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24-12-2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17篇)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应该以“在体验中研究”为主,并依靠外部力量的熏陶来实现活动的目标。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课程的资源是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经验、文化以及自然条件的总和,主要有:

  1、学校内部资源。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师,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及其他各种专用设施和场地。学校师生在长期活动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成果以及学校文化和办学传统也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

  2、学生家庭资源。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应是孩子综合实践活动的启蒙老师,有条件指导孩子探索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自我。在家庭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学习家政常识,了解社会职能。家庭生活中的洗涤、整理、小物品采购、损坏器具的修理等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活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访问,了解美丽的天台山。这里有与我们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们的朋友----各种动植物,是天台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组成。生活在天台的每一个人在接触、认识、欣赏的同时,理应自觉地保护她。

  2、通过观察、调查,让学生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加强合作、学会分享。让学生在”心灵驿站”中,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诚信。

  3、通过访问,调查,让学生认识社会这个大舞台。社会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学习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也为活动拓展了感性、生动和富有人情味的空间。让学生在“社会频道”版块中,培养团结、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

  4、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在动手动脑,探究科学奥妙的平台上,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创新与实践中去感受创作、劳动的艰辛,体会乐趣、收获成功。

  四、教学措施

  本课程以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为重点。主要采用如下形式:

  1、以体验性学习活动为主体。体验性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参观、考察、访问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活动方式。

  2、以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为辅。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相互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扑捉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

  3、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设计性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开发性,着重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它强调操作性、针对性,更注重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内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我爱学校》

  二、活动对象:小学一年级

  三、活动背景:

  学校是学生熟悉的场所,是他们生活的乐园。学校里有师生辛勤的汗水,有画不尽的色彩,写不完的诗篇,唱不完的歌。我们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我爱学校》中的“美丽校园”和“我为学校添光彩”这一内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学校,把语文、美术、音乐等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把课内外和校内外结合在一起。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和开放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了解学校,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勤学向上,为校争光。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相片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及应用的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互相合作。

  3、知识目标:学生从学校的规模、设施、环境、荣誉等方面多角度地了解我们的学校。

  五、活动计划:

  活动的计划是围绕“我爱学校”这一课题在校内进行调查。

  1、调查时间:一周

  2、调查内容:学校的规模、设施、环境、荣誉及办学情况。

  3、调查方式:实地观察,实地查找有关资料,自主选择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4、活动成果形式:学生习作、图画、相片、歌唱,学生谈经历体验,心得体会。

  六、活动准备:

  1、教师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

  2、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收集相关的资料。

  3、指导二位学校小记者进行采访。

  七、设计意图:

  本节课主要抓住课题中的“爱”字,通过学生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学校规模大,环境美,设施全,荣誉多,值得我们爱。在此基础上,升华学生的感情,使学生懂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对学校的爱。最后以歌传情,升华主题。

  八、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学校学习生活了一年了,你们爱学校吗?好,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学校的哪些地方值得大家爱呢?

  (二)美丽的校园

  1、检查调查了解的情况,导入新课

  (1)师:老师布置大家去调查了解我们学校各方面的情况,不知大家完成了没有?现在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准备向大家介绍学校哪些方面?(各小组汇报,摆出自制台标。板书:规模、设施、环境)。今天学校广播站的小记者也来到我们现场,想对大家进行采访,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她!

  (2)小记者:同学们,我们是广播站小记者,我们想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学校的情况,大家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

  2、介绍学校规模。

  (1)小记者a:大家好,人家总说我们学校规模很大,你们通过调查了解,知道了那些情况?能具体帮我介绍一下吗?

  (2)学生自由回答(占地面积大,建筑面积大、学生人数多,班数多,教师人数多)。

  (3)小记者b:__;:通过采访,你有什么感想?小记者a:通过采访,我觉得我们学校的规模可真大啊!(板书:大)

  (4)师小结:你们知道吗?我们学校是紫金镇规模的一所小学,不仅规模大,而且设施还很齐全呢!

  (5)小记者:是吗?那我得继续采访一下设施组的同学。大家好,请问我们学校有哪些主要、重要的设施呢?

  3、介绍学校设施。

  (1)学生接受采访。(介绍学校有关设施)

  (2)小记者a:你们最喜欢学校的哪些场室呢?为什么?

  (3)学生讨论回答。

  (4)小记者b:我们学校的设施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现代化。

  (5)师小结:是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现代化学校,需要现代化的设施,我们学校的场室应该说是非常齐全的。(板书:全)

  4、介绍学校环境。

  (1)小记者b:__,刚才下课的时候,我听到一位听课的老师在夸我们学校的环境美呢!记者a:是吗?那我们去采访一下调查环境的同学吧!通过调查,大家觉得我们学校美不美?(美)你们觉得我们学校哪些地方最美丽?。

  (2)学生讨论回答(树美、草绿、花香、体育园地、花圃……)(板书:美)

  (3)小记者:学校环境真美啊!你们能告诉我,我们学校为什么会这么美吗?

  (4)学生讨论(学校的领导管理得好,老师辛勤的工作使校园更美;同学们讲卫生,不乱扔纸屑杂物;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每天做好卫生值日;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

  (5)小记者a:看来我们学校的美化、净化离不开每个同学维护。记者b:这也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对我们学校的热爱。

  5、我爱美丽的校园

  (1)师:通过大家的介绍,我也感到校园的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参观我们的学校吧!(放映关于学校的模范、设施、环境、荣誉和办学条件的录像)

  (2)小结:听了大家的介绍,看了录像,大家有什么感想呢?我们学校规模大、设施全、环境美,我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是多么幸福啊!是谁为我们创造这么美好的学习环境呢?(政府、热心人士……)

  (三)我为学校添光彩。

  1、小记者a:老师,我们学校条件这么好,成绩一定是很棒吧!(是的。)同学们知道我们学校取得过哪些荣誉吗?(生答略)

  2、师:现在请各组的同学把收集到的材料整理一下,等会每一组派代表向小记者介绍。

  3、小记者采访(学生介绍学校的荣誉)

  4、小记者a:我们学校的荣誉可真多啊!(板书:多)作为紫金镇小学的学生,你们会不会感到很自豪呢?那大家喜欢学校、爱学校吗?(板书:爱)准备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学校的爱呢?

  5、学生自由回答(通过照片、歌唱、语言、习作、图画作品等方式来表达对学校的爱)

  6、记者a: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大家都在用行动、用学习来表达对学校的爱,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校添光加彩,把我们学校建设得更加美好!

  7、师:作为紫金镇小学学校的学生,我们要做到:今天我们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们为荣。学校环境优雅,设备齐全,她既是我们的学园,又是花园、乐园,我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感到无比快乐!让我们以一首《北京欢迎你》来结束今天这节课吧!

  (四)唱《北京欢迎你》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我爱学校

  规模大,设施全,

  环境美,荣誉多。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3

  一、加强理论学习。

  学习综合实践课程和劳动教学理论知识、先进的教育思想、他人的实践经验,加强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二、与其它学科整合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技术。

  1、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历劳动过程,在劳动中增长技能,学会劳动。

  4、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5、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6、结合语文、数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目的,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7、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原则。

  1、注重基础。

  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

  2、体现综合。

  劳动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3、讲究科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

  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际。

  1、学校图书室。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

  2、信息技术。

  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

  3、绿色学校的创建。

  结合学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做好综合实践活动。

  4、红色教育。

  结合学校的红色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家乡的教育。

  5、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6、家校配合,共造劳动环境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2)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3)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五、主要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拟定适应综合劳动学科特点的学期教研计划。

  2、检查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学计划备课。

  3、组织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课教研活动。

  4、结合植树节进行植树活动。

  四、五月份:

  1、检查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学备课。

  2、组织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研。

  3、从农村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4、结合学校红色教育开展活动,组织调查三岔红色史。

  5、组织小学生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六月份

  1、学期综合实践及劳动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2、收集、整理本学期工作资料。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实地观察、调查访问、问卷调查等了解当地秸秆和落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焚烧秸秆和落叶的危害。

  2、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整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科学探索能力。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5、通过展示、采访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

  6、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7、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__年9月——20__年6月

  三、活动设计

  1、组建小课题研究的四个活动小组:信息组,调查组,采访组,实验组。

  2、明确各组职责。

  信息组:上网或图书馆查寻焚烧落叶和秸秆危害的资料和再利用的方法。

  调查组: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走访一些能够有效处理秸秆或落叶的机构,了解处理秸秆和落叶的常用方法。

  实验组:开展实验,探索更加有效的处理秸秆和落叶的方法或措施。

  3、实地观察:学生到收割后的农田去看一看,走一走,了解农民处理稻草的办法,为活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4、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如万一人家不接受你的采访,我们一定要有理有礼;要注意人身安全等。

  5、与街道和居委会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帮助,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四、研究方法

  1、查资料(上网、问长辈)

  2、调查、研究(实地调查为主)方法:

  五、活动形式

  个人或小组,分散活动与集中活动相结合。

  六、活动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了解当地秸秆和落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分析焚烧秸秆和落叶的危害。

  可通过实地的调查、问长辈、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完成。

  七、活动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活动最终成果以小论文、手抄报、调查报告、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

  八、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根据主题,制定活动内容和步骤。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收集资料阶段。

  第三阶段:整理材料,总结成果。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5

  一、教学背景分析:

  选择“让陶艺扮靓校园”这个陶艺合作学习的主题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学校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场所,凭着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完成创作。第二、选择陶艺这种艺术手法是因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集雕塑、手工设计和制作为一体的三维空间,既让学生动脑又动了手,提高了学生设计、思考和制作的能力,以及实际的生活能力,领悟了劳动创造的愉快。第三、陶艺是综合实践课程之一,用陶艺这种艺术手法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更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第四、新课改提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中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以人与人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关系为基础的。在合作中,每个人都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吸取营养,同时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不同意见提出争议。在以往的陶艺教学中我们常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其间学生心情偷快,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集思广益,激发了更完美的创意,往往会给课堂带来惊喜,给教学带来无法估量的.效果,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实践证明合作学习非常适合陶艺教学。

  二、教学设计思路:

  针对新课标的要求,本案实施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非常适合陶艺教学,而本案在教学过程中也处处体现着合作,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集体合作能力。教案引导学生讨论目标、设计方案、制作陶艺、扮靓校园、总结评价。在实践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本案内容设计为四课时,本节课40分钟的时间展示为第四课时,要求学生在前三课时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双手将自己想象变成具体成果的过程,是他们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展示。

  三、活动目标:

  1、通过研究陶艺的历史、分类及制作方法,对陶艺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2、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动手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产生对陶艺的兴趣,加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3、初步掌握陶艺制作的简单方法,利用已掌握的技能进行创作性运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陶艺,增强同学之间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

  利用已掌握的陶艺制作技能进行创作性运用。

  五、教学难点:

  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协调,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学准备:

  收集资料;材料准备:陶泥、木板、纸;工具准备:塑刀、铲刀。

  七、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师:近段时间,同学们围绕陶艺这个话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收集了许多相关的资料,了解了许多有关陶瓷的知识并掌握了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陶艺世界,用陶艺扮靓我们美丽的校园。

  (二)复习技法、设计方案

  1、复习陶艺制作技法(捏、揉、搓、压)

  [这一环节让学生看视频,学生可以边看边复习,再加上老师的示范,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陶艺制作方法。]

  2、合理分工,设计方案

  [引导学生明确合作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让他们知道并有这样一个理念:在一起合作要比单独一人做得更好。可以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学会分析、比较和联想,更利于发挥想象力,说不定课堂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提供有一定代表性的图片,也适合用陶艺的手法表达而且可将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以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扩大学生视野,使其了解劳技课与相关学科的知识,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与劳动方法、操作要领相联系的道理及规律。]

  (三)制作陶艺、扮靓校园

  1、开展活动,制作陶艺

  [课堂中,无论是设计还是制作,都由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巡视指导时应该注意到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地平均分配时间给学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别的重点指导;指导个体时要边指导具体的个体,边环顾整体班级。在学生创作环节,有个别的亮彩学生要给予及时地表扬,如有失误要给予及时纠正与指导。]

  2、展示作品,扮靓校园

  [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作品和制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要从作品制作方法、制作过程、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劳动习惯等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劳技素养。教师的评价以肯定,鼓励为主,对于小组教师要提出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充分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他们将更喜欢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6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必修课之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给学生创设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信息时代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既是开展教育教学系列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贯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有章可循,并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

  1.使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依托,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科研能力;以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办学特色项目,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带动学校教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4.以学校现阶段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通过不断总结、提炼,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目标

  1.以“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针对现时段我校学生实际,我们提出通过活动体验,获得丰富的经验和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即为人之道、为事之道。这是实施以“体验”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目标,具体是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下列目标。

  第一,学会认知。通过经历文本资料的搜集、调查、访问、实验等方法实践,学会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从活动中总结经验,逐步养成方法论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关注自我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展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发展问题意识和创新品质。

  第二,学会做事。通过对各种复杂的活动情景的体验,学会合理地应对各种具体的、现实的冲突和问题,妥善地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逐步学会在现实情景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借助必要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实践能力。

  第三,学会交往。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开,指导教师应引导初中生在活动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学生自己应总结在活动过程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得失,学会表达、交流与合作。

  第四,学做完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心灵启迪。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学会对自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我负责的责任感,关注自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

  2.以信息技术为主体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

  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目标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对学习和生活,对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2.1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2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论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4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2.5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一支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需求的具有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2.6构建学校新型的课程体系。通过努力,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体系。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每学年开学初至9月底)

  1.1成立组织机构,制订《黎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1.2建立校园网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页;

  1.3落实柳亚子纪念馆、黎里敬老院、社区活动中心三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1.4准备好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各种表册。

  2.组织实施阶段(第一学期10月~第二学期5月)

  2.1以教务处、德育处、班团队组织为主体逐步实施以“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2.2以教务处、教研组为主体逐步实施以信息技术为主体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

  2.3以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机构为主体,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动态管理和调控;

  2.4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交流和阶段成果总结;

  2.5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参观学习和培训活动;

  2.6及时收集有关数据,积累资料和活动经验。

  3.总结阶段(第二学期6月)

  举行综合实践活动会课评比及成果展示活动,进行总结交流活动,编印案例、学生子课题设计方案、学生心得,评选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小组;完成有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确定下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思路。

  四、探索有本校特色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措施

  1.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合理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其中,初一年级每周安排2课时信息技术课,初二安排1课时,在完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情况,调配使用信息技术学科,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重点体验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的学习研究中去;初一年级每周单独安排1课时劳技课,初二、初三每周在校本课程课中安排0.5课时,主要学习中国结的编织、折纸等技能,配以布艺、陶艺、雕刻等制作,学生人人动手参与,不断提高发展;活动课安排与公益活动、社会服务、劳动课相结合,由学校德育处、班团队组织根据德育工作安排,从小事出发,以低起点为要求让学生体验为主体的公益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每月安排1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框架内,有分有合安排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由学校德育处、教务处、班团队组织、思想品德老师负责,明确活动主题,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安排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2.团结协作,分块到位,职责明确。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是“探索与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基础上分块到各处室,并各负其责。

  2.1组织保障:由教务处、德育处、教科室、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小组,指导并督促每个教师、每个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并完成活动任务。从下学期起,在初一年级各学科组先挑选一名教师开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以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

  2.2资源保障: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素材信息库,并经常性地、有意识地补充资料,以确保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信息来源,定期开放综合实践成果展览室和信息中心资料室及实验室。校电视台及时报道综合实践活动的热点、亮点课题,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7

  一、活动背景:

  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因为土壤能够给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和各种无机盐,并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但是土壤资源有限,而且土壤易受环境污染。以蔬菜为例,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土壤、地下水中含有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植的蔬菜也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样,我们吃的蔬菜就不那么香了,它们对人体也有害了。最近,一种绿色无公害蔬菜出现了。它不含有害的农药,营养丰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如果它是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直接供给植物水分和无机营养,并以水或其他基质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那么我们就可以不用土壤来栽培植物了,这种方法就称为无土栽培。这种栽培方法一点也不神秘,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在自己的家里动手种植这种无公害的蔬菜。

  无土栽培具有栽植方便、节约肥水、提高效率、种植工序简单、无污染、产量高、产品品质优良等诸多优点,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也许未来在太空中,人们可以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粮食和蔬菜,为星际旅行提供食品。

  二、活动准备:

  1、给学生讲解种子发芽和植物正常生长的条件。

  2、材料准备:中心统一配备。

  3、查阅有关无土栽培的资料,听老师讲解,并做好记录。.

  三、活动过程:

  (一)查阅:

  1.植物生长需要哪些营养元素。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有16种是必须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9种大量元素和硼、锌、锰、铁、钼、铜、氯7种微量元素。植物营养液是人工配制的无机盐溶液,应含有植物生长发育的全部必需元素,且各种营养存在状态、数量、比例及pH值都要适合植物的吸收和生长要求。不同植物所需营养液配方不同。

  2.无土栽培有哪些方法。

  基质是指用于固定植物并容纳营养液和空气的材料。根据基质不同,可将无土栽培分为水培法、雾培法、固形基质栽培法等。固形基质通常选用蛭石、珍珠岩、细沙、砾石、陶粒等。固形基质栽培是一种常用且简单易行的方法,可根据植物特点将一种或几种基质混合,也可单独使用。能够盛装营养液和基质的各种花盆、玻璃器皿都可使用,但也应根据家中环境和植物特点选择大小合适且美观的容器。选好容器后将植物根洗净植入基质中,加入营养液,选择合适的光照和温度,这样栽培的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二)设计:

  根据无土栽培知识,设计一个具体的无土栽培的方案:

  (三)体验:

  按照说明书及老师讲解要求,回家自行动手种植,注意深度,浇水量和营养肥料的使用。

  (四)活动时间安排

  1、4月初,学生自由结合,成立“无土栽培小组”。

  2、5月初,在种植过程中查阅更多的有关无土栽培知识并对活动情况进行记录。

  3、7月初,种植3个月后,将自己栽培的成果和观察记录带回学校,与其他同学比较种植情况,交流体会,回家后对种植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四、可供活动评估的结果:(如总结报告、图像资料、获奖名次等)

  A:学生种植日记

  B:活动开展过程和活动成果的照片

  C:师生参加活动体验感悟

  五、实施规模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8

  一、活动目的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为引导学生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弘扬民族精神,争做合格公民。经学校研究决定,在传统节日清明节前夕开展“感恩英雄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讲故事、演讲比赛。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们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感受先烈的革命精神。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不忘历史,学习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的振兴而英勇献身的精神,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民族精神薪火相传。

  二、演讲主题

  感恩英雄先烈,弘扬民族精神。

  三、演讲稿要求

  内容紧紧围绕主题,并结合自身实际。

  四、参赛要求

  1.演讲内容健康向上,能够紧紧围绕主题。

  2.演讲题目自拟。

  3.每人演讲时间为3-5分钟左右,且使用普通话。

  4.参赛选手按顺序上台,演讲要求脱稿。

  五、比赛时间

  20_年_月_日(下午第二节课后在教学楼前进行)

  六、参赛人员

  三——八年级每班只少1人(或组合)。

  七、评分细则

  1.比赛评分采用十分制,满分为10分,评委打分后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汇总后取平均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若出现同分,则精确到后三位,依此类推。

  2.演讲能力:普通话流利,发音标准,语调准确,表达流畅;脱稿演讲;节奏优美,富有感情,肢体语言使用恰当。(4分)

  3.综合印象:上下场致意、答谢,服装得体,自然大方,气质佳,观众反映好。(2分)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根据获奖情况,量化计入班主任考核之中,评委另行通知。

  九、要求及说明

  1.演讲稿件由各班级自己组织材料,稿件内容要符合活动要求。

  2.演讲稿、解说词、演讲人名单3月30日早晨第一节课报到校团委。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9

  一、活动主题:

  怎样过好生日

  二、活动主题分析:

  在当今小学生中间,有一种乱花钱,消费攀比的现象,归根到底是他们对物质消费的错误认识,形成消费观念上的偏差,影响他们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从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次活动以小学生中最常见的过生日现象为例,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消费问题,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日观念,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消费习惯、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生日、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父母劳动成果、

  4、从能力上培养学生制定计划搜索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会分析和锻炼实践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

  1、了解小学生生日消费的一些情况、

  2、收集生日的来历,为什么过生日、

  3、调查大人们怎样庆祝

  五、活动时间:

  1个月

  六、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

  第一周:导人新课,了解过生日意义,确定研究课题,分组分工,安全教育。

  第二周:调查有关人过生日费用,以及名人怎样过生日。

  第三周:讨论研究,怎样过一个文明生日

  第四周:汇报结论

  七、活动过程:

  第一次活动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在过生日的时候,大家总会说:“生日快乐”。那么怎样过生日才快乐呢?

  2、课堂讨论:怎样过生日才快乐呢?

  3、学生自由发言:

  二、讲故事:

  老师给同学讲“明明过生日”,这天是明明的生日正巧又是“五一”节,明明的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都在家,忙着为明明准备了丰富的生日菜肴,大人们忙的不亦乐乎。可明明只顾看电视,过了一会儿明明的朋友小泉和婷婷来了,他们给明明带来了贵重的生日礼物,以祝贺明明的生日。

  三、讨论交流

  1、你认为明明的生日过得快乐吗?

  2、是不是花很多钱过生日,才算是快乐的生日?

  3、快乐的生日标准是什么?

  4、你以前的生日过的怎样?哪一次生日最有意义最快乐?

  四、教师小结:

  明明的生日确实过的很热闹,有长辈的厚礼,但是长辈为了明明的生日花去了很多的钱和精力。同学们也为明明的生日花了一大笔钱,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其实过生日最重要的给生活增添意义,而不在与生日的形式。

  五、提出问题

  1、过生日有什么意义和来历?

  2、你怎样去过生日?

  3、爸爸妈妈怎样过生日的?

  4、伟人们怎样过生日?

  5、你认为明明怎样过好生日?

  六、确定课题、分组分工、落实任务。

  要求学生从中选课题,课题相同的人为一组,各组确定组长,组长明确组员任务。

  七、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文明礼貌教育。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0

  一、在思想上提高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实践活动是对这句话测验证。现在众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但课本上每学期仅有的两个实践活动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实际的需要。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打开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设计了两个主题:1、对各村种植农作物产值情况的调查。2、调查本班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学校教育工作支持情况的调查。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实践活动,我们认为: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探索和尝试,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再努力!

  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1、观察能力。如学习了“找规律”与“观察物体”后,学生们经常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探讨研究问题,观察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2、动手操作能力。

  3、交流表达能力。数学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广阔空间。数学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质疑思考能力。在开展“找找生活中的角”活动中,学生结合身边一些物体指出角的存在。可有个别学生观察得很细致,他们发现生活中许多“角”的两条“边”不够直,顶点不尖,有点钝,并提出质疑:生活中的“角”并不像数学课本中描述的那样规范。经过大家激烈的探讨、验证与交流,总结出生活中物体表面的角与数学课中严格意义规定的角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5、创造能力。传统教学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单一与绝对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与多侧面地分析问题,从而产生许多联想。

  三、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教师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探索的主体,一个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的状况,努力做到目的明确,计划周密。

  2、开展实践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初中学生,他们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又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与社会生活经验。因此,一般以开展"具体操作、实地测量、参观调查、小课题试验"等活动内容为主,逐渐培养学生发现、探究与应用的能力意识。

  3、转变教师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与个性发展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4、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工作

  客观、正确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与激励性,因此要积极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工作,发挥积极的激励作用。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1

  一.活动背景:

  为了进一步促进同学间的了解交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树立理想,明确方向,让大家提早为就业作好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___决定策划一些相关活动给全系同学提供一个平台。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去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同学们一定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感受了很多社会与学校的差异,同学们间一定很有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和可贵的心得体会可以一起进行探讨,在系领导老师的支持下,___团总支学生会主办了“寒假社会实践交流会”这个活动。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活动,让全系的同学在互相交流中达到思想上的进步和精神上的共识,能深入地认识到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单位对工作人员的不同需要和特点,加强大家对社会的认识,提高服务家乡支持海西建设的意识。

  二.活动对象:__学院___全体学生

  三.活动主题:交流社会实践心得共同进步支持海西建设从家乡做起

  四.活动目的以及意义:

  1、通过交流总结实践的感受和体会让大家达到思想上的进步和精神上的共识;

  2、通过说出彼此的心得感受,拉近彼此的距离,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了解;

  3、让大家在交流中提高对社会的认识;

  4、通过说说海西建设中家乡近几年的发展和变化,让同学们感受到各个地区不同的发展情况,加强大家对将来的步入社会就业的信心

  5、通过谈论实践中对为人处世的感受及对成功的看法,指引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6、鼓励同学们在校时努力学习,明确自己的方向,从此刻起就为将来就业作好准备。

  五.资源需要:人力资源:___团总支学生;

  占用地区:教学楼4-105教室;

  物品需求:多媒体设施、相机、话筒等

  六.活动流程:

  准备工作部分:由系团总支学生会做好整体部署,由系团总支副书记负责主持整场交流会,规定参与的同学在当晚采取毛遂自荐式上台演讲,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分配宿管部、秘书部负责现场秩序;记者团成员负责现场拍照、记录;活动地点的申请,教室的设施检修、现场的布置等由学生会派相应人员进行处理;活动策划好学生会派人员第一时间邀请嘉宾老师参与,通知各班级人员做好准备,通知准时参加。

  活动开始部分:活动于20__年3月19日晚19:30在教学楼4-105准时开始,考虑到该时间段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课,可以程度的让全系学生参加该次活动,让交流会效果尽可能的化。对于活动前的准备,要保证全部到位。交流会由主持人宣布开始,并做简要介绍,鼓励同学踊跃自由上台演讲,维持好现场秩序,做好现场记录拍摄,时间控制好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可以上台分享自己的心得,最后,有评委老师做点评,并选出优秀演讲者,交流会在22:00时结束。

  七.经费估算:活动需要的策划书、部分参与者的名单的打印材料,照相机,矿泉水等,总预算大约于:100元左右。

  九.参与人员:活动组织者:___师等;活动对象:全系学生。团总支学生会。活动邀请的嘉宾:李老师,陈老

  十.活动中应注意问题:

  1、现场秩序的维持,不得大声喧哗;

  2,参与活动的同学很多,要让活动进行地更紧凑、有条不紊

  3、活动中,应听从___团总支副书记张三__的指挥

  4、委派相关人员做好现场情况的记录,不能有遗漏

  5、活动需要用的物品购买过程需要开发票证明

  6.活动结束要做好卫生,整理好教室方可离开。

  十一:活动时间及地点:教学楼4-105教室,20__年3月19日

  编策单位:___团总支学生会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核心课程。它向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将来的生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目前,此项工作在我们学校还未成熟。下面谈谈我校对此项工作的初步设想:

  一、课程目标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校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 “考察”、 “探究”、 “设计”、 “想象”、 “反思”、 “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二、课程内容

  我们立足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满足他们的各种发展需求。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入手,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立志改造社会的能力。

  从学生的生活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提出各自感兴趣的活动话题,归纳分类后投票筛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主课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确定各自的活动内容,自动生成了课题。活动思路为“自己确定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自己的所得所想”。教师的主导作用侧重于服务、帮助、指导。三、课程实施

  1、实施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

  (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材奠定基础。

  2、实施途径

  (一)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社会实践,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技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四)研究性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重点进行小课题研究。

  3、课时安排

  各年级每周三课时临时用一节信息课一节劳动与技术课和一节班级活动课,分别安排。若因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需要集中时间则临时调课。

  4、师资保障

  (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组成,负责领导、协调和指导工作。

  组长:

  组员: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由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大队辅导员组成,负责学生的活动指导工作。

  组长:

  组员:

  5、实施步骤

  (1)本学期拟进行两项综合实践活动,每项时间为两个月。

  (2)第一项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由学生先各自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与主题,然后组织学生投票确定一个主题,同年级全体学生共同研究一个主题。

  第二项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由各班学生各自确定一个学习领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各自班级的研究主题。

  (3)学生根据确定的主题找相同的主题的学生组成小组,每组6-8人,由学生和导师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导师”。

  四、课程评价

  首先,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多种评价方式结合,重在感受与体验、展示与表达、讨论与评价,评价将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提高、鼓励、肯定、积极和发展性评价。

  其次,鼓励帮助学生为自己建立起全面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有关数据、撰写的观察记录、调查报告、研究成果等,进行“写实性”地归档,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以使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并在与他人分享自己学习成果的同时,激发起终身学习的愿望。

  最后,我校将于十月份组织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研究讨论,形成书面材料。十二月份组织撰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月底表彰活动能手和先进班集体。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3

  教学目标: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提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能对蚂蚁的形态和行为特征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我探究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

  明白蚂蚁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探究蚂蚁秘密的乐趣。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干净的瓶子、筷子、糖水、放大镜、肉、苹果、米饭、奶糖、植物的种子、死昆虫、喷水壶等。

  教学过程:

  一、指导捉蚂蚁

  1、准备几只干净的瓶子。

  2、用筷子前端沾点糖水,靠近蚂蚁。

  3、蚂蚁一上来,就把它甩进瓶子。

  二、观察并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

  1、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2、学生分组自我观察。

  3、指导学生把观察结果写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

  三、研究不一样蚁穴中的蚂蚁的相处情景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①把不一样地方捉到的两只蚂蚁放在一齐,观察它们的反映。

  ②再多放几只试试,注意使数量不等。

  2、学生分组研究。

  3、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活动结束,告诉学生把蚂蚁放回到捉它的地方)

  四、研究蚂蚁的食性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把苹果、米饭、奶糖、死昆虫等多种物品放在一群蚂蚁的周围,观察什么食物吸引过去的蚂蚁最多。

  2、各小组实验。

  3、各小组汇报研究结果,教师把各组的结果汇总板书。

  4、全班统计结果。分析蚂蚁吃什么。

  五、研究下雨时蚂蚁的反应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用喷水壶模拟下小雨。观察蚂蚁在下雨时的反应。

  2、分组研究观察。

  3、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

  六、研究蚂蚁的其他行为和习性

  1、学生讨论自我研究的项目。

  1、教师重点指导有难度的小组。

  2、学生自主研究。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4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基础课程改革中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它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然而现实中,小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狭窄、抽象思维能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都决定了,在这一课程实施中要统筹设计,周密计划。

  二、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各种经验、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课题或项目)的形式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实践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改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强调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的亲历和体验。基于以上理论结合我校的生本理念,确立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利用各种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社会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在劳动技术中学会花卉的种植与管理,制作折纸花卉、小动物。在研究性学习中,了解研究内容知识,学会制作活动方案、多种研究方法、策划各种展示活动。在湿地文化节中,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了解湿地、观察湿地、保护湿地;在学生课堂中,学习各类课外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方案设计更强调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情景中运用并掌握各种实践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经验。在各活动载体中,发展学生的多方能力。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综合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要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以及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

  三、年段分目标

  四、课程内容

  五、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保障

  1、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学校校长为组长,教务处、级部长共同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各年级各阶段活动策划负责人,落实相关的责任任务。

  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组长:胡顺利 副组长:张兰英 李雪梅 三到六年级的级部主任 组员:三到六年级的综合实践任课教师和班主任。

  2、课时设置

  根据学校特点,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安排采用固定课时每周2课时。根据需要可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的办法。

  3、师资力量

  我校特别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区率先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专职化,将年轻、求知欲、上进心强的三名教师来担任综合实践老师。三名教师,在区内优质课评选中都获得一等奖,两名获得市一、二等奖。其中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省市创新大赛中纷纷获奖

  (二)课程实施措施

  1、准备阶段

  (1)成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学习专项理论。

  (2)召开教师会议,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方案。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