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
大家好!
现在,各位手上都有一张表格——《05至11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试题各考点以及赋分情况一览表》。这张表格是希望大家反思咱们的语文教学,尤其高三语文教学的。
众所周知,我们的高三语文教学花费在字音、字形、标点、病句、成语上的气力过大、过多,大约一直要花费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其实,相比较起来,它们是 “芝麻绿豆”,而占分比例较大的阅读、写作才是又大又圆的“西瓜”。它们在考题中的分值达到110分;而字音、字形、标点、病句、成语、连贯,合起来不过12分:连续五年,年年如此。看来,我们以往的教学,的确具有舍本逐末、弃大图小之嫌。今后,我们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努力方向也就不言而喻了。
可是,我们以往难道就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非得经过吕校长的点拨、提醒才恍然大悟吗?答案是否定的。那我们为什么一直紧盯着那12分不放,却在阅读、写作方面有意加以忽略呢?原因很简单:害怕抱不回“西瓜”反而丢了“芝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缺乏信心。
那我们为什么会没有信心呢?
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此无能为力!不起作用!
以往的阅读教学,我们使用的是让学生听、教师讲的方式方法。我们觉得学生分析不了作品,于是越俎代庖。虽然,偶尔也让学生发一发言,但一般都是在细枝末节处发问,微乎其微。让学生去通盘思考一篇文章的机会极其少见。
于是,学生也自然养成了一种习惯——等老师的答案出来然后记一记。学生其实很聪明:他们发现了了一个事实——老师最终会给答案的。这答案,就在老师的教案上、课本上或者老师的脑袋里。所以,在老师象征性的提问、启发之时可以不用动脑。甚至,不必到文章里搜寻,即使它就摆在某个地方。学生需要的只是等待,等待就可以了。因而,我们时常发现:不少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做着其他事情,避免因老师的启发而浪费时间。而我们老师自己呢?有时甚至知道学生已经提前知道答案了(或者学生自己悟出来,或者不幸提前先睹为快地看了教参之类的资料),还在努力地“编织”着自己的启发过程。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之一是,学生本人缺乏独立的思考阅读能力:没有阅读方法,没有阅读能力,甚至没有基本的阅读常识。比如,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连把握全局,理清思路这个环节都不清楚;只是走马观花地一路浏览过去。由此带来的最终结果是:考试时,他们在这个阅读的大“西瓜”上大失其分。怪谁?显然是老师。没有播种西瓜怎么能渴望收获西瓜?所以博士说我们的课堂没有思维含量。当然没有了——学生就没有开动思维嘛!其实,分析作品所需要具备的思维还是很多的——形象的、理性的、综合的。就连学生语言表达本身就是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一个意思要找到一句恰当的话语并不容易。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另一个结果是:使学生丧失了对文章以及语文的兴趣。原本,学生还是喜爱文学作品的。可是,经过老师这么一讲,没兴趣了。他们更喜欢阅读课外文章一些,为什么呢?课文都是名家名作呀?原因是:老师把它讲得没味道了,味同嚼蜡!
面对以上结果,我们语文老师其实也挺失落的。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给学生讲文章的阅读了,然而没有效果。眼见学生成绩好,可我们却不敢声称那里面有自己的一份功劳——是人家自己本来就好!看到学生学习成绩差,做语文老师的,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能够力挽狂澜。这就是数学英语老师可以通过课外补习获得额外的收入,而语文老师只有在旁边看着眼馋的份的原因!悲哀啊!有个语文老师就这样无情地嘲讽自己罪孽深重:“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
所以,老师们:改革课堂吧,改革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吧!让学生自己去体悟,去阅读。以此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成绩。这才是我们的出路。
不仅高三老师,还包括高一、二老师。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高考才能考得理想一些;高三老师才能不至于“三年课程一年补”。再说了,我们大部分老师都是跟班上高三的,这样,自己将来能也轻松点。
以上,是自己就阅读教学课堂的一点反思。再者,需要提醒的是——我们也该记取博士给我们开的两剂药方:去年,博士让我们自己找寻文章,设计题目,让学生阅读。我体会,其目的就在于,让我们将自己的阅读体会、阅读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明了一篇文章究竟该怎样读。今年,博士让我们布置给学生每周抄一篇好文章,认真揣摩。我体会,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一篇好文章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些,学校都将检查。不过,最终我们更是为了我们学生能有个好成绩。
以上看法还不太成熟,这里,提请各位老师共同来思考这一问题。
谢谢!
共2页,当前第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