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了,大家的论文写好了吗,下文是聋校网络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逐渐信息化与技术化,网络辅助教学也以它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快速地进入聋校课堂,成为一种先进的、深受聋生喜爱的现代教育手段。它不仅能使聋生更好地获取知识、理解文字,更是以无可比拟的优势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以其“超文本”的功能为聋校教育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给发展迟缓、艰难的聋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
然而,透过五彩斑斓的聋校网络课堂,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些让人尴尬的场面与现象:
1.换汤不换药
网络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的外衣内,进行着的仍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式教育依然盛行。
2.弄巧成拙
由于追求网络化,以致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于是置教学内容于不顾,置聋生接受能力于不顾,板书也被抛在一旁,把课上成了动画欣赏课或电影解说课。
3.大材小用
对网络技术过分依赖,以致把教材、教案、图片、影视等统统简单地“搬”到电脑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制作出来的课件不过是一些用黑板、投影仪、录像机就能完成的教案再现、图片展示与图像演绎。
4.本末倒置
认为聋生动手能力差,不会用电脑,于是多媒体成了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课堂上,教师与多媒体唱主角,而本应是主角的学生却变成了在底下观看表演的观众。
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上种种无不告诉我们:聋校的网络教学正走入一个个误区。
那么如何走出这些误区,构建一个完整、和谐、适合聋校的网络课堂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明确一个中心
现代教育理论明确提出: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课堂里,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应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运用,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意义构建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时刻铭记这一点,才能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才不会本末倒置。
二、要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
网络教学固然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我们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求来确定是否用它和怎样用它,决不能盲目崇拜和效仿。通过讲授就能把课堂内容阐述清楚的,我们完全可以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简单行事;用实物演示能达到最佳效果的,走进实验室或移开讲桌当舞台未尝不是个好办法;需要借助幻灯、录像等简单电教手段作为补充的,我们也只需做几张幻灯片、借几本录像带即可。只有那些需要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手段才能把问题讲清楚的,我们才有必要花费时间精力做成课件,通过课件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的优点,使其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助作用,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才不致于大材小用、资源浪费。
三、要避免“人机”两张皮,力求“二合一”
由于客观条件和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制约,聋校教师中能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的人毕竟不多,而帮助制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又大多对教学内容不熟悉,“熟的不会,会的不熟”,就很难达到内容与效果的最佳结合。教师在讲课中往往处理不好与多媒体的关系,独立操作时,要么先画面后讲解,要么只顾讲忘了换,就连公开课上也往往出现主教(上课老师)与助教(电脑操作老师)眼神交流、窃窃私语的不和谐场面。于是,讲解内容与多媒体画面不同步,人机“两张皮”,上课变成了“看电影”,教师成了“解说员”。
要解决这一矛盾,毋庸置疑,老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只有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真正懂得了电脑,熟悉了网络,内容与形式、人与机才能做到完美的“二合一”。但必须正视的是,一个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课件的制作毕竟麻烦,就算我们能力上毫无问题,时间上也不允许(一年一度的市级赛课就要花费老师个把多月的时间制作课件)。
所以,针对聋校教材的配套网络资源如能早日开发研制出来,相信人机二合一也能在聋校课堂上频频出现。
四、以聋生为本,合理运用
聋校课堂就是在补偿聋生听力或语言障碍造成的缺陷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听、说、读、写、算等能力的培养,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聋校课堂。网络教学虽然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聋生的视觉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补尝了他们的听力缺陷,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夸大它的功效、对它趋之若骛,而应结合聋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后,合理地利用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事半功倍地完成好聋校课堂的教学目标。
总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立足聋校课堂,以聋生为本,冷静对待渐已成为主流的网络教学,才能走出网络的误区,构建完整和谐的聋校课堂。
上文是聋校网络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