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温泉公园导游词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重庆北温泉公园导游词(通用3篇)

重庆北温泉公园导游词 篇1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景区位于北碚区,北濒嘉陵江,南倚缙云山。其前身为温泉寺,初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0xx年),重建于明宣德七年(1432年)。1920xx年,卢作孚于此创办嘉陵江温泉公园,增建温泉游泳池与浴室、餐厅等旅游设施,后更名为重庆北温泉公园。

  现存的温泉寺庙是于明、清时期重新修建的古寺,朱檐碧瓦,雄伟壮观。在温泉寺左后侧山麓,为宋代摩崖石刻。有18尊摩崖罗汉,雕刻于宋宣和年间,像分9处,还配有动物石刻小猴、虎、龙等。在罗汉像前斜卧一石,石宽数尺、长丈余,刻满斑纹,并从下至上钻有浅梯,梯旁刻着“天然如意梯”5个大字,游人在此很自然地会浮想联翩。

  寺右石刻园尚存宋代摩岩石刻罗汉像残躯,明正德、嘉靖、万历时碑刻和盘龙塔等,是珍贵的历史的文物。

  接引殿后有一山泉细流汇成的方池,池上石桥栏杆上刻有麒麟、芭蕉及花鸟等图案,皆为明代之作。大佛殿内现存一尊明代佛像;殿前一对石狮怀抱小狮,十分别致。观音殿以石柱支撑,铁瓦盖顶,俗称“铁瓦殿”。四大殿东有古香园、石刻园、观鱼池、荷花池,北有乳花洞、五潭印月等景点。

  北温泉公园内有泉眼10处,泉水日流量5675吨,水温35°c-37°c,属弱碱性硫酸型矿泉,对皮肤、关节、肠胃等部位疾病有一定疗效。温泉水引入水榭荷池,游鱼不畏其热,可称一奇。清人刘道开亦存“几个长松巢野鹤,一池温水跃神鱼”之句。园林经历年培修,四季青葱,小巧玲珑,笔柏夹道,柳垂荷池,飞瀑流泉,楼台亭榭点缀其间,尤具诗情画意,名人雅士慕名到此,多留题咏。

  重庆北温泉公园还是是中国最早的平民公园。卢作孚先生巧妙地运用当时社会各界名流的资金在园内修建柏林楼、数帆楼、农庄、磬室、竹楼5幢接待旅客。抗战时期蒋介石、林森、周恩来夫妇曾多次来此住宿;解放后朱德、董必武、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聂荣臻等曾在此住过。

重庆北温泉公园导游词 篇2

  重庆北温泉景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下,嘉陵江小三峡温汤峡中,占地面积160公顷。距重庆市区35公里,渝武高速路转212国道可直达景区。集山、水、林、泉、峡、洞、石于一体,精美雅致,属“盆景式”自然风景区。它的前身是温泉寺,创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公元420xx年),距今近1620xx年的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开发利用最早至今仍在使用的温泉之一,故有“中国温泉故里”之称。明万历《合州志》载:“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元宪宗蒙哥为炮风所震,因成疾,班师至愁军山,病甚……次过金剑山温汤峡而崩。”从此,温泉寺之名,遂列上正史。明、清两代,是温泉寺的黄金时代。清康熙文学殿大学士张鹏翮(he)亲笔书写的“第一泉”三字刻于温泉寺下嘉陵江边岩壁上。

  1920xx年,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将这里创办为嘉陵江温泉公园,它是中国最早的平民公园。抗战期间国共两党要员冯玉祥、陶行知、蒋介石、林森、周恩来夫妇等曾多次来此住宿,解放后朱德、贺龙、董必武、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聂荣臻、叶剑英、李鹏、布什等中外政要都曾在此住过或小憩。1948年公园董事会撤销,园名改为“重庆市北温泉公园”。1985年10月,公园管理机构改名为“重庆市北泉风景区管理处”,直至今日。

  景区内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其“山岳江河,温泉峡谷、溪流瀑布、丛林古刹、奇葩异卉”,展示了巴山蜀水幽、险、雄、奇的特色,是镶嵌在嘉陵江畔熠熠生辉的一颗绿色明珠。由于地壳运动、地质灾变和溶流沉积而形成了北温泉独特的溶洞、峡谷地理景观。景区的温汤峡和乳花洞最具代表性,自流温泉水,开发利用至今。

  北温泉现有泉眼10处,日出水总量为6000--8636吨, 水温39度左右。温泉水无色,无异味,味苦涩,浑浊度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