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工作大会讲话稿

2025-01-1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用爱心和责任铸就成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承蒙(校讯通)网络公司的总经理xx先生的抬爱和邀请,勉为其难的来到这里,站在这里。我有些忐忑不安,也深感诚惶诚恐。说实话,我觉得自己有些底气不足,也有点自不量力。
 
宽容和包容能让激情燃烧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我反复地扪心自问。最终我找到了原因。
因为这是我从部队转业到市教育局工作7年来,第一次受人之托。有一种“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的意味和无奈。曾经的军旅生活中,我有过6年的时间站在讲台上,给我的士兵讲课。讲什么?讲人生与理想,讲信念和信仰,讲目标与价值。我也曾经豪情满怀地对我的士兵说:我没有能力和本事在你们离开部队的时候,让你们带走更多的物质上的东西;但我会用对你们的爱和我应该承担的责任,让你们带走更多的成绩和进步,更加坚定的人生方向,更好的安身立命的本领。所以,那时候我每每是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地尽最大努力上好每一节政治教育课,做好每一个有问题的战士的思想工作。我想说的是,我的付出让我的士兵成就了我。所以我时常怀念那段流金般的青春岁月和镌刻在心灵深处的促膝谈心的场面,时常怀念那些合作共事的战友和我曾经带过的情同手足、亲如兄弟的每一个士兵。
那时候,我可以很从容、很自信地走上讲台,我会在我的士兵面前表现的浑洒自如,侃侃而谈。我和我的士兵没有了心灵的距离。我们可以在一起谈天说地,谈男人和女人;也谈人生理想、喜乐得失。现在想起来,那些男战士可以在我面前嬉笑怒骂皆成了故事,那些女兵们可以在我面前像小妹妹一样撒娇绘就了绵长的记忆。我始终认为:党组织把一个连队、一个营交到我的手上,不仅是一种信任,更多是责任啊!而要履行好这份责任,唯有爱和责任才是最具有伟大力量的。这种力量的最终体现是什么呢?是希望。希望就像梦想一样令人奋发有为,激情荡漾。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说:“推己及人”。我想,我要得到士兵的拥护和爱戴,首先要设身处地的关爱他们、帮助他们。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叫两好搁一好”。没有这一点,任凭你说的天花乱坠,唾沫横飞,也只能像美丽的肥皂泡那样昙花一现。这就是我曾经工作之中的一点感悟。
可是今天不同了。
站在这里,站在大家面前,我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也有些心虚。大家都是教育学专业的才子佳人,都是在学校一线工作的行家里手;而我呢?我是一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只是在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了几年,算是一种新的学习和锻炼吧。这就是我与大家的差距,而我自己还没有“程咬金”的能耐。因此,在各位老师面前,我是一个小学生。是学生在老师面前就不能坐着,只能站着,这就是尊重老师、尊敬老师的根本之所在,也是我对“尊师重道”的认识和把握。
这就是我感到心虚和不安的第一个原因。
事实上,我们xx市教育局历届党委和机关都十分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安全稳定的大好形势,为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内涵的发展、安全和谐的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古交市也是一样。今天的培训就是最好的证明。尤其是近几年来,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把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宏观管理和细节管理,宏观指导和过程控制得到明显加强。就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各种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措施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建设趋于规范化,管理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和素质能力大幅度跃升。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百校兴学”工程和“校安工程”的顺利实施,大力推进,已经从基本设施、基础建设上为我们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打造了坚固可靠的屏障;过各级政府为全市60余万名中小学生购买校园意外伤害险,大大降低了学校管理的风险。所以,我不知道该给老师们交流些什么了,内心顿感一片空白。仔细想想,曾经5年的机关工作中,从市教育局发出的涉及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指示、意见、办法、措施、制度等等文件,都是出自我的手中。这些指示、意见、办法、措施、制度是否符合我们学校的工作实际,最好的评价,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大家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所谓“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我想,这些指示、意见、办法、措施、制度也一定有不完善、不适用、不恰当的地方,需要大家从实际出发,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地修正和完善,补充和删减。尽管我现在离开安全管理工作的岗位,但我时刻关注着,所以,现在同样每到一个学校,看到问题就会提个醒。我觉得自己已经落下毛病了。我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也不是想把“手伸得太长”。我认为我们教育系统的每一个人,无论在机关工作,还是在学校;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有这种责任意识。这就是我对“敬畏生命”的理解。不至于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再去追究责任,懊悔不迭,捶胸顿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一流的省会教育不是简单空洞的口号;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都成才也不是撩人心炫的华丽辞藻。它们是什么?它们是梦想。如果我们连梦都不愿意做了,连想都不敢想了,还谈得上“教书育人”吗?那么,这些又说明了什么?既说明了是梦想,也表述了奋斗的目标。目标又是什么呢?目标就是我们要执着前行的路标。目标就在路的前方站立着,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任它一路坎坷”的自信。这也是我对“道路自信”的理解和认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通往胜利的彼岸。
“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句话说的好。我觉得我们每一个教育人都要敢于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信心,都要抱守坚定“不怕风雨雷电,杀伐必胜”的理想和信念,奋力走在属于我们自己的路上。
“热爱是成功的钥匙”。办好一流省会教育,是我们对省城400人民的庄严承诺,这就是我们的“梦想”,大家共同拥有的“梦想”。这难道不需要我们具有“爱心和责任”吗?所以,我说,我们只有热爱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才能汇聚伟大的力量,才会找到打开那扇成功之门的钥匙。
亲爱的各位老师,今天,我不想就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去给你们交流怎样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也不谈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的问题,因为当前围绕学校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理论书籍,指示意见,办法措施,方法途径,经典案例,经验做法,宣传图片等等一道道“文化大餐”“精神大餐”,紧扣着时代发展的脉搏,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我说的再好,超越不了法律法规的条文;我即便是能够舌灿莲花,也没有专家学者的理论厚度和知识素养;更没有大家在一线工作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我作为学生站在你们的面前焉能不虚啊!
这是第二点原因。
当前,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须要有现代化的理念、现代化的管理、现代化的制度和现代化的队伍。我觉得还应该加上现代化的人文精神。这五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统一于教育现代化之中的。而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就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石。没有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一切都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了。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就是这个意思。
话又说回来,没有现代化的理念,也就没有现代化的思想,行动自然就会不合时宜,所谓“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就是这个道理。没有现代化的制度,就不会有现代化的管理;要立足现代化的制度,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必须要有现代化的队伍。没有了现代化的队伍,任何现代的理念、制度、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而已。所谓“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就闪烁着这样深刻的思想光芒。而思想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则源于我们对事业的敬畏,对岗位的敬畏,对职责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对我们服务对象——学生的爱,这就是大家要在实现办好一流省会教育的“教育梦”伟大而又丰富的实践中,在“让每一孩子都成才”的伟大誓言和行动中,所要拥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我觉得这种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就可以用“爱心和责任”来概括。我们伟大的人民军队有着区别于世界上任何军队的而独树一帜的“军魂”,那么,我认为“爱心和责任”就是我们教育人的“教育魂”。这个“教育魂”才是我们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打破教育发展瓶颈,克服教育发展阻扰,冲破教育发展困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第一要务和应有之义。也是我们教育人的“王道”。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觉得他讲的并不完整,应该在“爱”的后面加上“责任”二字。我始终认为“爱心和责任”就像人的两条腿,缺少了不行,一长一短还不行,它无法支撑和保证一个人的身体平衡。我们试想,没有一个家长不爱自己孩子的,但全国却有二千多万个失足的家庭,为什么?我认为原因就是千千万万个家庭和家长都在重复忘却了自己应该承担的真正的责任。我们还可以试想,任何一所学校发生了安全责任事故,都害怕上级的责罚,都不愿意被媒体追踪曝光,但有多少人坐下来想想自己在工作中真正负责任了没有。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对我们学校管理工作,尤其是负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的真实写照,但是在事故面前,面对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命的凋零,我们能否冷静思虑我们为什么而忙,我们又忙了些什么呢?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面对媒体、面对领导、面对家长、面对学生、面对自己,我们敢不敢说:我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就是我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过程中,对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我不知道是否题解了我想表达的东西。
 这就是我面对众多的老师们感到心虚的原因之三。
但是,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了我极大的宽容和包容,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燃烧着自己的情感。
 
育人育心才是立德树人的根本
 
“既来之,则安之。”我在尊重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我宽容、包容、理解的同时,我就把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中的“基石”问题,就一些粗浅想法和认识向大家进行简单地报告。不妥之处,请大家提出批评性意见。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只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或者说一个方面。但是它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工作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XX年11月14日,山西沁源县发生的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夺走了23名孩子光鲜的生命。xx总理在事故报告的批示中写到:“生命不保,何谈教育。”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啊!如果我们对上上下下围绕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做一个确切的划分的话,沁源事件的前后,就是一个分水岭、一个临界线。我想大家应该有这样清晰的记忆的。之后,各种涉及安全工作的文件中开始出现了“没有安全,何谈发展”这句话。当然,这句话我也曾经多次引用过。XX年12月6日山西蒲县发生的一氧化氮中毒事件,又让6个新鲜的生命走完了不应该走完的悲惨路程,也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在重视程度上添了不应该添的“一把火”。随之全国刮起了安全事故追究责任的“风暴”。时至今日,风力依然强劲。一时间,人们谈事故色变,说安全摇头,大有人人“敬而远之”的味道。就在我们这个地方,XX年也发生了学生上课期间私自外出溺水身亡的安全责任事故。全系统通报批评的文件也是我以悲天悯人之心起草的。
目前,我们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交织,利益分配不公的积怨,收入差距拉大的不平衡心理等诸多因素,社会弱势群体就有可能成为矛盾暴发的集合点,也使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日益加大。近几年全国发生的多期校园暴力事件就是例证。我们的校园警务室、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配置到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农村学校教学点,以及按照在校学生的千分之三或千分之五的比例聘用了专职保安。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一下子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重视程度,这是为什么呢?
当前,关注生命,以人为本是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成为了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社会各个层面关注的焦点。眼下,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尤其经济领域的改革尤为突出。不改革我们就不能发展,不改革我们就没有出路,但是改革就要出动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因此持久保持社会的和谐安全稳定,才是我们致力于改革与发展的首要条件和必要条件。这也是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辩证关系。在继续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建设与繁荣的进程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也将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呈现出来,也势必会波及到我们的教育领域和学校教育。因为教育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因为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所以我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就从理论层面、认识层面走上了向前迈进的发展阶段,同样需要和谐安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石作用会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XX年省委省政府把学校安全工作列入安全生产的重点,就是最好说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浩浩荡荡的发展大势,安全责任事故的追究责任的力度和宽度,只会加强不会减弱。我想大家应该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安全责任成了负责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各级领导头上的一把“达摩斯”利剑,而提心吊胆,如坐针毡。我想,在座的各位分管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校长,一定会有深刻的心灵体验的。尤其是那些既有食堂又有住校生的校长们,忙碌了一天,晚上回到家里,您最害怕的是什么呢?不是一天的紧张、一天的疲惫,而是紧张疲惫还没有来得及舒缓又接到学校有关人员打来的电话。那时候,清脆的电话铃声变得是那样的刺耳,令你毛骨悚然,汗湿脊背。直到目前,依然仍是这个状态。我想说的是,这种状态还要持续多久。恐怕我们大家谁也给不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
XX年4月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xx启动了举全市之力的“市长建校、校长办学”的“百校兴学”工程,可是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受破坏最严重的是学校,灾难面前,世人为之震颤。唯有那个“最牛”的校长用“爱心和责任”编织的坚固墙体,保护了、留住了他的学生灿烂的生命。我们的市委、市政府以对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改造和加固危旧校舍纳入到了“百校兴学”工程之中,全市范围内消灭危旧校舍的战役就此拉开了胜利的帷幕。XX年,全国范围内的“校安工程”顺利启动,标志着把“学校建设成为最安全最放心的场所”,如同春风化雨般铺洒在神州大地。这就是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传统的美好传承,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这更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最壮观最直接的展示。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的校园变美了,办学条件变好了,基础建设变硬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有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这一切都为我们实现办好一流省会的“教育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对党和政府都应该有这样的一颗“感恩”的心,并把它作为“活”的教育情景、教育资源、教育活动,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们。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这既是“活”的教育,也是更好的德育教育。我们千万不要把德育教育与安全教育分隔开来。安全教育就是德育教育的一个内容。二者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哲学关系,是融为一体的。它既是我们学校管理教育中的人文情怀,也是符合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理念的。
从我了解和掌握的情况看,一些学校的德育教育与安全教育是割裂开来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并没有体现出“活”和“实”,看似轰轰烈烈,蔚为壮观,只不过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育而已。我们对塑造孩子们心灵的教育实践在固有化、在格式化、在程式化、在自我化,一切有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的教育实践,一切有利于孩子们人格养成的教育活动,都在“为了学生的安全”的美丽外衣下被掩盖了、掩饰了、掩埋了。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在“追究责任”面前,再也没有了一丁点的“冒险”的勇气和精神了。煞有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味道。真正的教育效果又是什么样子呢?不需要进行什么抽样调查,站在学校门口,看看放学后学生们的表现就会一目了然。
我是每天步行上下班的,从漪汾街到市政府,一路走来就有5所重点中小学。我每天看到的在滚滚车流中不顾一切穿行的很多是学生,在公交车上大声喧哗的多是学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多是学生,搂搂抱抱、无所顾忌,不知“脸红”为何物的还是穿着校服的男女学生。我曾经就这个问题在机关与同事交流,同事摇摇头说:公交车上学生不与老年人抢座位就不错了。我不知道大家对XX年杭州公交车事件还有没有记忆。
我与各位领导和老师交流这些的目的主要是想说,要想让我们的孩子们行为上安全,首先是思想上的安全。没有了思想上的安全,谈得上有行为上的安全吗?对于我们负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既有育人的任务,也有育己的责任,你有了思想上的安全,就解决好了“为什么”要抓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问题;对于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来说,他们就学了会保护自己、关爱他人的本领。否则,就安全管理谈安全管理,就安全教育谈安全教育,我觉得就是正确的废话而苍白无力,是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
所以,育人就要育心,才是让每个孩子都成才的根本保证,才是最重要的立德树人。一个能够真正育人育心的校长、老师,他一定是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在各位老师面前谈这些,我似乎觉得自己在“班门弄斧”了。但是我又想,不到“班门”,又怎么“弄斧”呢?换句话说,要想“弄斧”就要到“班门”。我有点大言不惭了。
 
要敢于扔掉手电找面镜子
 
面对经济迅猛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的滚滚浪潮,当下的社会大环境对我们做好学生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有着诸多不利的因素和影响。这些影响往往会使学校教育的实际效果与学生们亲眼所见相抵消。有人用1+1=0来形容。我觉得既生动形象,又贴近实际。就现在来说,天气炎热是事实,可是你到大街上能够看到如下的情境:10个男人有9个穿着袜子,10个女人有9个却不穿;穿着整齐的多是男人,越穿越少的多是女人。这与我们从小的经历整个一个颠倒。东方女性的美应该是优雅大方,穿着得体,仪态万方的。可是我们都学了西方的什么呢?学了个“四不像”,还沾沾自喜。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习惯,应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服饰文化。恰恰这些当下的人们已经麻木不仁,习以为常了。但是,它给了孩子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直观感觉呢?“闯红灯”横穿马路的“中国式”,执法机关的人员驾车逆道而行,这些又让孩子们想到了什么?更为可怕是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批评越来越少了。教育真的不再需要批评?为什么批评会越来越少?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抱着走”“捧着走”的环境里,如同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任何挫折的。等等。
世界是成年人和孩子们共同拥有的世界,但是成年人却是世界的主宰啊!
可惜的是成人世界并没有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从家庭讲,多数家长把孩子的培养教育的责任推给了学校,出了问题,纠缠不休,没有多少人去反思自己的问题。他们并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XX年7月,我到小店区处理一起因为中考现场发生的问题,学生家长与小店区招办的纠纷。原因就是在文综考试的时候,考生座在靠近窗户的位置,因窗户上的墙皮突然脱落到窗台上,之后碎末溅到了考生头上。但凡有一点室内装潢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对考生的身体并没有影响。唯一就是影响了考生的稍微的答题时间。这从监控录像看的清清楚楚。但是家长不依不饶,在机关大吵大闹,站在一旁的孩子对父母的行为却又是满脸的不高兴。再从舆论上说,一些记者并不是从尊重客观事实出发,而是用那些让人浮想联翩的字眼,让人揪心的词汇,让人们睁大眼球把问题的焦点指向了学校和教育。我觉得一些记者的行为说明他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教育,更谈不上明白教育的规律是什么。学生是弱势群体,学校成了弱势群体,教育也就变成弱势群体了。就在上个月的12号,我在陪同接待香港新界学生访问团的时候,负责人陈女士告诉我,在香港从电视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对教育的负面报道。凡此等等。这个现实的环境要想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彻底的改变和改观,实在是天方夜谭的事情。这就是当前我们学校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外部环境。
其实,围绕学校和学生管理教育的理论文献,经典书籍、各类文章等等可谓是铺天盖地,但是真正围绕成年人思想教育的东西和形式并不多见。即便是有,成年或许也不愿去翻翻书,参与活动的热情并不高涨。为什么?小平同志曾经说:“我们改革开放,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他所说的教育,不仅有学校教育的问题,更多的是指向社会教育,尤其是成年人教育的。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教育严重滞后经济发展。换言之,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一路高歌,让人们来不及去净化自己的思想与灵魂,而是仓促上阵,一下子扎进了利益的旋窝中。利益成立人们追逐的目标,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目标。
xx总理说:“触动人的利益,比触动人的灵魂都难。”就是对当下的社会中人心浮动和社会浮躁最好的描画。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重视了劳动技能的提高,忽视了道德品行的再造。在名利的诱惑中,在盲目攀比里,人们的价值取向变得扭曲了。人们迷失了方向,也迷失了自己,灵魂抛弃了静谧的港湾。所以都会说“很累”“压力很大”的。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平心静气去想想这是为什么呢?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反思能力的伟大民族,但我觉当下的许许多多的人已经丧失了自我反思的能力了,或者说淡化了反思能力了。
所以,我们对社会环境给学校教育和学校本身带来的不利因素,一味地抱怨指责有用吗?一味地牢骚怪话有用吗?如若不然,你除了糟蹋自己的身心情绪之外,你什么也得不到。怎么办?那只有千方百计地在属于自己的平台上寻找最大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就来自于我们对事业、对学校、对学生、对社会的爱心和责任。守住了心灵的宁静,找到了这份快乐,就是我们教育人的幸福。但问题是,我们的一些学校在实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是抱着侥幸心理的。一些学校的管理制度要么是从网上下载,要么是对照上级的文件照猫画虎,看不出与学校工作实际的结合;上级的工作方案、应急措施被改头换面,照抄照搬,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体现在哪里呢?有的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一劳永逸的,单页存放的没有日期,装订成册的永远不变。孰不知,法律法规还要依据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完善的。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我们一些学校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没有一点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品格。还比如,近年来我们办学条件得到的彻底改变,类似设施的陈旧、设备的老化、危险校舍等等不再是什么问题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于软件建设和精细管理,这同样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恰恰相反,在近几年的安全检查中,诸如安全管理《日志》,食品留样、购物索证、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安全台帐的登记等等,本不该成为问题的,却成了学校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顽疾”。真是屡查屡存,屡纠屡在。这让我想起来我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批评不听话的同学说的一句话,“你怎么屡教不改呢!”我们一些学校的作为就是这样。再比如,学校迎接上级检查汇报工作第一点就是领导重视。可是XX年11月我带队到清徐县验收某学校的市级平安校园,这个学校的汇报材料是网上原文下载的。校长汇报到最后自己都念不下去了,因为汇报材料里几处人家学校的名称,表情十分复杂,场面也尤为尴尬。造假都造的离谱了。炮制这份汇报材料的人,连改个学校名称的心思都没有了,校长事前连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吗?这称得上领导重视吗?类似的情况我想在一些学校一定还存在着、发生着,继而继续上演着。我说这些的目的,不是成心去揭一些学校的疮疤,也不是成心找别扭;而是要真心的告诉大家,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我们要牢记“安全无小事,事事里面有政治”这句话。这个政治是什么?是关爱学生生命的责任,是倾情学校发展的使命。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还有比平安幸福的生活、专注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的发展、赢得美好的前程更大的政治吗?我想,没有了。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我觉得,我们学习任何经典名句、学习任何科学理论,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指导自己的思想与实践,说自己应该说的话,办自己能够办到的事,那才是真正的学习,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的目的。不然的话,你不是学习好高骛远,就是浅尝辄止;你不是应付差事,就是隔靴搔痒。浪费了时间,应付了自己,最后“两处茫茫皆不见”啊。
所以,对待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抱着侥幸心理和蒙混过关的思想是要不得的。你不要以为糊弄过去就万事大吉了,你糊弄不了别人,你糊弄的只能是你自己。甚至还可以说,你根本糊弄不过去。如此的安全管理不发生问题是偶然的,发生问题则是必然的。就如同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不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但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那一定是考不上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我们既要看到现实生活环境对我们学校教育管理的不利因素,也要有勇气和力量正式我们在内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不利因素中找到有利的方面,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就是工作的创新。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创新不是不切实际的新点子、花架子,也不是不切实际的大目标,大口号。从内部管理上说,发现自身的问题是水平、是能力,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就是发展,就是创造性的工作。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为广大的学生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事实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许多人总是眼睛盯着别人、盯着外面的。用一句通俗的话说:自己一身毛,偏说别人是猴子。什么意思呢?那就是人人都愿意当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却很少有人找面镜子放在面前,看看自己。比如,生活中的邻里纠纷,朋友之间的摩擦,同事之间的隔膜;工作中的推诿扯皮,推三阻四,以及遇见矛盾绕着走,看见问题躲着走,发生了问题却成了“诸葛亮”,等等现象,不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吗。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一个正确对待需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如果要用一个成语该概括的话,这就是“换位思考”的问题。
所以,我们都要在自己的面前摆上一面镜子,而把手电勇敢的扔掉。对着镜子经常的看看自己,就是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一个校长能够经常的反思工作得失,他一定是一位既有思想又有担当、敢于负责的教育专家;一位老师能够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他一定能够在专业发展上走的更远。我们就能够给我们的学生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难道说,我们不是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吗?
 
让学生从学校带走生存的能力才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那么,我们衡量和评价一个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不发生问题。这是最低的标准也是最高的要求。这个看似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一件事,它的最低标准就是不发生除却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之外的人员伤亡责任事故。所以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是底线、是红线、是高压线,是不能随意触碰的。它的最高要求则是不发生体育活动、集体外出活动、教学实践活动、课间休息活动中的擦伤、磕伤、碰伤,各种实验课中的危险化学药品的流失、违反操作规程中的烧伤,以及食堂卫生管理,食品卫生安全,各种设施设备的跑冒滴漏,门卫管理,学生进出公寓的登记管理,进出校园的车辆管理,季节变换中的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突发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等等,凡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场所、场地,都不应该存在安全隐患的。当然,还有我没有说到的其他方面。这一切就构成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全部内容和全部任务。而这一切又是运动变化的。所以我说,安全工作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各级领导反复强调的“安全工作要天天抓,经常抓,反复抓”就不再是令人生厌的老生常谈了,而是像一首优美的歌曲越唱越新的。因为这意味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这一切,也是落实安全《日志》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
在安全处工作的几年来中,几乎每到一个学校说到安全《日志》的落实,总能听到一些同志们的抱怨声。什么“纯属浪费的不适用了”,什么“增强工作负担的不切实际了”等等声音不绝于耳。现在再看,真是那样的吗?安全《日志》是省政府颁布实施的,具有地方性法规的意义和作用。在省政府没有修改之前,是必须要严格执行、照章办事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什么是政策?政策就是原则性,是法律法规,是规章制度,是红头文件,具有强制力和强制作用的。什么是策略?策略就是灵活性,是方法论,是工作方式方法,是灵活性的工作创新。二者统一起来、一致起来,就是创造性的工作,也是我们的执行力,反映了我们工作作风是否扎实有效。
我曾经多次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安全检查,到过许多地市的一些学校。在一些学校我发现人家的《日志》非常贴近学校工作实际,不仅实用而且好用,还符合上级的要求。但是我在咱们的学校几乎很难见到。我极尽能事地去“推销”这种好的经验做法,或许是人微言轻吧。今天利用这样一个机会,我还是向大家“推销”它。我真切的希望很快能够看到这样好的“作品”。
XX年11月,我到成都培训学习,参观了一个市区的青少年实训基地,真是别有洞天,让我大开眼界。我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了。之前,我觉得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教育还是很好的。看了人家的才知道什么是差距啊!成都市每一个城区都有这么一个青少年实训基地,承担着辖区内学生的校外实践课教育活动的任务,包括高中生的军训。在哪里对地震逃生、火灾逃逸、高层建筑逃生等多个项目,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实地的走上一圈、做上一遍,任何的课堂教育效果也是无法与之相媲美的。我们一起参观的23个人,都在其中“一显身手”,记忆极为深刻。我不是“王婆卖瓜”,回来后,我每到一所学校就要给学校领导建议,要按照应急演练的要求,对学生进出校园、进出教室、进出活动场所都要设定好行进路线。让孩子们在时时处处与反反复复的练习中,形成习惯,以至于成为自然。后来,我把这个想法写到了全市学校安全工作培训会议的局领导的讲话稿里,借领导之口、提出要求。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我看到我们一些学校的班额过大,有的班额已经大到再也无法容下一张课桌的程度。面对灾难降临和紧急状态的发生,怎么能让损失减少到最少,怎么能让人员伤亡降低到最小。如果我们不这样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去实践,就一些班额大的学校,在突发事件面前,你就是让那个最牛的校长起死回生也无可奈何啊!我们可以想,我们平时的各种演练活动都是事先制定好的方案,这个方案与影视剧本没有多大区别的。学校与学生是导演和演员的关系。在危险面前,在生死考验面前,不要说孩子,就是我们成年人心理的紧张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谁也没有十足的底气和把握。那种紧张、焦躁、难耐和自保贪生的心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我们无法用语言准确的表达。据有关统计显示,全国每天就有一个班的学生死于事故。在这里,我举几个例子:XX年02月28日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校园踩踏事件,酿成一场致4人死亡、11人受伤。XX年12月7日,湖南省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XX年11月25日,重庆彭水县桑柘镇中心学校下午放学时,学生流在一楼、二楼楼梯口发生拥堵、踩踏,造成5名学生严重受伤,数十人轻伤。XX年8月28日,云南曲靖市马龙县一所小学发生踩踏事件,导致17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2名学生伤势严重。XX年11月18日,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因学生系鞋带,引发一起学生拥挤踩踏伤亡事件,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事实上,这样的案例打开网络,能让你看的怵目惊心。大家也一定看到了每次事故发生后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发的文件。所以,我们必须要立足现有的条件,通过我们的日常训练,向孩子们养成的好习惯要速度、要秩序、要质量,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让人高兴的是很多的学校都这样实践了,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让人高兴的是市内已有30所学校有了安全教育实训室,我还要向大家报告,我市的青少年实训基地已经正式立项,上报国家教育部和发改委了。这将是孩子们的福音啊!
我向各位领导报告这些的真正目的是,我们到教育发达地区取经,到兄弟学校学习,一定要立足于本校的实际,原原本本、原封不动的“拿来主义”是行不通也走不通的。别人的经验再好,你也无法复制。好比许多家长看到别人孩子的成功,也心急火燎,跃跃欲试,结果确实大失所望。为什么?就是脱离了自己孩子的实际。尽管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道理却是相通的。
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觉得就是要研究学校的实际,弄清我们最大的实际是什么,才知道应该怎么做。跳不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也就很难改变固有的行为方式,工作方法仍会抱守残缺。因此,我们要转变思维方式。这也是我5月25日到连云港参观学习后最为真切的感受。
我们在教育的投入上的确与教育发达地区是有差距的,我们不承认也不行。投入的多寡取决于我们的gtp的总量;但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应该落后和落伍。生活可以贫穷,但思想不能贫穷;条件可以简陋,但实践不能停歇。要不,我们真的只能甘居人后了,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与人家比拼的资格了。就经济发展而言,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的差距固然有历史的原因、区域区位优势的原因,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是我们没有智慧吗?不是的。是什么?就是决定人们行为方式的思维方式这个总指挥部的出了问题。人与人不是谁比谁聪明多少,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尽管教育是“慢”的艺术,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不可能有经济发展明显效果,但是也要打开新的思路,转变、改变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不相适宜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同样有一个思维方式转变的问题。具体到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用一个个血的教训、事实、案例真实的再现,让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珍贵,提高关注生命、关爱自己也关心他人的能力;我们一定要向内挖潜自己拥有的教育资源,在各种训练、演练中,让孩子们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因为这才是孩子们走出校园能够真正带走的能力。拿我们就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来说,我们已经认识到“三无”食品、食品中的添加剂、饮料中的防腐剂等化学物质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我们紧紧宣传教育而已,并没有阻止住孩子们的脚步和渴望的眼神。直到问题发生了,人们在抱怨声中唉声叹气,喋喋不休。如果我们让食品卫生专家来讲这些物质的危害,用实物和事例展现孩子们面前,他们就知道了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是人体排泄不掉的,是危害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你让他去买、去吃、去喝,他都会思虑再三的。可惜的是,我们的教育活动仍然是老套路、老办法。这不符合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也不符合梁漱瞑先生提倡的“活”的教育,也不符合叶圣陶先生提倡的“教育是习惯的养成”,更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所以,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空间很大,需要我们不懈地思考与实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现在不缺少理论家,也缺少思想家,缺少的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就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岗位,聚焦正做的事情,用爱心与责任成就我们的事业,成就我们的孩子,也成就我们自己。
最后,欢迎大家到省城做客。
谢谢大家!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