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下学期女生部礼仪工作总结

2025-01-0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回想大一下半学期的生活,总体来说比上学期丰富许多,稍显遗憾的是,活动参加不少,荣誉却不见几个。这学期的活动主要是班歌比赛、健美操和参与话剧公演,以及零零散散担任学校里一些颁奖典礼的礼仪工作。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班歌。

之所以说这是我本学期“主要”的活动,是因为班歌和健美操基本上都分别持续了半个多月,余下便不剩多少时间了。重视班歌比赛,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我“新官上任三把火”,可能是出于中学养成的工作认真负责的习惯,抑或是我真的希望能为集体凝聚力的增强出一份力。但不管怎么说,直观结果是惨烈的。可能是因为之前见证了同学们在此之前,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的过程,对于结果我有很高的自信心和期望,当得知榜上无名时,我竟有些不知所措,继而便是一阵莫名的难过。说实话我是个有点傻的人,我认为只要能为集体争光,我个人付出再多也是理所当然,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最后结果如此,难免心理上有落差。赛后我也曾寻找失利原因,似乎是不可抗力大于主观原因(评委未到齐,上场次序等)。而且我也不得不说,我们真的问心无愧了。凡事问心无愧便好。

二、健美操。

这次比赛对我来说也算是个机遇,因为之前一直希望能登台跳舞,但自己没有基本功,所以健美操是最佳选择了。如果单从过程来看,这次比赛强身健体之功效显而易见,同时也陶冶了情操,结交了新友,并非一件坏事。至于其中就里,之前已写过一篇详尽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我也意识到:一个活动如果前期不做好宣传工作,这个活动就会如一粒烟尘,消失在大学集体扎堆的活动中;“资金短缺”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在从未尝试过的事情上。

总结以上两个活动,我认为学生会工作仍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比赛评分的公平性上,是否能够提前制定一套应急方案,以防当评委老师无法及时到场时,尽量消除分数不公正现象?能否在正式演出前增加各队伍预展示环节,以缓解因上场次序而引发的不公平?在宣传活动时,能否联合多部门共同进行宣传?这些都有待探索。

三、话剧公演。

大一上学期之所以想进文艺部,是因为我喜欢文艺工作。一台优秀的晚会,应承接掌声的不仅是聚光灯下的演员,还有幕后来回奔忙的工作者。我一直希望成为幕后工作者中的一员。这次话剧公演给了我一个机会,在此衷心感谢文艺部的前辈们对我的信任。话剧《你好,打劫!》将国内一部优秀原创话剧搬上了新大活的舞台,为了使演出效果达到最好,即使正式演出时使用配音,演员们也都认真地背熟了每句台词。我负责的虽说是主灯光,但变化不多,操作起来较简单。真正令我兴奋的是,我真的参与到如此优秀的文艺演出当中来了,那种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代替的。最后的演出十分成功,过程顺利。且观众反响热烈。还有什么比这更让我感到高兴的呢?

四、礼仪工作。

经过一年的校女生部礼仪工作,我学到了很多。在此感谢学校里提供的这么好的机会和条件,以及学姐的提拔。大一上学期,刚进大学的我,对于化妆方面简直一窍不通,只是通过广告知道一些化妆品而已。学生工作正式开始后,学校便请来了专业化妆老师对我们进行培训,虽然大一一学年只上过三次课,但每次都是获益匪浅。比如,我了解了化妆的基本步骤,知道了以前闻所未闻的化妆器具,这从长远来看真是再好不过的知识储备;我学会了礼仪人员正确的行走、坐、立的规范,学会了怎样微笑,并对会场和颁奖礼仪工作有了初步认知;我学会了穿高跟鞋,并且穿上了以前想穿却没机会穿的旗袍;在职期间,学校的多次颁奖工作也锻炼了我在聚光灯下微笑的勇气——要知道,我以前是很怯场的。虽然我不是颁奖仪式上的主角,但我仍收获了很多。不管他人心中怎样看待学校这些礼仪工作,至少我是很喜欢的。真的希望以后还能参加类似的专业技能培训。

让我感到很遗憾的是,大一一年,我们班级集体出游的次数“屈指可数”。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采石矶的那次出游,人虽不多,但玩得很尽兴。我喜欢一大群人一起去游览山山水水,寻觅文化古迹,见证祖国的大好河山,陶冶情操,增进友情。既然已经是大学生,就应该走出校门,走向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只要大家有积极性,并且计划详细,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至于其他活动,因为有些零碎,印象不深,在此亦不赘述。

大一下学期,与上学期相比,少了一些新鲜感、一片茫然,多了一些沉淀和思考。我认为现在对于大学生活应该有更多的思考,或是反思,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样才不枉费已走过的韶华。

细细想来,大一上学期确实仍处在适应期当中,学习,生活,交友,活动,都像一个个问号,充斥着我的脑袋。孤身处在崭新的环境中,人难免会感到无所适从(《大学里的孤独》已有详述)。幸运的是,当时身处其中的我并未想过那么多,只是很努力过好每天,积极融进新的环境中。一直以来,我都不会太眷恋回忆。一方面,我的回忆有些不堪;另一方面,我认为即使过去再辉煌,那也已是过去式,过于怀念过去,只会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可能正是这种心态,使我免受在陌生环境中本应感受到的焦虑。不恋旧,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在学习上,我也不敢过于懒散。我认为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会让我有安全感和进取心,因此这学期除双休日外,我几乎每天都坚持早起,尽量延长早读时间。之所以排除双休日,是因为吸取了上学期的教训。上学期我还无法做到张弛有度,要么太紧绷,要么太松散,导致学习节奏混乱,最终竟挂了一科,以至于错过很多良机,至今仍在后悔。所以这学期我决定周六周日给自己放假。现在看来,找准节奏的做法是对的。虽说成绩也不是很理想,但至少没有遗憾。总的来说,我给自己定的大一目标算是完成了——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方式,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参加活动,保证完成学业的基础上争取更好成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考试要比中学考试还要应试,这是众所周知的现实。大一上学期我还一直为此感到愤愤不平。但大一下学期我想通了一个道理:功夫用在平时与最后阶段冲刺应试,二者并非背道而驰。其一,平时努力是为了打好理论基础,而最后冲刺是为了寻找应试技巧。不管从平时分还是从卷面分来看,大学考试的公平性已远不如中学考试(这个“公平性”的含义你们懂的),因此真的想要成绩拔尖,坚实的理论和应试技巧,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在对大学考试现状感到无奈的同时,勤奋学习、灵活应试才是弥补不公平感的最佳方法。其二,对于很多包括我在内的同学来说,大学毕业并非求学之路的终点站,因为我们渴望站到更高的学术台阶上——研究生。相比之下,研究生考试不可控干扰因素更少,拼的就是实力。因此无论怎么说,功夫用在平时还是不吃亏的。

有句话叫做“失败比成功更能使人成长”,但在失败的那一刻,最真实的感受绝非“获益匪浅”,而是“很难过”。各种活动中有三分之二都是要一决高下的,没人会为了名落孙山而参加。说实话我是个事业心和得失心很重的人,因此比赛屡次失意,以及工作上久不能担重任的现实,多少会让我难以释怀,挫折感萦绕在心间,不深不浅,久不散去。其实很多时候都想找个知己分享自己的喜悦与悲伤,只是,越是长大,就越不愿轻易向人敞开心扉。说是恐惧,却说不出到底在恐惧什么。以前中学时和朋友抬头不见低头见,即使我不主动找她,我们还是会相伴。现在,我被动的性格依然被动,身边却不再总有人陪了。似乎长这么大,头一回如此想念以前的时光。于是,每天进空间看看朋友们都在做什么,想象他们是什么样的表情,然后自己默默地笑,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功课。很多年以后我一定也会像现在这样,想念大学里的这些朋友,因为除了亲情,没有什么比友情更让人感到安心了。

弹指一挥间,大学一年就这样匆匆走过了。大二将怎么度过,还是一个未知数。我始终相信未来是美好的,所有现在正在经受的苦难,终将会过去。“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以此来勉励自己吧。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