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2025-01-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办学规模、教育信息化发展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都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正深刻地发生变化,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而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变得更加尖锐复杂。这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大环境的变化,使我国高等学校的党建工作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规模的快速发展也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一个机遇与挑战俱增的发展形势,高校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研究与探索,深入调查与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掌握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我们就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成绩是巨大的、形势是喜人的。下面是本次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情况。  

1、建立了一支政治意识好、群众基础好、经验丰富、素质较高、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近几年来,高校党委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关于贯彻<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的实施意见》,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队伍保障。以下是高校党建工作队伍的调查情况:  

(1)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占31.8%;理论知识较好占55.1%;理论知识一般占9.1%;理论知识较差占4.0%。  

(2)所接触的党务工作者的党性修养。党性修养高,是我们的榜样占21.3%;党性修养比较高,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占55.7%;党性修养一般占16.2%;党性修养较差占6.8%。  

(3)所接触的党务工作者能否利用网络等开展工作。能,并能开拓性利用网络开展工作占41.3%;能,非常重视并经常利用占28.8%;很少利用占21%,根本不利用占8.9%。  

(4)党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满腔热情占22.4%;认真负责,工作到位占64.1%;热情一般占9.2%;热情较低占4.3%。  

(5)党务工作者的群众基础情况。群众基础非常好占16.2%;群众基础较好占57.1%;群众基础一般占20.6%;群众基础较差占6.1%。  

2、制定了规范的与学生党建有关的党员发展、组织生活、民主生活等制度,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发展党员,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党委通过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发展程序,完善工作制度,保证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提供了规范的制度保证。以下是高校党建制度的调查情况:  

(1)党支部发展党员的程序严肃、认真、规范的占45.8%;比较规范的占43.9%;不规范的占10.3%。  

(2)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时间安排每周一次的占44.3%;每月至少一次的占38.9%;不正常的占16.8%。  

(3)党支部对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情况。联系人主动、积极对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的占43.6%;按照党支部的工作安排和任务要求进行的占48.9%;培养工作较差的占7.5%。  

(4)党支部对党员后续教育工作情况严格要求,全面培养的占38.8%;采取分配任务的形式来培养的占44.8%;后续教育较差的占16.4%。  

(5)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否健全。健全的占34.1%;基本健全的占48.6%;不健全的占17.3%。  

(6)党支部思想工作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占59.5%;经常过问,思想工作到位的占33.5%;态度冷漠的占7%。

3、扎扎实实开展党建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高校党委以严密的组织体系、灵活的组织形式,积极扩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工作的时代感、影响力和渗透力,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了学生党支部在青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以下是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的调查情况:  

(1)党支部生活的吸引力。很有吸引力23.3%比较有吸引力58.5%没有吸引力18.2%。  

(2)党员在民主生活会上的自我批评。能经常认真开展45.1%;较认真开展39.4%;很少认真开展15.5%。  

(3)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29.6%;凝聚力和战斗力比较强51.3%;凝聚力和战斗力差19.1%。  

(4)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发挥得很好27.1%;基本发挥了作用53.2%;发挥作用很差19.7%。  

(5)党支部是否关心身边群众。很关心25.7%;比较关心59.0%;不关心15.3%。  

(6)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内容及其成效。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效果很好31.6%;内容丰富,形式一般,效果较好41.6%;形式呆板,效果较差26.8%  

(7)在民主生活会上,对于有错误的党员的批评。大胆批评24.8%;含蓄批评60.5%;不批评14.7%。  

(8)党员向党组织作思想汇报的情况。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43.1%;正常向党组织汇报思想49.8%;很少向党组织汇报思想7.1%。  

二、正视高校学生党建中存在的问题  

由调查可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比较显著的。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维护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在成绩面前,高校党建工作者更应从历史的高度,以创新求实的精神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把握机遇,开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1、推优工作和党员的再教育问题。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以下简称“推优”),是党赋予共青团组织的一项光荣任务。十几年的工作实践证明,“推优”工作不但对加强高校团组织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发展学生党员不可缺少的有效环节之一。当然,推优工作内部各项举措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推优程序倒置”、“党团衔接不畅”、“民主评议虚化”等不良现象,造成了党建工作的漏洞。追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党支部对团组织的“推优”意见不够重视或根本就没有与团组织取得联系,而只是在党支部内推出重点发展对象后进行单线跟踪考察;同时,团组织在“推优”后,认为对发展对象的培养和教育是党支部的事情,不管不问。因此,此类现象的核心问题造成了党团组织对优秀团员的培养考察缺乏连贯性。  

党员的再教育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次调查中“党员对政治理论学习的态度”的调查表明:只有24%的被调查党员表示会主动学习。由此可见,学生党员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的意识不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重点往往放在发展新党员上,在学生党员转正之后,对正式党员的后续教育却不够注重。长此以往,将潜在地导致学生党员政治素质与理论水平的下滑。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变化,只有不断地用最新的思想理论来武装广大学生党员,才能使他们始终保持先进性、走在时代的前列。  

推优和党员的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其实质上具有同一性:即党员的培养教育缺乏连贯性,或者说缺乏一个“党员终身教育体系”。建立一个“党员终身教育体系”是关系到我党先进性保持的一件大事,高校应加强对策的研究与探索。  

2、组织工作方式、活动载体的问题。做好在大学生中的党员发展工作,是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是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也是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党员发展程序形式化;忽视入党宣誓、民主评议等实质环节;党支部过于“臃肿”;部分党支部构建不合理,高低年级的党员比例严重失调等等。  

在组织生活方面,也存在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不高、活动形式单一的问题。支部活动往往局限于“学习、讨论、交流”的“老三篇”,形式呆板、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吸引力和渗透力;另外,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也是个较突出问题(如“在民主生活会上,对有错误党员的态度”的调查统计:选择“含蓄批评”60.5%;“不愿批评”14.7%),个别支部甚至把组织生活纯粹当作一种任务,流于形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基层党支部工作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生命线。我党先进性的体现,归根结底要靠基层党支部充满生机的工作与不断进行的载体创新、活动创新,积极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在深入、学生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完全学分制也在部分高校全面推行,原来以学院、系、班级为单位集体居住的概念已经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分散于不同社区、楼舍的居住方式,学生管理的重心也从原来的“注册型”群体为主向“生活型”群体为主、“学习型”、“社团型”多元并存的格局转变。这些变化必然给大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和行为监督带来挑战,也给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带来问题。为此,高校党建工作要顺应形势、大胆创新、勇于实践,通过创新来进一步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党员权利、权益保障和队伍建设问题。近年来,高校在学生党员的权利保障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不少方面仍有待加强。如党员选举权没有充分保障。“党支部支委的产生程序”一项调查表明:36.6%的被调查者反映是由“上级组织任命”或者“不知道是如何产生的”,另有31.4%的被调查者反映只有部分支委是选举产生的。党员对党内重大事项的知情权没有充分保障。  

关于学生党建工作者队伍建设和权益保障的问题仍然很突出,比如:已有的保障性文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和落实;兼职党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在各高校量化的考核体系下没有得到承认,纯粹是义务劳动;对专职党务工作者缺乏有效的培养、考核体系和监督、激励机制,导致

共2页,当前第2页12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