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敬的老师、同学们:
早晨好!今天国旗下讲话我选择的主题是:让责任与文化同行。
10月29日星期三晚饭后约6点钟,我从学校食堂前往办公室,在进入教学楼,也就是美术室前面的楼梯位处,我看到了被丢弃在地上的一个牛奶瓶与塑料袋,当时准备弯腰捡起,但转念我想看一看:晚饭后前往班级上自修的同学中有谁会主动去捡起地上的废弃物?我后退回至露天水泥道的绿草地旁观察,开始计算经过的学生,一个、二个、三个……十个、二十个、三十个……五十、六十、七十……越往后盘点经过的同学,我越郁闷,心里打定如果谁能主动弯腰捡起废弃物,我将在全校通报表扬,并建议俞校长给予颁发特别奖,大势宣传他的行为……约莫25分钟,遥望食堂里出来的人渐稀少,当我数到103位经过的同学、5位经过的老师时,最后,我很遗憾地告诉大家,没有一位经过的人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无奈自己成为109位捡起地上丢弃物的人。我不是在标榜自己的崇高,而是为自己分管学校德育,没有做好工作而深感汗颜和伤心……
大概在10月初的一天晚上,约8点多,我从山姆商店返回,步行接近洪山桥头时,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拦住我,“叔叔,你能帮我一个忙吗?”小姑娘手指了指人行道中的一块石头,这时,我才注意到,可能是旁边建房人疏忽遗漏下的石块。这忙,我能不帮吗?于是,我放下手中的商品,过去将那块石头搬到靠人行道的墙角下。“谢谢叔叔!”小姑娘高兴地拍掉手上的泥土骑着自行车离开了。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又想起了她的话:“你能帮我一个忙吗”如果没有这个小姑娘,可能有人骑车或走路时会不小心摔伤,但从小姑娘的行为中,我分别读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发自内心的善良——小姑娘一定认为,她是第一个发现石头的人,虽然自己势单力薄,也要求助于他人,有义务将路中的石头处理好。
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我想除了需要显性上墙的标语口号之外,更需要我们文博师生拥有一颗积极、向上、文明、善良的隐性人格文化,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因为它是扎根于人的心灵深处,又从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中表现出来。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玉琨教授说,一个北大毕业生与一个清华毕业生只要与他谈话几分钟便可辨别出来,因为两校的文化不同。
第一、要建构自己心中的道德标准。学会了明辨是非,做人做事才信念坚定;学会了服务他人,做人做事才义利和谐;学会了诚实可信,做人做事才会心安理得……在校园里,我们都能看到同学中有这样的现象:抄袭作业,不假思索的起哄,对坏现象的追捧,以怪发型获得别样的关注,课堂上肆意地讲话、任意地把别人作为自己的发泄对象等等,这都是没有在心中建构好道德标准的体现,也许在价值理念与团队合作越来越强化的今天,这一些将成为我们同学发展的致命伤。
第二、如果说打造心中的道德标准是关键,那么打造从小做起就是基石。我们的同学,只不过为了图自己一时的方便与捷径,便随手乱扔垃圾;在寝室内随手丢弃自己的臭袜子,只要有捷径就走,有空子就钻,这怎么能成大事呢?还有的同学对办公室里的老师视而不见,直闯入室,对路上行走的老师也视而不见,这又如何能够体现你对人的尊重?没有这起码的尊重,你又如何懂得沟通,今后你又如何能融入一个团队,施展你的抱负呢?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个人的的魅力也许就在这里起步,积累直至大放异彩。
第三、如果说把握了关键的基石,还必须理清一个概念,那就是文明与规范。文明是什么?文明的前提就是规范,没有了规范做前提的文明是那么的一文不值,规范好象是那么野蛮,限制了我们,没有给我们个人自由,而恰恰相反的是规范保卫了文明。比如,没有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没有了学校的规章制度,那么每个人在学校都可以随意不听课、上课随意走动、食堂用餐争先恐后、宿舍卫生脏乱差……那么,这会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你还会选择这样的学校读书吗?
让我们每个位师生员工都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
主动捡起地上的一片废纸、主动关闭一盏多余的灯光、主动关掉一个空流水的水龙头、主动与见面师生打声招乎、主动向含辛茹苦父母道声谢谢……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闪光的人,闪光的师生构建闪光的校园文化,闪光的校园文化造就闪光的人才,闪光的人才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让责任与文化同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