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战友、兄弟姐妹们:
大家好!
过去的XX年第四季度,我们收获甚丰。虽然天气很冷,我心温暖。虽然新媒体时代下的纸媒很低靡,但《东莞时报》成绩却令人满意。
下面我梳理一下我们的兴奋点——
一、收支平衡,还有盈利
元旦长假刚过,广告部经理黄xx带来好消息,XX年广告收入与报纸支出相抵还有盈利。我非常高兴,因为不容易。国内纸媒都在走下坡路,我们从XX年实现收支平衡后,今年继续有盈利,值得庆贺!首先,广告部的员工们很敬业很努力,请大家为他们鼓掌!其次,我们控制成本到位。曾社新官上任三把火,最重要的一把火是控制人的成本,即减少分母策略,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到位。我统计了一下,过去的一年我们走了38位同事,与预算相比,我们廋身相当大,所以支出大幅下降,比预算少了12%以上,不仅人力成本,其他支出亦严控,所以才有那么好的数据。
二、采编亮点,频繁显现
前两天评选第四度新闻奖很难评,因为好东西太多了。比如受到潘常委表扬的《微信说爱大测试》(11月5日)、《勿匆这年一一文化年终盘点》(12月28日悦读周末),受到曾社赞扬的“8岁赌气离家少年9年后想家,由报社牵线搭桥终于如愿以偿”的连续报道(12月12一26日),还有“励志爷爷”独家报道(11月18一21日),该爷爷已经被评为XX年度的“xx最美人物”,还有《16岁少年水库救人不幸溺亡》、《XX东莞民生报告圈里圈外》(12月30日),继续保持质量,还有《美女光棍节征婚》(11月11日)、《微信朋友圈“自律守则”》(12月9日)、《海博会系列报道》等等。
在文本上我们也有很大收获。本季度最佳文本候选作品达7件之多就颇说明问题。
我们的一些专栏有质量有创新,比如求真室专版、张xx的天气专栏,邓xx的健康报道,均有特色。
总之,我们在体现曾社强调的“贴心贴肺”办温暖报纸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操作范式。使本报与党报形成较大的差异化。
三、队伍给力,新老发光
XX年我们走了38位同事,但报纸亮点不断,质量没有下滑,说明我们的队伍经得起考验,是能打硬仗的队伍。我惊喜地发现我们许多老员工非常努力,没有懈怠,仍在进步;而一些新员工积极向上,成绩斐然。比如我发现最佳文本奖既有冯xx、李xx、尹xx、石xx、沈xx这样的老员工,也有韦琼、黃澄献这样的新人。老人谢xx此次拿到了最佳策划一等奖,新人黄澄献拿到最佳报道一等奖,两个大奖,一老一新,颁具代表性。文体部谭xx的文章得到潘常委隆重表扬,等等,说明我们大家都动起来了,非常好!
我们的采编有意识追求专业主义,令我欣慰。比如刘xx对于交警线熟悉与专业;尹xx、沈xx对于社会新闻的特长,邓xx对于健康的专长,谢xx对于茶叶市场的了解,黄xx与孙xx的策划能力,赵xx出了本总结自己职业生涯的书等等,都可圈可点。记得评年度最佳时,大家总觉得名额太少,争得面红耳赤。
我一直认为《东莞时报》现在是历史上队伍最简单也是最和谐的时期。表现在内部没有帮派没有山头,风气很正,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没什么乱七八槽的事儿。
四、开拓创新经营出彩
报纸经营越来越难,没有创新思维与创新举措,很难让广告商投放广告。我们广告部兄弟姐妹们非常给力,想了许多新点子,拉升经营。比如他们首次推出金融博览会,比如他们对商会群体的重视与挖掘,带来了上百万的广告收入,同时也支持了集团的“助学圆梦”公益活动。又比如他们将“广场舞”的资源充分利用,与商家对接,产生效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还存在那些问题:
一、对于新媒体重视不够
我们缺乏新媒体意识,对媒体融合重视不够。比如xx、xx莞、健康、求真室都可以建成人气旺的微信公众号,我们重视不够。
二、有些员工还没有动起来
有个别人员没有动起来,有的居然未完成任务,说不过去。我们有大把版面,只要不偷懒,够勤快,大把的土壤够耕耘,关键自己不努力。
三、创意仍需强化
包括采编的动态策划与静态策划,以及广告经营的活动策划等等。尤其采编的动态策划较弱,要弥补短板,不能光是几个人动,要全民皆兵,大家都动起来才更精彩!像四季度最佳报道奖的8个推荐作品有两个来自于我,一个松山湖路上布满铁钉,一个东莞菜市场调查。我认为不正常。办报是创意产业,需要我们的智慧吸引眼球。
我们的努力方向:
一、收支平衡,再创佳绩
二、节约成本,注重效益
三、重视融合,培育矩阵
四、策划领先,文本突出
五、培养名记,突出品牌
六、创新创造,燃烧激情
我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共进,一定会赢得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
XX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