩的名著《西游记》中,道家 太上老君便住在其中,这里是他炼丹的地方,也在兜率天中炼出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佛经中则是候补 佛的居处,在兜率天上的一天,相当于人间四百年。那里的土地平整如镜,奇香满地,有500 亿宝宫、天 女,不愁吃穿。更妙的是,意欲大小便时,地自然开。事讫之后,地复还合。连厕所也不用建造。此等境 界,你我若能往生,那是天福不浅哪!兜率天之上三十二万由旬处是乐变化天,是菩萨居处,之上六十二 万由旬处是他化自在天,理所当然是佛主的居处。 (往后走)后边的这位是接引菩萨,这幅对联就可以道出他是做什么的:长伸手接娑婆客 相随同路, 久立地 等世上人打果偕行。不难看出他的职责就是接引人们去到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所以一般我们不拜他。 只有在为已经走出我们现实世界的人祝福,和在接近有生之末时才拜他。这边这位手拿书本的老者名叫给 孤独长者。这边这位是祗陀太子。在这里他们各任山神和土地之职。东西两侧是钟楼和鼓楼。建于康熙四 十五年,公元1706 年。乾隆六年,公元1741 年方丈仗伯重建。钟楼内的幽冥钟高两米,宽两米重4500 多 斤。钟的后面供有地藏菩萨。因为地藏菩萨曾经被佛主封为幽冥教主。主要职责是感召和帮助被打入地狱 中的人。他舍弃了灿烂光明的天界在佛前立下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又称他为“大愿地藏”。 这里他舍弃了大殿,住进了钟楼。他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 前面这重殿宇是三大士殿,门口对联: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 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 觉生于自在生 生还是无生。这幅对联预示我们:自己想到的事情或想做的事情要敢于尝试,即使没能成功,做了就放下 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们的智慧产生于觉悟,而觉悟则来自无数次的实践经验,这就取决于自己愿意 去实践还是不愿意实践了。这座殿创建于清朝康熙36 年 (公元1697 年),嘉庆20 年(公元1815 年),本圆 方丈用峡石大柱十根改建。正中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因在唐代为避李世民讳,被后人称为观音,她的道 场在浙江的普陀山。观音菩萨以大慈大悲为德行,苦难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观音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 往拯救解脱苦难。所以民间又被称为大悲观音;左边的这位是普贤菩萨,是佛主的右胁侍。“普”是遍一切 处,“贤”是指具德才者,故名普贤。她手持如意,他的坐骑是六牙白象。六牙表示六根清净和六度,也就 是六种达到彼岸的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道场在四川的峨嵋山;右边的这位是文 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菩萨,是佛主的左胁(xié)侍(shì)。文殊的坐骑是一头狮子,表示智慧威猛。手 持文稿表示智慧锐利,当然也象征思想精进。他的道场在山西的五台山;三大士象征佛的悲、智、行。用 我们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要有善良的大悲心肠、明锐的智慧和脚踏实地的行动。对了,大家可能已经发 现了,这三尊塑像有点没对。左边的这位普贤菩萨怎么拿着一份书稿,而右边的这位文殊菩萨则手持如意。 是不是他们拿错了?其实不是,工匠们在用铜铸造的时候为了展现菩萨、佛主不分贵贱,融恰相处,互换 着拿一天也无妨。正可以说:天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从唐代到今天的这一拿,果真已经是一千多年了。 左边的这一位是关圣大帝。他的原身是三国时的关羽。由于关羽的忠义,被历代君主所推崇。不断的给他 封号,封为关圣大帝。由于他是一员武将,所以这里主管习武之职。右边的这位是文昌帝君。他其实是道 教中的一位星神。就是文曲星又叫文昌官。是一位主大贵的吉星。特别是科考的人拜这颗星,民间信仰准 能考上。他在这里主管习文之职。当然大家可能会说:佛堂内怎么也供上了道教的神了。因为佛教认为, 佛主有无比宽阔的胸怀。这是佛教的求同存异的一个典范。我们不难明白,这座殿堂是文武双全之殿了。 好,清大家跟我往后走。 我们现在来到了

  大雄宝殿前面。“大雄”是佛主的尊称。这里应该是佛主的殿堂。正对殿堂的这位是韦 陀菩萨。他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的八个将领之一。四大天王手下各有八个将领,合为三十二将,韦陀居于 上首。传说韦陀是佛国中以善走如飞而被称为“神行太保”。据说,有一次佛主在讲经说法时,有个捷吉夜 叉偷走了佛主的两颗净琉璃珠。作为护法神的韦陀,奋起直追,将其抓获。因此,韦陀被众神公推为护法 神将。在中国的寺庙里,只要有大雄宝殿的对面就一定有这位尽职的将军。可以这么说,他相当于现在的 警察局长吧。到了后面我们还能看见他。大殿前挂着“南无释迦牟尼佛”的匾。“南无”的意思是顶礼、皈(guī) 依之意。昭示人们皈依佛主释迦牟尼佛。那么平时僧人们所念:“南无阿弥陀佛”又是什么意思呢?阿弥陀 佛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教主。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最贵重最美好的东西的集居地,其物质生活是十分美妙、 无比丰富的,所以使得古代许多人对此着迷。向往着西方极乐世界。佛教来到中国之后,同中国的本土文 化水乳交融,形成了不同的宗派。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要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谈何容易。所以净土宗另辟捷径, 独创了极其简便的修持方法,即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可修的“念佛”法。这种方法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 圣号,也可念“南无阿弥陀佛”意为顶礼皈依阿弥陀佛,死后便即可去到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很受欢迎,流传直今。门上有一个“福”字,已经被人们摸得色如黄金。因为人们深信在佛主的门前跪拜, 就一定能够得到佛主的赐福。但是看不见也摸不着,那是多么的遗憾。所以干脆在门口立上福字,既看得 见又摸得着,岂不两全其美呢! 殿内的这位便是佛主释迦牟尼。也就是佛教的创始人。他在2500 多年以前的四月初八那天,诞生于 古印度的迦毗(pí)罗卫国。姓乔达摩,名悉达多。父亲是净饭王。母亲名叫摩耶。据说净饭王中年无子, 十分着急。一天摩耶夫人梦见一头六牙白象,从空中扑入自己的腹中。从此便怀孕。古印度的风俗是女人 生小孩一定要回自己娘家去生产。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的路上,经过岚毗尼花园,看到花园里有一棵美丽高 大的无忧大树,伸手欲摘树花的时候,动了胎气。悉达多太子就从母亲的右肋降生了。降生的时候,太子 能够凌空而行;并且自然出现七宝莲花承接佛足。他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 天下,唯我独尊”。摩耶夫人产后七天便去世了。悉达多由摩耶夫人的妹妹抚养长大。成人后娶了邻国公主 耶输陀罗为妻。并生有一子名叫罗目侯罗。那他为什么要出家呢?这是由于他看到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 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众生之间的弱肉强食,互相压迫等等痛苦。为了要彻底解决这些痛苦,他舍弃 了华丽的王室生活,在29 岁的时候,毅然出家去修行。历经了千辛万苦,最后他度过尼连禅河来到菩提伽 耶,在一棵毕钵罗树下,大彻大悟立地成佛。创立了佛教。在他的两旁是他的两位第子:阿难和伽叶。殿 堂古朴洁净,是院内高僧理佛场所。 (请跟我往后走)右边是客堂,往前就是餐堂。客堂的这副对联非常有意思:林下刺广谨防挂破衣裳, 石头路滑切忌翻到脚跟。是不是非常的现实呢?餐堂的横头是:味道餐风。联语:一粥一饭皆檀越信施岂 许寻常置嘴,早堂晚堂仰佛天培养各位熏习留心。这根柱下有一个印币碑。民间的说法是,如果许下心愿 以后,用一个硬币去印碑上的印子,如果没有掉下来,就表示心愿会很快应验,反之则慢。 我们来到的这重殿是说法堂,院内的这通尊胜幢是文殊院内的“空林第一观”,名叫《双杉表瑞》。在 大雄殿后的屋檐下,是古信相寺遗留的古杉两株。慈笃禅师当年重修文殊院时,就在两杉之间奠基修建。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 年,乘三方丈为纪念慈笃禅师业绩,特于两杉之间建多边形“南无尊胜罗尼经幢”。 遗憾文化大革命时,两棵古杉被毁,现在由两株银杏数代替。说法堂的堂基是“古信相寺”遗址,也是佛主 说法圣地。(进殿之前)这里有一头正在听经的狮子。它是唐代用铜所铸,名叫善听,又名吼。把他安置 在说法堂前听经,神态憨厚可爱,听得那么认真,已经听得如醉如痴,实在难得。也示意世人听经说法或 做事时也应该专心致志。进门之后我们又看见了佛主。这是文殊院的“空林第二观”:《群窟涌光》意思是 群窟涌现祥光。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22 年,禅安方丈在成都西北角,慈笃禅师当年出家的古万佛寺里,得 到梁武帝普通四年(公元523 年)康胜大师所造的这尊佛主石像一龛,并冠于“群窟涌光”四字。佛主轻纱 透体、神态庄严。堂内供有历代遗留下来的造像共有85 尊,其中护法神十尊、药师佛一尊、脱纱夜叉大将 12 尊。东西两侧是十

  八罗汉和二十四诸天。是我国珍贵的雕塑艺术瑰宝。这个殿堂我们要着重看看佛主的 背面。可能大家只能看见“空林”两个字。这是康熙皇帝1702 年御赐文殊院的墨迹之碑刻。名为《天题瞻榜》 即天子所题高瞻远瞩之榜文。此乃文殊院“空林第三观”。高1.5 米,宽0.75 米。有“康熙御笔之宝”玺印一 方,左右刻有“康熙四十一年仲冬,钦赐四川文殊院僧超存”小字两行。“空林”两个字的下面的碑文,是康 熙皇帝当年收到慈笃禅师想在文殊院内创建一尊象征母亲的菩萨之请求时,正在看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海 月》之文。康熙皇帝便有感而题:“人皆趋世,出世者谁?人皆遗事,是谁为之?爱有大士,处此两间。非 浊非清,非律非禅。惟是海月,都师之式,庆复见之。众缚自脱,我梦西湖,天宫化城,见两天竺,宛如 生平,云披月满,遗像在此,谁其赞之,惟东坡子。” 意思非常的清楚,就是说:(人皆趋世)我们都要 来到这个世界,(出世者谁?)又是谁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皆遗事)我们出生的时候都要吃喝 拉洒,(是谁为之?)是谁为我们做这一切?(爱有大士,处此两间。)唯有母爱这位大士,在这当中能 做到。(非浊非清,非律非禅。)没有污浊,不清闲,没有规律,没有惟是海月,都师之式,庆复见之。 众缚自脱,我梦西湖,天宫化城,见两天竺,宛如生平,云披月满,遗像在此,谁其赞之,惟东坡子。右 边这位菩萨是玉雕准提菩萨。她有八双手,手拿水果等物品,非常象青羊宫中我们所见的斗姆。的确也是, 佛教来到中国,要立足和在中国流传,在千年的融合之中也顺应了中国的民情。“母亲”这个词在我们每个 人的心目中是神圣的。但是佛教中没有母亲这位菩萨,未免太遗憾!当时慈笃禅师上书康熙皇帝在文殊院 内创建一位象征母亲的菩萨,获得同意。因为是获准提名的菩萨,所以定名为准提菩萨。

有关四川文殊院的导游词范文 篇5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成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文殊院坐落于天府之国成都市中心,占地90余亩,四川著名佛寺,全国佛教重点活动场所,中国佛教禅宗四大修持场所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后毁于兵灾。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称文殊院。

  1988年新建一座千佛和平塔(铁塔)初建于隋朝,原名信相寺,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明朝末年,该寺毁于战火,康熙年间,慈笃禅是由在废墟中结茅打坐,诵经修持,于禅定中出现红光,化出文殊菩萨形象,谓其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因此改名为文殊院[1]。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西北角,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后毁于兵灾。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称文殊院。

  康熙帝御笔“空林”二字,钦赐“敕赐空林”御印一方。康熙帝墨迹至今仍存院内。 丈殊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1600 平方米。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殿、说法堂、藏经楼庄严肃穆,古朴宏敞,为典型的清代建筑。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两相对峙的三檐式钟鼓楼,钟楼里悬有4500多公斤的铜铸大钟一口。观音大士像为青铜铸造,可称雕塑精品。护法神韦驮像,为清道光九年(1820xx年)第七代方丈本圆用青铜翻砂而成,工艺精细,童颜神态,体现了“童子相貌,将军威仪”的风度。还有一尊列为“空林八观之一”的缅甸玉佛,是院僧性鳞和尚于民国20xx年(1920xx年)历尽艰辛,步行募化到缅甸请回的。

  另外,院内还有大小300余尊佛像,无论是石刻、铜铁铸造,还是木雕泥塑,均具有文物艺术价值。 文殊院还珍藏有许多珍贵文物和佛经、文献上万册,如院僧先宗等3 人于每日清晨刺舌取血书写的“舌血经书”;明神宗的田妃绣的千佛袈裟;清杨遇春长女以自己头发绣制的水月观音。

  院内所藏唐僧玄奘顶骨尤为珍贵;1942年在南京发现3块唐僧顶骨,现1块留存南京,1块送西安,因成都是唐僧的受戒地,1块就送成都。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城北文殊院街,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据《成都县志》记载,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兵火,唯有10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历劫尚存。清朝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慈笃禅师来到荒芜的古寺,在两杉之间结茅为庐,苦行修持。传说慈笃禅师圆寂火化时,红色火光在空中凝结成文殊菩萨像,久久不散。人们认为慈笃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从此改信相寺为文殊院。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697—1720xx年),官绅军民捐资重修寺庙。嘉庆、道光年间,文殊院方丈本圆法师又采办了82根石柱,改建、扩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文殊院坐北朝南,殿宇五重,进山门往里走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土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东西两厢是钟鼓相对,斋堂与客堂对称排列。各殿堂之间有长廊密柱相连结。全院共有房舍190余间,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房舍为木石结构,柱础石琢磨精细;柱上斗拱雕饰玲珑;各殿堂的镂空花窗式样繁多,图案精美,是研究我国古建筑雕饰艺术难得的实物样本。藏经楼收藏有各种佛经上万册,其中有康熙皇帝御赐的《药师》、《金刚经》等,十分珍贵。

  五重大殿连同前后照壁,分布在长200米的中轴线上,各殿堂楼阁古朴宏敞,飞檐翘角,是典型的清代建筑。殿堂之间,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疏密得体,大小相当,院中有园,园中有院,院中有景,环境极是清静幽雅。

  文殊院文物荟萃,宝物众多。寺内供奉大小300余尊佛像,有钢铁铸造,有脱纱、木雕,有石刻、泥塑,十分丰富。从年代而论,有出土的梁代石刻,有唐宋年间铁铸戒神,更有清代青铜铸像,还有缅甸玉佛,这些塑像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我们研究古代雕塑、铸造等工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寺内还珍藏明清以来书画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20xx年御赐文殊院的“空林”墨迹,以及康熙临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海月》条幅。此外,还有印度贝叶经、唐代玄奘法师头骨、唐代日本鎏金经简、千佛袈裟、发绣观音、挑纱文殊和舌血含宝等佛教文物。

  成都,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这个城市里有很多名胜古迹,文殊院就是其中的一处。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带我去过,可是因为我太小已经没有印象,但是星期六爸爸妈妈又一次带我去了,因为那天是妹妹的生日,所以爸爸妈妈才带我去。

  文殊院坐落在成都的北门,当庙暮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不禁诧异了,因为比我想象的还要壮观。庙门前有块方匾,上面写着三个有力的大字“文殊院”,放眼望去,只见它古朴端庄,历史悠久,是我们四川的佛教中心。我走进文殊院更是惊呆了,只见雄伟的大殿前香火缭绕,钟声阵阵,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身穿袈裟的和尚端坐在大殿里念佛诵经,绿树成荫的参天大树遮掩者殿堂,游人、居士、和尚若隐若现,使文殊院又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特别是寺里面的一幅幅对联,一段段经文,虽然我不了解它们的意思,但我却感受到深邃的文化内涵,每一座大殿每一尊佛像,乃至每一幅对联,都有一个优美的传说故事。

  在这里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我明白了一些道理,菩萨虽然不是救世主,更不是靠念佛诵经来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却从佛义上来明确了做人的道理,善待他人,善待一切事物,热心助人,对生活抱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更会有一个和谐的社会。小朋友们,热爱生活吧!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

有关四川文殊院的导游词范文 篇6

  今天我们将到成都久负盛名,拥有“空林八观”之美誉的寺院文殊院游览。大家都知道,寺院是佛、法、僧三宝的常住处。也是佛教的传播和沿袭之处。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一,是因为创立者佛陀所说教法而得名...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城北文殊院街,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据《成都县志》记载,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兵火,唯有10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历劫尚存。清朝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慈笃禅师来到荒芜的古寺,在两杉之间结茅为庐,苦行修持。传说慈笃禅师圆寂火化时,红色火光在空中凝结成文殊菩萨像,久久不散。人们认为慈笃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从此改信相寺为文殊院。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697—1720xx年),官绅军民捐资重修寺庙。嘉庆、道光年间,文殊院方丈本圆法师又采办了82根石柱,改建、扩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文殊院坐北朝南,殿宇五重,进山门往里走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土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东西两厢是钟鼓相对,斋堂与客堂对称排列。各殿堂之间有长廊密柱相连结。全院共有房舍190余间,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房舍为木石结构,柱础石琢磨精细;柱上斗拱雕饰玲珑;各殿堂的镂空花窗式样繁多,图案精美,是研究我国古建筑雕饰艺术难得的实物样本。藏经楼收藏有各种佛经上万册,其中有康熙皇帝御赐的《药师》、《金刚经》等,十分珍贵。

  五重大殿连同前后照壁,分布在长200米的中轴线上,各殿堂楼阁古朴宏敞,飞檐翘角,是典型的清代建筑。殿堂之间,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疏密得体,大小相当,院中有园,园中有院,院中有景,环境极是清静幽雅。

  文殊院文物荟萃,宝物众多。寺内供奉大小300余尊佛像,有钢铁铸造,有脱纱、木雕,有石刻、泥塑,十分丰富。从年代而论,有出土的梁代石刻,有唐宋年间铁铸戒神,更有清代青铜铸像,还有缅甸玉佛,这些塑像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我们研究古代雕塑、铸造等工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寺内还珍藏明清以来书画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20xx年御赐文殊院的“空林”墨迹,以及康熙临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海月》条幅。此外,还有印度贝叶经、唐代玄奘法师头骨、唐代日本鎏金经简、千佛袈裟、发绣观音、挑纱文殊和舌血含宝等佛教文物。

  两相对峙的三檐式钟鼓楼,钟楼里悬有4500多公斤的铜铸大钟一口。

有关四川文殊院的导游词范文 篇7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你们可以叫我小x。此时,我的心情非常高兴希望我们这次游玩黄山文殊院文殊院愉快。

  黄山文殊院文殊院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全国唯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两项世界级桂冠的景区。黄山文殊院文殊院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文殊院文殊院市境内,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其实154平方千米为黄山文殊院文殊院风景区。黄山文殊院文殊院,古称“黟山”。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完成中原统一大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曾在这里采药炼丹,沐浴汤泉,得道成仙。李隆基下诏书,将黟山改名为黄山文殊院文殊院,一直沿用至今。 神奇秀丽的黄山文殊院文殊院胜景,是地球内外引力长期持续作用的结果。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黄山文殊院文殊院历经沧桑,逐渐演变成危岩峭壁、怪石林立的奇特地貌。

  黄山文殊院文殊院市一座著名的花岗岩名山,它具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历来被誉为黄山文殊院文殊院四绝。近年来,有人将冬雪誉为第五绝。

  各位游客,你知道黄山文殊院文殊院松的生命力为什么如此顽强,能扎根岩石呢?原来啊,松树的根系能不断分泌出一种酸性物质,它可以溶解岩石,从岩石中吸收养分,再加上平时腐烂后的花草、树叶,都给它提供了养料。所以,黄山文殊院文殊院松的生命力极其旺盛,能扎根岩石。

  俗话说,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文殊院文殊院松。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龙爪松、黑虎松、探海松等名松。黄山文殊院文殊院无山不峰,这里千峰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三xx大峰、三十六小峰。有高耸的莲花峰、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等。黄山文殊院文殊院无峰不石,名气大的就有121处。

  站在北海的狮子峰上,你可以看到二仙下棋,丞相观棋,仙人背篓,还有梦笔生花,猴子观海等。这些怪石,有的似人,有的像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目前,黄山文殊院文殊院开发的景点多达400余处,可分为温泉、云谷寺、北海、玉屏楼、松谷庵、钓桥庵六大景区。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玉屏楼景区。

  玉屏楼景区是黄山文殊院文殊院最绚丽的景区。当年陈毅元帅对黄山文殊院文殊院风景曾作出精辟的概括:“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玉屏景区则充分体现了黄山文殊院文殊院前山雄伟的地貌景观特征。其精华为三峰:天都峰、玉屏楼、莲花峰,沿途有鳌鱼洞、一线天、百步云梯、蓬莱三岛等奇妙景观。 过了百步云梯,便可以开始攀登海波1864米的黄山文殊院文殊院第一高峰——莲花峰。从莲花峰到峰顶约1.5千米,这段路叫莲花梗。沿途有许多青松与黄山文殊院文殊院杜鹃,还有飞龙松、倒挂松等名松。穿过前面四个洞之后就到达峰顶,这绝顶是一个直径约5米的圆台,人们又叫它“石船”;圆台四周有石柱铁栏,中央有个凹处,里面有积水,人们叫它“香沙井”。置身峰顶,万峰拜其下,颇有顶天立地、一览众山小之感。 过了蒲团松,便到了玉屏楼,这里被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誉为“黄山文殊院文殊院绝顶处”,古时建有文殊院,是黄山文殊院文殊院一座著名寺院,后多次遭受火灾,现在在旧址上建了玉屏楼宾馆。民间有“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文殊院文殊院面”之说。楼后玉屏峰崖壁上刻有众多摩崖石刻,由毛泽东手迹“江山如此多娇”、“风景如画”、“一览众山小”等。峰顶形成一尊卧佛,惟妙惟肖。在玉屏楼左边,有一颗奇特的松树,它一侧松枝伸出,好像在迎接五湖四海的宾朋,这就是寿逾千年、被称为国宝的迎客松。这里还有陪客松、送客松相伴,极合乎中国的礼仪规范。 站在玉屏楼前,左望天都,右看莲花,秀峰相拥,松石斗巧,真是一个绝妙的境界。天都峰右边有一座山峰叫耕云峰,峰顶有一块巨石像一只大松鼠,构成“松鼠跳天都”奇景。从玉屏楼往下走,没走几步便到了文殊洞。再顺着螺旋梯向下走,就到了蓬莱三岛。一线天是一道峡谷,又深又窄,长约50米,两侧壁高25米,最宽处仅2.2米,最窄处不足0.5米,一个人还要侧身才能通过。 再往前就是有名的鲫鱼背了。鲫鱼背是登天都峰的一段最险峭的是矼,长约20米,宽1至2米,最窄处不到1米,两边万丈深渊。若在茫茫的云海中走在上面,真像踩在一条露出水面的鲫鱼背上,跟着它在水中游动呢。峰顶有“登峰造极”石刻。登天都峰确实很险,但是来到黄山文殊院文殊院不登天都峰又怎能领略到“无限风光在险峰”呢?

  从半山寺来到立马桥,可以看到千仞峭壁上的巨型摩崖石刻:“立马空东海,等高望太平。”每字边长6米,其中“平”字一竖长达9.4米,为唐式遵将军于1939年题写,由6名徽州石工悬系在千尺的峭壁上,用了大半年时间才镌刻成功。书法气势非凡,磅礴壮观,而且寓意深刻,不仅对黄山文殊院文殊院胜景的高度艺术概括,更显示了在国家危难之时我中华民族的豪迈气概。

  希望大家在这次旅游中,要好好的保护好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自然文化遗产,不能去破坏它们。

有关四川文殊院的导游词范文 篇8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城北文殊院街,是现存市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佛教寺院.文殊院始建于唐代,原始”信相寺”, 明代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年重建.传说清朝康熙年间,有位慈笃禅师在此修行,老百姓常在夜里看见有灵光现 于成都西北角,便以为慈笃禅师是文殊菩萨在此应身,于是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改寺名为文殊院.公元 1703 年,康熙皇帝亲笔题写了“空林”匾额一块赐给文殊院,所以,文殊院又叫“空林堂”,在清康熙三十年后,又 有两次扩建,发展至今天的规模。成都文殊院是川西“四大丛林”之一,四川省和成都市的佛教协会就设在 寺内。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入名山必游寺庙, 。大家在游览大小名山的时候,一般都会游览山中的寺庙。但 今天我们去游览位于城市市区的寺庙,或许会给大家一些不一样的感受。文殊院坐北朝南,有五重殿宇, 进山门往里走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建筑面积 2 万余平方米,全院共有 房舍 190 多间,房舍为木石结构,各殿堂的缕空花窗式样繁多,图案精美。文殊院文物荟萃,宝物众多。 就拿供奉的佛像来说,寺内供奉大小 300 余尊佛像,有钢铁铸造,有脱纱、木雕,有石刻、泥塑,十分丰 富。从年代而论,有出土的梁代石刻,有唐宋年间铁铸戒神,更有清代青铜铸像,还有缅甸玉佛,这些塑 像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我们研究古代雕塑、铸造等工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门口有 1、2、3 三道门,象征佛教中的“三解脱门”,就是佛家通常所说的: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所以又称三门。进门的时候请大家抬头看正门上方“古信相寺”。 这第一殿便是天王殿了。首先请大家往房梁上看:有一个八卦图形,因为这些建筑毕竟是中国式的 建筑,尤其是在古代,看风水,看日子是修建房屋的必要程序。所以有这个八卦图了。 我们率先看到台座上这位袒胸露肚,笑口常开的弥勒佛。 请大家看,左边第一位和右边第一位是守卫山门的哼哈二将; 左边这第二位是北方多闻天王,手拿混元珍珠伞,任管‘雨’之职;左边第三位是南方增长天王,手 持青光宝剑(或塔)一口,任管‘风’之职;右边第二位是西方广目天王,手拿紫金龙蛇一条,任管‘顺’之职; 右边第三位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拿碧玉琵琶一面,任管‘调’之职。总的来说,他们掌管着世间的“风调雨顺” 又预示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他们各护一方,负有神圣的职责,民间还希望他们能掌握“风调雨顺”,因 为风调雨顺了,就国泰民安了,所以常用他们手中的法器来象征“风、调、雨、顺

  ”四大天王脚下各踏着两 个鬼,分别象征欲谷与邪恶。 天王殿背面供奉的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后边的这位是接引菩萨,长伸手 , 他的职责就是接引人们去到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所以一般我们不拜他。接近有生之末时才拜他。 东西两侧是钟楼和鼓楼, 六朝时有一位僧人告诉梁武帝,说屈死鬼每次听到钟声,他们的痛苦就会 暂时平息。于是梁武帝诏告天下寺院设钟,从此,凡寺皆有钟,并有“名刹不可无钟”之说。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文殊院的第二重殿——三大士殿 前面这重殿宇是三大士殿,门口对联:见了便做 做了便放下了 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 觉生于自 在生 生还是无生。这幅对联预示我们:自己想到的事情或想做的事情要敢于尝试,即使没能成功,做了就 放下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们的智慧产生于觉悟,而觉悟则来自无数次的实践经验,这就取决于自己 愿意去实践还是不愿意实践了。 三大士殿便是供奉观世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的殿堂。正中是“大悲菩萨”。又叫“观世音”,唐代 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略去“世”字而简称“观音”。观音脚下的坐骑,叫做金鳖。据说金鳖原是海中恶害众 生的庞然大物,它力大无穷,海船如果遇上了它,成为观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