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搜索:

插科打诨

插科打诨
拼音 chā kē dǎ hùn
简拼 ckdh
基本解释 科: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详细解释

  插科打诨

  chā kē dǎ hùn

  [释义] 科:古代戏曲用语;插科:指剧中人的表情和动作;诨:戏谑;开玩笑;打诨:用诙谐的语言相戏谑。指演剧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引观众发笑。现也指在郑重场合中插入的戏谑动作或言语。也作“撒科打诨”、“搀科散诨”。[语出] 明·高明《琵琶记·报告戏情》:“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又妻贤。”[正音] 诨;不能读作“hún”。[辨形] 诨;不能写作“浑”。 [用法] 可用于指戏曲、曲艺中逗趣的穿插。也泛指开玩笑逗乐。一般作主语、谓语。[结构] 联合式。 [例句] 京剧名丑不仅唱做俱佳;而且善于~。 [英译] make all manner of quips and jokes

站内推荐