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的发言稿

2024-11-0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饥荒的年代里,我们担心的是缺少食物,而现在,我们担心的是食品安全。作文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食品安全的3篇,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食品安全的发言稿篇1

  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关注食品安全,保障身体健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对食品安全更加关注,特别是“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更给我们敲响了关注食品安全的警钟。“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到国民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的重要因素。

  而对于我们每位同学个体而言,学习和了解相关的食品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增进自我保护意识,抵制低劣食品的诱惑,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但我们时常还会看到在校园周边的杂吃店、餐饮店甚至流动小摊点前,一些学生在购买、食用价廉质次的食品。那么,你了解看似诱人并且便宜的这些食品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危险吗?据卫生监督部门的技术人员介绍,由于学生的零花钱相对有限,所以这些经营者绝大多数是以“便宜进便宜出”为原则,购进一些“三无”产品,多数食品就是以色素、糖精为主要原料。营养专家也发出这样的提醒:油炸、烧烤、烟熏食品不仅会使食物营养成分变性,还有可能因为原料的质量问题而造成毒害,有些甚至含有致癌物,严重危害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冷饮在储存过程中不能排除交叉污染,不少销售商是把冷饮与冻肉合放在一起,有的则是原料本身就不合格。而且,在卫生部门多次检查中发现,学校周边店的进货来源比较杂乱,有的店主不能出具采购食品索证登记,或相关的进货信息记录不全,有的店主甚至购进过期、变质食品或三无食品。而对于路边流动的小摊点,上述要求更是无从谈起,其实就是无证非法经营。因此,校园周边的食品卫生隐患,已成为一个顽症。要消除这一顽症,除了需要卫生、城管、工商等执法部门加大检查、取缔工作力度外,还需要我们的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卫生食品的诱惑,不买不良食品,杜绝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所以,在此我建议同学们:

  1、要树立食品安全观念,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在购买食品时,应选择正规的大型商场和超市,选购食品应尽可能选择一些知名品牌。同时一定要注意食品包装上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若在小店里买食品一定要看好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注意包装袋有无破损,外包装有没有被改动过的痕迹。无生产许可证、qs标志的食品坚决不能购买和食用。

  2、培养良好的饮食观念。不食用流动摊点的小吃、零食等,自觉抵制三无食品、低质食品的诱惑,在校学生尽可能到学校食堂就餐。

  3、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每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自备水杯,多饮白开水。其实,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便在校园内吃零食,不乱扔纸屑,包装袋等垃圾,保持整洁的校园卫生环境。

  老师、同学们,食品安全无小事,“病从口入”重预防。现在已进入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季节,各种病菌也在悄然滋生和迅速蔓延。让我们自觉行动起来,关注食品安全,重视“问题食品”对身体健康和青少年成长的危害,远离“问题食品”、“不合格食品”,不断提高我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构建平安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而不懈努力。

关于食品安全的发言稿篇2

  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

  俗话说得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更关系着子孙 后代的幸福和民族的兴旺昌盛。不讲食品安全,哪怕是一块豆腐,一根豆芽,都 能让你身体残缺;不懂食品安全,哪怕是小小的一包盐,就能中断免疫系统的正 常运行;不要食品安全,哪怕只是小小的一个意念,就能让生机勃勃的生命处于 危险之中。 健康,何等重要!生命,何等珍贵! 一旦我们失去了健康,甚至是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我们不可能再重来一次。 所以我们要时刻维护自己的健康,珍爱自己的生命,而食品安全则是生命健康最 有力的保证。

  最近我们不断从报纸、电视中,看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南京“冠生园” 事件,让人们望月饼而生畏;三亚的“毒咸鱼” ,使我们谈“咸鱼”而色变;广 东的“瘦肉精”事件,令我们望肉而怯步;号称生命杀手的“苏丹红”竟出现在 我们最喜欢吃的辣味食品里;去年 8 月 8 日北京地区的福寿螺事件,使 131 人发 病,至今想起来还会让人胆颤心惊;还有近来的染色馒头、毒豆芽、蒙牛毒牛奶 等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停止啊? 面对这一件件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的事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我们 还能吃什么?我们吃的安全吗? 上述重大事件都已熟知,可是,你们可曾注意到在我们周围,劣质食品也正 在悄悄地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现在,有很多人还是不关心不注意自己所吃食品是否是安全健康,只想着满 足一时的食欲。 我想再一次提醒大家, 那些东西不但不卫生, 而且在制作过程中, 还有可能产生致癌物。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有责任维护社会食品安全,从我做 起,从点滴做起,了解食品卫生安全常识,学习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监督和揭露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和不法分子,传播食品安全知识,为食品健康尽 一份自己的力量。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食品安全需要你我的参与;食品安全需要你我共 同的努力。生命的美好从健康做起,身体的健康从食品安全做起,食品的安全从 我开始。为了阳光更加灿烂的明天,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

关于食品安全的发言稿篇3

  近期,频繁发生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再次触动了消费者脆弱的神经。

  当消费者把矛头对准了超市、企业、商贩的同时,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拷问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待也增加了一层。人们不禁要问: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现有监管体制下,食品质量安全屏障为何屡被突破?如何从根本上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标准要细化也要进化

  4月11日,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违规加工生产的“染色馒头”被曝光。据调查,其违规行为至少有两条,一是在面粉中非法添加山梨酸钾、色素、甜蜜素等食品添加剂。二是将超过保质期的馒头回收重新制作新馒头。

  “到底加多少玉米才叫做合格的玉米馒头?目前依然无标准可循。国家在制定食品添加剂管理规范的时候,也没有把餐饮食品纳入应用范围当中。没有要求这些无包装产品制定严格的食品标签,没有要求这些产品说明其中到底添加了什么、加了多少、主要成分是什么……总之,监管部门缺乏监督管理的依据,生产企业也没有准确的规则需要严守。”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据了解,目前对于包装食品来说,大多数产品都有相关的产品标准,并印在包装上面。然而,馒头这类没有包装的食品,包括饭菜、小吃等各种餐饮产品,大部分没有产品质量标准。这就造成一个执法的空白。

  这引发了消费者对非包装食品的质量安全标准的高度关注。

  20世纪80年代初,英、法、德等国家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已达80%,日本国家标准有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为60%。专家指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依然存在数量偏少、标准陈旧、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食品监管标准严重滞后。一方面我国的标准太老太少,未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我国食品标准太多太乱,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各标准间重复交叉、层次不清,而且同一个产品甚至有几个互相矛盾的标准。由此可见,我国的食品标准制定工作还应进一步完善。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指出,加速完善食品标准,应组织制定和完善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内的食品标准体系,对标准统一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标准建设的另一要求就是动态先进性,就是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标准实践情况的追踪、调查、评估,不断的修订原有标准或者制定新的标准。”洪涛说。

  监管要切实负起责任

  按照我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涉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这些部门是按照从原材料到产品、市场、餐桌的顺序进行分段监管。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监管部门把关,为公众的食品安全构筑屏障。

  然而,这个安全屏障却屡屡被突破。

  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后,人们都在质问,有关部门为何在媒体曝光后才加大监管和执法,我们的监管为何不能“未雨绸缪”。这就说明目前我们的监管体系存在很多问题。

  今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文件,对20xx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安排。这个文件指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监管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翁士洪博士认为:“这种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还存在缺乏有效的决策中心、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关系不顺、部门利益导致监管碎片化等许多深层的体制性障碍。”

  在此次上海馒头事件中,违规加工生产馒头的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并非没有监管,监管部门一个月会抽查一次。当监管部门来检查的时候,公司就把东西拿到办公室给他们检查,不让他们去车间,“他们一来我们就把车间的门关上,不让他们进去。”

  “这么多年的经验证明,一个事情如果一个部门管不了,多个部门必然也管不好。”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消除监管真空地带、建立无缝对接的监管理念已经提了很多年,但在执行上依然不到位。在刘俊海看来,对食品安全应该是零容忍,对监管不力的政府部门与相关责任人都要做出严厉处罚,该撤职的要撤职,该降职的要降职,不能总是无人为监管缺位负责。现有的监管队伍已经足够了,却总是监管不好,总要有人为此负责。

  “不少政府部门依旧将发展放在第一位,认为企业发展起来了,其他问题都是小问题。”刘俊海说,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发展必须是在规范中的发展,不能总是无规范地乱发展。

  食品的信任体系需要重建

  在食品质量问题面前,明明已有不少企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但仍有不少后来者踏上这条“不归路”,“前车之鉴”很难成为“后世之师”。除了有监管不力的因素外,道德和责任的缺失也不容忽视。

  对此,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也强调,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李里特说,“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秩序经济,是道德经济。食品安全的有效检验必须建立在生产者、交易人有着良好的经营理念和诚信的基础上。”

  李里特曾对日本农业考察,他说,与中国情况相反的是,日本农民会把不好的东西留给自己,他担心这些东西卖出去后会砸了自己的牌子。“农民对自己的产品有荣誉感和责任感,他们成立公司,农产品是有品牌的。”

  “小、散、乱不仅仅存在于农业领域,”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马勇指出,中国食品工业的现状是企业分散、技术薄弱、装备落后。这种现状的直接结果是市场竞争激烈,为了生存,降低直接的生产经营成本,在利益的驱动下,非常容易出现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各种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行为。

  对于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周立认为,食品安全链上的生产者、消费者、企业、政府四个主角都有责任,并且环环相扣,每个主角扮演的责任需要清楚地界定,既要明白共同的收益也要有相应的约束机制。而针对当前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特点,出台更有效的措施,通过严格执法筑牢企业的道德基石,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期盼的。

  “食品安全危机背后是信任危机,信任危机背后实际上是食品的生产模式带来的。”周立说,“目前,消费者还没有达到自发监督的境界,但是又不相信目前的产业链条,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终究还是要重新建立食品的信任体系,比如生态农业模式。”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