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意义入侵》,作者乔纳•伯杰。
说实话,这本书读起来有点不习惯,某些地方翻译的稍有奇怪,需要来回读好多遍才能理解作者的意思,不过并不妨碍我一天读完这本书。
这是一本“很简单”的书
这本书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很简单。
作者很好奇为什么有些行为或者思想会疯传,而有些却不会。于是,他对很多疯传事件进行了分析、试验,最终总结出了一些核心原则。
“疯传”的六大原则,即产品、行为或者思想被疯传的原因无非这六点——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共性、实用价值和故事。本书分别用六章来介绍了这六大原则,章节中穿插着丰富的案例来论证这六大原则。
这本书提出的六大原则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发生,并不是多么复杂的观点。
比如社交货币,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在谈论某个产品或者思想时能够让自己显得更优秀或者与众不同,就会更倾向于去表达和传播。举个例子,最近我的这个先微信公众号收到了原创和留言功能的邀请。于是,在谈论相关话题的时候我会很急切的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为什么呢?这会让我自己看起来很nice,一个坚持写原创文章,努力上进的小编形象就会被传递出去。再举个例子,去长城旅游,尽管人多体验差也不妨碍你发个朋友圈,告诉大家你登上长城的喜悦,因为你去过万里长城会给你带去社交货币。
比如情绪,这样才能点起人们的情绪之火?韩国乐天事件的愈演愈烈与中国人的情绪之火被点燃密切相关。链家的中介在卖房的时候一直在强调房价即将上涨,政策随时会变,给买房人营造一种紧张的情绪。
这本书让你零零散散的知识变得系统起来
很多事情,我们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生活中发生的疯传事件,如果要发表意见,我们或多或少可以说出一些。不过,能否说的全面,说的深刻就另当别论了。
这本书将一些你可能知道,又可能想不到的观点系统全面起来了。当你再一次遇到某个新闻热起来红起来的时候,你能够思路清晰的去分析其中的原因。
比如我的同事小颖就分享了一个她妈妈卖棉裤的事情。从她开始穿她妈妈做的棉裤到最后越来越多的人找她妈妈做棉裤,这整个过程的“疯传点”和作者的某些观点是一致的。
这本书启发你的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以后在工作中想让产品广为人知,那么也不必单凭自己的感受去推广,可以从这六大原则出发逐一去思考。还是举同事妈妈卖棉裤的例子,如果一开始她妈妈推广手工做棉裤是通过头脑风暴想各种方法。那么现在就可以遵循这六大原则,一个一个的去挖掘去优化推广方法,更有思路且更全面。
写在最后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书中本身传递出来的知识,而是让我对读书这件事有了更深的理解。
来,先来梳理下我对读书这件事的看法线。
最开始,选择在工作之余读点书的想法很简单——希望自己能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不要堕落,起码看起来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看书。看书的种类也全凭喜好,心理学、文学等看的比较多。读完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开始看一些与工作相关的书,比如最近看的《运营笔记》、《参与感》、《赢》等。读了这些业务类的书,发现比读文学作品对自己当前的生活影响更大。这些书里面的一些想法能很快的运用到工作中,帮助自己的工作取得成长进步,而这种成长进步会带来愉悦感,从而充满希望。所以,我开始劝一些工作了的朋友去看专业相关的书,这样更受用。
现在,不管是工作相关还是工作不相关的书,我都会满怀期待的去看了。因为不同的书有着不同的价值。
最后来说我对读书的理解。
读书,不一定非要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比如这本《疯传》,它将你本身知晓的一些东西系统的整合起来,帮助我们更方便的从大脑里提取相关内容,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和吸收东西,但很少去整理。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更需要整理大脑,而不是一味地往大脑里面塞东西。
是否只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取决于自己对看书的态度和广度。如果是以前,我真的只会去挑小说去看,对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书完全没感觉。不过现在,逼着自己看了一些不喜欢看的书,发现还是有很多挺不错的,慢慢的看书也更有包容性了。之前看很多文章里面谈读书,有的说就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有的说读书要广泛涉猎。我的建议是,当自己对读书的喜好比较明显的时候,可以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但同时也不要排斥其他类别的书。随着书看的越来越多,对读书的理解会越深刻,该选择读什么书自然就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