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组教学常规“五化”经验总结

2024-12-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教学常规“五化”(备课信息化、上课高效化、作业考试化、辅导个性化、考试高考化),我们主要在前二化上做文章,力求有新的突破。

一、备课信息化

什么是备课信息化?学校领导只是提出这一命题,而没有明确的解释,也没有具体的要求,我们只能瞎揣摩,各显神通。我们是这样想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提高备课的效率和质量。

1、充分认识备课信息化的重要性

有位特级教师说:“我在用一生的时间备一节课。”的确,有效备课,优化备课环节对我们教师,对我们的学生和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备课中许多繁琐的工作耗费着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阻碍着教师工作效率的提高。备课信息化对我们政治组来说特殊重要,因为政治教材与现实生活关系紧密,备课量非常大。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实施,对政治老师是挑战,新老教师一个样,老教师也成了新教师,而且比新教师实施新课程更困难,老教材老观点束缚住手脚,新教材还增添了许多新内容,老教师要从头学起,如文化生活、经济学常识、法律常识等等,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途径,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最多的信息,学到最多的东西。因此,我们组达成共识:凡是老师个人准备的教学资料、教案、课件、习题、都必须共享。

2、备课信息化的落实

(1)备课制度化。

①个人备课要求。新教师备课要确保一定的提前量,一般一到二节课,先听老教师上课,修改教案再上课;利用别人的课件要坚持一个原则:首先是深入挖掘教材,形成自己的思路,然后运用修改别人的课件;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优化教学设计;规定在突破重难点处必须详备;要注重教学反思,每周起码有一个比较详细的教学反思;除新授课外,作业考试讲评课也必须按时编写教案。

在具体的备课中,教师钻研把握教材要到位;每课教学目标要正确简明;课时分割容量要适当;教学内容可因需重组,注意联系学生生活;教学资源可适度开发拓展;教学过程要增加师生互动环节设计;倡导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倡教师课堂教学多留白等。

②集体备课要求。集体备课时间很少,虽然每周有二节课备课组活动时间,但这绝对满足不了集体备课的需要。备课组活动时间有很多非备课的内容:如高级教师的讲座、公开课的说课和评课、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各种考试分析、衔接教材的编写、优秀课例的评析、教育教学思想的学习、时政内容的学习等等),因此我们把备课组活动时间里的集体备课定位为典型备课,典型备课提倡探索试验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进行教学信息的反馈和交流。因此集体备课不能只限于备课组活动时间,更需要平时经常的交流。为此我们除了在备课组活动时间内进行了集体备课讨论外,我们还建立了教研组qq群,随时进行交流,并要求把自己认为最佳的备课资料,每周每人贴一个。同时要求同年级的学科教学做到“四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作业与练习统一。

(2)资源共享化。

①充分利用网络,搜集备课资源,加以汇总,共同使用。由专人负责定期收集网络上的大量教学素材,最新信息,优秀教案、课件资源,进行一定的筛选,形成网络资源库。

②发挥本组优势,集中备课资源,相互交流,提高效率。我们充分利用教研组博客、教学维客的平台,充分发挥共享的功能;督促各位老师把自己的备课资料及时地上传到博客;建立教研组q q群,做到教研组备课资料信息及时交流。此外我们还准备了移动硬盘,把各位老师的资源保存起来以免丢失,在备课中直接调用,将为教师的备课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有利于将所有的备课资源共享,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③形成电子教案,分类集中汇编,取长补短,利于优化。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对于能否上成一节好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案是备课的重点。当然电子教案有利也有弊,特别对于新教师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可以少走弯路,更快成长,但如果新教师自己不挖掘教材,不吃透教材,电子教案也会培养一批懒惰的新教师,从而影响他们的成长。因此,对待新教师应有更严格的要求,前三年要坚持手写教案,而且有自己的思想。

其他教师可以根据电子教案库,但必须结合自己的特长、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对电子备课资源予以科学合理的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④习题电子化,形成经典题库,重组优化,提高质量

选择典型的习题和编制各类试题也是备课中比较繁琐的工作。利用电脑具有信息存贮量大和处理信息速度快的特点,在备课中建立学科习题库,可以更好地满足教学中的需求。特别是经典例题,即根据选择教学重点和难点编撰的例题,则是很好的东西,不管是对新教师不是老教师,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如果能年年坚持,教研组就有了自己的题库。如果利用题库进行各类考试的命题工作,不但会使命题质量高速度快,而且还能够轻松地制成清晰美观的试卷。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试题质量把把关,以后完全可以不用向外征订资料。

⑤课件信息共享,减少重复劳动,优势互补,经济效率。

第一,建立网络课件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优秀的课件,建立网络课件库。

第二,建立个人课件库。每位教师根据自己任教的年级和教学内容,保证每节课有课件,不追求完美,但有资料内容(可以从网络下载,也可以自己编写),板书可以在黑板上展示。

第三,教研组课件库。要求负责老师把每位教师的课件集中起来,可以放到移动硬盘上,也可以发到博客和维客上,做到课件共享。

(3)教学反思集

 新课程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准备建立教学反思定期交流机制和教学反思库。

二、上课高效化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高效则是我们的追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的过程不仅要吃透教材,明确教法,还要设计合理、有效的情境引入,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高效的进行。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为高效课堂作准备。

(1)教材研究,吃透教材。

只要你心中有教材,“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以不变应万变,永远是一大高招。“吃透”意味着教师对教材“了如指掌”,才能开发更多的教材资源,融入时政、历史典故、学生身边的生活,才能灵活把握课堂,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我们提出教材是个宝,有挖不完的财富。吃透教材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逻辑体系。首先要从教材的总体上进行钻研,掌握教材的总体结构。即了解这门课程的教材是由哪几部分(单元或课)内容构成的,每课在整体中的地位如何,其具体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是什么,它与前后各课有什么内在联系等等。其次要在教材总体结构的指导下,进一步研究每一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即分析每课教材的各个构成部分(节)在全课中的地位和任务,把握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还要深入研究课文各部分中具体内容的结构层次。对于每一基本原理,都要弄清楚其论点是什么,论据有哪些,是怎样论证的。

②要分清重点和非重点,找出教学中的难点问题。首先要把教材中的全部概念、原理弄懂,准确地掌握每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领会每个原理的精神实质。其次要在全面掌握概念和原理的前提下,要善于抓住重点。所谓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是中学生必须着重理解和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它是教学内容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有现实意义的部分。第三还要找准难点。所谓难点,一般说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必须掌握而又难以理解的理论问题;另一类则是学生思想上所产生的疑难问题。分析教材,就要把难点问题准确地找出来,并分清是属于哪一类的难点问题。

③要恰当地把握教材内容的“度”。“过犹不及”,教学必须掌握恰当的度。思想政治课各门课程的教材,是根据中学各个年级不同的培养目标而编写的,它适应中学各个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我们在分析研究教材的时候,要恰当地把握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不仅要了解学生现在要学习什么,而且要知道学生以前学过什么,已达到什么程度;以后还要学习什么,将要达到什么程度。

④精通专业知识,拓宽知识视野。要真正吃透教材,还必须努力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只有居高临下,才能高屋建瓴地理解和驾驭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必须努力拓宽视野,不断扩展知识面,努力使自己成为“杂家”。

(2)加强教学法研究,掌握教学技巧。

①心中有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牢牢记住学生才是学习主体,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要以学生的心态来理解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同时我们在课堂中应该多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讲学,不给学生上课,而且他在学校时,很多情况下也不上课,而是坐在教室后排写自己的文章,但他教的每一届初三毕业生参加统一的升学考试,考试成绩仍处于上游。教学效率之高,似乎不可思议。我们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做到少讲、精讲,多留白,提高新课程教学工作的有效性;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开设30分钟精讲10分钟留白的公开课研究。

②进行课题研究,推动学习前移。《促进高中生政治学科学习前移的实践与研究》,该课题获得县二等奖。学习前移决非一般意义上的通读和浏览。以学案教学为主线,明确学习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把握知识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设计恰当问题,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时反馈学习,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如符号圈点法——也称符号标注法、提纲预习法、表格预习法、扫除障碍法、习题试解法、质疑问难法,有效掌握学习前移的技能。

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四对关系: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基础和创新的关系,媒体和文本的关系。同时要确保两个“关注”: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细节。

2、探讨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结构优化。

是否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标志,就要看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广度、深度、有效度,学生是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结构与教学模式密切相关。我们探讨的教学模式:①“四步骤”教学模式:导读质疑,立体探究,评价归纳,训练迁移。②尝试学习模式: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文,深度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③“引探创”课堂教学模式:引情与探趣,引疑与探妙,引思与探神,引申与探法。本学期,我们开设了理科班会考教学模式,象山港书院文科班教学模式,文科复习课教学模式等探讨课,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们开设了10堂公开课,平均每人一堂公开课。

   3、优化课堂教学语言,感召学生提高效率

    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主要基本功之一,教学语言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其好坏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清晰,吐字清楚、坚实、完整的发音,流畅的普通话使用,亲切感人,变化自然的语调。还有富有亲和力的肢体语言,让学生上课时,在老师的语言感召力下,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敏捷,实现高效课堂。我们对于年轻教师提出要求,每天有感情地朗诵一篇散文,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多听老教师的课,多向她们学习精炼又声情并茂的课堂教学语言以吸引学生,学会什么地方缓什么地方急,什么地方轻什么地方重,让学生紧跟你的思路,师生思维共融。

4、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灵活高效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手段,还是现代教学手段,都应该将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目标定位在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上,以高效课堂为评价教学手段是否有成效的主要标志。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已经走进课堂,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分清主次,明确重点,要以改进教法为目的,激发学习动机,充分、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只是手段、工具,教师的教学不能被多媒体牵着走,因此,我们把多媒体定位为提供数材的手段,幻灯片尽可能地少而精,老师的板书必须自己在黑板上书写,课堂上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

    三、作业考试化

1、作业布置精细化。精选作业,题量合适。

2、作业批改精细化。对学生作业精批,精评;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提倡对学生的面批指导;高三重点作业批改像考试一样给出分数,让学生知道自己每道的得分率。

3、作业订正要检查,给出平时的作业成绩;错题集每月上交一次检查落实。

学校教务处的每月检查,政治的作业批改、讲评学生满意度都是很高的。

四、辅导个性化。

五、考试高考化。我们自高一开始考试时间都限定在一节课内,题量按高考题量,12题选择题,5个问答题,每个模块一道题。因为文科综合考试150分钟,平均每门课50分钟,扣除检查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刚好,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每年的文科综合考试,学生总是来不及,因此要及早训练学生的考试思维和速度。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